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修憲公投結果對歐盟打擊不亞於英國脫歐
來源:盤古智庫
12月4日晚間,義大利修憲公投結果顯示,近60%的選民投了反對票。23時30分,倫齊總理髮表電視講話,說他「嗓子眼發緊」,「立即辭職」以兌現前諾。倫齊成為繼英國首相卡梅倫之後,又一個「本可以平穩執政」但希望通過全民公投「更加平穩執政」,卻遭遇「執政滑鐵盧」而丟掉權位的第二個歐洲政府首腦。
義大利是歐盟創始國和核心成員國,是歐洲建設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義大利在歐盟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始終與法國站在一起。人們說起歐盟來,首先是法德意荷比盧。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普於1999-2004年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為推動歐洲建設「嘔心瀝血」做貢獻。義大利從歐洲建設中獲利頗豐,對歐洲建設沒有說過「不」字。
數十年來,與英國對歐洲建設「三心二意」不同,英國只想得利而不願付出,只想把歐盟建成一個自貿區而非政治與經濟共同體,「一腳在內一腳在外」,而義大利則始終被列入「堅定的歐洲派」之列。義大利不僅為歐洲政治一體化出力,也為歐洲共同防務建設貢獻力量,主要原因是義大利與德國在戰後的地位相同,都是戰敗國,希望通過積极參与歐洲建設樹立形象,改善和提升國際地位,同時獲取經濟好處,為人民謀福祉。
義大利曾為歐盟的成就歡呼,也隨著歐盟困難增多而心生報怨。義大利本是非洲難民前往歐洲的主要登陸地,2001年後,中東難民又大量湧入,窮於應付卻「應付不得」。2008年主權債務危機,義大利是「歐豬五國」的主要成員,金融業和經濟遭受重創,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舉步維艱,是繼西班牙後歐盟失業率第二高的國家。把自身困難歸咎於外部因素是西方國家的慣常思維,更何況當前的「外部因素」如此「顯而易見」,對國家秩序的衝擊又是如此強烈。義大利同歐盟其他國家一樣,排外情緒持續高漲實在「情理之中」。
倫齊領導的中左政府在2014年2月宣誓就職時,就提出了「每月一改革」的響亮口號,並出台一整套改革方案,但因受參眾兩院平分權力的立法體制掣肘,改革難以推行。削弱參院權力,提升眾院(下院)權力,使控制眾院的執政黨得以放開手腳領導國家事務,是倫齊推動憲法改革公投的初衷,並把自己的政治生命押了上去。當時的民調顯示,修憲公投獲得近70%的民意支持。倫齊深感穩操勝券。
在今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失利、卡梅倫首相黯然下台的情況下,倫齊總理仍決定舉行修憲公投。由於認為公投結果必定會如自己所料,故而將改革路線圖一併公之於眾。
熟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公投為極右翼民粹主義勢力攻擊歐洲建設提供了機會,與歐盟毫無關係的修憲硬是被歐盟困境綁架,政府垮台使義大利政局陷入空前動蕩。
義大利不同於英國,雖然喊聲震天,但不會退出歐盟,也不會輕易退出歐元區,因為義大利與歐盟的關係遠比英國深和廣,退出代價太大了。英國脫歐公投後已有悔意,現已在「硬脫與軟脫」、「快脫與慢脫」之意百般糾結。但是,義大利五星運動黨和法國國民陣線一樣,都以脫離歐盟、脫離歐元區、驅趕外國移民為基本競選口號,一旦成為議會大黨甚或當政,必定要為歐盟製造更多障礙,從內部對歐盟的破壞力更大。因為「堡壘更容易從內部攻破」。
11月30日,法國中右派總統初選,「右派中的右派」菲永成為明年的中右派總統候選人。菲永的政策取向更多向極右翼靠攏,國民陣線已經作出回應:「許多都是我們的主張」。
義大利修憲公投後後左翼政府倒台,提前大選將會產生新一屆右翼政府。歐洲右翼全面執政的局面正在形成。民粹主義高漲和反歐力量上升,使處於全面危機中的歐盟更趨鬆散,更難有所作為,陷入歷史性困境中的歐盟實難在短期內恢復生機。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前途更加不確定。「分化、改組、動蕩」 有可能成為當前國際局勢的概括語。
推薦閱讀:
※不同的親吻 不同的結果
※一個子平八字有20種推算結果
※八字論命之簡單粗暴要結果
※敘利亞對阿盟緊急會議結果持保留意見
※現在特流行這種果樹,種在陽台一年四季開花結果,想吃就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