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內經》論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人類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國已經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曾經為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繁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中醫理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經》作為中醫學的第一經典,更是針灸理論的淵藪、臨床運用的規範。  針灸的起源  《黃帝內經》記載了針灸的起源,《素問·異法方宜論》云:「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毒藥者,亦從西方來……灸焫者,亦從北方來……九針者,亦從南方來……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指出灸法來源於北方,因「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即北方是自然界封閉固藏之氣所在,也是陽氣閉藏之處,地勢較高,天氣寒冷,人們因為游牧而常居住在野外,以乳製品為食,乳製品性涼易引起腹脹,所以北方宜用溫暖的灸法來治療寒性的疾病;九針來源於南方,因「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即南方屬於火,通於夏季,是自然界長養之氣所在的地方,也是陽氣充盛的地方,天氣較熱,地勢較低,水土較弱,霧露較多,水濕之氣較盛,人們喜歡吃發酵類的東西,皮膚細膩而紅,因天氣悶熱潮濕而容易阻滯經脈出現筋脈拘攣、骨節麻痹疼痛之類的疾病,所以南方宜用針刺。  針灸的作用  針刺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經絡,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說「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營其逆順出入之會」。故針刺可以治療疼痛、麻木、腫脹等病證,因為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有運行氣血的功能,經絡通則氣血運行通暢,臟腑器官、體表肌膚及四肢百骸得以濡養,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另外我們可以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達到陰陽調和的狀態,這也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灸,《說文》云:「灼也,從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故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溫經散寒,通過灸經絡上的穴位來治療內臟之寒,側重於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引起的寒濕痹痛、痛經、經閉、胃脘痛、寒疝腹痛、泄瀉等疾病。此外,氣得溫則行,氣行則血行,所以灸法還可以消瘀散結,治療氣血凝滯的疾病,如瘰癧、癭瘤等。由於其溫的性質,我們還用來扶陽固脫,治療陽氣下陷或欲脫之危證,如遺尿、脫肛、崩漏、帶下等疾病。  《靈樞·官能》云:「針所不為,灸之所宜」。說明灸法與針刺各有不同的功效,不可代替,二者可以互補,相得益彰。  針灸的治療方法  這裡我們僅就針刺的治療方法做一個介紹。《靈樞·邪客》云:「持針之道……左手執骨,右手循之。」就是論述進針的方法,一般是右手拿針,以拇、食、中三個指頭挾持針柄,依靠手指的力量,使針尖快速刺入皮膚,再捻轉刺向深層。毫針刺入腧穴後,為了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或進一步調整針感的強弱,以及使針感向某一方擴散、傳導,我們通常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提插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為插,由深層向上引退淺層為提。提插幅度以3~5分為宜,頻率每分鐘60次左右;另一種是捻轉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向前向後捻轉動作使針在腧穴內反覆前後來迴旋轉的行針手法。捻轉角度一般為180°左右,不可單向捻轉,否則會引起滯針。兩種方法的時間、頻率、角度或者幅度都要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的部位及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有時也會採取循法、刮法、彈法、搖法、飛法、震顫法等輔助手法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  當針刺入腧穴後,施以提插、捻轉的手法,使患者針刺部位有酸脹、麻重等自覺反應,或者有紅、腫、熱、癢等感覺,同時醫生能感覺到針下沉緊、澀滯等反應,就獲得了針刺感應,也就是「得氣」,得氣與否以及氣至的遲速,不僅關係到針刺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藉此判斷疾病的預後。《靈樞·九針十二原》云:「刺之要,氣至而有效。」充分說明得氣的重要意義。  當針刺得氣後,就可以施以補瀉手法,常用的補瀉手法有兩種。即捻轉補瀉和提插補瀉。《內經》最早記載了這兩種補瀉手法,但較為簡單。如《靈樞·官能》中云:「瀉必用圓,切而轉之,其氣乃行,疾而徐出,邪氣乃處,伸而迎之,搖大其穴,氣出乃疾」;「補必用方,外引其皮,令當其門,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其中,「切而轉之」、「微旋」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捻」和「轉」,但是沒有左轉和右轉的區別。「伸」和「推」與「提」、「插」之意相同。  捻轉補瀉:針刺得氣後,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結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後(左轉用力為主)者為補法;反之,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結合拇指向後、食指向前(右轉用力為主)者為瀉法。  提插補瀉:針刺得氣後,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以下插用力為主者為補法;反之,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以上提用力為主者為瀉法。  此外尚有其他補瀉手法,如疾徐補瀉:徐進針,少捻轉,疾出針為補,疾進針,多捻轉,徐出針為瀉;迎隨補瀉:隨著經脈循行去的方向刺入為補,迎著經脈循來的方向刺入為瀉;呼吸補瀉: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為補,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為瀉;開闔補瀉:出針後迅速按壓針孔為補法,出針時搖大針孔而不按壓為瀉法等等。這些手法在《內經》中均有記載,如《素問·針解篇》云:「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素問·離合真邪論》云:「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靈樞·九針十二原》云:「逆(迎)而奪之,惡得無虛?追(隨)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  將針刺入腧穴施行手法後,需要留針,留針的目的是加強針刺的作用和便於繼續行針施術,一般需要留針30分鐘左右,因為中醫理論中30分鐘左右剛好是營衛之氣運行一周的時間。當然這個留針時間不是一概而論,《靈樞·逆順肥瘦》、《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素問·血氣形志》等篇章中明確指出應根據患者的體質年齡、臟腑經絡、脈象、天時季節等而定,也就是中醫所謂的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此外,對於一些特殊病證,如急性腹痛,破傷風,角弓反張,寒性、頑固性疼痛或痙攣性病證,即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有時留針可達數小時,以便在留針過程中做間歇性行針,以增強、鞏固療效。  綜上可知,《內經》對針灸學從理論到臨床都作了詳盡的闡述,後世針灸學的發展都離不開這一理論的指導。它簡、便、廉、驗的特點,不僅對中國人民的醫療保健工作起著積極的作用,而且源源不斷地傳到國外,為世界各國人民的醫療保健工作服務。我們相信未來的針灸,必將成為世界各國人民醫療保健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治療方法之一。
推薦閱讀:

傳統時間針灸法
人紀系列-針灸目錄
誰可以提供針灸的穴位歌訣.有的謝謝了 - 已解決 - 搜搜問問
子午針灸揭秘
針灸探秘14

TAG:針灸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