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種「怪獸家長」害苦孩子

  王雲濤/繪

  

    專訪專家:廣州紅樹林心理中心主任、首席心理諮詢師尤紅

  還記得孩子呱呱墜地那一刻,你內心的激動和矛盾嗎?Ta走進了你的生命,也給整個家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此,兩代人爭吵不休,夫妻觀念不同各分東西的大有人在;也有一些事業型家長放任孩子,不聞不問。

  其實,孩子弱小的自我正在家長的各種對待中慢慢發酵,發生質的改變。你現在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很可能決定了今後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甚至發生悲劇。

  1

  控制型家長

  孩子自卑、焦慮、抑鬱,嚴重的會精神分裂

  他們事無巨細,什麼都替孩子安排謀劃好。如果孩子感覺不開心,這類家長會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典型案例:電視劇《孩奴》刻畫了一副控制性家長的典型:主人公的媽媽是醫生,對孩子有特別高的期待,總想讓他學習成績好,孩子生活在痛苦當中。

  ●尤紅點評:在現代社會中,口口聲聲「我為了你好」的控制型家長不在少數,他們自認為很愛孩子,強迫孩子聽任安排。這不僅是沒有營養的愛,而且會傷害孩子。

  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比較自卑,自尊心也比較弱,通常都處在一個退縮的狀態,最終失去了自己。如果沒有及時糾正,發展到成年時會得焦慮症、抑鬱症,嚴重的還會出現精神分裂。

  2

  放任自由型家長

  孩子心中父母沒地位、沒形象,可能患上強迫症

  出於各種原因,父母角色缺位,對孩子完全不管,孩子變成什麼樣都行。

  ●典型案例:圓圓的爸媽也是繁忙的工作族,孩子平時跟著外婆。外婆性格強勢,認為圓圓必須按照她的安排做事,晚上還不準圓圓拉尿。圓圓爸爸沉迷於麻將無暇顧及圓圓。外婆還經常在圓圓面前說圓圓爸爸的壞話。圓圓心想,我怎麼會有這麼一個爸爸,沒一點用。現在圓圓已經15歲,回憶起當年忍尿入睡,他還心有餘悸。

  ●尤紅點評:家長沒有給孩子真正的關愛,只是為了方便給孩子很多限制和懲罰。慢慢地,這類孩子會漸漸患上強迫症。

  3

  過度保護型家長

  孩子自私、嬌氣,

  看不到別人的需要

  幾代人都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有什麼閃失,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典型案例:聰聰今年上五年級,家裡是典型的「四個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孩子」組成的「4-2-1」模式,四個老人搶著幫孩子做事。聰聰不小心摔倒了,老人會打地板,說都是地板的錯。到了上學的年紀,聰聰在學校里經常要求同學幫他幹活。下課後,聰聰一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就開始向老人發脾氣。

  ●尤紅點評:這類在過度保護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不知道生活中別人還有需要,看不到別人的需要,他們認為,所有和他在一起的人都要為他服務。

  4

  忽視型家長

  孩子多動、好鬥,

  只為尋求關注

  這類型的父母往往工作比較忙,給到孩子很多物質滿足,但情感滿足給不了。

  ●典型案例:一位滿臉愁容的中年母親阿珍自述,她和先生工作很忙,兒子6歲之前都是跟爺爺奶奶。阿珍常把兒子關在屋子裡,也沒留意孩子的變化,直到她接到了學校老師的投訴:兒子經常罵人、搞怪,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上了初中後,還經常打架、泡網吧、混酒吧,有時喝醉打砸東西後,就打電話讓父母去買單,酒後還會給父母發信息:我恨你們……

  ●尤紅點評:往往成功人士會因為工作繁忙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多動、搞怪,都是為了引起大家關注。如果常年被忽視,這類孩子漸漸具有攻擊性、破壞性,家長越是責罵他們,關係越差。

  5

  教養方式不一致

  孩子意識混亂、無所適從

  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夫妻教育觀念不一致;二、兩代人的教育方式不一致。

  ●典型案例:一位年輕的80後媽媽說,家裡一直為孩子爭吵不斷。她認為,孩子2歲就可以嘗試自己吃飯,但奶奶堅持喂飯。現在小孩已經7歲了,常拖延吃飯,奶奶怕孩子吃不飽,搶著喂飯。年輕媽媽想教育孩子,奶奶卻很心疼。如此一來,孩子認為奶奶是好奶奶,媽媽是壞媽媽。

  ●尤紅點評:人老了,總認為在下一代身上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一定要爭搶孩子的撫養。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過度保護、溺愛。看到爸媽和長輩有矛盾,比看到爸媽之間有矛盾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建議盡量溝通協商解決矛盾的教育方式,否則會造就孩子矛盾的人格。

  6

  父母型兒童

  孩子失去童真、失去自我

  這類小大人型的孩子,不僅不需要爸媽過度照顧,反過來還會照顧家長。

  ●典型案例:歡歡從小就是大家眼中絕對的好孩子:3歲開始自己整理房間,5歲多開始洗碗。媽媽是個生活上非常弱的人(家裡哥哥姐姐很多,自己不會幹家務)。在歡歡4歲多的時候,周六周日爸媽都倒頭睡懶覺,她還會拿飯盆去打飯回來給爸媽吃。

  ●尤紅點評:這類小朋友從小幹活比較多,失去了孩童階段應有的人性撒潑和童真。長大後,往往隔離自己情感需要,過度照顧別人,反而招來別人的反感。

  父母須知

  家有家規,育兒也有遊戲規則

  訂立規則前,家長請先做好以下幾條:

  NO.1心態健康的家長,才能養出心態健康的孩子

  這是最核心的一點。做父母是要學習的,不是有了孩子就等於有資格做父母。有老人家參與的家庭,大家觀念往往不一樣,可以事先商量規則,潛移默化地影響老人,不要指責。

  NO.2保持家庭氣氛穩定

  人與人相處,沒衝突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能否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來面對和處理衝突,這些都是給孩子樹立正面典型。

  NO.3學點發展心理學

  各個年齡階段的生理特點不一樣。例如孩子一歲以內都需要建立安全感,2-4歲將有第一個逆反期出現,父母要學習引導逆反而不是打壓逆反。

  NO.4學習跟孩子溝通

  上一代人由於學習條件有限,教育方式不一定科學,這就要靠不斷學習新知識。而每個孩子都不同,要用心用獨特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尊重、理解孩子。

  NO.5有質量地陪伴孩子,定位好自己

  很多父母過度強調陪伴孩子,但往往失去自我。父母的榜樣作用非常強大。首先自己要過得精彩,身教重於言傳。

新快報記者余錦境


推薦閱讀:

《捷德奧特曼》新登場怪獸技能有什麼?
《寂靜之地》__好評如潮的爛片
為什麼電影里的許多怪獸來自地底或海底? | 睡前科學故事
警惕:貔貅也會成為奪命怪獸
《歐布奧特曼之原生之初》中的十大怪獸有哪些?

TAG:孩子 | 怪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