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物誌|第10期:陶弘景——與醫藥結緣的「山中宰相」

陶弘景生於江東名門。祖陶隆,於南朝宋時侍從孝武帝征戰有功, 封晉安侯。父陶貞寶,深解藥術,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陶弘景自幼聰明異常,喜愛閱讀,四五歲常以蘆荻為筆,在灰沙上學寫字,十歲讀葛洪《神仙傳》,便立志養生,十五歲著《尋山志》。弘景博學多識,讀書逾萬卷,於六經諸子史傳無所不通。十七歲時便與江學文、褚炫、劉俊等為宋朝外明四友。齊高帝做相時,引其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朝儀大事多取決於他。然他雖身在朱門,卻獨居一室,閉影不交外物,唯以讀書為務。

陶弘景在劉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見證了—系列的腥風血雨,並且以命相搏,親自參加了一場反擊蕭道成篡宋的政變,以這場政治暴風雨作為洗禮,步入了成人時期。

這一事件令陶弘景心寒,此時他己產生了跳出紅塵,隱居山林的念頭,奈何父命難違,加上壯志未酬,只能繼續輾轉仕途。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始終不適合官場的爾虞我詐。如此積年累月,他漸覺徹悟,遂萌生隱居修行之志。

公元492年,陶景弘36歲時上表陳誠,以表自己解宮歸隱之意。表中大意是:我聽說無論堯帝之時,還是漢朝,都有養生的風氣。我為官已久,哪能留戀榮華富貴, 所學也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因此常想回歸山野,享受田園生活,領略自然之美。我這就要離開朝廷了,臨行之際,不勝符戀,只好上表以明我心。齊武帝雖不舍,但仍應允了他,送給他大量的布帛及養生之物。他離開京城時,眾官員都在路上為他送行,這也是南朝開朝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沒想到,陶弘景在紅塵飽受冷落,投奔山林卻聲譽鵲起。他來到了句曲山(茅山),就在那裡潛心修鍊,繼續研究學問,從此開始了他的逍遙生活,學道、寫書、煉丹……樂得自在。他拜陸修靜弟子孫游岳為師,成為上清派傳人,隱居句曲山華陽洞,後來成為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502年,梁代齊而立。梁武帝蕭衍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即位之初,國號未定。弘景引諸讖記,皆成「梁」字,上書武帝,告之「梁」是運符,武帝遂立國號為梁。

梁武帝深知陶弘景的才能,欲聘弘景入朝為官,輔佐朝政,親手寫詔召之,並賜以鹿皮巾,後屢加禮聘。於是陶弘景畫了一張畫,畫上有兩頭牛,一頭自在地吃草,一頭帶養金籠頭,被拿著鞭子的人牽著鼻子。梁武帝一見,便知其意。

後來,梁武帝只好時常將國家大事寫成信件,派人送到句曲山請教陶弘景,陶弘景看在多年好友的份上,也時常寫信給梁武帝,指點政事。於是,朝廷與句曲山間音信不斷,陶弘景雖身在方外,卻儼然成了朝廷決策人物,當時人們都稱他為「山中宰相」。

中醫家,為中醫創造聯結,為患者創造聯結,了解更多中醫學習,敬請微信搜索「中醫家」公眾賬號

陶弘景在幾十年治學的過程中養成了遇到疑難就去調查研究的良好習慣。一天,他讀到《詩經·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蠃負(抱)之, 教誨爾子,式谷似之」幾句,就很不以為然。

《詩經》的舊注說,蜾蠃 (一種細腰蜂)有雄無雌,繁殖後代是由雄的把螟蛉(青蜘蛛)的幼蟲銜回窩裡,叫那幼蟲變成自己的樣子,而成為後代。恰好一個朋友也來問這是怎麼回事。他就先去查書,書中說的跟《詩經》舊注的一模一樣。 他想:這些書儘是我抄你,你抄我的,査書足查不出什麼名堂了。我何不親自到現場看個究竟呢?於是,陶弘景來到庭院里找到一窩蜾蠃。經過幾次細心的觀察,他終於發現,那螟蛉幼蟲並非是用來變蜾蠃的,而是蜾蠃銜來放在巢里,等自己產下的卵孵出幼蟲時,把它們作為食物。蜾蠃不但有雌的,而且有自己的後代。蜾蠃銜螟蛉幼蟲做子之謎,終於被陶弘景用調査研究的辦法解開了。

從這件事,他就得出一個結論:治學要重視調查研究,不能因為別人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由此可見 他治學的嚴謹。

在醫學方面,陶弘景十分喜愛醫藥學,他讀了很多書,也不拘於書中的言論,親自走到自然中去尋找藥物,並以實際的觀察來印證書中的內容。

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編寫了繼《神農本草經》之後的第一部藥學專書《本草經集注》。該書在描述的內容、所載藥物的數量及分類方法等方面,都比《神農本草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陶弘景對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學進行了整理、總結、創新,使中國本切學走上系統化,為後世歷代主流本草所宗。後世主流本草,無論是總論或各論方面,都是沿襲陶弘景所創範例向前發展的。

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始見著錄於梁阮孝緒《七錄》。而其經過歷代輾轉傳抄,謬誤積累甚多。對《神農本草經》存留文本進行整理和補充,對藥物學進行更全面的總結,己經成為醫學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陶弘泉便以其獨具的才識,擔當起繼續發展《神農本草經》藥物學的使命。陶弘景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寫成《本草經集注》,其載葯七百三十種,內容豐富,條理分明,是藥物學領域的重大貢獻。可惜此書亡佚已久,現僅存發現於敦煌石窟的《序承》殘卷,約僅為原書七分之一。

《本草經集注》的特點:

—是改進了藥物分類法體系,按照自然來源與屬性分類。他把藥物分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無實等七類,前六類又分為上中下三品;同時又首創「諸病通用藥』,分類法。這種縱橫交錯的分類法頗便於臨床治療時應急尋檢,也有利於醫藥知識的普及。

二是對藥性的鑒別更加深入細緻。《神農木草經》把葯區分為酸、苦、甘、辛、咸五味,為了與陰陽五行的概念模式相應,不免有牽強之處。陶弘泉不盲從藥味,而比較注重藥性。他特別注意區分藥性的寒溫,細分則有寒、微寒、大寒、平、溫、微溫、大溫、大熱八種。 他在《本草經集注》中採用了簡明的標記藥性寒溫的方法,並注意鑒別藥用植物的形態以了解藥性。

三是注重藥物的加工炮製與製劑法則。如指出麻黃去節,桃仁、杏仁去皮尖等。四是闡發了藥性之間的辯證關係。當用藥性相須相使的相配,這是一般原則;但是在需要去除某些藥物的毒副作用時,又不妨配用相惡相反甚至相畏相殺的葯。

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是繼《神農本草經》之後,對本草學做了比較系統、全面的歸納和總結的一部劃時代的藥物學著作,是我國本草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本草經集注》問世以後,對後世醫家的影響很大。例如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證類本草》等都是以它為藍本,按照它的體系發展而成。除了《本草經集注》,陶弘景還著有《葯總訣》等。

古代醫藥並不分家,是本草學家,在醫理上也必然精通其道,陶弘景正是如此。他首先整理葛洪的《肘後方》為《補闕肘後百一方》,並著有《效驗方》。此外,陶弘景在其他學科如天文歷算、養生學方面也都有所研究,據稱還制有「渾無儀」,可惜已無可考。在養生方面,著有《養性延命錄》《養生經》。據記載,陶弘景—生著作很多,宋代賈嵩《華陽隱居內傳》記有陶氏著作三十二種,二百三十三卷之多。

陶弘景既熱心醫術,又志在修道,自然對養生學用力極深。他十分重視道教養生學的研究,主張道士的修鍊應從養神、鍊形入手。為總結道教在養神、鍊形方面的修鍊經驗,撰寫了《養性延命錄》一書。強調養神當「少思寡慾」「游心虛靜,息慮無為」,調節喜怒哀樂情緒,防止勞神傷心;鍊形則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度」,避免過度辛勞和放縱淫樂, 輔以導引、行氣之術,方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養性延命錄》是陶弘景系統總結歸納前人養生理論和方法而撰集的一部重要道教養生著作。此書收入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題為「華陽陶隱居集」。《養性延命錄》在系統歸納總結前人養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整套養生理論和方法,堪稱魏晉之際道教醫學養生學集大成的著作。

陶弘景認為養生既是修道。他在《養性延命錄》中引經據典,從貴人重生的道教生命哲學觀出發,反覆論述了養生在修道中的意義和必要性,強調養生與修道是統一的,即所謂「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必須做到「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這種將養生與修道視為一體的思想對道教影響甚深,為道教確立「生道合一」的基本教理奠定了基礎。

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還突出強調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積極預防養生思想。他高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教生命哲學大旗,認為人之夭壽、性命之長短操之在我。修道之人如果平時能加強身心修養, 注重生活禁忌,善於運用各種手段、方法進行調整,就能使身心處於健康狀態,防止疾患萌生。陶弘景認為對疾病的預防要從身心兩個方面入手,綜合地採用存神、服氣、導引按摩、服餌、食療、房中等手段。他所提煉出的這一整套養生理法,具有養神與鍊形並重、形神兼養的特點, 是對以往道教養生經驗和思想的概括和總結,為道教最終形成性命雙修、動靜結合、合修眾術的醫學養生模式打下了理論基石。唐代著名道醫孫思邈就將上述養生大要刊載於其不朽醫著《備急千金要方》中,成為醫道兩家奉行的養生要則。

陶弘景的養生思想還講求飲食衛生、起居宜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飲食是否合理、得當直接關係到個體生命質量的高低。道教養生家歷來重視飲食調養和飲食衛生之道,陶弘景謂:「百病橫夭,多由飲食,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聲色可絕之逾年,飲食不可廢之一日。為益亦多,為患亦切。」合理調配飲食有益身心健康,而暴飲暴食則損人年命。

道教養生學的一個基本思想是「養生以不傷為本」,故道門對養生禁忌十分重視。陶弘景認為養生的關鍵在於「避眾傷之事」,眾傷之事包括大樂、大愁、多視、多睡、貪美食、夫婦同沐、大汗勿脫衣、新沐當風、久忍小便、夜卧覆頭等衣食住行各個方 面。對這些傷身害體之事的認知和規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日常養生禁忌。《養性延命錄》中所總結的養生禁忌多是攝生、護生的經驗之談,值得當今社會人們的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借鑒。

《養性延命錄》中還體現了服氣療病的自然療法思想。服氣,也稱食氣、行氣,是道教徒常用的一種養生保健手段。在修道者看來,氣對人體十分重要,「氣者,體之充也」,氣是生命之本,人體所內蘊的生命之道也與氣密切相關。「道者,氣也。保氣則得道,得道則長存。」人體之氣與天地之氣是貫通的,如果能通過吐故納新的呼吸鍛煉,呼出體內濁氣,吸納天地自然之清氣,便可獲得補益,健生益壽。

陶弘景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方外山林中他度過了一生八十個年頭的後四十年,為浮躁的社會展示了一種相對鎮定安詳、逍遙適意的生活方式,雖非完美,卻也別有情趣。

主 編:陸 翔

責任編輯:蘇雪貞

美術編輯:朱麗莉

全球中醫會議/培訓整體解決方案的領航者,了解更多中醫學學習、交流培訓,可應用市場下載「中醫家」,黃煌、李賽美、吳雄志等眾多名師在線交流。


推薦閱讀:

歸國四子2017電視電影成績盤點:究竟兔死誰手?
軍歌嘹亮裡面有哪些精彩的人物?
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是個怎樣的人?
蘋果造車計劃背後的負責人,原來是 Bob Mansfield?
經典《紅樓夢》詩句/對聯/人物關係表

TAG:醫藥 | 人物 | 中醫 | 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