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明金丹返還之道:逆運先天之氣
太極生兩儀(資料圖 圖源網路)一、什麼是「先天真一之氣」?「先天真一之氣」是劉一明在道與天地萬物之間所設定的一個中介。當然,在道與萬物之間存在中介的思想並不是劉一明的創造,而是道家的一貫主張。事實上,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時,就已經表明了這個中介的存在。雖然老子在這句話後繼續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2],似乎在把「氣」看作是這個中介的意思,但並未作出明確的陳述。倒是後來的莊子提出了氣是組成萬事萬物的基本要素的思想,他把包括人在內的萬事萬物的生滅變化看成是氣之聚散離合的結果。例如他在《知北游》中就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3]但莊子處,道與氣的關係是並列還是從屬不很明確。在道教後世的著述中,把氣作為由道生萬物的中介的思想時有出現,如唐宋時所出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就說:「茫茫大道,運真一元陽之氣,其氣無窮,無所不通,故為萬物之宗。」[4]「天地人資天地真元一氣之中以生成長養。」[5]在此,真一元陽之氣作為道與萬物之中介的思想已具雛形。自內丹學興起後,精、氣、神作為內丹之上藥三品被充分重視,但將「氣」單列出來作為精、氣、神之根本,而又為道與天地人之化生中介的思想雖時有所見,然未曾充分展示。劉一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明確地提出且系統、全面闡述了「先天真一之氣」是道化生萬物的中間環節的思想。劉一明所謂的「先天真一之氣」究竟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東西呢?他在《修真後辨·先天真一之氣》中說:「緣督子曰:『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悟真云:『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道光云:『有物先天地,無名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此皆言先天之氣,為生物之祖氣,乃自虛無中來,為萬象之主,天地之宗。無形無象,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然雖無形而能生形,無象而能生象。……先天真一之氣,是生物之祖氣,是鴻蒙未判之始氣,是混沌初分之靈根。,……夫先天真一之氣,是混元祖氣,生天生地生人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動靜如一,陰陽混成。在先天而生乎陰陽;在後天而藏乎陰陽。」[6]在《百字碑注》又說先天真一之氣,「此氣非色非空,無形無象,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不可形容」[7]。總之,「先天真一之氣」就是那個既不是道又不是物,無形無象,無處不在,並能化生萬物的那個「氣」。從以上劉一明的闡述中可以看出,他給「先天真一之氣」規定如下的性質和內涵:第一,先天真一之氣源於道,本於道。劉一明的宇宙觀中,既有宇宙生成論、構成論的思想,又有本體論的意味。因而先天真一之氣與道的關係亦體現出兩層:其一,從發生學角度看:「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虛無即道,先天真一之氣源於道,是道的直接派生物,故其雖非本始,而最接近本始。其二,從本體論看:道和先天真一之氣的關係是體和用的關係,「虛無為體,一氣為用,體用如一,兩也,四也,八也,萬也,皆在虛無一氣中運用」[8]。即道或無極皆靠此先天真一之氣的發用,最後才成就其為兩儀、四象、八卦和萬物的。第二,兆質無形。「先天真一之氣」是「鴻蒙未判之始氣,混沌初分之靈根」,即當天地陰陽未分而將分時之原始氣團,是萬有始兆形象而實無形象之混沌物,故其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無形無象,無聲無臭,非色非空。第三,此氣乃萬物之生機,至虛至靈,活活潑潑的,其中蘊藏著無限旺盛的生命力,故「至虛而含至實,至無而含至有」,天地、陰陽、萬物,終究由它創造出來。二、先天真一之氣在天地人的產生、存在中的作用先看先天真一之氣在天地萬物產生中的作用。劉一明根據《易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9]和周敦頤《太極圖說》:「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10]的思想,從而推斷出「先天真一之氣」與「太極」具有同一性的結論,也可以說「先天真一之氣」就存在於「太極」之中。他說:「太極者,萬化之根本,生物之祖氣。有此太極,方有陰陽,方有四象,方有八卦,方有六十四卦。若無太極,陰陽於何而出,四象於何而生,八卦於何而列,六十四卦於何而行。」[11]在劉一明看來,太極之所以能生出陰陽、四象、八卦,就是因為其中含有充滿無限活力的先天真一之氣。他說:「但此虛無太極,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虛無中含此一氣,不有不無,非色非空,活活潑潑的,,萬象變動於此而出矣。」[12]至於先天真一之氣化生萬物的過程則可以根據《易經》揭示的那種規律來理解。劉一明說:「虛無(太極)中即有一點生機在內,是太極含一氣。一自虛無兆質矣。一氣即兆質,不能無動靜。動為陰,靜為陽,是動靜生於一氣。兩儀因此一氣開根也。既在動靜,動極而靜,靜極而動,性情精神於此而寓之,是兩儀生四象。四象不離二體也。既有性情精神之四象,四象各在動靜,是四象生八卦矣。八卦互相生克,為子孫,六十四卦於此而生。萬象變動於此而出矣。」[13]再來看「先天真一之氣」在人產生、存在中的作用。從人生歷程看:劉一明把人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胎中、嬰孩、成人三個時期。劉一明認為,人體是在先天真一之氣的作用下產生出來的。他說:「人當父母未生身以前,男女陰陽二氣交感之時,杳冥之中有一點生機自虛無中來,所謂先天真一之祖氣者是也。此氣入於精血之內,陶熔精血,混而為一,無形而即生形,無質而即生質,內而五臟六腑,外而五官百骸,變之化之,皆自然而成全,雖懷胎之婦亦莫知其所以然也。後學不知此理,或疑人在胎中,臍帶通於母氣,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漸次變化成形者,非也。夫呼吸之氣乃後天之氣,後天之氣焉能變化精血而能成形?況呼吸之氣焉能入於胞胎之中?殊不知母胎中只有先天一點祖氣,渾渾淪淪,始而凝胎,繼而養胎,終而全胎。始之終之,皆此祖氣成就之,別無加雜。」[14]在此,劉一明明確將先天真一之氣作為人產生和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內在推動力。當然,發育過程亦是先天轉為後天,先天真一之氣漸失漸衰的過程。故受氣之初的胎兒狀態就是先天真一之氣主事的杳杳冥冥、與道合一的虛無狀態。胎兒雖有人形但無人道,然而卻是自然之天道的體現,正是修道者所當復歸的境界。所以劉一明說:「當斯時也,雖有人形而無人道,天地萬物、水火刀兵,俱不能傷。七情六慾,五賊四相,俱不能近。究到實處,只一虛空而已。古仙教人修道,返於父母未生身以前面目者,即返於虛空之境,而無聲無臭也。無聲無臭即是無極。無極者,無之極,即是一無而已」[15]。從人身結構形態看,劉一明繼承了道教以精氣神為人身三大基本構成要素的人體結構觀。其異於其他道教學者的突出特點就是將精氣神明確劃分先天和後天。在劉一明看來,後天精氣神就是交感精、呼吸氣、思慮神。後天精氣神之根源在於先天精氣神,而先天精氣神又本源於先天真一之氣。先天精氣神究竟是什麼呢?劉一明說:「紫清翁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氣元神也。』精氣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而後無形生形,無質生質,乃從父母未交之時而來者。方交之時,父精未施,母血未包,情合意投,其中杳冥有物,隔礙潛通,混而為一,氤氳不散,既而精泄血受,精血相融,藉此一點之真,變化成形,已有精氣神寓於形內。雖名為三,其實是一。一者混元之義,三者分靈之謂;一是體,三是用。蓋混元之體,純一不雜為精,融通血脈為氣,虛靈活動為神。三而一,一而三。所謂上藥三品者,用也;所謂具足圓成者體也。」[16]此處所謂「三而一,一而三」,一指先天真一之氣,三指先天精氣神。可知,先天精氣神是來源於先天真一之氣,產生於人生身之前,無形無象,杳杳冥冥,對人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們不僅通過後天精氣神的產生而與之共同作用形成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且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維持亦有賴它們的作用。如果失去了先天精氣神的作用,臟腑百骸無以滋潤,人亦不可能再生存下去,修道成仙也就只能是空想。三、金丹與先天真一之氣按照劉一明的認識,金丹就是先天真一之氣。何謂金丹?劉一明說:「夫所謂金丹者,金取其堅剛不壞之義;丹取其圓成無虧之義。堅剛圓成,故名金丹,即本來先天真一之靈氣,一名生物之祖氣,一名先天靈根,一名元始寶珠,總而言之真靈至精之氣」[17]。可見劉一明所理解的金丹應是人之先天真一之氣。對於金丹的概念,劉一明在《周易闡真》中進行了更明確具體的闡釋,他說:「悟真曰:道自虛無生一氣,再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所謂虛無一氣者,乃天地之根,陰陽之宗,萬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世人不知金丹是何物事。皆於一身有形有象處猜量。或以為金石煅煉而成;或以為男女氣血而結;或以為心腎相交而凝;或以為精神相聚而有;或以為在丹田氣海;或以為在兩腎中間。如此等類,不可枚舉,皆是拋磚弄瓦,認假作真。故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殊不知金者,堅久不壞之義;丹者,圓明無虧之義。丹即本來先天真一之氣,此氣經火煅煉歷劫不壞,故謂金丹。是丹也,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無形無象,先天而立其體,後天而發其用,不可以識識,擬之則失,議之則非,古人強圖之以o,強名之曰道,曰虛無,曰先天一氣,曰無極,曰太極。曰道者,無名之名也;曰虛無無極者,自未生物時言之;曰太極一氣者,自方生物時言之。其實虛無一氣、無極、太極總是道之一個物事,非有二件,這個物事,即是金丹。」[18]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劉一明的宇宙論與金丹修鍊論是互相呼應的,這也充分體現了劉一明既為宗教修行家又是宗教理論家的特點;體現了其宗教理論與宗教修行「知行合一」的特色,宇宙論服務並指導著宗教修行及其體驗;而宗教修鍊的體驗又是其宗教理論的最終來源和歸宿。先天真一之氣作為道化生天地人的中介,也是金丹修鍊返還之道的必由之路。然而金丹有大丹有還丹。還丹繫上葯三品先天精氣神三合為一之景象。此景象呈現標誌著先天真一之氣的復歸;大丹是還丹之後的「打破虛空」的景象,大丹的修鍊完成標誌著復歸於道。劉一明還用「先天真一之氣」理論闡述了內丹學中至為神秘的玄關一竅。玄關一竅也叫元關一竅,是宋元內丹學興起以來諸家所強調的一大秘要,意謂煉丹中最為玄妙、緊要的關竅。諸家對玄關一竅的認識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強調它為身體中的某一個具體部位,如上、中、下三丹田等,並認為其為修鍊之關鍵所在;另一種是從心意著眼,不與身體的特定部位聯繫,而以元神、虛無、中等為玄關一竅。劉一明的認識傾向於後一種。那麼他到底是怎樣來認識玄關一竅及其在修鍊中的作用呢?劉一明說:「玄關者,至玄至妙之關口,又名生死戶,生殺室,天人界,刑德門,有無竅,神氣穴,虛實地,十字路,等等異名,無非形容此一竅耳。愚人不知,或以心下腎上處為玄關,或以臍心為玄關。或以尾閭為玄關,或以夾脊雙關為玄關,凡此皆非玄關。蓋玄關無定位,若有定位,即非玄關……。至今與大眾分明指出,玄關在恍惚杳冥之間,有無相入之際……」[19]。「夫元關者,無形無象,豈有定位,不色不空,焉有方所,若以方所定位目之,則為有形有象之物,即不得名為元關矣。蓋此竅不著於幻身,亦不離乎幻身者。不著於幻身者,非一切有形之物;不離乎幻身者,非可於身外求也,既非身外物,又非身內物,則必有不內不外者存,是特有天機焉,故經云: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乃生天地生人之孔竅,成聖成佛成仙之家鄉,安爐立鼎在此,採藥烹煉在此,結丹在此,脫丹在此,有為在此,無為在此,始終功用總在此。但此竅在四大不著之處,在寂寥虛無之境,有意求之不可,無心求之不得。修行人須要將此一竅,先當追求,真知灼見,方可下手採取天寶。若不知此竅,縱辛勤千般,勞苦萬狀,終無進益處。」[20]可見劉一明所說的玄關一竅並非身體的某一部位,它不在身中,但又不離乎身,是人性命之根,真性之源。而且劉一明認為,金丹修鍊之氣以離不開玄關一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玄關一竅是先天之物即先天元精元氣元神和先天真一之氣的所在之處。劉一明認為玄關一竅「乃生天生地生人之孔竅,成聖成佛成仙之家鄉」,而先天真一之氣「通天徹地,為聖為賢,成仙作佛,皆出於此」。可知「玄關一竅」和「先天真一之氣」二者系異名同謂。不過玄關一竅著重從修鍊角度上講,先天真一之氣著重從宇宙論角度講。玄關一竅一旦開顯即出現元精、元氣、元神三者合一之「天人合發」的景象,此景象標誌著先天真一之氣的復歸。四、先天真一之氣與金丹修鍊的返還之道既然金丹就是先天真一之氣,而先天真一之氣在後天又被後天之陰所遮蔽,所以金丹修鍊的過程也就是找出先天真一之氣並使其發揮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必然是從後天精氣神入手返回到先天精氣神,再由先天精氣神返回到先天真一之氣結成還丹,進而返道,成就大丹。這個過程必然與由道到先天真一之所再到人的化生過程相反。可以說「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原理在劉一明這裡得到了最合理的解釋。在內丹學中,對返還說的具體討論肇始於陳摶,其提出無極圖,並具體提出和闡述了煉丹的幾個基本步驟和「順則成人,逆則成丹」的理論。劉一明則繼承了傳統內丹學的這種思想,把返還之法作為修道的一個根本原則。他說:「修真之道,返還之道也。返者,我已去而又來之謂;還者,陽已失而復得之義。是於純陰之內,而返還其本來真陽也。」[21]對此,他進一步解釋道:「問曰:先天後天陰陽各有分界,何以又雲後天中返先天?答曰:先天一破生出後天陰陽;而後天陰陽一動一靜,其中又生先天。聖人於此後天中採取所生一點先天之氣,逆而運之,返本還元,復全太極之體,故曰還丹。」[22]劉一明的返還之道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兩個大的層次或階段,第一,自後天精氣神追攝先天精氣神。後天精氣神即交感之精、呼吸之氣和思慮之神,它們產生於先天精氣神,修道就是要將後天精氣神返歸於先天精氣神,以使人之精氣神不致喪失。第二,由精氣神返於先天真一之氣與道,即由元精元氣和元神三合為一返歸真一之氣與道。於此可知,返還之道的最終歸宿處在道,而返還於先天真一之氣是其必經之關口,此為劉一明最重視,著力最多的環節。修道之所以要運用後天返先天的方法,是因為道教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原,亦是天地萬物最自然、最合理的狀態。對人來說,道產生先天精氣神,先天精氣神又化生後天精氣神,從而人得以產生,而先天精氣神又是人產生存在之基元,亦是人之本真體現,最符合人的存在狀態。所以修道最根本的就是要恢復人的先天本真狀態,以使人能與道合真,長生成仙。劉一明繼承了道教的這一傳統思想,但它作出了更明確的說明。如前所述,他認為:道產生先天真一之氣,先天真一之氣化生元神元氣元精,無神元氣元精又為化生交感精、呼吸氣和思慮神提供理則和動力,從而人得以化生。但在這過程中,先天精氣神則由原初的主體地位退居次要地位,後天主事,先天本真被遮蔽,從而使人產生種種苦痛和煩惱,並最終因先天精氣神的耗竭而死亡,變成遊魂野鬼。要改變這一悲慘局面,惟有修道,從後天返先天,使後天退位,恢復先天的主導地位,使人回到本真狀態,擺脫塵世的煩惱,超越生死輪迴,成就金丹,與道合真,與天地同在。綜上,「先天真一之氣」在劉一明的理論體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中介、過渡、聯結作用。從宇宙論、本體論角度看,先天真一之氣是道與天地人的中介。藉助中介,劉一明打通了一與多,本體與現象,源與流,先天與後天,無限與有限,無相與有相等對立範疇的理論鴻溝;從修鍊論看,先天真一之氣即還丹,此為修行中有為到無為,修命到修性,漸修到頓悟,後天返先天等修行程序找到了一個過渡環節;從教、行關係來看,先天真一之氣是宇宙化生萬物的中介,同時又是修行過程中的由人成仙,由凡轉聖,化假成真的過渡平台。由此,劉一明解行相應、知行合一的宗教理論特色得以體現。總之,先天真一之氣「四通八達」,不離一切「相」,不著一切「相」。賴此概念的確立,劉一明在道教理論史上獨樹一幟,被公認為有清一代之高道,道教理論之一代大家。
推薦閱讀:
※先天、後天理論在斷性格、相貌方面之運用
※孔又專 詹石窗:陳摶創繪「先天太極圖」考辨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句解
※(1)醫宗必讀 腎為先天本論
※(4)細論後、先天八卦
TAG: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