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文化認同中的家國情懷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小時候,我們是從月餅中認識中秋節的,那是舌尖上的中秋。那時,月餅很大,大如圓月;那時的月餅,種類單調,屈指可數……可我們卻吃得津津有味,吃出了對中秋佳節的滿心期盼,吃出了貧瘠生活的有滋有味,也吃出了孩提之年的單純快樂。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我們從故事中認識中秋節。從嫦娥奔月,到吳剛伐桂,再到玉兔搗葯……每到中秋,祖母總會從故事箱里拿出這些故事,百講不厭,我們百聽不煩。繁星點點,月明如鏡,那古老的故事滋潤了多少孩童的記憶。
後來,我們從詩詞里認識中秋節。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壯闊,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福;從「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的羈旅之思,到「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的人生況味……詩詞里的中秋,道盡百般情思。
再後來,當我們長大成人,辭親赴遠,或讀書,或工作。中秋節就是綿綿鄉愁,就是難以言狀的思念。「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多少人在共鳴中一灑熱淚;「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又有多少遊子在唏噓中更加思念親人。
中秋節,闔家團圓的佳節。為什麼那麼多人費盡千辛萬苦也要趕回故鄉?團圓。哪怕回不了家,盼團圓也是中秋節的主題。無論花好月圓人長久的期許,還是家和萬事興的表達,傳遞的情愫無不如此。特別在今天,在突飛猛進的城市化進程中,父母子女天各一方的場景越來越多,中秋節團圓更顯得凝重。當空巢老人感嘆「我最無助的時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里」時,一篇文章、一聲呼喚,讓不少人在今年中秋節前義無反顧地回到父母身邊。從這個角度上看,中秋節是一個極有人情味的節日,也是一個充滿煙火氣的節日。
如今,中秋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更多了一種文化責任。早在2006年,中秋節即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祭月、賞月、拜月……傳統習俗在今人重溫中更有生命力,萬家燈火在習俗流轉中更有文化自信。
2008年,中秋節被國家確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可休假一天。法定休假,讓中秋節更受舉國上下認同,並在認同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中秋節,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象,長期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活,如今仍是我們不可忽略的文化底色,甚至已是融入我們文化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十一長假中,既有國慶節又有中秋節。雙節聚一起,讓十一長假更多了家國情懷,也讓國人更深切感受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臧克家曾在詩中充滿豪情地讚美道:「您是聚光的明鏡,把人民的期望集中;您在創造嶄新的歷史,把優秀的傳統繼承……」在深層次的文化認同感中,也許我們的夢想就延伸在這最熾烈的家國情懷中。 作者:王石川月到中秋更有情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我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特把近年來我在中秋節寫的詩輯錄於此,為朋友們歡度中秋佳節助興,祝中秋節快樂!中秋夜
月到中秋更有情, 俯聽大地敘心聲。 欣然一瞥千杯盡, 不絕相思借酒行。
2017年10月1日晚上散步為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而作。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膾炙人口,千古流傳。
快樂「雙節」歡聲勁起爆天宮,樂得嫦娥舉酒盅。國泰山河多壯美,慶雲伴舞醉朦朧。
2016年國慶節當天,我以「歡樂國慶」四字藏頭寫的這首詩,更像是敘說今年國慶節和中秋節「雙節」重合。去年中秋節是9月15日,今年則為10月4日。
登高望月登塔巡遊入太空,高朋滿座廣寒宮。望洋潑墨波濤涌,月照峰巔字畫中。
2016年9月14日中央數字書畫頻道在北京246.8米高的奧林匹克塔,邀請50位書法家和50位畫家舉辦「登高望月——書畫名家中秋雅集電視晚會」。我以「登高望月」四字藏頭,即興賦詩並書之。
盼孫女回故里春琪歲半適中秋,圓月幫爺問小妞:菱角雞頭蓮子藕,荷鄉何時你來游?
2015年9月27日的中秋節,恰逢孫女春琪一歲半生日,我在家鄉揚州市參加一個鄉賢座談會,尋思著哪一天一定要帶孫女回來尋根。寶應是著名的「荷藕之鄉」,中秋節晚上,農村家家都在戶外擺設菱角、蓮藕、雞頭果和月餅,供奉月亮。
讀到這首詩,我的二姨哥管同松從寶應老家步韻和曰:思孫心切若三秋,婺煥中天美玉妞。老少親朋齊翹首,祥雲伴你故鄉游。二姨哥今年88歲高齡,2015 年榮獲「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的他,退休後上老年大學,學習寫詩填詞畫國畫,頗有成就,令我十分欽佩。
2017年春節,孫女到了老家寶應縣小官莊鎮雙閘村蝗蝻廟,我的願望實現了。恰逢大雪,她玩得開心,我也十分高興。
甲午中秋雅集嫦娥舞袖拂朝陽,漾起周天水墨香。樂得吳剛斟桂酒,人間雅集月宮狂。
2014年9月3日晚上9點,中央數字書畫頻道在北京朝陽公園舉辦中秋雅集,即興而作。
中秋念情每到中秋盼月明,獨憑欄檻淚珠傾。雖分南北難相聚,萬水漣漪遞念情。
2011年9月10日中秋節。父母已故,兄弟姐妹散居各地,全家大團圓已成兒時記憶,故謹以此詩表達中秋佳節倍思親的心情。
故宮中秋招待會嫦娥仙子躲蒼穹,憑任風狂鬧故宮。一襲單衣寒刺骨,飢腸冷飯趣無窮。
2009年10月18日晚,「太和邀月」2009年故宮金秋招待會如期舉行,狂風寒流卻不期而至。太和門廣場明月不再,飛沙走石,桌椅東倒西歪。出人意料的是,招待會照常進行,別有一番情趣。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周文彰推薦閱讀:
※販壞情懷
※《暗淡藍點》:卡爾·薩根的宇宙情懷 | 果殼網移動版
※牽掛是一種別樣的情懷
※沒錯,太極人既要有情懷,還要「臉皮厚」!
※漫威宇宙10周年,這盞燈寄託了我所有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