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創太極拳之謎考(下)——兼論天下太極出武當——習雲泰 李傳國
文/習雲泰 李傳國2014年
(接上期)
蔣發(俗稱「蔣把式」,1574——1654),原籍懷慶溫縣人,也居小留村,在縣之東境,距趙堡鎮數里之遙,22歲時學拳于山西太谷縣王林楨,學藝七年。回鄉後(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傳邢喜懷成為以地方命名的趙堡太極拳。蔣發後隨李際遇反清,李兵敗被誅,蔣發投奔陳王廷為仆,隱身,並傳其拳於陳王廷。
據蔣發聽其師王宗岳說,「此拳傳之於雲遊道人」,雲遊道人間接得宋張三丰真傳,是第四代嫡傳,他隱姓埋名,自稱雲遊道人,走遍大江南北,傳播張三丰的十三式。因念師恩,每次傳授拳術,都明示此拳為張三丰所創。關於雲遊道人傳王宗岳(字林楨),王傳蔣發說,陳泮嶺(河南省武術館館長)在《太極拳正宗》序言中說,「余觀其拳系師承懷慶溫縣蔣發先生。蔣生於明萬曆二年,學拳于山西太谷縣王宗岳(字林楨)。王之師承曰云游道人」。楊澄甫寫於1933年的《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中明確述說他學太極拳時(約1896——1897),其祖父楊露禪告訴他太極拳創自宋張三丰,蔣發是張三丰數傳弟子,而陳長興則是蔣發之傳,系陳家溝的唯一弟子。陳鑫著述的《陳式太極拳圖說》中記有「杜育萬述蔣發受山西師傳歌訣」。說明陳鑫當時也承認太極拳得於王宗岳與蔣發。著名太極拳家吳圖南在1917年到過陳家溝親耳聽陳鑫介紹說:「陳家世傳炮捶(屬少林拳),已有幾百年歷史,村人稱他們是『炮捶』世家,太極拳主柔的特點是河南人蔣發傳給陳長興的,說明此歷史當時在陳家溝也是被人公認的。」又據早期武術理論家徐哲東在《國術戰略》一書中載「蔣發傳河南懷慶府陳家溝陳長興,長興動止有威信,立常中正,因人稱牌位先生」。
蔣發生於萬曆二年(1574年),卒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用《陳氏世傳太極拳術》(即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初版)作者陳子明記述「原為李際遇步將……李際遇兵敗被誅……蔣發輾轉來到陳家溝,投奔陳王廷。陳王廷與蔣發名為主僕,而實為好友。用陳家的話說,陳王廷晚年創太極拳,蔣發成了陳王廷的好搭檔,與其一起研習、探討,切磋太極拳套路,共創雙人推手,雙人沾槍,是陳王廷創太極拳的好幫手」。但陳有本師承傳遞表則把蔣發列為陳王廷的下一代(作者為第六代陳有本,今河南鹿邑縣人)。與事實不符。
後來有人把太極拳真源放在老子身上,老子是道教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河南鹿邑縣人。應該說老子在世時並不知道後世有個張三丰,更不知有個太極拳十三式。初創十二式動作是宋山東人張三丰,不是老子,只能說後人把老子學說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和太極拳實踐結合起來,指導太極拳實踐起了重要作用。也即是說張三丰太極拳十三式成了老子部分學說的重要載體。比如《繫辭·上傳》指出變化的根源在於對立面的相互作用,「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一陰一陽謂之道」的重要命題,肯定了對立統一是天地萬物的普遍規律。太極一詞也最早見於《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推產生萬物」。《易傳》的這段話是對「太極」的高度概括。
此後很多前人理論著作硬把陳氏太極拳說成是太極拳創始人。又把梁之程靈洗、韓拱月,唐之許宣平、李道子、殷利亨、胡鏡子等都抬了出來,但這些人都生在張三丰創拳之前的朝代。
應該說,得其徒代師傳藝的張三丰(號曰丹士),發自武當山使太極拳與道教相結合,發展了太極拳的理論與實踐。代表性的傳人有南北兩個大系統,在北方一支的傳拳系統,雲遊道人把十三式傳給王宗岳,王傳給蔣發,蔣發傳陳王廷,蔣發另一支傳給邢喜懷(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形成先於陳氏以地名命名的趙堡太極拳,並推蔣發為創始人,這個脈絡是十分清楚的。在南方傳張三丰太極拳的另一支,名孫十三老。孫十三老傳拳張松溪,曹秉仁纂修的《寧波府志卷三十一·張松溪傳》載張松溪,「松溪,鄞人,善搏,師孫十三老,其法自言起於宋之張三丰」,和北方王宗岳是同師同源,得孫十三老其傳者有單思南,單傳王來咸,王傳黃百家。即雲遊道人(孫十三老)南傳張松溪,北傳王宗岳。
四、結語
太極拳從初創到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太極拳初創時期。南宋張三丰為十三式締造者,發明了「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八門五步,為以後太極拳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第二階段,太極拳形成傳播時期。其徒張三丰(張通)到武當山從道教內部秘傳到公開收徒,徒又傳徒向海內外大量傳播,並創編成柔和、緩慢、連貫、圓活的套路,命名「太極拳十三式」。形成了「南武當北少林」,此時為傳播發展時期。可以說天下太極出武當,恰如其分並不為過。張三丰收徒甚多,其中一髙徒劉古泉在武當山學藝大成後,離開武當山前往山西省古絳州龍興寺,收徒雲遊道人,是南宋張三丰第四代;雲遊道人收徒王宗岳,是南宋張三丰第五代。第三階段是風格各異的創新發展時期。此一時期,在繼承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完善、提高,各式太極拳流派大量出現,諸如趙堡太極拳(以地域命名)、陳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各有特色,各有其傳人。「康氏課題組」受唐豪錯誤誘導,誤認為陳家溝為太極拳發源地。但對第三階段創新發展時期的研究成果顯著,對各式太極拳作了系統梳理,對研究當代太極拳具有一定貢獻。
推薦閱讀:
※【太極網】沾連黏隨不丟頂 順勢借力求懂勁
※練太極拳常見病——膝病
※太極拳的宗風隱真內密-三大關鍵處
※練太極功的十個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