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百戰(廿六)——楚漢戰爭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在大秦帝國滅亡後,項羽與劉邦為爭奪統治權而發生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亡。但此時,劉邦軍力遠遜於項羽,經過鴻門宴後,項羽主持分封18個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劉邦被封為地處偏僻的漢中王。
前206年4月劉邦赴漢中就任,並將棧道燒毀,以麻痹項羽。8月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命韓信為大將開始東征,擊敗章邯、董翳、司馬欣三王,奪占關中。
前205年發生彭城之戰,劉邦率大軍攻下楚都彭城後,項羽長途奔襲大敗漢軍。
此後劉邦利用滎陽、成皋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險要以爭取時間,發展自己。同年五月,劉邦在滎陽得到蕭何徵得的關中兵員補充,韓信亦率援軍趕到,在滎陽東戰敗楚軍,阻遏了楚軍西進攻勢。歷時2年四個月的成皋之戰,楚漢進入相持階段,項羽被迫與漢高祖議和,以鴻溝為界,成皋之戰以漢勝楚敗而告終。
公元前205年八月至公元前205年十一月,楚漢戰爭期間,還發生了韓信破代、趙、燕、齊之戰,這是漢軍對楚軍實施戰略包圍的進攻作戰。前205年,魏王豹踞河東反漢,魏軍西進可圖關中,南下可切斷關中與滎陽的聯絡,為解除側翼威脅,八月,劉邦遣韓信突襲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大破魏軍。鑒於黃河以北代、趙、燕三國和佔有今山東大部的齊國的向背直接關係到楚漢戰爭全局,劉邦採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漢書·韓信傳》),對楚實施戰略包圍的建議,在堅持對楚正面作戰的同時,給韓信增兵3萬,命其率軍東進,開闢北方戰場。前205年閏九月,韓信率軍在閼與(今山西和順)俘代相夏說,滅代,即以俘獲之精兵,補充在滎陽對楚作戰的劉邦軍,支援正面戰場作戰。前204年十月,韓信發起井陘之戰,背水設陣,誘敵出戰;出奇兵襲占趙軍壁壘,拔幟易幟,大破趙軍,生擒趙王歇。滅趙後,韓信採納原趙國謀臣李左車建議,休整兵馬,安撫民眾,擺出欲強攻燕國之勢,再派使臣向燕王陳述利害,遂不戰而降燕。前203年十月,韓信乘齊無備,襲破歷下,進佔齊都臨淄;田廣向楚齊救,項羽以龍且率兵號稱20萬救援齊國;十一月,韓信與齊、楚聯軍戰於濰水(今山東濰河),韓信乘夜以沙袋在上游將河水堵截,天明誘敵進攻。齊、楚聯軍渡水進擊時,漢軍掘開沙袋放水,將聯軍沖成兩段。韓信乘其半渡發起攻擊,大敗齊楚軍,俘齊王田廣,盡占齊地,直接威脅楚都彭城。韓信破代、趙、燕、齊之戰,是楚漢戰爭的關鍵一役,韓信靈活用兵,率軍東向2000餘里,從東、北兩面完成了對楚軍的戰略包圍,牽制、分散了楚軍,減輕了漢軍正面戰場壓力,同時也獲得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為劉邦獲得楚漢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前203年9月,劉邦違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合圍楚軍。前202年12月,劉邦調集韓信、彭越、英布、劉賈等各路大軍40萬人,將10萬楚軍包圍於垓下,楚軍夜聞楚歌四起,軍心瓦解。項羽率800騎突圍南逃,至烏江兵敗自刎。垓下一戰,劉邦全殲楚軍,獲得最後勝利,建立了西漢王朝。
推薦閱讀:
※美國魚雷、俄羅斯反艦導彈 中國漁民還撈到啥?
※單立人講史——中越恩仇錄(一)
※巴基斯坦渴望得到中國殲20戰鬥機,中國會讓巴鐵失望?
※使用核能的國家很多,擁有核彈的國家卻不多,從核能到核彈很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