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解題
論名:瑜伽師地論
著譯者: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
資料出處:佛書解題(香光版)
解題:
100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三十冊,經號1579。
《瑜伽師地論》,梵文Yogācāryabhūmi,全百卷,,舊名《十七地論》,略稱《瑜伽論》。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論題名「瑜伽師地」,瑜伽為相應,並有一致、和合等義。本論系統闡述大乘佛教唯識學,貫穿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觀的境、所修的行、所證的果位。主張世間萬物乃人類根本心識之阿賴耶識假現之現象,須遠離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之觀念,並以禪觀所歷的精神境界和修持瑜伽所達到的各種果位,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唯識宗)的根本經典。
本論的地位及特色:
一、本論系統闡述唯識學的基本理論,為我國佛教史上之重要論書。
二、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唯識宗)的根本經典。
三、本論以禪觀所歷的精神境界和修持瑜伽所達到的各種果位,為研究佛教思想的豐富資源。
四、本論開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將由凡轉聖的過程、條件及方法做完整詳細的說明,完備介紹修行的次第。
五、本論涉及《阿含經》、《法句經》、《經集》等部派佛教的教義,和佛教以外的宗教和印度、中國的種種文化現象,因之在當時被稱為「佛教的百科全書」。
六、瑜伽有十支末論,都是依據本論撰寫的。後人稱為一本十支。
六、最近學術考證,本論「攝事分」為《雜阿含經》的本母,深具原始佛教的精髓。
七、本論中的菩薩戒,自古以來就以「菩薩戒本」單獨流通。於中對於菩薩精神之戒行是以六度四攝為綱領;亦含有受戒、自誓受、懺悔等羯磨法;對於戒行之開遮持犯之分別甚為清晰。
八、本論記載瑜伽師們豐富的禪定教學,可以了解到大乘瑜伽師與部派佛教瑜伽師間的關係。
本論的大意:
《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是包含有被叫做《十七地論》的十七個階梯。其中,最初的兩個(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是寫著通常的意識構造(結構),其次的七地(有尋有伺地乃至無心地)是禪定的諸階段,以上前半九地,是瑜伽行者所觀的內容(境)。其次的三地,是相應於三學,這是相當於修行的準備階段(加行)。其後是隨應於修行者根機的三乘的階位(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和得果的二種涅盤地(有餘依和無餘依),如此完結了十七地的階段。這個後半八地,如此,可認為是包含「行」和「果」的諸階位與路線(道)。
本論分為五分:一、本地分,一至五十卷,說明瑜伽禪觀境界十七地之義,內容可以歸納為境、行、果三相,為本論之主體。二、攝決擇分,五十一卷至八十卷,顯揚十七地之不易明白精要之義。三、攝釋分,八十一卷至八十二卷,即解釋《阿含經》內容。四、攝異門分,八十三卷至八十四卷,闡釋《阿含經》內不同的名,表達相同的內容之解說。五、攝事分,八十五卷至一百卷,解釋《雜阿含經》之經律論。第一本地分為全論的基本理論,把瑜伽師所依、所行的境界區分十七地,來說明三乘觀行的根本事相,後四分是釋論,解釋論本經律的要義,各分簡介如下:
一、本地分
依〈本地分〉立名,內容是說明三乘瑜伽行者必備的條件與知識,最初的兩個(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為意識結構,其次的七地(有尋有伺地至無心地)是禪定的諸階段,這九地,是瑜伽行者所觀的內容(境)。其次的三地,相應於戒定慧三學,相當於修行的準備階段(行)。其後是隨應於修行者根機的三乘的階位(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和得果的二種涅盤地(有餘依和無餘依),分為十七地的階段。
(一)五識身相應地,就前五識以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五方面說明:
(1) 自性: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境。
(2) 所依:五根與意根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3) 所緣:五境。
(4) 助伴:俱有相應的心所。
(5) 作業:了別自境。
(二)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等三識以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五方面說明:
(1) 自性:心、意、識。
(2) 所依:意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3) 所緣:一切法如其所應。
(4) 助伴:具有相應的五十三種心所。
(5) 作業:有共不共業;和前五識相同的是共業,特殊的是不共業。
由此更用色聚、相應品等十門以解釋其義用。這是因為一切諸法依識而起,以識為體,識法最勝,故先建立以上二地。
(三)有尋有伺地(四)無尋唯伺地(五)無尋無伺地,以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雜染等起五門以說明,並分別闡明這三地的有漏、無漏諸法。
(1) 界:界、處、量、壽、受用、生、自體、因緣果,八相組成。
(2) 相:尋伺體性、行相、等起、差別、抉擇、流轉,七相組成。
(3) 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相應尋伺依處、事、求、受用、正行、聲聞乘資糧方便、獨覺乘資糧方便、波羅密多引發方便,八相組成。
(4) 不如理作意:廣辯十六種外道的思想差別。
(5) 雜染:明三種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六)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說,從五方面說明
(1) 總標:四靜慮、八解脫、三等持(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等至(五現見、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無想、滅盡定等等至)等四種三摩呬多。
(2) 安立:此等四種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內。
(3) 作意差別:了相作意等七種根本作意及緣法作意等四十種作意。
(4) 相差別:所緣相、因緣相、應遠離相、應修習相四種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
(5) 略釋諸經宗要:依經總釋解脫等三種定義。
(七)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亂,自性不定,有十二種相。這兩地總攝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諸法。
(八)有心地(九)無心地,都用地施設、心亂不亂、生不生、分位、第一義等五門建立。
(1) 五識身相應、意、有尋有伺、無尋唯伺四地是有心地。
(2) 無尋無伺地中,無想定、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其餘是有心地。
(3) 依第一義建立,只無餘依涅盤界中,阿賴耶識永滅,是無心地。
(十)聞所成地,於五明處聽聞了解:
(1) 內明處:事施設建立相、想差別施設建立相、攝聖教義相、佛教所應知處相等四種相。
(2) 醫方明處:有於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斷滅善巧、已斷病後更不生善巧等四種方便。
(3) 因明處:有論體性、論處所、論所依、論莊嚴、論墮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七種。
(4) 聲明處:法施設建立相、義施設建立相、補特迦羅施設建立相、時施設建立相、數施設建立相、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六種。
(5) 工業明處:營農工、商估、事王、書算計度數印、占相、咒術、營造、生成、防邪、和合、成熟、音樂十二種類。
(十一)思所成地,是於自性清凈、思擇所知、思擇諸法三種相相應善巧:
(1) 自性清凈:審諦思惟所聞諸法的道理等,有九種相。
(2) 思擇所知:思惟決擇一切所應知的法義,於有法了知有相,於非有法了知無相。
(3) 思擇諸法:思惟決擇經文和偈頌的法義
(十二)修所成地,修道中於四處、七支相應善巧:
(1) 四處:修處所、修因緣、修瑜伽和修果。
(2) 七支相應善巧:生圓滿、聞正法圓滿、涅盤為上首、能成熟解脫慧、修習對治、世間一切種清凈、出世間一切種清凈七支。
(十三)聲聞地,闡明聲聞的種姓、發心、修行和得果。
(1) 四瑜伽處︰初種姓瑜伽,第二數取趣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
(十四)獨覺地,由五相說明:1. 獨覺種姓 2. 獨覺道(修行的方法) 3. 獨覺習(證果的方法) 4. 獨覺住(身心安住處) 5. 獨覺行(自利利他的行為)。
(十五)菩薩地,闡明菩薩的種姓、發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處︰
(1) 初持瑜伽處:《種姓》等十八品,總明菩薩所學之法,說明菩薩的種姓、發心、具備的七種知識1. 自利 2. 利他的途徑 3. 世間出世間的真理 4. 請佛菩薩的威力 5. 成就有情的方法 6. 自我圓成佛果的道路 7. 無上佛果的妙境、修學法門1. 六度 2. 四攝 3. 供養三寶 4. 親近善知識 5. 修四無量 6. 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法等種種利樂有情功德事。
(2) 第二持隨法瑜伽處:《相品》、《分品》、《增上意樂品》、《住品》等四品,隨初持所學法而起修。
(3) 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生品》、《攝受品》、《地品》、《行品》、《建立品》等五品,由修習而圓滿。
(4)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正發菩提心品》一品,重明以前諸品次第的意義。
(十六)有餘依地:闡明有餘依涅盤有三種相。
(十七)無餘依地:闡明無餘依涅盤有三種相。
二、第二攝抉擇分,對於本地分中的問題加以抉擇,並抉發本地分所沒有詳述的深隱要義。分十二大段︰
(一)抉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先以略義十門建立阿賴耶,闡明唯識的道理;後以廣義六門解說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相善巧等六種善巧,闡明法相的道理。
(二)抉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先分辨焰摩因饒益眾生而稱為法王以及大海水咸等因緣。後說明煩惱雜染、業雜染和生雜染。
(三)抉擇三摩呬多地:解釋《隨身念經》、二解脫1. 心解脫 2. 慧解脫、眠纏、五種與定相違法1. 犯戒 2. 無無間加行 3. 無殷重加行 4. 有沉沒 5. 他所擾惱、三種遠離1. 住處遠離 2. 見遠離 3. 聞遠離、五種厚重過失能為定障1. 忿 2. 慢 3. 欲貪 4. 薩迦耶見 5. 不能堪忍。
(四)抉擇非三摩呬多地:闡明十二種不定地和十二種不定地的對治法。
(五)抉擇有心地:言諸心差別而轉,略由五相︰1. 世俗道理 2. 勝義道理 3. 所依(阿賴耶識)能依(七轉識) 4. 俱有 5. 染凈建立,並加以解釋。
(六)抉擇無心地:說明七種因緣,1. 在緣缺 2. 作意缺 3. 未得 4. 相違 5. 斷故6. 滅故 7. 已生故,七種情況下心不得生。
(七)抉擇聞所成慧地:初釋歸依,次釋沙門、婆羅門的差別,次釋欲、有、梵行三求,次釋內明,次雜抉擇聞所成慧地的義理。
(1) 廣辯皈依:考察所歸的物件,皈依的種類,能皈依者的資格,皈依者應具的正行,皈依者所能獲得功德。
(2) 六種理門略釋聖教:真義理門、證得理門、教導理門、遠離三邊理門、不可思議理門、意趣理門。
(3) 造論六因:欲令法義當廣流布、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能入正法、為令失設種種義門重開顯故、為欲略攝廣散義故、為欲顯發甚深義故、欲以種種美妙言詞生凈信故。
(八)抉擇思所成慧地:初就事思議、有非有思議、因果思議、乘思議等四種思議,次說明有色無色、有見無見等二十九門分別。
(九)抉擇修所成慧地:闡明聲聞乘相應的作意和大乘相應的作意等十六種修。
(十)抉擇聲聞地及獨覺地:只抉擇聲聞地,初就成立無種姓等七門分別,次辨聲聞種類,次辨四聖諦等,次分別律儀,次聲聞行果,後雜抉擇。
(十一)抉擇菩薩地:一切菩薩行果等。
(1) 說明菩薩的十種發心,四種恆常隨護心,九種正行,對五種有情眾起邪行名無哀愍,五種無堪任性有情。
(2) 五法三自性:相、名、分別、真如、正智等五法。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等三自性。以釋名,辯體,差別,三性與五法關係,三性與三無性,依止,作用,有無,染凈等方面分別三性。
(3) 以五因緣說明菩薩威德不可思議,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自性、功能、加行、轉、還大菩提五種相,圓滿、無垢、不動、無等、能作有情利益事業、功能六相略攝如來功德。
(4) 以施、戒、見、心、語、智、垢七種清凈,說明菩薩惠施乃能清凈。
(5) 抉擇三聚凈戒等。
(6) 十種顛倒道能證得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
(十二)抉擇有餘依、無餘依二地,分別二種涅盤界中離系、壽行、轉依、住等多門差別。
三、第三攝釋分,解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的說法和解釋的儀則。
(一)契經體,文、義二種
(二)五法釋經:1. 法要 2. 等起 3. 義 4. 釋難 5. 次第。
(三)六種契經文:1. 名身 2. 句身 3. 字身 4. 語 5. 行相 6. 機請。
(四)十種契經義:1. 地義 2. 相義 3. 作意等義 4. 依處義 5. 過患義 6. 勝利義7. 所治義8. 能治義9略義10. 廣義。
(五)十二經教:1. 契經 2. 應頌 3. 記別 4. 諷頌 5. 自覺 6. 緣起 7. 譬喻 8. 本事 9. 本生 10. 方廣 11. 未曾有 12. 論議。
(六)三種等起:1. 事 2. 時 3. 補特伽羅依處。
(七)二種義:1. 總義 2. 別義。
(八)二種釋難:1. 自設難 2. 他設難。
(九)三次第:1. 圓滿次第 2. 解釋次第 3. 能成次第。
(十)法師十相:1. 善於法義 2. 能廣宣說 3. 具足無畏 4. 言語善巧 5. 善方便說 6. 具足成就法隨法行 7. 威儀具足 8. 勇猛精進 9. 無有厭倦 10. 具足忍力。
(十一)說者與聽眾:處五眾中宣說八種言。
(十二)安住聽者:令住恭敬,無倒聽聞。
(十三)略廣贊佛:講經前必先稱揚佛德。
四、第四攝異門分,略釋十七地有關諸經特別是《阿含經》所有諸法的名義差別,分為白品與黑品。
(一)白品(善法)用四偈說明;第一偈有師等八門,第二偈有智等十五門,第三偈有如來等十門,第四偈有欲等九門。
(二)黑品(不善法)用一偈說明:有生老死等十一門。
五、第五攝事分,略攝十七地有關的三藏特別是《雜阿含經》等眾多要事義。
(一)經:用1. 行 2. 十二處 3. 緣起 4. 四食 5. 四諦 6. 十八界 7. 四念住 8. 四正斷 9. 四神足 10. 五相 11. 五力 12. 七覺支 13. 八正道 14. 出入息念 15. 三增上學 16證凈等說明。
(二)律:用利聚等十門說明。
(三)論:先敘述流轉雜染二十二事,還滅清凈十九事;接著廣辯以異門等四門廣辯其相。後聚等六門,又十八門等說明。
本論的傳譯如下:
一、中國的傳譯
(一)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二)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十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相當於第三十五至五十卷前半〈本地分菩薩地〉。
(三)北涼?曇無讖譯《菩薩戒本》,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相當於第四十至四十一卷〈本地分菩薩地戒品〉。
(四)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相當於〈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大同,但另有〈序品〉。
(五)劉宋.求那跋摩譯《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菩薩戒本》的異譯。
(六)梁.真諦譯《十七地論》,五卷(已佚),相當於第一至三卷〈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和〈意地〉。
(七)梁.真諦譯,《決定藏論》,三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相當於第五十一至五十四卷〈攝決擇分五識身相應地意地〉。
(八)唐.玄奘譯《王法正理論》,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相當於第六十一卷。
(九)唐.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本事分與決擇分取自本論中的本地分與攝決擇分。
二、藏文的傳譯
(一)無著造《瑜伽行地》,區分前十二地(二十六卷)、聲聞地(二十卷)、菩薩地(二十二卷)、攝決擇(四十三卷)、攝事(二十二卷)、攝調伏、攝異門、攝釋(都不分卷),共八部份。收於《西藏大藏經》〈丹珠爾〉中。
三、梵文的傳譯
(一)1930~1936年間日本荻原雲來將在尼泊爾發現而收藏於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之《菩薩地》梵本,羅馬字化並且校訂刊行。1966年N. Dutt亦以別種梵文寫本來刊行校訂本。1973年K. Shukla亦將「聲聞地」的梵本校訂出版。
(二)西藏被發現的《瑜伽師地論》全部梵文寫本,1957年V. Bhattacharya已經將第一地至第五地作為第一冊出版。
本論的註疏如下:
一、中國的註疏
(一)最勝子造;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據說原書有六百卷之多,玄奘法師只譯一卷。
(二)唐.窺基著《瑜伽師地論略纂》,十六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為本論卷一~卷六六之略釋本。
(三)唐.窺基著《瑜伽師地論劫章頌》,一卷,收於《卍續藏》第七十五冊,僅是將卷二中關於劫之名目、次第與七言四句頌攝之,共三十六頌半。
(四)唐.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四十八卷,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五)日本增賀造《瑜伽論問答》,七卷,收於《大正藏》第六十五冊。
(六)唐.法成撰;智慧山記《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六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存有「本地分」與「攝決擇分」詳細科判。
(七)唐.法成述;福慧記《瑜伽師地論手記》,四卷,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八)韓清凈等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共三冊,會集相關的註疏與論典而將論本科判與注釋。
(九)太虛大師講《瑜伽真實義品講要》,太虛大師全書全書第七。
(十)太虛大師講《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太虛大師全書全書第七。
(十一)歐陽漸撰《瑜伽師地論敘》,二卷。
二、藏譯註疏:
(一)最勝子等造;舊錄或作勝友譯,《瑜伽師地論釋》,即玄奘譯《瑜伽師地論釋》。
(二)德光造;燃燈吉祥智、戒勝同譯《菩薩地釋》。
(三)德光造;慧鎧、智軍同譯《菩薩戒品釋》。
(四)勝子造;勝友、慧鎧、智軍譯《菩薩戒品廣釋》。
(五)海雲造;寂賢、戒勝同譯《菩薩地釋》。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整理)
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網易微博更多0推薦閱讀:
※選擇瑜伽鍛煉還是健身房的私人教練?
※陰瑜伽的基本體式
※金剛頂經瑜伽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大正藏0932部)
※紀念饒宗頤大師:在瑜伽中,我同天地融為一體
※春季從這12個瑜伽體式開始排除身體毒素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