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業應該以底蘊吸引民眾·每日商報

本報記者應邀赴台參加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且聽台灣官學研各界打開智囊表達見解
文創產業應該以底蘊吸引民眾
2010-10-03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台灣的文化地標。圖為誠品位於台北市區24小時不打烊的敦南店。

特派記者 張維 台灣攝影報道

台灣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省份。從台北的101到淡水的漁人碼頭;從高雄的六合夜市到嘉義阿里山的一杯烏龍茶;從一家不起眼的餐廳再到一包小小的竹炭花生,無處不蘊藏著故事。這些故事或凄美或浪漫,抑或藏著創造者偉大的夢想,都成為吸引遊客眼球的贏利點。這是一種創意,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個產業。

現在,大陸的文化創意產業也蓬勃崛起,而相比台灣更加成熟的創意文化產業,從兩岸的立場來看,相互之間有怎樣的吸引力?對對方又有何預期呢?這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的重點。

受本報合作媒體台灣《旺報》之邀,我們參加了由台灣「陸委會」及「中華髮展基金管理會」主辦的「文化創意產業兩岸交流座談會」,來自台灣官學研各方面的業者及專家,紛紛發表了自己對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的見解。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一處處長方芷絮:

「文創產業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之前,台灣的文創產業是用產業觀點來看待的,由經濟部門主導,直到兩年前才由文化部門來主導。發展文創產業,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希望能為台灣的產業賺多少錢,終極目標是希望能夠把台灣的文化底蘊,即所謂文化軟實力深化到民眾的生活裡面,增進民眾的生活素養、生活品質和生活品位,讓人們在精神層面需求得到滿足。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大陸也成為可以凝聚華人文化的重要場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希望台灣可以跟大陸互補,通過文創產業將真正的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底蘊體現出來。在如何落實上面,從有關政府層面來講,大概有兩個部分:

一個是「立法」。因為有了法律的規範,才不會因為政策變化有所改變。因此,我們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制定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並在今年2月3日公布,8月30日子法已經連同母法實施細則公布實施。二是對企業的扶持。台灣文創業者大部分是中小企業,90%的資本額不超過500萬新台幣,在這樣多樣、小型、分散的條件下,我們要通過輔導、補助、輔助融資和投資方面,讓他們擁有生存空間。

就文創產業來講,台灣不缺文化底蘊,不缺創意來源,欠缺的是產業化的過程。如何把原創跟終端的銷路以及跟後端的品牌塑造結合起來,這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接下來就是市場的拓展,包括內需市場和外需市場。而在整個過程中,政府要扮演的是一個幕後的角色,就是讓文創業者有生存的空間,運用租舍優惠或是引進企業來贊助的方式,讓藝文消費的人口能獲得培養,永續經營。

台北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教授李天鐸:

文化創意不僅僅只是輸出「小資文化」

英國人談創意產業,不把文化標進去,而是把創意產業特意拉出來,獨立地發展創意產業。英國這樣的做法,是怕把文化標進去之後,很多東西就模糊掉了。現在台灣的做法與英國剛好相反。台灣將文化和創意通通包括了進去,結果連生活細節都包括進來,而且還要產業化、產值化,這是台灣最大的問題,大陸也一樣是這個問題。

我常常去大陸,在大陸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地方都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而得利的都是房地產商,這也是大家不避諱的。大陸的一個又一個文化園區蓋起來以後,走進去就好像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出了園區會有很大的落差,又像是到了與之前不同的另外的世界。

台灣希望有更多的大陸朋友來,多多了解多多交流,在經濟上創造出更多的效益和財富,但是,台灣吸引大陸遊客的重點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有一次我帶北京大學學者張頤武來台灣旅遊,他來到台灣之後感慨頗深。他說,推動兩岸交流的價值,就是由於歷史殘餘意識的存在,大陸的人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想到台灣來看看,看看這些年台灣的建設搞得如何,歌里聽到的阿里山和課本上讀到的日月潭是什麼樣子,想親自走進來看看,去圓他們這個夢。現在,如果台灣還是以這種心態吸引大陸遊客來觀光的話,那就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只是「一次性的」——就是來看看嘛,給大陸遊客的印象只是台灣的建設確實挺好,人們的生活確實也不錯。

所以台灣如何持久地吸引大陸遊客呢?除了用自然風光吸引大陸遊客之外,我們台灣應該再努力,開創新的價值。

台灣的人親切,這是我們的優勢。這個方面,我們歸類在文化社會學上講,是一種「小資文化」。巷弄街道里的咖啡店,精緻的小商品店,親切和藹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些是台灣至今能夠輸出的一種「小富」而「巧雅」的小資文化——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文化。但台灣想要往上升一層次,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如果台灣繼續推動小資文化,以我們這裡值得觀光之類的理由吸引遊客,這是沒有競爭力的。它既拼不過香港,也拼不過日本。遊客去香港都會文明地購物消費,這是香港持續吸引很多人去的原因;如果在台灣消費的話,這也比不過日本,因為台灣很多地方又在複製日本,但卻又沒有複製得那麼透徹,遊客來台灣還不如去日本。

我們台灣要去挖掘新的價值,我希望大陸朋友到台灣旅遊,不只是買「毛」跟「蔣」的公仔。台灣的文化底蘊只是輸出當代流行式的、小資式的文化,我們的底蘊沒有走到歷史的深度去,這個該怎麼運作要仔細思量。

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處處長張其強:

「688政策」呼應赴台自由行

不久前,桃園縣縣長吳志揚率隊在上海舉行了招商說明會,提出688元人民幣(折3500元新台幣)的優惠政策,以呼應即將開放的大陸遊客自由行。大陸遊客獲得這688元的優惠券,可以用於在桃園縣的吃、住、玩等領域。我們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考慮如何能夠吸引更多的大陸遊客來到台灣、來到桃園,然後留在桃園、消費在桃園。

要更多遊客來,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誘因,才能吸引更多遊客來桃園遊玩。因此,我們針對大陸遊客自由行,考察了台灣周邊地區做了哪些工作。現在還是有些人抱著兩岸關係情況特殊,認為初步開放大陸遊客自由行,應該會是曾經來過台灣,而且沒有不良記錄的大陸民眾。我們經過綜合分析認為,明年開放自由行的大陸民眾,很可能是有錢的、知識水平比較高的,或曾經來過台灣、知道台灣情況的大陸民眾。

基於這樣的分析,桃園縣政府有針對性地開發定點的、有特色的深度旅遊。比如桃園著名的「兩蔣文化區」,我們希望將兩蔣文化區擴大,把蔣介石和蔣經國行館也納入,加上兩蔣文化園區的前後慈湖等,從點到面一起整合起來。這樣,來桃園的大陸朋友,可以住在蔣介石曾經住過的地方,走過他曾經走過的隧道,甚至可以嘗到一桌很地道的蔣介石曾經招待外國貴賓的餐宴。

另外,桃園有14個族群,是多元化的地方。我們也打造比較輕鬆的、開心的客家文化,讓遊客可以體驗到客家人特別的衣食住行。相比於其他大陸團客的泛泛之旅,自由行深度體驗游,可以獲得最地道的、最原汁原味的文化感受。

桃園目前有15所大學,新一代創意是無限的。自然的條件下,具有多生態物種的環境,景觀多元。因此,桃園歷來是最多偶像劇、電影取景的地方,像《流星花園》、《綠光森林》、《命中注定我愛你》等青春偶像劇都是在桃園拍攝的。自然風貌,是文創最基本的條件,另外具有文化的多元性,也是桃園文創產業優勢。桃園縣有18個省的同鄉會,所以大陸哪裡來的人都可以找得到同鄉。此外,桃園的眷村文化也很有名。

推薦閱讀:

日本準備向核電站周邊民眾發碘片應對核輻射
越南今或再發反華遊行 越總理連發三簡訊吁民眾勿參加
張信剛:中國離現代文明很遙遠,民眾缺乏公民意識
巨大冰山漂至加拿大沿海小鎮 民眾爭相「看山」

TAG:吸引 | 民眾 | 產業 | 文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