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韓信之悲,在不識人

若說韓信是千古一將,並不為過。韓信的確可以做許多為大將者的老師。

可是韓信的結局確是徹頭徹尾的悲劇。以韓信的為人,真不應該落得這個下場。那,又應該怪誰呢?劉邦是一代雄主,但又是地道的無賴。他狡黠無比,但又善於審時度勢,聽取別人的意見。當聽到韓信派信使請求漢王委任他當「假齊王」的時候,漢王一聽,大怒,想你小子膽也忒大了,也敢稱王了。劉邦想當著信使的面大罵韓信,發一通脾氣。可是陳平卻在暗中踢了他的腳,提醒他:時候不到,韓信還大權在握,用得著,別得罪了他,現在不忍不行。劉邦不愧腦子轉得快,改怒為喜:「別說假齊王,今天我要封你們韓將軍為真齊王!」這漢王知道攏著韓信。可是,這時候漢王開始提防韓信了。今後,韓信越是功勞大,也就越離倒霉不遠了。

其實,能夠拯救韓信的人是存在的,那就是蒯徹。蒯徹,《漢書》中為避諱漢武帝劉徹的諱而被後世稱為蒯通。蒯通的才能可以和張良媲美,就是因為他對天下的人和事看得極准。就是他幫助韓信當了齊王。於是,他又給韓信出謀劃策,讓韓信稱王,這樣,強大的齊國建立起來,漢王和西楚霸王都得有求於他,齊國正可左右逢源。可是韓信猶豫了半天,還是說:漢王待我知遇之恩,我怎能背負漢王!蒯通一聽,馬上就逃跑了。

放著蒯通這樣明白謀士的話不聽,韓信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因為蒯通深知漢王的為人。而韓信只知道為將之道,卻根本不知「侍君之理」,根本不知道帝王心裡想的什麼。頗知兵的韓信由於頗不知人,職位一降再降,貶至淮陰侯,被一再猜忌而被迫預謀反叛,最終被呂后在劉邦出行的時候誘捕剪除。

人是要講忠信的,可是更要選擇好對象。劉邦這樣的人,可以和敵人一塊兒吃自己父親的肉,可以在被敵人追得緊迫的時候,將自己的親生子推下車而讓車子跑得更快。又有什麼不忍心殺掉一個引起他猜忌的人呢?至於說韓信所不忘漢王的恩德,那不過是被劉邦的小恩小惠蒙住罷了。

韓信可能兵書讀的太多了,他能在戰爭中「知彼知己」,卻不能在處理與人君的關係上知彼知己,更不諳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為臣之道,更不知道劉邦流氓的本性。所以,陶朱公范蠡知道和越王只能同貧賤,不能共富貴。在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帶著西施成功逃脫,遠走高飛,落得逍遙自在;也有歷史書的觀點,認為范蠡怕越國重蹈吳國的覆轍,就把這個叫做施夷光的絕色美女一起帶走了。另一個功臣文種卻不諳此理,被勾踐所殺。留侯張良也是看到秦王暴政被推翻,替韓國報了仇後,目的達到,隨赤松子云游天下去了。

韓信一點在朋友道上不夠意思,沒有心眼兒,在被審訊的時候也不替朋友保密,供出蒯通給他出的主意。蒯通也被抓住了,性命難保。劉邦在準備烹他之前問他,你為什麼幫助韓信謀反,蒯通面對油鍋說到:您知道「桀犬吠日」吧!您是日頭,您別怪我,我就是桀的那條狗,實在是各為其主啊!劉邦一聽,覺得倒是有道理,就放了他。

蒯通之所以能逃脫鼎鑊之災,未被五刑,除了蒯通的腦子機靈活絡,更重要是蒯通讀的書多,知道的道理也多,還給劉邦上了一課。這兩下子比韓信強多了,還在關鍵時候救了自己的命!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書中說蒯通還是被劉邦殺了。所以蒯通的結局其說不一。

朗夫深感韓信乃是英雄,但終歸末路,吟詩一首以悼韓信:

拜將台前清風吹,

世史鉤沉或可追。

十面埋伏遺楚恨,

一條棧道揭漢幃。

襟前簞食莫能忘,

胯下辱仇論和誰。

憾不能用蒯通計,

劍已出匣豈能回。

推薦閱讀:

續前:韓信之二
國士無雙:韓信如何得到劉邦重用
韓信被劉邦處死,張良安然無事,只因兩人在這方面大不同
韓信之悔:不全用蒯通之計
「漢初三傑」中到底誰最傑出——蕭何被囚、韓信被殺、張良遁隱

TAG:識人 | 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