中華佛學網
晨鐘暮鼓——佛門儀軌詳解(2) | |||||||
|
|||||||
編輯: | 芊芊隨風 | 來源: | 香港寶蓮禪寺 | 發表時間: | 2007-6-18 14:28:20 | 閱讀數: | 455 |
4.掛單和貼單 在夏安居和冬安居以外的時間,即每年陰曆正月十六日到四月十四日的三個月內,七月十六日到十月十四日的三個月內,僧人們可以帶上自己的衣單行李和戒碟等外出雲遊,到四海叢林「掛單」,即暫住的意思。這些僧人,被稱為雲遊憎、行腳僧或掛單和尚。 正月十六日以前,準備外出雲遊的僧人即向寺院所屬堂口的負責人請假。再由監院、知客、『維那等開單注名,呈方丈審閱。十六日,請假僧即收拾好衣單行李,分別向方丈、客堂、禪堂、僧值寮及有關師承告假出堂。本堂口的僧眾都來幫挑行擔,禮送出山門。 雲遊僧到叢林掛單,有一系列複雜的程序。他先將衣單放在客堂門口的左邊,然後起左腳跨過門檻,坐在靠左牆的橫凳上。在等待客堂來人時,可隨時看到自己的衣單。如果衣單是放在客堂的右邊,則依例反之。坐的姿勢,是將雙腳在前成八字形。若知客師不在,當由一位照客去請。知客師一進門,掛單僧便站起來合掌行禮,向堂中佛像頂禮三拜。在第三拜起身時說:「頂禮知客師!」通常知客師即答:「問訊(合掌)好了。」他又在佛像前一拜,然後坐回橫凳上。知客師詢問他的名字,剃度師、戒和尚的名字,出家、受戒的寺院,最近的行止及許多應該了解的問題,以消除他是否是一個善良、真實比丘的任何疑點。若他回答不得體或支吾其詞,知客師就要求看他的戒碟,進一步辨別真偽。 知客師詢問畢,再問這位雲水僧以後的打算。如果他只住一兩夜。便說「打擾常任」;如果他希望住一段時間,便說「親近常住」。最後送單,知客師便領他到雲水堂。 到了雲水堂,雲水僧先將衣單放在堂外,再進堂內對佛像問訊或頂禮,作為向雲水堂的寮元示敬。然後轉身合掌送知客師到門口。見過案元後,雲水僧即被領到家房。這裡沿牆架設著鋪位。雲水僧按其齡被安排到一個空著的鋪位上。年輕僧人住東邊,年老僧人住西邊。 住雲水堂是沒有時間限制的,願意住多久就可住多久。但必須符合規約:每天早晚隨眾上殿、過堂,並由寮元率領坐禪。其餘時間,只要得到寮元的允許,白天也可以外出。如果雲水堂住滿了僧人,客堂外即掛上「止單」的牌示。雲水堂能使僧人以極少費用雲遊四海,聽高僧說法,參加最好的禪七或佛七。他們住在這裡,猶如行雲流水般無定,有時住幾天半月,也有住幾月數載的。而他們的名字,卻不會登記在號簿內。這樣無限期的留住,』叫做「掛海單」。若雲水僧犯了叢林清規,則必須令其離開寺院。 掛單僧在雲水堂住了一段時間或相當長的時間,如果願意長住這些寺院的,根據本人的口頭申請,寺院多方審查,認為可以共住的,即送入禪堂,名為安單。此後,他就是寺院的清眾,隨同大家一起結夏安居。 一般叢林都從四月一日入夏,鎖雲水堂,不再新接納雲水僧人,七月十五日以後又開堂接眾。從十月一日入冬,又鎖雲水堂。叢林安單也分夏冬兩期。夏期安單一般在四月上旬進行;冬期安單一般在十月上旬進行。 安單最後要舉行儀式,這種儀式叫做「貼單」,即正式公布寺院執事及常住人員名單。貼單依例於四月十四日和十月十日舉行。知客與維那事先將全寺院人員按序職高低和戒臘長短開具清單,呈與方丈審閱。閱後無誤,即命記錄用紅紙條寫成貼票。每張貼票都是四個字,上兩個字是職序,下兩個字是法名。 貼單之日,齋堂門前掛方丈手渝的「貼單法」牌示。早粥後,副寺、維那帶領僧眾到方丈展具頂禮三拜,迎請大和尚到齋堂。大和尚拈香升座,維那領唱《香贊》畢,由大和尚說法,然後下座貼單。先貼東邊,後貼西邊。然後,又往禪堂貼單。貼單畢,僧眾一齊頂禮,送大和尚回方丈。 下面抄錄四川一處禪院齋堂的貼單順序(略去重複的各職及所有法名) 東序:都監 維那 知寺 庫頭 監收 殿主 鐘頭 鼓頭 巡照 悅眾 燒香 衣缽 記錄 香燈 聖僧 西序:首座 西堂 後堂 堂主 書記 藏主 參頭 知客 典座 飯頭 貼庫 碗頭。僧值 知山 水頭 監修 知產 香燈 侍者 門頭 知檀 印刷 知浴 禪堂貼單,一般是按執事大小、戒臘先後為序。凡單條上有名字的,都是叢林和撣堂的常住成員。 5.管理常規 一座叢林,僧眾多則數百人,少則數十人;一座子孫廟,僧眾一般也是二、三十人左右。佛教寺院作為社會上一種特殊的機構,其內部的佛事活動、經濟收支、僧眾安排和生活管理等,千頭百緒,事情繁雜。從唐代馬祖建立叢林、百丈制定清規以來,寺院都有自己獨具的管理辦法,訂立了許多相應的規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辦法和規約,有的寺院在繼續施行,有的寺院已作了相應的修改或大大簡化了。為了較全面地了解寺院管理常規,現著重介紹以下幾個方面。 (1).普請 唐代的百丈懷海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實行「普請法」,即普遍邀請禪眾勞作的制度。規定寺院僧眾,無論職位高低,都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以求生活的自給。普請亦稱.「出坡」,凡耕作、收穫、打柴、採茶都實行普請。只如四月佛誕摘花,六月晾曬藏經,平時齋廚摘菜,節前寺院掃除等也實行普請。現代叢林寺院,多兼宗教和旅遊功能,管理制度健全,分工細緻,普請已漸減少,或偶一為之而已。 (2).計歲 計歲為過去叢林年底的會計報告。計歲原行於歲末,由住持審查各種簿冊,也叫算帳。當代叢林的財經管理更加細緻和科學化,經管財會帳務的僧人,除按時做好年終財務報告外,每月還要舉行一次。由住持召集「四大班首」、「八大執事」及有關人員,在方。丈客堂對上月的財務報表當眾公布,予以通過。 (3).肅眾 肅眾即是對僧眾違犯清規的處分。按規定,清眾中生事違規者由維那檢舉,抽下掛搭衣物,擯令出院,以安清眾。或有所犯,即以杖責之,並集眾燒毀衣缽道具,從寺院偏門遣逐出去,以示恥辱。後來對於三業不凈、不可共住的禪僧也以香板相責,並令遷單擯出。在《清規》中還明確規定肅眾辦法,除刑名重罪例屬官廳處置外,若僧人之間自相干犯,都以清規律之,隨事懲戒;重則集眾捶擯,輕則罰錢、罰香、罰油,並且出榜公布。對犯清規而擯出寺院者,還要將擯條張貼于山門,鳴大鼓三通,以杖轟出,稱為「擊鼓遷單」。 當代叢林寺院不實行體罰。犯了輕戒,可採取不同的仟悔法;犯了重戒,可逐出本寺院或開除僧籍;若干犯國法,則由國家司法部門處理。 (4).榜狀牌示 榜狀牌示為叢林行事通知的方法,通常有知單、貼榜、書狀和牌示等。如方丈招待首座或遠采尊宿等赴茶會,都開列名單,由侍者通報,叫做「知單」;方丈、監院招待大眾茶湯,採取貼榜的方式傳達,叫做「貼榜」;首座招待大眾茶湯,採取書狀的方式傳達,叫做「書狀」。叢林寺院自古最重茶禮,有「謝茶不謝食」的說法。對於叢林行政性的通知,則用掛牌的方式傳達,叫做「牌示」。掛牌的地點隨各種行事而不同。如結夏、請職、貼單、普佛、剃頭沐浴等大多數牌示都掛齋堂前;上堂、傳戒等掛大殿前,起七、解七等掛禪堂前;升座、免禮等掛韋馱殿前。這樣,使寺院的行事形成規範,一目了然。 5).規約舉要 叢林寺院除遵循以《敕修百丈清規》為主的清規外,在《禪門日誦》上,還載有許多要求僧從遵守的要則、警策、訓誨文等。其中,傳為百丈禪師制定的《叢林要則》二十條,為叢林清規制度作了簡要、通俗的說明,也是許多老修行一生中恪守的信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儘力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要。 待客以誠實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平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此外,各地叢林寺院都根據自身的特點,訂有《叢林清規》、《入眾須知》、《共住須知》,各堂口還分別訂有《客堂規約》、《僧值規約》、《禪堂規約》,禪堂又訂有《進堂法則》、《當職法則》、((坐香法則》等。形成了一系列由上而下,有綱有目,有面有點的規制網路。現將四川著名禪宗叢林寶光寺的《禪堂規約》和《戒堂規約》列舉如下: 禪堂規約 夫馬祖創立叢林,百丈繼以清規,務在安定學者之身心不得放逸,而後能究明已躬下事,至悟法源底。方可續佛祖慧命,以終正因行腳之志。無奈正像以往,法當末運。聖 賢隱而不作,愚劣濫廁僧倫;以叢林為游食之場,視清規作泛常之事;欲使佛祖慧命不危不絕,詎可得哉:凡正信參學之士,見聞及此,必痛心驚懼。吾儕於斯,切莫隨於流俗,以至道業荒蕪。急宜恰遵規訓,始得己躬事辦。約有數條,開列於後: 一、凡上堂小參,各搭衣持具,齊集法堂,次第而立,不得參差。違者罰。 二、鍾板錯.亂,必當巡寮;引、魚錯亂,跪香;散香落地,參堂;一切犍椎參差者罰。 三、無事竄位,言談語笑,粗皮曠野者罰。 四、坐香不到及失誤,巡香散香合罰。 五、不顧本參,亂逞機鋒及出坡不隨眾者罰。 六、堂中出入,次第而行,威儀齊整,有失次序者罰。 七、大小事務,不白執事;堂中出入,不遵規諫者罰。 八、經行縱橫,語言戲舞及草履作聲者罰。 九、闖靜驚靜,靜中戲笑,東張西望,翻眼弄皮者罰。 十、巡香被警策,以公報私,故打者罰。 十一、二策昏沉如故者,立參;三策如故者,跪參;倘故縱昏沉者罰。 十二、私行向外,不著袍子,竄察吃煙,閑談雜話者罰。 十三、盜取堂內銀錢、衣物等件,重則燒單,輕則答罰。 十四、失物等項,撿者當白職事,原交失者認取,私自隱匿者重罰。 十五、小恙給假三日,重病出堂調養,慎無妨眾,違者罰。 十六、制期未滿,不許出堂。出堂及私應經仟者罰,私逃單者掛牌。 十七、除客、病外,私造飲食,司職不盡職者罰。 十八、有事他出,歸期違限者罰。 十九、破根本大戒者不許共住。 二十、談論國事,心游世俗者不許共住。 二十一、私自化緣入己,錯昧因果者不許共住。 二十二、私收徒眾及破和合僧者,不許共住。 二十三、惡口罵詈,交拳撕打者不許共住。 二十四、有犯請規,不遵議罰者不許共住。 以上條約,各宜遵守。如有違犯者,決不徇情。切宜珍重,凜之慎之。 戒堂規約 夫先聖建叢林設戒壇者,原為接引凡流而入聖域也。昔釋迦如來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廣制學處,兼制沙彌一切儀則。嚴凈毗尼,住持正法。今緇侶荷蒙佛恩,獲成僧相,形質雖異於俗請,動止還同乎白衣。是以出家正要,戒行為先;受戒正緣,威儀為本。欲沾三壇戒品;必假引禮提攜。體如來正法久住之根源,遵佛祖繼續僧伽之命脈。必須坐作進退,命行則行;出入往還,命止則止。排班列序,次第舒徐。不得錯後差前,左顧右盼;身不莊重。意不至誡。務須日習威儀,夜勤禮拜,自此道念增長,不可循俗越法。所有條規,逐一開列於後: 一、堂中集眾鼓響,俱要搭衣持具,威儀齊整,在堂聽候引禮師吩咐。違者罰。 二、幾老戒新戒,堂中出入,俱要依引禮師吩咐。如不遵者,罰跪香三注、《大悲咒》一百二十遍;執拗不受者,許引禮白方丈,客堂擯出,不許共住。 三、老戒新戒,見引禮師當生恭敬心,勿生我慢心。違者罰。 四、堂中止禁板響,俱要歸單養息,或看律儀、或禮佛方可。如不在堂者,罰跪香一炷。 五、當值監值,當期不行,重當一日。如不遵者,罰跪香三注、《大悲咒》一百遍。執拗不受者,許引禮師重責。 六、行須緩步、語要低聲;輕手揭簾,須垂後手。違者罰。 七、堂中不得交頭接耳,閑談雜話,兼去茶爐灶前坐立,有礙正事。違者重罰。 八、無事不得告假出堂,借事閒遊,耽誤正事。違者罰。 九、無明氣習不能止忽,須依引禮教誡。執拗不聽者重責;鬥毆串鬧、失禮驚眾者,許引禮白方丈,客堂逐出,不準受戒。 十、求戒當學佛子,理宜三業清凈,六根純和。勿得吃煙吐穢,有污佛地。違者罰。 十一、道路在近,常有居士觀望。不得語笑喧嘩,向日捉虱,故傷生命。違者罰。 以上條規,各宜凜遵,勿得干犯。如有違者,決不輕貸。珍重珍重,慎之慎之。 6.禮節儀則 佛教制定了許多繁冗複雜的禮節儀範。據佛教戒律上說,佛教禮節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固然是誇大之詞,但從目前寺院現狀和僧人遵行的情況看來,佛教禮節的確是不少的。憎人從每天聞鍾起床到上殿過堂、參禪念佛、行住坐卧,隨時都在注意保持 自己應有的威儀,這是一般俗人所做不到的。 敬師拜佛禮式 佛教徒拜見長老高僧,禮敬諸佛菩薩,在不同的場合,為表示自己尊敬與虔誠的程度,有各種不同的行禮方式。這裡包括了從簡單的合掌到複雜的行十方禮。 合掌 以兩掌相合,十指相併,平胸端直,以表恭敬之態。若指掌不合,乃是心慢禮散所致,必須糾正。念佛、繞佛、唱贊、念咒時,均應合掌。 問訊 以兩手相屈,彎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來,兩手拱舉齊眉叫做問訊。《地持論》說:「當安慰舒額,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問訊。」 長跪 以兩膝著地,先下右膝為禮。《神足無極經》說:「月天子即從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長跪。」尼女體弱,佛叫長跪。 』 禮拜 即是五體投地,《長阿含經》說:「二肘、二膝、頭頂,謂之五體。」禮拜時,必須並足(前距八寸,後跟距二寸)正身,合掌俯首,手牽袈裟,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以二肘著地,舒二掌,過額承空以示接足之敬,以頭在地良久,方成一拜。 頂禮三拜 即禮拜三次,表示尊敬。俗家兩拜,是法於陰陽;佛家三拜,以表三業歸敬。《智度論》說:內式禮拜,大約身口二業;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以三拜為禮數。 禮拜還有兩種禁忌:一是拜僧,若這位僧人正在禮佛、說法、誦經、寫經、飲食、漱口、剃頭、裸身、大小便時不得禮拜。二是拜佛,若在大殿拜佛,不能見蒲團就用。因中間所設的蒲團,有的備上香之用,有的為主法者專用。一般人拜佛,可用靠邊的蒲團,或不用蒲團就地而拜,這樣更能表示對佛的恭敬。 行十方禮 多在普佛、蒙山施食等法事中行之,是將問訊和禮拜相結合,形成一組連續的動作,向各個方位行禮的方法。 展具禮拜 禮拜前先敷展卧具於地,全展開的稱為「大具」。展開一半的稱為「半具」,展開回摺的稱為「田字具」。展成四招的稱為「四摺具」,不展開的稱為「一字具」,又叫隨具。其中展大具是最隆重、最虔誠的禮節,展半具為大和尚禮佛所專用。 拈香禮拜 拈香的方法是:在香案前把香點燃後,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桿,大拇指頂著香的尾部,執於胸前。再舉香齊眉,放回胸前。先插右面,默念「誓斷一切惡」;再插左面,默念「誓修一切善」;後插中間,默念「誓度一切眾生」。插完後,合掌再默念:「願此香花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若是燃檀香,即先用左手拈起一瓣,雙手拇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其餘手指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右手將檀香放進香爐。再用右手拈起第二瓣,如此交替,拈香三瓣。其觀想默念與上長香相同。 行住坐卧威儀 佛教為了整肅僧團的威儀,要求出家弟子在行、住、坐、卧四個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規範,即「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站如松,卧如弓。對具體事例有以下要求: 經行 西域地濕,疊磚為道,於中往來,如布之經,故名經行。《三干威儀經》說,有五處可經行:一閑處,二戶前,三講堂前,四塔下,五閣下。行的次序:比丘、比丘尼,塔縫衣的男、女居士,著海青的男、女居士,穿俗衣的男、女居士。打普佛時。齋主在法師前行。 繞佛 圍著佛像右繞(即順時針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或百千圈,表示對佛的尊敬。繞塔也和繞佛相同。 掛錫 原西域比丘,行必持錫杖,持錫杖有二十五威儀。凡至室中,錫杖不得著地,必須掛在壁牙上,故名掛錫。後來稱僧人所住之處為掛錫之處。 燃燈 《僧祗律》說:燃燈不得淬入房,應先在外唱言:諸大德燈入。至滅燈時,亦不得淬滅,先以手遮燈,告曰:滅燈。眾若默,方可滅。不得用口吹,當將筋歌燼折去之。 噴嚏 《僧祗律》云:若在僧中嚏者,不得放身,應以手遮口,勿令涕唾污此座。 剪爪 爪長,破戒之相。《文殊問經》說:爪許長一橫麥,為搔癢故。 剃髮 髮長,破戒之相。長二指當剃。 小解 《毗尼母》說:不聽於伽藍內處處小便,當聚一屏猥處,若瓦瓶木桶埋地中,以物蓋覆,勿令有臭氣。《五分律》說,許將小便器入房中,密塞口,房外應滿盛水。 單跌坐 又名半坐,掛腿坐。其坐法是:先將衣服撩起,徐徐坐下。將右足放在左腿下,再將左足放在右腿下,即成單趺坐。 結跏趺坐 又名滿坐、盤腿坐。其坐法是:在單趺坐的基礎上,再將右足提起,放在左腿上,即成結跏趺坐。又:膝上置竹板,雙手放板上,稱趺坐入定式;左手拿珠,右手數珠,口念彌陀,稱趺坐念佛式;手結彌陀印,觀照一切,心中無物,稱趺坐觀心式。 卧法 以右手托右邊耳朵,左手伏在左邊膝蓋,身向右側,曲肱而枕之,名曰吉祥卧。在禪堂的廣單上,無論多少人卧姿都是一樣。卧時不準打鼾。《十誦律》規定:若鼾睡者,應起經行;不能者,屏處睡,不得惱眾。《發覺凈心經》有二十種睡眠過患:一懶惰,二身體沉重,三皮膚不凈,四皮內粗澀,五諸穢濁,六飲食不消,七體生瘡疤,八多懈怠,九增痴,十智慧弱,十一善欲疲倦,十二常趣黑暗,十三人不恭敬,十四票質愚痴,十五多煩惱,十六於善不樂,十七百法減,十八多驚怖,十九見精進者毀之,二十於眾被輕賤。這對貪睡者無疑是一種鞭撻。 每日行儀規範 世人多羨慕僧人,就連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說:「若得為僧,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春聽鶯啼鳥語,妙樂天機;夏聞蟬噪高林,豈知炎熱;秋睹清風明月,星燦光耀;冬觀雪領山川,蒲團暖坐。板響雲堂赴供,鐘鳴上殿諷經,般般如意,種種現成。」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僧人的生活是很緊張而清苦的,也是有規律和節奏的。他們每日聞鍾而起,聞鼓而眠,箋響上殿,梆響過堂,月月如此,年年依舊。但是。僧人也和世人一樣,只要熱愛生活,一切都充滿生機和樂趣。 起床 清晨五點鐘,巡照僧敲響寺院第一次起床訊號棗照板。他邊走邊敲。圍繞寺內一周,然後停在大雄寶殿的左前方、右前方和後方各敲一陣,把訊號傳給禪堂的報鍾。報鐘響過三陣,又把訊號傳給鐘樓的大鐘。大鐘也是敲三陣,每陣三十六響,共鳴一百零八響,表示斷除人生一百零八種煩惱。鐘頭邊敲鐘,邊唱偶,表示僧人對國家和對眾生的良好祝願: 洪鐘初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肘。上機當今國王,大統乾坤;下資罕土長官,高增祿位。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迴;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五風十雨,免遭飢謹之年;南畝東郊,俱獲倉箱之慶。干戈永息,甲馬休徵;陣敗傷亡,俱生凈土。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浪子孤商,早還鄉井。無邊世界,永享康寧;遠近檀那,增延福壽。山門清凈,佛法常興;土地龍神,安僧護法,父 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 洪鐘三叩畢,鼓樓鼓聲起。一陣鼓結束,僧值師開始圍繞寺內巡簽。二陣鼓結束,僧值師巡簽完畢。三陣鼓聲起,僧值師進入大殿禮佛。鼓聲將訊號又傳給彈堂的報鍾,報鍾又傳給齋堂的雲板。雲板敲三陣,每陣七下,第三陣雲板又把訊號傳給大殿的引碧。 從不同方位發出的這七種訊號。前後相扣,快慢相續,音響各別,韻味各殊,真給人一種音樂享受。而這些悠揚激越之聲,都分別在呼喚著僧眾們起床、折被、刷牙、洗臉、搭衣、上殿……第三陣雲板結束,僧眾已齊集於大雄寶殿,朝時課誦開始了。 早殿 大雄寶殿香煙繚繞,燈燭輝煌,住持僧帶領寺院兩序大眾上殿課誦。僧眾們都按自己的位置排班站立,住持站在進門左邊,僧值站在進門右邊,首座、後堂站在佛像左邊,西堂、堂主站在佛像右邊,維那站在後堂旁邊。維那敲響大碧,率眾唱誦。站在他旁邊的當值悅眾及其他打犍椎的僧人,手持引磬、魚槌、鉸子、鐺子等,組成一支梵唱樂隊。 大殿中,僧眾分列兩邊,序職愈高者愈站前面。禪堂僧眾位於念佛堂僧眾的前面,最後一排則為雲水僧,雲水僧後為居士的行列。早殿開始,若沒有僧值的允許,任何人都不得離開大殿。早殿有兩堂功課: 第一堂功課的基本程序是:禮佛、念《大佛頂首楞嚴神咒》、繞佛、歸位。《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是梵語譯成的漢字,很長,共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是佛陀誦出以救其弟子阿難受惑於魔女的。念此咒,將有效地保護自己不受性慾的誘惑。繞佛,是一面排班行走,一面念「南無阿彌陀佛」,其次序是:首座、西堂、後堂、堂主、都監、監院、維那、掌犍惟的悅眾、知客等主要執事、技戒臘長短排列的清眾、僧值,住持走在最後。 第二堂功課的基本程序是:禮佛、念《三扳皈依》、《大悲咒》、「十小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韋馱贊》。「十小咒」,包括《如意寶輪王陀羅尼》、《消災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准提神咒》、《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藥師灌頂真言》、《觀音靈感真言》、《七佛滅罪真言》、《往生凈土神咒》、《大吉祥天」女咒》。目的是以念誦經咒的功德,迴向給護法的天龍八部等眾鬼神,祈願寺院中安靜無事。迴向也稱施向,如把所修功得施向眾生,稱為「眾生迴向」。 有的寺院,在佛教節日和佛菩薩聖誕日念兩堂功課,平時去掉一些內容,歸併為一堂功課。在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誦戒,不繞佛。早殿結束,各自回堂稍息,等待過堂。 過堂 過堂,就是進齋堂吃飯的意思。僧入早粥、午齋必須過堂,由於佛教有「過午不食」的古制,故有些僧人晚齋時是不過堂的。 當早粥難備就緒,齋廚的火磐先敲響,隨後齋堂前的梆也敲響。敲梆時,僧值巡簽,僧眾陸續進入齋堂。三陣梆後,又敲響齋堂前的雲板,僧眾基本到齊,僧值在堂內巡視一圈,歸位。三陣雲板結束,悅眾的引磬聲起,僧值帶領僧眾一齊念《供養咒》。早粥時念:「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午齋時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在齋堂里,也和大殿里一樣,每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正中是住持的座位,面向齋堂大門。東西序相對,都是一排排狹長的桌凳,序職越高,越靠近正中。東序第一排依次是都監、監院、維那、悅眾……侍者的座位,西序第一排依次是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知客等的座位。《供養咒》念畢,若今天是施主設齋,維那便念道:「佛制比丘,食誠五觀,善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磐聲,各正念。」然後由知客師念齋條:「某某設上堂齋一起,上供十方諸佛、諸大菩薩,供養本堂方丈大和尚及班首大眾師父,念佛請齋。」 念畢,開始早齋;食時,僧眾們不僅要肅靜,而且還要集中思想作「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自付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五觀的意思是,僧人用齋時應該思考:施主供應這碗齋飯來之不易,我今天認真修行沒有?應把這些飯菜看作是醫治饑渴的藥物,吃「葯」不能貪圖口福,只要能達到維持生命、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因此,齋堂又叫五觀堂。 把碗中的飯或菜吃完,需要添加時,僧眾則把飯碗或菜碗推向桌前,行堂僧就來添加;若只需要一半,則用筷子指示廣下。用齋必須嚴守規則,特別是肅靜的規則,任何人不得發出異常聲音。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僧人吃完齋後,僧值便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合掌。引磐響,僧眾亦起身合掌。先念咒語「薩哆喃……」再念:「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也,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表示對布施設齋者的謝意。最後誦《結齋偈》:「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沒有吃完齋的僧人,念畢後可繼續吃。 早齋和午齋過堂,在念《供養咒》結束後,還要向寒林餓鬼施食。施食一般由東序距齋堂大門最近的侍者,或敲梆和雲板的僧人擔任。他用飯勺盛著幾粒飯走出齋堂,向左側的寒林台位上撒去。早齋時默念:「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噸,度利益莎訶!」午齋時默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唵,穆帝莎訶!」 坐禪 坐禪又叫坐香,因為坐禪時需燃香,並以燃香來計算時間。早粥後的禪僧回到禪堂,脫去袈裟,換上便袍,即準備坐禪了。坐禪是行香與坐香交替進行。行香是坐香前後的肢體活動,行香時;禪僧們圍繞著禪堂中心的佛龕右行,形成幾道橢圓形的圈子。行香起初稍慢,維那叫一聲「快!」禪僧們急走如小跑,放行香又叫跑香。散香師在圈子外沿著周圍的椿凳行走,他直舉著一根五尺長的竹片,每行幾步即用竹片叩地,提醒僧眾注意,不要在跑香時思想散亂。他走到佛像前和維摩龕前竹片不叩地,表示對佛和方丈的敬意。 悅眾打鐘板三陣,禪僧們各依椿凳次序坐定。禪堂後壁正中的維摩龕是方丈的座位,與之相對的禪堂大門兩邊是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的座位;座位東西側是禪堂維那、悅眾、當職、兼職、監香、香燈、司水、僧值等的座位。禪堂東序座位以都監為首,西序座位以參頭為首,均依序職和戒臘排定,兩尾與維摩龕相接。禪僧們都背禪堂內壁而坐,成為一個方框形。 坐禪時,禪僧們好像忘卻了自身而受命於鍾板。他們直端端地趺坐在椿凳上,兩目注視在鋪地磚的某個固定位置上,保持其脊柱的挺直,控制其呼吸。為了保持禪堂的肅靜,絕對禁止講話,若有犯規者以香板懲戒。東邊的由維那執行,西邊的由班首執行。用香板也有規定:不能用尖端打人,也不能打面部。 禪堂的監香師負有巡香的職責。巡香按一支香燃燒時間的長短,作三周或六周的巡行。巡完一支香即可歸座,將巡香的權力交給另一位監香師。坐香完畢,禪僧們放下腿,穿上鞋子,可以喝水潤喉或掩口而咳。然後,又隨著維那發出的訊號開始行香。接近中午時,一位悅眾便點燃一支香送進齋廚,這是在告訴廚房人員,當這支香燃完,即是用午齋的時候了。 午齋後的坐禪,與此相同。 晚殿 晚殿在晚齋後進行。首先,由大殿敲響報鍾。每敲十下間隔三至五分鐘。當敲過三十後,僧值開始巡簽、進殿禮佛。報鍾四響、五響後,僧眾陸續到齊,晚殿課誦就開始了。晚殿共有三堂功課: 第一堂功課的基本程序是禮佛、念《阿彌陀經》、繞佛、歸位,這是為了表達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 第二堂功課的基本程序是禮拜八十八佛、念《禮佛大仟悔文》。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加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名見《觀藥王葯上二菩薩經》,是婆婆世界的過去佛;三十五佛名出《決定毗尼經》,是現在十方世界的佛。這八十八佛都可以為眾生作仟悔主,因此,人們可以向他們申述自己改悔過惡的願望。《禮佛大懺悔文》也出於《決定毗尼經》。懺悔,為常用的佛教名詞,仟是梵文懺摩之略,悔是仟摩的意譯,即對人發露自己的過錯,求得容忍寬恕之意。懺悔也可解釋為消除以往的宿業,不造未來的新想。法古時規定,念《大懺悔文》須行一百零八禮,現代則多跪誦而不禮拜了。 第三堂功課的基本程序是念《蒙山施食文儀》,並在每日中午的齋食取出少許飯粒施給餓鬼,在諷誦和懺悔之後惠及幽冥。施食多由大殿的殿主執行,方法與午齋施食相同,寒林餓鬼受食之位在大殿門外右邊。念《蒙出施食文儀》時間較長,要佔整個晚殿的一半時間,故稱為「半堂食」。 晚殿的三堂功課,蒙山施食是必須舉行的,其它內容可稍作調整。有的寺院實行的是「單日彌陀雙日佛」,即每逢陰曆的單日念《阿彌陀經》和念佛的名號,雙日拜八十八佛和念《禮佛大仟悔文》。還有的寺院晚殿除蒙山施食外,只念《心經》、《迴向文》、轉佛、歸位,再念《普賢十大願文》;《大皈依》、《大悲咒》、《伽藍贊》等。 止靜 晚上九時,靜溫的寺院相繼發出「止靜」的訊號,各堂口的僧眾們準備倒單睡覺了。首先,是鼓樓的鼓聲敲響,敲了鼓邊(稱為「醒鼓」)再敲鼓心。鼓頭高聲唱道:「佛日增輝,法輪常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唱一句,敲一槌。接著又念《大悲咒》,念一字,敲一槌。鼓聲未歇,鐘聲又起;鐘聲剛落,照板又響。這時,僧值開始巡簽,查看還有沒有僧人竄寮的、高聲喧嘩的,有則禁止。巡寮完畢,照板結束音聲。寺院沉浸在深深的夜色中。 僧人每天除了按以上行儀規範生活以外,在當今的大多數寺院,還設立了不少為遊人和香客服務的其它機構及項目。例如素菜餐廳、法物流通處、醫療所,以及殿堂管理、導遊工作等。因此,僧人的生活也是很辛苦的。 起居修行法語 僧人在寺廟中修行,當做某一件事情時,都要念誦相應的法語。這實際上是僧人的行為規範。在法語中,基本上都有「當願眾生」的內容,體現了大乘佛教悲憫眾生、同登彼岸的思想。這裡選僧人每天起居的法語三十三條,日常修行的法語九條,共四十二條。 早覺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慧,周顧十方。 聞鍾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著衣 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下榻 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若於足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凈土。 行步 (不傷蟲)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出室 從捨出時,當願眾生,深入智慧,水出三界。 登廁 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痴,蠲除罪 法。 洗凈 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手 以水盟手,當願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凈面 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凈法門,永無垢染。 飲水 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 著五衣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舍離。 著七衣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著大衣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奉持如來命,廣度諸眾生。 展卧具 卧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登道場 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贊佛 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大飯依,能滅三低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 禮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供凈瓶 手執凈瓶,當願眾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 受食 若見空缽,當願眾生,究竟清凈,空無煩惱。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盛滿,一切善法。 施食 (1)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2)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列鬼子母,替露悉充滿。(3)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持缽 執持應器,當願眾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願斷一切惡(初匙),願修一切善(二匙),誓度一切眾生(三匙)。 五觀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已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食訖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去。 洗缽 以此洗缽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 展缽 如來應量器,我今得敷展;願供一切眾,等三輪空寂。 取楊枝 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命。 嚼楊枝 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凈,噬諸煩惱。 嗽口 嗽口連心凈,吻水百花香;三業恆清凈,同佛往西方。 受 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密,具足圓滿。 出錫杖 執持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 敷單坐禪 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睡眠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亂動。 鳴鐘 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凈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取水 (1)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2)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3)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浴佛 我今灌浴諸如來,凈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今離垢,同登如來凈法身。 贊佛 贊佛相好,當願眾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繞塔 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 看病 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乘諍法。 剃髮 弟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沐浴 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洗腳 若洗腳時,當願眾生,具足神力,所行無礙。 戒律概說 戒,梵語「屍羅」,意思是止過防非。《說文解字》說是「警也」,警覺之義。戒的含義,實際上是一種道德標準的限制,一種約束的行為。即不能做、做不得的事,就不要去做。 在佛陀成道之初,佛教是沒有戒律的。因為那時的佛弟子們,都以好心出家;其根器特別深厚,自然符合戒的要求而不犯。既不犯,所以沒有制戒的必要。據律部的記載,舍利弗先請佛陀制戒,佛陀則說「無犯不制」。那時佛教僧團很純潔,用不著制定戒律來約束大家。直到佛陀成道以後的五年,才有比丘由於俗家母親的逼迫,與其原來的妻子犯了淫戒。佛教的戒律,從此開始制定下來。 佛教制定戒律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僧團的清靜莊嚴,也是為了保護佛教徒們的戒體不失。戒律是佛教徒的解脫道,也是僧團的防腐劑。佛教徒如果沒有戒律作為生活規律的準則,要達到「了脫生死」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僧團如果沒有戒律作為統攝教化的綱領,佛教的狀態將不堪設想。因此,佛陀在臨將入滅之時,示意後世的弟子,應當「以戒為師」。佛教只要戒律存在,佛教弟子及其憎團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戒律的最初傳播,是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個結夏安居。那是在七葉窟舉行的第一次經律的結集,共有五百弟子參加。當阿難尊者誦完經藏之後,即由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後來,有五位弟子,由於他們各自對律藏內容的取捨不同,律藏便分成了《四分律》、《十誦律》、《解脫戒本經》、《五分律》、《僧祗律》等。以上律藏各部,經我國東晉、南北朝時被譯成漢文,從而佛教戒律得以世代流傳。 佛法的總綱是戒、定、慧三學,修學佛法的次第是持戒修定,開發智慧。《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因此,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即在於佛教徒對於戒律的尊重與遵守。所以,無論在家或出家的佛教徒,進佛門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否則,即使自稱信佛學佛,也是不為佛教所承認的。 因為佛教徒身份的不同,所以佛教的戒律也有各種區分。在家戒共有四種:三皈依、五戒、八關戒齋、菩薩戒。出家戒共有五種:沙彌及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現分述於後。 在家戒 三皈依 簡稱三皈;這是最基本的入佛教戒條,故也叫三皈戒。任何入佛教的男子或女子,必須到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或比丘尼傳授此戒: 皈依佛,盡形壽不斷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盡形壽不飯依外道邪說; 皈依僧,盡形壽不皈依外道徒眾。 從此,入教者就成為佛的皈依弟子。皈依,歸投信賴的意思。佛、法、僧為佛教的「三寶」,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滿的意思;法是法則,有軌範使人理解與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眾,於事於理和合相處。盡形壽,指從現在到生命結束的全過程。 五戒 五戒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礎,它分別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殺生戒:以殺人為重,殺旁生異類為輕。殺人不限於用刀用槍,凡是能夠致人於死的種種手段都稱為殺人,都得負起殺人的罪責。在家戒的不殺生,還不得殺雞鴨魚蝦,如果買食已屠好的肉類是可以的,若能發心素食更好。但漢傳佛教的出家戒,是必須素食的。 偷盜戒:不與而取的行為,便稱為偷盜。偷盜戒的範圍,還包括偷漏國家的稅收、存心損壞他人財物等。按佛法,不得以任何理由,如飢餓、疾病、天災人禍、孝養父母、供給妻兒等而行偷盜。若有困難,可以求乞,受人布施者無罪,借而不還者亦犯偷盜罪。 邪淫戒: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均稱為邪淫。此外,即使是夫婦也有限制:佛菩薩的紀念日、每月的六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親屬的死亡日不得行淫;月經期、妊娠期、『產前產後不得行淫;除了陰道不得行淫;除了夜向的卧室中不得行淫。最好還能做到:子女成年後即行節慾,子女婚嫁後即行禁慾。 妄語戒:妄語的定義是不知言知,不見言見,不覺言覺,不聞言聞。妄語分為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故意互相標榜為聖人,實際不是,算是大妄語罪;一般欺謊,屬於小妄語罪;比如有醉漢要殺某人,你實見某人而騙醉漢未見其人,屬方便妄語,無罪。妄語還包括兩舌(挑撥離間)、惡口(誹謗謾罵)、綺語(花言巧語、淫詞濫調)等。 飲酒戒:酒是一種有刺激性的飲料,喝了使人興奮,引起躁動、煩惱乃至顛倒狂亂,生事肇禍。在大小乘經律論中,無不主張戒酒;同時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迎葉波佛時,有一位五戒信士,一天從外地歸來,非常口渴。他見桌上一碗無色的酒,以為是水而一口喝下。誰知酒性發作,連犯數戒:鄰居的雞跑進屋來,他偷而殺之,烹而食之;鄰居的妻子掉了雞來問,他見她美貌而施以強姦。由於誤喝一碗酒而連犯五戒,酒之罪惡,可謂大矣! 八關戒齋 八關戒齋的內容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七不坐卧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其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為齋,故稱八關戒齋。 八關戒齋的重點在於戒淫。除了第三條「不淫」不同於「不邪淫」外,第六條和第七條也是為了間接地戒淫。頭戴香花、塗脂抹粉、唱歌跳舞、高卧大床等,對於修道者來說,總是不相宜的。這些都是放縱淫慾的媒介。第八條「不非時食」,午後不吃東西,身心清爽,會減少人的雜想妄念。 在家菩薩戒 菩薩意譯為「覺有情」,覺是覺悟、覺了、覺知、覺見的意思;有情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或眾多生命)的意思。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這就是菩薩的定義。要做菩薩必須先受菩薩戒。如《梵網經》中說:菩薩戒「是諸佛之本原,菩 薩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不行菩薩道,雖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薩道,須受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一切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菩薩的身份,可在七眾之中,也可在七眾之外,因此,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經過六個月的察看,可以受菩薩戒。 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在受菩薩戒以前,先要次第供養父母、師長、妻子、善知識、奴婢、出家道人。並問九種遮難:家屬不聽、欠他人債、身心有病、污凈梵行、作五逆罪;盜法賊住、性別難辨、殺道心人、眾前妄語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 在家菩薩戒包括六重戒和二十八輕戒。其六重戒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宣說四眾過罪;六、不酤酒。這六條重戒中,除第五條外,基本與八關戒齋的前五條相同。但「不酤酒」比「不飲酒」更重。關於「不宣說四眾過罪」,為什麼也立為重戒呢?這裡當作一些說明: 「不宣說四眾過罪」的意思是,受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優婆夷不能舉報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的過罪。這不是佛制袒護出家眾,而是出家眾可以研究一切戒律,在家眾卻不能。在家眾不許聽誦大戒,怎會明白大戒的內容,而來指責出家人犯了什麼戒?再說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團規制,出家人犯戒,自有僧團的制裁,在家人豈得越階犯上?同時,一個未通大戒,未能對於大戒的開、遮、持、犯有其通體認識的在家人,即使舉了出、家人的罪,也是每舉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眾是不得舉罪的。 在家菩薩戒的二十八輕戒列舉如下:1.不能供養父母師長;2.耽樂飲酒;3.噁心不能瞻視病苦;4、有乞者不與;5.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6。同四眾毀戒心生驕慢;7.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8,不往聽法;9:受僧用物;10.飲有蟲水;11.險難獨行;12.獨宿尼、寺;13.為財打人;14,殘食施僧;15.畜貓狸;16.畜牛羊等;17、儲蓄三衣缽杖;18,毋須凈水;19、物價令平;20.非時處欲;21,偷官稅;22,犯國制;23,新食不供養三寶;24,不聽僧止作;25,不路讓僧前;26.僧食不公分;27,養蠶;28.路遇病不能視囑。 出家戒 沙彌、沙彌尼戒 沙彌與沙彌尼所受的戒法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隨大眾而學的威儀。沙彌要隨學比丘律儀,沙彌尼要隨學比丘尼律儀,由於比丘和比丘尼戒有部分不同,所以沙彌和沙彌尼隨學的律儀也有部分不同。沙彌和沙彌尼共有十戒,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八、不坐卧高廣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 沙彌十戒的前九戒,與八關戒齋基本相同,只是沙彌戒第三戒與八關戒齋第三戒受持的時間不同,八關戒齋是一日一夜受持,沙彌戒是終身受持。另一處不同的是沙彌戒的第六、七兩戒相當於八關戒齋的第七戒。 沙彌戒的第十戒「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是八關戒齋沒有的。這條戒通常稱為「銀錢戒」。人的財富欲是與生俱來的: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萬,這在佛教中是不許可的。財富可以造福人群,但人群也可成為財富的奴隸,佛陀看透了財富對人們的束縛性,乃禁止出家弟子們捉持財富。若老是在財富問題上動腦筋、起貪著,哪還能夠一心一意修行呢? 式叉摩尼法 式叉摩尼,是沙彌尼與比丘尼之間的必經過程,她們的階位雖然在沙彌尼之上,但仍然是沙彌尼的戒體,《業疏》中說:「此學法女,無成體也;但受別教,位過沙彌。」因為她們除了嚴持沙彌十戒外,還另受六法的緣故,所以階位高過了沙彌。式叉摩尼是最特殊的一個階位,』其他階位均有戒體可得,唯此一階,僅得別加六法而已。這個六法,就叫做式叉摩尼法。 據《四分律》載,式叉摩尼六法是:一、與染污心男子身相觸;二、盜人四錢以下;三、故斷畜生命;四、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具體地講,式叉摩尼六條規定的意思是: 一、不得與已經成年、並明知對自己有染污心的男子接觸,包括頭髮以下、膝蓋以上的身體部位。 二、不得偷盜別人價值四錢以下的物品,乃至一針一草。 三、不得故意殺害異類眾生,乃至使其死亡。 四、自己未見、未聞、未覺、未知者,不得妄說已見、已聞、己覺、已知。 五、不得在中午過後進食。 六、不得飲酒,乃至一滴沾唇。 在《根本說一切有部亞當尼毗奈耶》卷十八中,還有式叉摩尼六法與六隨法的規定,內容與《四分律》的規定頗有不同。中國的佛教,目前沒有式叉摩尼的一階,這裡就從略了。 比丘戒 比丘戒的條文,一般說是二百五十戒,但在各部律中,有些出入。主要的出入是威儀戒,至於重戒與次重戒的條文;其文字雖有詳簡廣略的不同,戒目的條例卻是大致相同的。《五分律》為二百五十九戒,《十誦律》為二百五十七戒,《僧祗律》為二百;十八戒,《解脫戒經》為二百四十六戒,但佛寺大多遵循的《四分律》與《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的確都是二百五十條。而且篇聚的排列也是一樣,都是:四棄、十三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單墮、四悔過、一百應當學、七滅諍,共八類條文。因這八類名稱有梵文音義也有漢文意義,現解釋如下: 棄:梵語音譯為波羅夷,這是最重的比丘戒,專、指犯了淫、盜、殺人、大妄語等棄罪、斷頭罪、不可救藥罪。如果犯了這種罪必須從僧團中開除出去,相當於世俗間的死刑罪。 殘:梵語音譯為僧伽婆屍沙,簡稱僧殘、殘,是次於前者的重罪,為僧團凈法中的殘傷者,還有救藥的餘地。如果犯了這種罪,在一定時間裡將被剝奪權利,隔離反省。相當於世俗間的拘役、禁閉等罪。 不定:這是指所犯嫌疑未決的罪,因暫時分不清屬於哪類戒條,所以稱為不定。 捨墮:梵語音譯為尼薩耆波逸提,尼薩耆的意思是盡舍,波逸提的意思是墮,合起來稱為捨墮。這是指將非法取得的東西在僧團之前捨棄,並且允許他懺悔的一種罪。相當於世俗間的沒收、罰金等罪。 單墮:梵語音譯為波逸提,是墮的意思,是一種輕罪,只要懺悔便可得到原諒。相當於世俗問的譴責。 悔過:梵語音譯為波羅提提舍尼,意思是向彼悔,犯了此戒後須立即面對一人宣說悔過,便可得到諒解。相當於世俗間時自我批評。 應當學:梵語音譯為屍沙迦羅尼,是應當學或宜學的意思。指在日常生活中不規矩的行為,只要自己反省即可。 滅諍:這不是一種罪過,而是僧團之中有了紛爭,形成兩派對立意見時,就用「滅諍」的方式來解決,最後以多數派的意見為準。相當於世俗法律的民事訴訟法。 比立尼戒 比丘尼戒的大部分。是與比丘戒相同的。但由於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有若干條比丘戒不能適應於比丘尼,比丘尼也不能沒有她們自己的特殊規定。通常所說比丘尼五百戒,是個大約數字,其實五部律本的條文都不夠五百戒。《四分律》為三百四十八戒,《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為三百五十四戒,《五分律》為三百七十七戒,《十誦律》為三百五十四戒,《僧祗律》為二百九十戒。《四分律》的三百四十八條比丘尼戒中,包括:八棄、十七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單墮、八悔過、一百應當學、七滅諍。同於比丘戒的一百九十八條,異於比丘戒的一百五十條。 比丘尼戒的最大不同之處,是有一個「八敬法」。「八敬法」是最早出現的比丘尼法,大愛道等五百釋迦族婦女出家,就是接受了佛制的八敬法而成為比丘尼的。後來雖有了所謂五百條的比丘尼戒,比丘尼除了要受持五百戒外,仍要受持「八敬法」,並以「八敬法」為比丘尼戒的重心戒。《四分律》稱「八敬法」為「八不可過法」、「八不可違法」,是比丘尼所不得不持的。實際上,今日的中國比丘尼,縱然是最有道心的人,也只是受持其中的兩三條而已。因為「八敬法」在中國佛教史上,迄今尚無法找到其曾經如律實行過的確實根據。 菩薩戒 菩薩戒是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眾戒之外的別解脫戒,它涵蓋了七眾戒;又超勝了七眾戒。菩薩是由於受了菩薩戒而來,諸佛也因為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所以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的內容,主要是三聚凈戒。三聚凈戒是有三句話,但卻包括了自度度人及上求下化的所有法門。這三句話是: 一、持一切凈戒無一凈戒不持; 二、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 三、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 在佛門中,對這三聚凈戒還有以下理解:第一攝律儀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儀;攝善法戒,包羅了八萬四千出離法門;饒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廣度一切眾生的宏願與精神。三聚凈戒的三句話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的三大門類的一切佛法,並作為禁戒來持守。在小乘七眾戒中,作惡是有罪的,但不去積極修善不會有罪;殺生是有罪的,但不去積極救生不會有罪。所以小乘戒只能做到積極去惡,消極修善;積極戒殺,消極救生。薔薩戒則既要積極去惡修善,也要積極戒殺救生,把不修善與不救生,同樣列為禁戒的範圍。因此,菩薩戒被稱為是無善不舉、無德不備、無法不包、無大不及、無微不至、無遠不屆與無功不成的學佛法門。 皈依三寶 在家的佛教徒,是從限依三寶開始的,這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在家佛教徒的等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層次而定。皈依三寶後,往上還有受持五球、八關戒齋和居士菩薩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寶為根本。 何為皈依三寶?皈,迴轉歸投的意思;依,依靠依賴的意思。凡是由於歸投依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均可稱為皈依。三寶就是佛、法、僧。佛教認為,世間以金銀珠寶價值高,功用大,故稱為寶;而世間由於佛、法、僧的化導。可以使人平安生活而離苦得樂,這不僅是寶?還是寶中之寶。 佛教對於三寶的分類很複雜,有住持三寶、化相三寶、一體三寶、理體三寶等。以住持三寶而論,由一切質地所造的佛像為佛寶,三藏經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為法寶,以比丘為主體的僧團為僧寶。佛陀入滅後,佛教就靠這三寶來延續佛法慧命,保持佛教精神;傳播佛教教義。駁依三寶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課誦皆有三皈依,廣切佛事的終結也以唱三皈依為人祝願。 皈依三寶有一定的儀軌,首先必須在寺院請住持或其他戒行深厚的僧人作飯依師,經過請師、開導、請聖、懺悔、受皈、發願等程序而成為合律的皈依弟子。 請師 凡是在家善男信女願意受三皈依的,先到寺院客堂向知客師講明來意。知客師將受飯者帶到維那師處,再由維那到方丈凜告大和尚。大和尚即命入在法堂或方丈敷設法座,備好香花燈燭等。受皈者一人持香,隨兩位手執引磐的引禮師來到法座前,一旁站立。大和尚禮佛對座,維那唱《香贊》:「性覺靈明,寂照真常,昔述今悟露堂堂。三寶是慈航,一瓣心香;吸禮法中王。」唱畢,受皈者聞碧聲至誠頂禮三拜,長跪合掌。大和尚先為受皈者各取了法名。維那代受皈者請大和尚作三皈本師,維那念一句,眾人跟念一句:「我弟子某,今請大德為三飯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清凈三皈。」受皈者三請三叩首。 開導 大和尚同意作三皈本師後,即為受皈者講開導。從古印度波羅奈國的耶輸伽父受佛陀三皈,講到五種三皈的區別,再講三寶和住持三寶等。大和尚最後說:「汝等聽我語,一一能解否?(眾答:能解)一一能如法受持否?(眾答:能如法受持)」至此開導完畢。 請聖 大和尚接著說:「汝等既能如法受持三皈,應當請十方三寶作為依怙之尊,一切萬靈作鎮嚴之主。」於是,大和尚起座拈香,受飯者肅立合掌,專心作觀想,隨大和尚以香花迎請法界諸佛菩薩、西天東土歷代祖師等,慈光攝照,『前來證盟受皈;以香花迎請諸天護法、梵釋四王、伽藍土地、幽顯靈祗等,前來監壇護戒。等等。 仟悔 受扳皈者在大和尚的開導下,觀想佛法的廣大,自身的渺小,生大慚愧,生大怖畏,乃長跪合掌,求哀懺悔。受皈者隨大和尚念道: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受皈 受皈者求得懺悔後,罪業消除,身心清凈。決意斷惡修善,利濟眾生,對佛至誠頂禮,接受皈依。吸依的主要內容為:盡形壽皈依佛,皈依如來至尊等正覺;盡形壽皈依法,皈依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盡形壽皈依僧,皈依清凈福田僧。 發願 皈依三寶儀式結束,受皈者心身有所寄託,感到世間眾生未度苦諦、未解集命、未得滅諦、未安道諦而發出「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發願後,大和尚勉勵受皈者「愈堅弘願,愈增深信,謹守修行,慎勿退失」。功德圓滿,受皈者禮謝大和尚三拜。維那領誦《迴向偈》,祝願授皈功德殊勝。 剃度出家 佛教戒律規定,凡年滿七歲的兒童或其他年齡的男女,都可出家到寺院修行,受與在家居士相同的三皈五戒。經過一段時間寺院生活的實踐,修行者要求副度,徵得寺中主要執事僧和住持僧的同意,便可舉行剃度儀式。由某執事僧或住持僧作剃度師,剃除鬚髮,著上僧衣,成為未受沙彌十戒的非正規沙彌。按照《剃度沙彌正范》,剃度儀式有導引、啟白、請師、開導、請聖、辭謝「四恩」、懺悔、灌頂剃髮等程序。作一個「「形同沙彌」也是不容易的。 導引 求度者分別拜見知客師和維那師,請他們導引,去見住持,要求剃度。 啟白 求度者隨諸師見住持,先立門外,由維那師票明住持,代為啟白;某某厭俗之心已決,學道之意愈堅,故今恭詣座前,慈允披剃。 請師 住持允諾後,命求度者從右而進,走到住持法座前,合掌、長跪、拈香三瓣,聞碧聲頂禮三拜。住持問過「汝有虔誠進道之心否?」「汝可一心修鍊道果否?」之後,求度者隨維那師念道:「弟子某今請大德為證盟剃髮本師。」如此三請三拜。住持也可以指定其他僧人為證盟剃髮本師,即剃度師。 開導 住持為求度者講開導:「汝今殷勤三請,願為汝作證盟剃度本師,所有言教,汝當諦聽……汝能依教奉行否?」求度者答:「依教奉行。」 請聖 住持起座拈香,以香花奉請諸佛、菩薩及剃度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主者、土地龍神、護法神王、金剛力士、幽顯神祗等,來作剃度的證明人和監壇護衛者。 辭謝「四恩」 求度者先以世俗禮向北四拜,又向南四拜,辭謝天地、君王、父母、師長「四恩」;再以出家禮端身合掌,至誠作觀,聞磐聲頂禮十方常住三寶九拜,頂禮住持三拜,合掌長跪。 懺悔 求度者長跪合掌,念懺悔偶:「……故於今日,生大慚愧,克誠披露,求哀懺悔。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放凈光明,照觸我身。諸惡消滅,三障溺除,複本心源,究竟清凈。」 灌頂剃髮 這是剃度儀式中最莊重、最實質性、也是最後的程序。住持手攜凈瓶離座,走到合掌長跪的求度者面前,先用手指澆凈瓶中的甘露水,灑在求度者的頭頂上,連續三次,使他心地清涼,煩惱不侵。灌頂儀式結束後,一侍者接過住持的凈瓶,另一侍者取來座上的戒刀。住持接刀在手;對求度者說:「今以戒刀,斷汝之發,令汝塵情水滅,梵行增長。此乃曠劫多生之善因,非今朝偶爾之僥倖。汝當愈加深信,生大歡喜。」說罷舉刀剃髮,邊剃邊誦偈: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當念完偈語,頭髮剛剩下頂髻部分還沒有剃,住持停下戒刀,嚴肅地對求度者說: 我已為汝削除頭髮,唯有頂髻。汝當諦審,決定不能忘身進道、忍苦修行者,少發猶存,仍同俗侶。放汝歸家,未為晚也。故我今於大眾之前問汝,汝今決志出家後,無 悔退否? 求度者回答: 決志出家,後無悔退。 如此三問三答後,住持重新舉起戒刀,將剩下的頂髻剃去,使得度者「愛纏永絕,福慧日增」。剃畢,得度者抖盡殘發,整理衣服,歸於本處,長跪合掌,乞求剃度師賜以法名和法號。賜畢,聞磐聲,得度者向剃度師至誠頂禮三拜,起立一旁。住持下座禮佛,維那領僧眾一起唱《迴向偈》: 剃度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僧人落髮,起源於佛陀時代。據《佛傳》說,悉達多王子逾城出走以後,便以利劍自剃鬚發。並發願說:「今落鬚髮,願與一切斷除煩惱及習障。」煩惱習是修持中基本斷除煩惱後殘留的習氣,煩惱障則指擾亂身心、不能專心修道的種種障礙。悉達多的斷髮言誓,可為後世佛教徒所效法。從形式上講,這是出家人區別外道和其他俗人的特徵;從實質上講,它體現了出家人斷除煩惱的堅定決心。 按佛門規定,剃度招徒是子孫寺廟的事,叢林的住持、班首、執事和普通僧眾,都是不得招收徒弟的。明文規定:「住持方丈並法眷入等,不得招徒削髮,如違逐出。」「私收徒眾,不許共住。」這主要是為了避免產生派系,妨礙僧團的和合。在現代的叢林,上述規定已沒有嚴格執行,有的叢林也在招收徒眾,其條件,一般都要求年滿十八周歲的未婚青年。除此而外,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本入申請,家庭同意,身體健康,六根具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對於佛教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要一名佛教徒作為介紹人。 發願出家的男女青年,要在寺廟見習一年以上時間,因緣成熟後,才由住持或住持委派其他僧人剃度。剃度的儀式也不如過去繁冗。而且,剃除鬚髮是由理髮師一次完成。剃度師只是拿起剃刀,一邊念剃髮法語,一邊象徵性地剃一下。 子孫寺廟的沙彌、沙彌尼們,到了十八歲受戒的年齡,逢上叢林傳戒的機會,剃度師則為弟子準備好受戒用的衣、具、袍和必需的盤川及衣單費,讓弟子副叢林受具足戒。這是師徒間共同的一件大事,更是出家人在修行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共 1 頁 |
推薦閱讀:
※中華之源 第一章 華與「華胥」
※【法治文化】中華法文化之路
※中華五千年-中國國學經典-儀禮--燕禮第六
※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領中華文明2000多年止步不前
※中華謀略的六重境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