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譯文丨顱內11種信號、密度、增強三不均勻腫塊【影像學院J149】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醫學影像平台※※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讓知識成為一種內涵

◎讓專業成為一種交流◎讓我們成為一世朋友

※※※※※※※※※※※※※※※※※※※※※

原文:《Brain and Spine Imaging Patterns》

翻譯:張隱笛

信號、密度及增強不均勻腫塊1.間變性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約佔青少年患者顱腦腫瘤的8%-10%,高峰發病年齡在2-3歲。超過90%的兒童室管膜瘤發生於大腦,約2/3發生於幕上,1/3發生於幕下;約一半的幕上腫瘤起自三腦室壁,剩餘一半起自腦室壁以外,推測可能與胎兒期異位的室管膜細胞有關。幕上腦室外室管膜瘤通常生長緩慢,一旦發現通常比較大。幕上間變性室管膜瘤為侵襲性腫瘤,即便完全手術切除或放療也有很高的複發率。

間變性室管膜瘤為WHO分級III級。其內的壞死及出血較低級別室管膜瘤多見。

左側顳葉及頂枕葉區見一不均勻信號腫塊腫塊,其周見水腫,腫塊見佔位效應,T2WI及FLAIR上見腫塊前緣見囊性成分,腫塊推擠左側側腦室至其移位,DWI及ADC示腫塊內多個區域彌散受限

2.間變性星形細胞瘤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最常見於30-40歲,其表現為大腦半球腦白質區腫塊灶,邊界不清。腫瘤內部出血常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病理學特點包括高倍鏡下頻繁的有絲分裂及病灶內血管增生,腫瘤內部通常無壞死,壞死的出現常提示腫瘤向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分化。

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可由原有的低級別星形細胞瘤進級及去分化演變所致。

橫斷位T1WI示右側額葉見一明顯混雜信號腫塊灶,右側側腦室前角輕度受壓;橫斷位T2WI及FLAIR示病灶周邊水腫,T1WI+C示病灶不均勻強化

3.非典型畸胎瘤/橫紋肌樣瘤

非典型性畸胎瘤/橫紋肌樣瘤為少見的顱內惡性腫瘤,約佔兒童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3%,2歲以內兒童的6.7%。惡性橫紋肌樣瘤可發生於體內許多部位,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是最常見的原發部位。其可發生於幕上或幕下。AT/RT的影像學表現通常退病灶內壞死、出血而改變。在24%的出診患者中可在MRI發現軟腦膜轉移。在AT/RT患者中可發現第22號染色體異常,接近70%的AT/RTs可見到hSNF5/INI1基因缺失或突變。儘管顱內AT/RT和惡性腎臟橫紋肌樣瘤都有hSNF5/INI1兩個抑癌基因的失活,但兩類腫瘤不同的特點提示這兩個腫瘤為不同的原發病灶而非轉移灶(有類似的組織學及免疫組化特點)。

右側顳區見一混雜信號腫塊灶,累及右側基底節區,DWI及ADC圖示腫塊彌散受限

4.鈣化的少突膠質細胞瘤

50%-90%的少突膠質細胞瘤內可出現鈣化。鈣化在T2WI上表現為低信號。

冠狀位T1WI圖像示左側顳葉等-低信號腫塊,低信號主要因鈣化所致;冠狀位及橫斷位T2WI示左側顳葉不均質腫塊灶,周邊伴水腫,其中的低信號灶類似流空血管,但CT證明為鈣化灶

5.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為血管床的發育畸形,此類先天性血管連接異常通常隨時間進展而擴大,其發生有家庭集聚性。單一海綿狀血管瘤出血風險約小於2%每年。海綿性血管瘤為先天的血管錯瘤,由緊密連接的內皮細胞組成,無大量穿插的神經組織。在組織病理學上,海綿狀血管瘤的特點是缺乏夾雜的神經組織,而毛細血管擴張表現為大量的神經組織穿插。

橫斷位T1WI示左側丘腦見一以高信號為主的混雜信號腫塊,橫斷位T2WI及FLAIR示高信號腫塊周邊見環狀低信號,DWI示一低信號灶,因含鐵血黃素造成磁化率假影

6.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好發於老年患者,臨床病程短,通常為幾個月。繼發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起自間變性星形細胞瘤惡變或低級別的星形細胞瘤,此類好發於年輕人群,病程較長,可達幾年。在腦灌注研究中rCBV與星形細胞瘤的分級及血運有關。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原發腫瘤,典型者累及白質,但是它可浸潤並破壞腦灰質,致腦灰白質界限不清。病理特點有瘤細胞豐富,瘤細胞異型,內皮增生,腫瘤內部壞死。瘤周水腫及腫塊內佔位效應通常可見。

病例1

橫斷位T2WI及FLAIR示一混雜高信號腫塊跨胼胝體累及雙側大腦半球

橫斷位及冠狀位T1WI+C示腫塊呈不均勻強化

彌散張量成像示胼胝體區腦白質束破壞

橫斷位T1WI示左側顳葉、頂枕區見一等-低信號腫塊,左側側腦室枕角受壓

橫斷位FLAIR示左側高信號混雜腫塊灶

橫斷位及冠狀位T1WI+C示左側顳葉、頂枕區不均勻強化腫塊

DWI示腫塊內實性成分彌散受限

7.壞死性腦炎

「腦炎」一詞字面上的意思是「顱腦的感染」,其通常指病毒所致顱腦感染。急性壞死性腦炎是急性腦炎的一種形式,特徵性表現為腦實質的破壞,由單純皰疹病毒或其它病毒所致。壞死區域內部可出現出血。

矢狀位T1WI示左額葉不均勻混雜信號腫塊樣病灶,T2WI示病灶周邊見水腫,病灶內低信號灶是因出血所致,橫斷位T1WI+C示病變不均勻強化

8.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

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簡稱PNET,用於描述一組發生於不同部位,但具有相似的細胞類型的腫瘤。髓母細胞瘤、松果體母細胞瘤、室管膜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都被認為為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在這些腫瘤中,室管膜母細胞瘤最常見。PNETs通常發生於兒童。顱腦PNET大致可分為幕上腫瘤(如髓母細胞瘤)及幕下腫瘤(sPNET)。幕上腫瘤更常見,更易發生於年輕人。

橫斷位T1WI示左側額顳葉見一低信號腫塊灶,邊界欠清,病灶前緣見一囊變灶;

T2WI及FLAIR示呈混雜信號伴囊變,增強呈不均勻強化

9.低級別膠質瘤-放療後

惡性膠質瘤放射治療可能出現壞死改變。 質子磁共振波譜和灌注加權圖像可以用來區分多形性膠質細胞瘤的放射後變化。 在MRS上,膽鹼峰升高是由腫瘤生長或正常細胞破壞引起的細胞膜更新增加的替代標誌物。 這在腫瘤中可見,但在放療後的變化中不常見。 在高級別腫瘤和放療後的變化中,NAA峰值降低,脂質和乳酸峰值升高。在灌注加權成像中,高級別腫瘤複發顯示rCBV增加,而放射後變化顯示rCBV降低。

10.轉移性黑色素瘤

出血常見於轉移性黑色素瘤,發生在大腦轉移的30-50%。 出血性病灶在MRI上T1加權像表現為高信號病灶

11.弓形蟲病

中樞神經系統弓形體病是艾滋病患者中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之一。 在MR成像上,弓形體病呈現多種病變,在基底神經節以及皮質髓質連接處具有各種大小和增強。 在MRS上,腦弓形體病中可見N-乙醯天門冬氨酸減少,膽鹼中度降低,乳酸和脂質顯著增加,肌醇峰無明顯變化。 擴散加權成像通常證明沒有擴散受限的證據。 有時候,環狀組分可能表現出輕微的擴散受限程度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一件外套打造學院風 必須得有牛角扣~~
世界上最神奇的24課的問答題 - 靈性與頓悟 - 中國NLP學院論壇 -
發大誓願-第4集-淨宗學院
崩壞學院2和1有什麼不同?
內學院佛學五科講習綱要

TAG:信號 | 影像 | 譯文 | 學院 | 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