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風教育存在短腿現象 難敵世風折射教育之惑
「家風難敵世風」折射百姓家庭教育之惑
——國之本在家:家風教育憂思錄(之一)
半月談家風教育調研小分隊
何謂家風?家風亦稱門風,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家風如同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無形的磁場,好的家風會讓人充滿正能量,壞的家風則會給人以負能量。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家庭建設和家風教育卻明顯存在短腿現象,出現諸多不容迴避的問題,引發人們的普遍困惑和憂思。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和睦、家教有方、家風良好,無疑會促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 諧的重要基點。那麼,何處尋找好家風?向歷史深處,向當代實踐,向生活細部。培育和弘揚良好家風,根在民間,根在人性,根在傳統,根在發展!
家風是世風的基點和載體,世風是家風的整合與放大。家風與世風,在當下頗讓人糾結。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常常面臨兩難選擇:教育孩子不能說臟 話、打罵人,在學校里卻會遭遇同學暴力衝擊;教育孩子做人要真誠、善良,可是在社會生活中可能吃虧、上當;教育孩子為人要謙讓、付出,可是又恐在競爭激烈 的生存環境中失去成功的機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家風與世風的較量中,家風何以難敵世風,屢屢敗下陣來?
不良世風令家庭教育「弱不禁風」
前不久,一位網友發布的「為讓孩子上幼兒園,媽媽教孩子說謊」的微博引發熱議。該網友在等候幼兒園報名時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被當場「震驚」: 「媽媽對兒子說:待會老師問你媽媽在哪裡上班,你要怎麼回答?孩子:教育局。媽媽:爸爸在哪裡上班呢?孩子:公安局。媽媽:你給我記住了,否則報了名也沒 希望。」
人們質疑:「讀個幼兒園也要拼爹拼媽?」有人說,「非常理解這位媽媽,這麼做無非是想讓孩子進那個幼兒園。」更多人認為,這樣冠冕堂皇地撒謊,會對孩子未來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中國社會學會家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關穎指出,這則微博內容和眾人熱議反映出當下不良社會風氣對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的衝擊和侵蝕。
「上學要給老師送卡,看病要給醫生包紅包,打官司要給法官送禮……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排擠,你的病可能就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就會輸……試問,在這樣的不良世風面前,有幾個家庭還能堅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線?」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感嘆。
西西今年12歲,是南京市某小學學生,成績優秀,家教頗嚴。進入六年級後,懵懂的他開始有點叛逆,因為父母給他定的規矩、傳輸給他的理念,與他 所認識的世界逐步有了出入,他便經常與父母發生爭論。孩子的父母同樣內心糾結,因為他們信奉並努力傳教給孩子的價值觀、道德觀,經常會在社會現實面前碰 壁,讓他們很難自圓其說。
「比如,教育孩子不要闖紅燈,但我們為了趕時間,經常闖紅燈,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想讓孩子學會謙讓、誠實,但現實社會總是讓老實人吃虧。還好,孩子現在基本上按照我們的要求在成長,但誰知道以後的情況呢?」西西媽媽對此很不放心。
一位家長向半月談記者吐槽: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時,班主任給他打電話,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好,弄得他和愛人非常緊張。後來有人提點:教師節快 到了,很多家長都給老師送購物卡了。他這才恍然大悟,趕緊也給孩子的班主任送去購物卡。老師收下後,態度立馬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把他的孩子誇得跟朵花似 的。
女兒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江西省衛生系統公務員許軍感嘆: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現在信息如此發達,社會對孩子的影響無處不在。即使家庭教育方法再好,如果孩子看到的現實是那麼迥異,那他該相信父母還是自己的眼睛呢?
「在種種兩難選擇面前,不少家長最終選擇了向現實妥協,向世風低頭,這在無形中又助長了不良風氣的滋生和蔓延。」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潘允康說。
山西省社科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趙雨林、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常嗣新等在接受半月談記者專訪時分析,世風影響家風集中體現在三大方面:
一是重關係輕規則。目前一些地方的社會風氣是特權當道,潛規則、走後門成了高頻詞。一個人從出生就開始找關係,到死還在找關係。去醫院生孩子找人,上幼兒園、中小學找人,找工作要找人,臨終選塊墓地還得找人。人人都想要特權,人人都在被特權壓抑和控制。
「人是社會人,也是家庭人,父母行為不可避免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趙雨林說,在這種社會風氣下,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叢林社會法則,不佔便宜就吃虧。
二是重物質輕精神。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上,總是儘力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常常忽略孩子的精神世界,忘記給予其精神滋養。
包括有些家庭的兒女婚姻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在一些農村地區,天價彩禮令人咋舌。「結婚都成為一種人財交易,這樣的家風怎麼能好?」常嗣新說。
三是重個人輕集體。常嗣新說,當前社會個人主義膨脹,一些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甚至自私。以前下雪了,孩子們受到的教育是先給孤寡老人掃雪,但現在是各人自掃門前雪,甚至懶得掃雪。
考學重於育人,智育壓倒德育
「當前亟須警惕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邊界的喪失。」遼寧省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思寧分析說,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的老少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已經很少見了,傳統家風教育相對變弱。尤其是進入信息化社會以後,很多老師都是通過QQ或微信直接指揮家長,家長會按照老師的要求督促孩子學習,學習,再 學習。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品質培育。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習慣於盯著孩子的分數,忽略了教孩子做人。所以,付出越多,孩子身上毛病越多的情況普遍存在。」關穎曾主持一項對18歲以下未成年人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成家長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家長」。
為孩子扣上「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是父母,環境在家庭。在關穎看來,孩子價值觀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是通過成年人的示範,孩子看慣了父母用錢物賄賂老師甚至官員,就容易滋生「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潛意識,難免日後盲目效法。
半月談記者注意到,早在2006年全國人大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就明確規定:「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 供家庭教育指導。」但實際情況差強人意。關穎表示,由於政府投入不足、監管不力,家庭教育指導過度市場化,以營利為目的機構泛濫成災。
「家庭教育的開展和良好家風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形成合力,但現實是三者完全脫節。」潘允康說,國家至今仍未出台家 庭教育法,也沒有組建專業化的家庭指導隊伍,更缺乏必要的投入,有關家庭教育的開展還停留在口號上,學校也很少針對家庭教育進行相關引導和指導。
物慾橫流侵蝕淳樸鄉土民風
當前,良好家風的缺失、弱化和在不良世風面前的潰敗,不僅體現在城市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中,也體現在廣大農村鄉風的演變中。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在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中,講述了一個異鄉人用一袋金幣引誘號稱「最誠實、最正直、最難以腐蝕」的哈德萊堡人上鉤的故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性與道德在金錢面前節節敗退的現實。我國一些鄉村也正面臨類似困境。
一位半月談記者的故鄉是湖南省一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村莊,30年前,淳樸、勤勞、與人為善、勵志向上是這裡民風的主要特徵。辛勤耕作被視作本分,偷 摸拐騙被視為恥辱,多數村民教育子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好好讀書、清白做人」。每逢夏天,外鄉人挑著貨物經過,特意選在這裡歇腳,坐在水井邊跟洗衣裳的 村民聊天,接受村民們遞過來的蓮蓬,喝上一瓢甘甜的井水,或者一碗清香的熱茶。很多老百姓家裡,都備有兩三個專為乞丐準備的飯碗,等乞丐來到家門前,就盛 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飯菜,讓他們坐在堂屋吃。
然而,大約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這裡的風氣悄然改變。村裡越來越多的人去珠三角一帶務工,一部分人被「花花世界」所吸引,走上了偷摸拐騙的 道路。他們帶回錄像機,也帶回色情碟片,吸引村裡一些少年沉湎其中;他們帶回外面賺錢容易的「傳奇故事」,衝擊著村民讀書至上、清白做人的價值觀。一批村 民在他們的影響下,讓小孩不要再讀書,直接外出「掙快錢」。他們帶回的麻將機、詐金花,也改變了村民勤勞耕作的習慣,部分未成年人染上賭博惡習。
如今,這位記者的故鄉正面臨從未有過的凋敝。這種凋敝不僅僅是青壯年大量外出而導致的人氣蕭條,更是鄉村道德一再滑坡的精神頹敗。村民之間有了 爭執往往用暴力解決,誰家拳頭硬,誰家話管用。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村民甚至能打得頭破血流。有知識的家庭、懂禮節的家庭,不再是村裡最受尊重的群體;誰家 樓房蓋得高、誰家轎車高檔、誰家掙錢多,成為不少村民教育孩子學習的榜樣。
重慶市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孫元明長期關注農村社會治理和鄉村道德建設。他分析說,在商業化、工業化、城鎮化浪潮衝擊下,傳統農村社會出現鄉土 民風斷裂問題,這是鄉村道德、村社經濟、農村社會治理等各種因素交織作用後的結果。一旦金錢成為城鄉社會所追求的普遍價值,就會無限制地刺激人們的物質欲 念,而人的慾念如果得不到合理遏制,就可能引發整個社會的瘋狂,造成世風的衰敗。
道德與法律攜手,護佑好家風,帶動好世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
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王雅教授表示:「好家風是好世風的基礎和前提,需要從每個家庭、每個人自身做起。誠如《大學》所言:一家仁,一國興仁。」
在江西省法制辦工作的馮躍認為,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無論世風如何,都應當正確判斷哪股風是符合時代潮流應傳遞給孩子的,哪股風是應該摒棄不應傳遞給孩子的,這樣才能給孩子固本強基。
潘允康分析,就家庭層面來說,不能因為社會上有不正之風,就放棄對孩子正能量的傳播和影響;就學校層面來說,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小學 階段完全可以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課程,定期聘請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開展講座;就社會層面來說,要規範各類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提升培訓質量。「三者優勢互 補,織成網,形成合力,終能重塑家風,扭轉世風。」
「在家庭倫理、基本隊伍、教材開發、服務載體等方面,也要加大力度。」關穎呼籲,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庭教育理論體系和研究團隊;實施全 國統一的家庭教育指導者培訓工程,建立家庭教育指導者資格認定製度;教材和產品開發要著力於家庭教育基本問題和家長基本職責;強化面向大眾的硬體投入,搭 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平台。
改善家庭風尚和社會風氣,光靠社會輿論、宣傳教化、公共譴責及個體內省是不夠的,缺乏確定性、強制性和權威性,因此還需要法治的跟進與保障。作為社會治理和社會規範的兩種基本模式,法治與德治應雙管齊下,相輔互補。
鄧小平曾反覆講:「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專家認為,脫離制度和法治的力量,僅靠道德約束和軟性引導,很難保證人心向善,實現對人性的匡扶和矯正,尤其在當下金錢慾望躁動的社會轉型期。
事實上,一部分道德完全可以轉化、上升為制度和法律,良法無不具有道德性。例如,民法中關於誠實信用的原則;刑法中關於制止邪惡、保護善良的各 項規範;社會立法中體現人道和仁愛的福利法等,都因具有深厚道德基礎、符合人類道德要求,而擁有堅韌的生命力。一旦道德上升為法律或轉化為法律化的德,法 律的屬性就使之與原本意義上的德有了形式和本質的區別,也獲得了某種制度的強制效力。
江蘇師範大學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陳延斌教授認為,傳統家訓在論及治家教子時,有不少都強調了「獎懲結合、情法並用」的方法。宋代以來的家 訓中幾乎都列有懲罰的條規,不少還把家訓與家規、家法、族規結合起來。「宗法社會中家規、族法不僅具有道德的勸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這使家庭道 德的教育和實施能夠取得成效。」
江蘇南京市高淳區紀委監察局副局長劉建軍告訴記者,他是高淳區小花村人,這裡的劉姓人氏多是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後裔。去年,劉氏家族在時隔88 年後,完成了第16次續修家譜的任務,在祖先確定的22條家規基礎上,結合實際修訂成10條家規。「好的家風肯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雙支撐。」劉建軍認為, 祖先定下的家規,都是參照當時的法規條文和道德標準制定的,觸犯家規就很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孩子如果不誠實、不守信、不勤勞,習以為常後,長大 後觸犯法律的幾率就會增加。」
當前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探索國家治理現代化,亟待把現代法治精神和理念融入道德建設中,培育與法治社會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浙江省政府諮詢委 員會委員顧益康表示,在社會生活中凡是符合道德的善行總得到褒揚,壞的行為受到懲戒,失德者總是逃脫不了法律的懲罰,那麼,良好的家風和民風就會在人們心 中深深紮根。 (本篇參與采寫記者:周潤健 范春生 朱旭東 周楠 李美娟 張穎 王菲菲 趙葉蘋 張鶯)
合肥市和平路街道打造社區居民身邊的「百家講壇」,開辦「草根講堂」。社區居民在開滿紫藤花的涼亭下聆聽80歲老人吳成宗講家風 杜宇攝。
「淪陷式家庭」凸顯家風教育之過
——國之本在家:家風教育憂思錄(之二)
半月談家風教育調研小分隊
近年來,社會上一部分「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們挑戰公序良俗的任性行為被頻頻曝光;「全家腐」「全家黑」「全家賭」之類家庭型違法犯罪現象日增,造成「家庭淪陷」。這些極端案例暴露出家庭教育的扭曲和家風培育的缺位,引發人們的深思。
官員全家腐,「人生學校」變成「淪陷陣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一所永不畢業的學校。然而,在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的悔過書里,家卻變成了權錢交易所,而他本人就是「權錢交易所所長」,全家老小參與腐敗。
在近年「打虎」「拍蠅」的反腐力度之下,這種「家庭淪陷」式的腐敗案件屢見不鮮,從徐才厚、令計劃、鄭筱萸、劉鐵男等「大老虎」,到諸多落馬的基層官員,家庭式腐敗甚至家族式腐敗成為一大特徵。
在庭審過程中,劉鐵男一度聲淚俱下,懺悔自己害了兒子。他教育兒子「要學會走捷徑」,還囑託商人,好好帶一帶自己的兒子。豈知這一帶就將兒子帶進了溝里。
古人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為治國之本。有些官員台上台下「兩面派」,家裡家外「兩張皮」。他們關上家門,即以所謂的「官場道理」 「關係哲學」教育兒女。江蘇省建設廳原廳長徐其耀這樣教導兒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點編織到上下左右的網中,成為這個網的一部分。」
翻閱中國落馬官員的懺悔錄,半月談記者發現,許多落馬官員表示,斂財是為了孩子,為了家人。四川雅安市原副市長譚向紅反思:「長期高消費讓我為以後的退休生活發愁,兩個子女的出路也是壓在我心頭的大石。為了自己、為了孩子,這是我大肆收受錢財的深層原因。」
湖南省交通廳原黨組成員馮偉林懺悔:「我的父母去世早,我是長子,長兄如父,過去家裡很窮,弟弟妹妹吃過不少苦,兄弟姊妹感情比較深。在這種親情左右下,我沒有把握好自己,為我的弟弟妹妹打招呼,撈取經濟利益,希望他們過好一點的日子。」
官員家庭成員本應具有比普通社會成員更強的家庭責任感,對家庭名譽應該更為珍惜,但在全家腐案例中,許多官員和妻兒老小集體斂財,不顧名節。 「官員全家腐,本質上是家庭成員對某種價值觀相互認同的結果。對壞家風的集體無意識,造成了全家自私與貪婪有恃無恐。」遼寧省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思寧 說。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研究室副主任任文松長期關注家風教育。他認為,領導幹部的家風是反映黨風和社會風氣的重要窗口,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晴雨表。領導幹部好的家風會為民眾所稱讚,腐化不正的家風則為民眾所不齒,也會對黨風、政風產生錯誤引導。
江蘇師範大學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陳延斌說,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等的各種任性,表面上看是權力和財富的任性,追根溯源,無不是官、富、星們家風不嚴、過分縱容、溺愛孩子所致。
愛子之心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情結。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尤其是官員,以怎樣的心態和行為為子孫謀利益、謀前程,歷來為中華傳統文化所重 視。「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羅隱就留下這樣的警世名言。北宋名臣包拯也留下家訓:「後世子孫任官有犯贓濫者,不得 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一代名臣林則徐留下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 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被稱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家族綿延至今第八代,因家教嚴格,未出現一個紈絝子弟。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中「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歷來被作為家庭教育的範例。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曾建議全黨同志讀一讀這篇文章。他說:「如果我們不注意嚴格要求我們的子女,他們也會變質。」
「問題少年」頻現暴露家風教育硬傷
除了全家腐,其他犯罪型家庭和瀕臨解體型家庭同樣存在家風教育失敗的問題,從而產生許多「邊緣少年」、「問題少年」和「人格缺陷兒童」。
半月談記者走訪過不少痛苦而哀泣的「邊緣少年」。「有時候真希望自己立刻死去。」陳涵(化名)是一位多次想到過死的17歲單身母親。似乎從她記 事起,父母就在無休止地打架,陳涵也免不了挨打。父母平時忙生意,找了一個保姆照顧陳涵生活。結果父親和保姆勾搭上,天天和母親鬧著離婚,家裡生活更恐怖 了。
「打架、流血、辱罵、歇斯底里……」陳涵這樣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終於,她走出了家門,在一群終日混跡電玩室的少男少女中找到了「解脫」和「溫暖」。快到15歲那年,陳涵懷孕了,孩子的父親卻不知所蹤。
在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半月談記者了解到,青少年犯罪近年呈現上升趨勢,表現出低齡化、團伙化、智能化、兇殘化等特點,其中問題家庭是青少年走向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16歲的金磊(化名)正在服刑,他的父親平時遊手好閒,經常帶朋友到家裡賭博,從來不避諱他。「我3歲時就能幫助他們洗牌,擺牌,他們還誇獎我是個天才。」金磊對記者說,自己稍大一點就跟著父親偷東西賣錢,後來父親因盜竊被判刑。
25歲的王曉紅(化名)因詐騙罪被判入獄,在吉林省女子監獄服刑已有半年。「我一直同外婆生活在一起,10歲才知道自己的小姨是親媽。」王曉紅說,她從小就靠拳頭保護自己,遇到和同學有矛盾時,也沒有人指點如何處理,她只能用拳頭往死里打對方。
王曉紅平日里把自己打扮成男孩模樣,被稱為「假小子」。「老師不喜歡我,爸媽又不管我,我就經常逃學,和社會上的人混在一起。」
「這些極端案例讓我想起一句話——『父母皆禍害』。」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高國希說,這句話來源於英國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小說《自殺俱樂部》,少女傑絲在小結自己失敗的青春期時,說了這樣的話。
家庭教育五種不良傾向亟須糾偏
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當下家庭教育中存在五大誤區:
關愛匱乏型。這種教育態度常常出現在關係緊張、瀕臨解體的不健全家庭。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志遠認為,不健全家庭包括夫妻不和、父母離異、父母 一方或雙方死亡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里,子女得不到應有的愛,而遭受著疏遠、冷漠或怨恨,從而形成病態人格,常常會感到沒有安全感,在一定條件下會發展為 犯罪行為。
江西南昌市西湖區法院少年法庭助審趙珮珮告訴記者,他們每年受理的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離婚案件有三四百件,而且逐年增加。「一年四五十件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絕大部分都是離異家庭的孩子。」
溫室栽培型。當前經濟條件的改善,子女數目的減少,使一些家長在培養孩子中出現溺愛現象。南京市新街口派出所教導員楊偉誠說,在家長們的物質獎勵刺激下,孩子小小的腦袋最終只容納了一個「錢」字,洗自己的衣服,拿錢來;做家庭作業,拿錢來;幫爸爸買包煙,拿錢來……
模具克隆型。持此類教育方式的家長,大多具備優越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他們往往希望孩子以自身為模具和標杆,成長為下一個自己。
「不否認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卻成為模具製造的產品,家長原形的克隆。尤其對那些本身存在問題而又自以為是的強勢家長而言,這種教育模式無異於遊走在危險邊緣。」蝴蝶媽媽讀書會負責人吳靜文說。
極力壓榨型。這種模式多出現在孩子求學、考學過程中。杭州市一位9歲孩子的家長許遲說:「縱使學校能夠減負,家長也要硬下心腸來給孩子加負,除學校作業外,我們還要求孩子完成兩套三套習題,小升初、中考、高考,哪個不是擠破頭?」
江蘇省崑山市一位高三男孩因學習壓力大失聯,據他的父母和親友說,這個男孩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父母對其期望值很高。正讀高三面臨高考,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他離家出走。
原始放養型。這類模式多出現在打工家庭或者問題家庭,父母忙於生計,無暇關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顧及孩子。
伴隨著時下中國「家庭淪陷」案例的增多,如何避免家庭教育之禍、彌補家風教育短板,已經到了重要關口。它警醒人們去思索:今天我們應當學會怎樣 做父母?拿什麼教給孩子?何處尋覓好家風? (本篇參與采寫記者:皮曙初 范春生 張穎 劉巍巍 葉含勇 李美娟 趙葉蘋 劉寶森)
武漢「制秤世家」江家傳承200年的家風,不為利益誘惑所動,沒有做一桿缺斤少兩的秤,江家出產的秤被當地人稱為「良心秤」。 郝同前 攝
穿越千年的智慧:家訓文化新啟迪
——國之本在家:家風教育憂思錄(之三)
半月談家風教育調研小分隊
魯迅先生曾在《我們怎樣教育兒童》中說過:「倘有人作一部歷史,將中國歷代教育兒童的方法、用書,作一個明確的記錄,給人明白我們的古人以至我們,是怎樣的被熏陶下來的,則其功德,當不在禹下。」
家風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家庭層面的闡釋和體現,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風有「道」,家訓有「器」,道器合一。從《顏氏家訓》《錢氏家訓》 《朱熹家訓》《了凡四訓》《朱子家訓》到《曾文正公家書》等,一系列家規、家訓、家書、家道、家教中蘊含著治家教子、立身處世的文化基因,由此形成的家風 是社會風氣、公序良俗、公民道德的精神源頭。
現代社會急速變遷,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正面臨著巨大衝擊和嬗變,中國傳統文化能給當下家風塑造提供怎樣的智慧和啟迪?
傳統名門優良家風的千年滋養
科甲連第、人才輩出、家業輝煌……歷史上湧現出的傳統名門大都有明顯的家族文化特徵和獨樹一幟的家風,對當今文化建設和世風改良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山東桓台,因齊桓公築戲馬台而得名。縣城西行15公里,即達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新城。380多年前,王漁洋生於此。作為新城王氏族人中最著名的一位,王漁洋是一代廉吏,還被譽為「一代詩宗」。
明清時期,新城王氏耕讀傳家,子弟考中舉人、進士的數不勝數。自1541年迎來最早的進士到1903年最後一名舉人,這個家族繁盛長達3個多世紀。
王氏家族興旺的原因在於其綿延不斷的家風傳承。新城王氏家祠忠勤祠工作人員文井剛告訴半月談記者,新城王氏素以「家法恭謹」著稱,族規家訓獨具 特色。在這個原本是王氏四世祖王重光祠堂的家祠內,一進門便見到一面影壁。影壁背後刻有王氏最早的成文家訓:所存者必皆道義之心,所行者必皆道義之事,所 友者必皆讀書之人,所言者必皆讀書之言。
桓台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新城王氏十九世孫王超對記者說,初祖王貴從外地遷至新城,重農立本;二世祖王伍樂善好施,扶危濟困;三世祖王麟始獲功 名,王氏重教的家風開始形成;到了四世祖王重光,總結出最早的成文家訓,並至今記載於家譜。此後每一代繼續豐富和發展家訓,但核心沒有變,總結起來就是八 個字:讀書、道義、正己、報國。
對於王超而言,在新城王氏的族譜上,他的名字是王履超,嚴格遵守家族取名規則。新城王氏族譜中收錄了2萬族人,能夠聯繫到的共有10萬之多。今年清明有200多人參加了祭祖,包括王超在內的族人在忠勤祠齊聲背誦了雕刻在影壁後的那些家訓。
在2014年出版的《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中,除新城王氏家族外,還有另外27個家族。以清朝開國的第一位狀元傅以漸為代表的聊城傅氏是其中之一。研究傅氏20多年的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副教授范景華說,聊城傅氏注重培養子女,從政者勤政愛民,無一貪官污吏。
傅以漸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授太子太保,加少保。他是康熙皇帝的老師,被人稱為「閣老」。在傅氏的家譜中記載了家規:「族中有放蕩子弟不務正業或濫充官役者不齒;族中有傷風敗俗靦然無恥有玷倫常有辱先人者出譜。」
「現在的傅氏子孫謹記不能辱沒祖宗,應以前世為榜樣,不苟且偷生,不蠅營狗苟。」傅氏第十七代孫傅尚范對記者說。
花甲之年的任萬平,有著多重角色——山東平原任氏第22代傳人,著名哲學家任繼愈的堂侄,通德釀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家族企業的第四代傳人。慶祝家族企業成立百年之際,任繼愈先生手書「義利並存,守義則久」,贈與任萬平。
「做買賣,不追求利潤就不是合格的生意人,但不堅持道義就不是合格的人。無義就沒有靈魂,企業就不會持久。」任萬平說,企業的經營接力棒已傳到第五代,每代人都有各自的經營理念,表述或有所不同,精神卻從未偏離「義」字。
有些歷史遺迹,會隨著時光流逝而磨滅;有些則在時光的打磨下,愈發鋥亮。說起鄉土名人,山東省德州市的市民大多會說出「田雯、清朝二品大員、戶部侍郎」等關鍵詞。以田雯為代表的德州田氏,已在當地延續了600餘年。
在德州市城西一套普通的二室一廳民居里,半月談記者見到了81歲的田志恕老人。老人雖已年至耄耋,略有耳背,卻精神矍鑠,侃侃而談。據老人介 紹,在明代永樂年間,田氏家族便從河北棗強縣遷徙而來,自己已是田雯第12代孫,田雯則是田氏家族的七世祖,目前仍有近200名田氏後人居住在德州。
當被問及田氏家訓時,田志恕老人取出四卷本《安德田氏家譜》,其收錄的《家訓篇》由田雯書寫。「子孫才分有限,然不可以不使讀書」,是其中醒目 的勸誡。「我父親既經商又懂得醫術,我是以高級工程師身份退休,兩個兒子也都從事工程師工作。」田志恕直言,曆數家族科舉史,德州田氏並不顯赫,田雯之後 更無高官出現,但耕讀的習慣始終陪伴家族延續。
「耕讀傳家,詩書繼世,是文化世家的共同特徵。」《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主編、山東齊魯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志民教授說,一個文化世家,在儒家倫理主導下,歷經數代發展,往往形成具有自身家族特色的家規、家訓、家風。
除了儒家傳統文化腹地齊魯大地,傳統家訓在我國南北方地區都有傳承。在山西聞喜縣,有一個被稱為「中華宰相村」的裴柏村。祖居於此的裴氏家族源 於周秦,盛於隋唐,延續至今2000餘年。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 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25人,刺史211人。
裴氏家族為何能夠人才輩出?在家族第78代後人裴建民看來,這與裴家嚴明的家訓和崇文重教的家風密不可分。「為了激勵後代上進,裴氏家規中甚至 有苛刻的規定:『子孫考不中秀才者,不準進入宗祠大門』;『凡貪官污吏,死後均不得葬入祖墳』;『從政者行惠民之法,習文者出不朽之作,研習者留濟民之 術』。」裴建民說,先人治家智慧結晶穿越千年,還在滋養著這個家族。
山西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劉毓慶指出,歷史上大家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尤其是宋朝之後,家訓很多,有的是成文的,有的是不成文的。其表現形 式除了專門著述外,還有不少散見於一些詩文作品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養子弟如養芝蘭,既積學以培植之,又積善以 滋潤之」(劉清之《戒子通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周恩來伯父周 貽庚所立家訓)……此類家庭教育詩文箴言琳琅滿目,影響深遠。
尋常巷陌、草根人家的「孝友家風」
半月談記者在基層採訪中發現,除了達官顯宦、碩儒士紳之家家訓文化綿延不絕外,一些由民間最普通家庭曬出的家風、家訓、家書,同樣傳遞著各種正能量:孝親敬長、勤勞節儉、勵志勉學、寬厚謙和等。
在湖南嶽陽縣渭洞筆架山下,有一處宛如世外桃源的村落——張谷英村,因建村祖先叫張谷英而得名,有600多年歷史,全村2600多口人。
來到張谷英村的大門前,一副對聯格外引人注目,上聯「耕讀繼世」,下聯「孝友傳家」。村裡74歲的老人張勝利告訴記者,這副對聯是張家祖先為後世子孫立下的安家立業之道。
翻開張谷英族譜,「不求金玉富,但願子孫賢」「寒可無衣,飢可不食,讀書一日不可失」等家訓映入眼帘。村民對張氏族譜里的16條家訓詩和5條族 戒詞都耳熟能詳。家訓詩是「孝父母,友兄弟,端閨化,擇婚姻,睦族性,正蒙齊,存心地……」族戒詞是「戒酗酒,戒健訟,戒多事,戒淫蕩,戒貪忌」。
時至今日,這裡人業餘生活大多仍是看書;串門聊天時,每家每戶房門都不上鎖,鄰里之間彼此相互照應,互幫互助。岳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甘治國告訴記者,正是在這種寬厚待人、嚴於律己的族戒熏陶下,張谷英村多年來是一方凈土,從未發生過兇殺偷盜案件。
今天,該村雖有很多年輕人外出讀書務工,但只要家中有老人,必定尊崇「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至少留下一名子女在家照顧老人。在這樣和睦的環境下,村裡出現很多長壽老人,四世同堂的家庭有60多個。
「樂心助人真善美,虛懷若谷恭謙讓。」吉林長春市民肖春梅告訴記者,這句家訓是公公的父親定下的,公公又傳給了她和愛人。「公公是名軍人,退休後依然堅持盡一己之力幫助身邊人。這條家訓已經開始影響我的孩子。」
「孝敬父母美名揚,端正品德莫相忘。不孝無德人倫喪,遵紀守法記心房。夫妻和美家興旺,和睦鄰里守相幫。子弟勤學力圖強,勤儉節約福綿長。」這是78歲的劉成福老人定的通俗家訓。
劉成福是新中國木模萬能銑的第一位操作者,也是中國汽車城裡成長起來的第一位音樂家。他說,這些家規家訓成為塑造孩子們良好性格、優秀品質的標準。
「從這些民間家訓中,我們可以看到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可以看出良好家風所產生的道德力量。」吉林長春市婦聯副主席杜影說。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有較多的民間家書留存下來,使我們透過那些發黃的故紙,觸摸普通人的歷史,感受其喜怒哀樂。」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 心執行主任張丁告訴半月談記者,「民間家書中蘊藏著大量的家訓文獻,可以使我們去探尋傳統家訓思想在普通家庭中的傳承與演變。」
張丁說,民間家書里的家訓有個特點,它是軟性的,不是剛性的,即不是命令式的,而是談話式的,娓娓道來。伴隨著特定的語言環境和親情表達,聽者比較容易接受,有些還留有互動的痕迹。
除了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家庭傳承好家風,一些熱心公益的市民也在助人過程中創新家風。「我就是你的拐杖」,是長春市柏合愛心模擬新家的家訓,戶主李桂梅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李桂梅,又名柏合,是一名肢體二級殘疾人。她贍養母親十多年,在母親去世後,她把對父母的孝心轉化成回報社會孤寡、殘疾、特困群體的大愛。她在2012年3月與長春市社會福利院孤寡老人姜春禮結為愛心模擬家庭,每月都去探望「老爸」,並為其按摩理療。
一次,99歲的姜春禮在李桂梅攙扶下出門時,發現拐杖忘帶了,李桂梅從內心說出了一句:「我就是您的拐杖!」以後,隨著模擬新家的老人和志願者不斷增多,很多志願者就把這句話當成家訓傳承下來。
促進家訓文化轉化復興,融入當代生活
源遠流長的中國家訓文化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瑰寶,對其傳承發展有助於打通核心價值觀通向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心靈之路。近年極力倡導建立中國 家訓學的江蘇師範大學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陳延斌認為,傳統家訓雖不再是「篇篇藥石,言言龜鑒」,但總體上仍不失為先人們留下的一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 產尤其是倫理文化遺產,其久經淬鍊而蘊含的忠、孝、仁、義、勤、信、廉、恥等倫理精神,與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契合之處。
上海婚姻家庭研究會原會長孫小琪表示,中華民族的子孫應該了解自己本土民族文化傳承,而過去幾十年,家庭中的傳統文化教育在我國一到兩代人中是削弱、缺失的,現在是補課的時候。
海南省婦女兒童問題研究會副會長、海南師範大學家庭教育專家林中偉教授說,要大力復興中華傳統家風文化,把家風弘揚與治理國家緊緊聯繫在一起。 儘管傳統大家族的家庭結構已瓦解,轉變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小家庭(如三口之家),但家庭依然是社會的細胞和基本單位,輩際家風傳承依然重要。
近十年來,家族文化研究漸受重視,《山東文化世家研究書系》選擇一大地域文化圈內若干世家進行分類,全面挖掘傳承家族優秀文化資源,這在全國是首次。
許多家訓經典至今仍有很強的生命力,精華遠遠大於糟粕。《朱子家訓》問世後,曾使「江淮以南皆懸之壁」,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之作。半 月談記者在南方一些家庭採訪時注意到,不少人家堂屋仍懸掛著用毛筆書寫的這篇只有500餘字的「治家之經」,其中有許多名句,如「黎明即起,洒掃庭除」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等,祖孫相傳,家喻戶曉。
中國家教文化的集大成者《錢氏家訓》,於2013年被確定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起歷代其他家訓,《錢氏家訓》在篇章結構上增加了「社會」 和「國家」兩篇,在「國家」篇中開篇就強調「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從家族責任走向社會責任是其高於一般家訓的地方,也成為錢氏家族 人傑輩出的深層文化基因。僅近現代以來,從錢家就走出了上百位重量級的各界人物,許多屬於傑出的父子檔:錢穆、錢遜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基博、錢 鍾書父子;錢學森、錢永剛父子;錢學榘、錢永佑、錢永健父子兄弟等。
在錢氏家族後人、上海社科院專家錢運春看來,《錢氏家訓》可以與「中國家訓」通用,在當下中國社會推廣。這部家訓采諸子百家經典、諸姓氏家訓的精華,不必也不應為錢氏一家所擁有,而應是全社會共同的文化財富。
今天培育與弘揚核心價值觀,仍有必要向傳統家訓文化寶庫再回首、再認識,從歷史深處汲取啟示和力量。華中師範大學教授余玉花舉例說,核心價值觀 中的「誠信」元素在傳統家訓中大量存在,涉及誠信立身、誠信交友、誠信為官與誠信經商等各個方面,如《姚氏教訓》提出的「不能欺、不忍欺、不敢欺」等箴言 值得借鑒,古為今用。
復興家訓學和家訓文化,應當強化問題意識,將傳統家訓教化內容、途徑方法與當今時代特點和民眾家庭生活緊密結合。陳延斌呼籲,當前亟須直面現實問題,讓家訓學從書齋走向生活,凸顯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
新城王氏、聊城傅氏都認為,先輩為官清廉的事迹正是如今提倡的廉政文化,應進一步挖掘和轉化。對家訓中的「非讀書之人勿汝友也」,王超則有不同看法。這句家訓初衷是告誡族人要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但放在今天,交朋友不應有此成見。
王超認為,對家訓文化的傳承發展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比如理一理家訓文化中最精華的東西,摒棄某些有局限性、不合時宜的東西,把祖宗 敬畏文化、崇尚學問、厚道處事、正直做人等事迹寫成通俗易懂的文章,利用新媒體手段傳播開來,讓後裔族人特別是孩子們看得懂,讓家族文化活起來。
山西省社科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趙雨林曾撰寫過現代版《戒子蒙訓》:閱書健體,積日得習;勤儉自立,莫貪便宜;意發即謀,見賢思 齊;遇挫擇省,多哭無益;學玩尊序,規範有畢;溫故而智,不棄誤疑……趙雨林說:「現代家訓要從小處著手,不講大道理而教給大智慧,積日得習,省己教人, 使孩子從小學會做人、處事的本領。」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常嗣新呼籲,國家應當制定以傳統文化為藍本的家風教育標準,並上升到法律形式;注重利用傳統節日、人生重大時刻等節點,如在結婚這一人生重大時刻,對子女進行孝敬父母、互敬互愛、勤儉持家等家風教育。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不少家訓已超越了家庭範圍和家族意識,化為校訓、鄉規等,賦予家國天下的情懷,成為涵養現代公民精神的有益源泉。浙江嘉善 縣一所小學把《了凡四訓》的「功過格」修身方法運用到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開展「能量少年」評比。浙江省從2013年開始在全省範圍內啟動了農村文化禮 堂,傳承家訓,推廣新型村規民約。當下,浙江省又在廣泛開展「樹最美家風、創最美家庭」主題活動。
當今中國,無數父母在苦苦尋找教育孩子的靈丹妙藥,翻開厚重的中華文明歷史,其中關於家庭教育、家風培育的思想奇珍遍地,當代家庭教育的重重困 惑,許多都可以從先人的智慧遺產中找到答案或獲得啟迪。當然,需要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辯證態度,對傳統家風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 源源不斷地輸送養分,推動構建當代人的道德共同體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本篇參與采寫記者:劉寶森 張穎 王菲菲 周楠 趙葉蘋 張鶯 李美娟 趙琬微 仇逸 范春生 蕭海川)
今年4月11日,湖北竹溪縣中鋒鎮同慶溝村村民龍慶周在向讀初中的孫子講述自家的家規家訓。竹溪縣以家庭教育為突破口,通過立家規、傳家訓、評家風等方式,連年開展「家規家訓興萬家」活動 杜華舉攝
「最美家庭」引領民間好家風
——國之本在家:家風教育憂思錄(之四)
半月談家風教育調研小分隊
這是一個個平凡的中國家庭,卻擁有人世間最美好的家風。在日常生活中,從他們的身上不斷閃爍出美德之光:樂於奉獻、與人為善、陽光樂觀、互敬互 愛、誠實守信等。這些「最美家庭」成員,以自己的高尚和堅持,塑造並傳承著各自美好的家風、門風,同時也在為社會創造和修復出一個個健康的道德細胞,開墾 出一片片道德綠洲,點燃了一座座道德燈塔。
半月談記者懷著敬意和感動,走進一些民間「最美家庭」,走近這些優良家風的引領者和示範者。
「家報」:十二字家風傳承的「根據地」
日報、晚報、早報、快報,人們對此司空見慣,但「家報」呢?這是南京的馮樹憑、羅巧珍老夫婦已經辦了24年的一份家庭小報,傳遞著獨具特色的家風。
「家報」始於1991年,當年,羅巧珍從南京旭光儀器廠退休。「我們有4個子女,後來又都有下一代,孩子們小的時候在身邊,可以隨時指出他們的 進步和不足,但孩子長大成家,見面交流的機會就少了。」本著教育孩子的宗旨,老兩口一合計,就萌生了辦報的想法,決定用一份家庭小報記錄下家庭成員的點點 滴滴。
1991年6月30日,「家報」創刊。「從第一期『家報』開始,我們家的家風就在一份接一份的報紙中慢慢傳遞。」馮樹憑的小女兒馮宣東說。走進 馮樹憑家客廳,最醒目的便是那一摞摞已經裝訂成冊的《家報》,其中既有家庭成員外出遊玩的遊記,也有家庭成員生病入院後眾人爭相照料的感動。
通過「家報」,7個散落南京各處的小家庭被緊緊凝聚在一起。馮樹憑的大女兒馮俐南說,每一期的「家報」每個家庭都有一份,不僅有紙質的,還有電子版。「家報」不僅是大家庭的「消息樹」,更是家風傳承的「根據地」。
「我們的家風十二個字:堅持和諧、追求卓越、爭取奉獻。」羅巧珍說,孩子們都大了,面對面講道理他們面子上過不去,而有了「家報」這個平台,讓他們通過閱讀,自己去體會、領悟。
目前,17人的大家庭,7個小家庭,一家有事大家幫,一人有病全家關懷。工作上,馮家的4個子女都不斷追求卓越。
馮樹憑說,創辦「家報」,豐富了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條適合他們這個大家庭家教的新方式,所以「家報」還將一直辦下去。
「留德給子孫,不要留錢給子孫」
在江蘇鎮江古樸幽深的三善巷裡,住著一位百歲老人劉潔如。今年101歲高齡的劉潔如,靠著燒茶水爐將9個子女培養成才,而她更是在已近90歲時成為鎮江第一批、也是至今最年長的「社會媽媽」,先後資助多名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
就如所住巷子的名稱一樣,與人為善、喜做善事、樂踐善行貫穿於劉潔如一生。老人沒有退休收入,只有每月從水爐業協會領的生活費,從當初的80元 增至現在的120元。20多年前,鎮江市福利院還未搬遷時,劉潔如將兒女們給的零花錢積攢下來,每年都要向福利院捐款600元。
79歲生日那天,她給兒女們訂了個規矩,每年都要另外給她一些錢。「老太太不愁吃不愁穿,要錢幹嘛?」當時兒女們挺納悶,但孝順的他們還是依言而行。於是,從1994年開始,劉潔如將兒女們給的錢存起來,除了每年給福利院捐款外,還資助困難孩子上學以及其他捐贈。
「『不要留錢給子孫,要留德給子孫』,這可能是我母親最樸素的家風概念。」劉潔如的兒子劉天鶴說,「媽媽這些年來堅持做公益,我們整個大家庭都特別支持。她捐款,我們負責跑腿,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兄弟姐妹覺得特別有福氣。」
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4個女兒也都成為「社會媽媽」,每人資助了一名小學生。劉潔如老人的愛心正在不斷傳遞、發酵,街坊鄰居們也學習她以做公益為樂事。
「讓美、陽光和正能量充滿生活空間」
「我們家沒有催人淚下的曲折故事,只是少些抱怨、羨慕、嫉妒的心態,將心思用在經營生活上。」山西太原人陳恩光有個三口之家,走進他家,一幅書 法「雅」字映入眼帘。在客廳背景牆上,懸掛著一個海水沙灘圖案的電子屏,電子屏右側是個圓形圖案。陳恩光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的「家徽」。
「吃飯不剩一粒米,每餐一杯水,每年一掃墓,每年最多看一部電視連續劇,與親友交往留有一定空間,樓房每天一通風。」這「六個一」便是陳家的家 規;而「至善、至誠、至健、至雅、至上」這「五個至」則是陳家的家訓。「訂立家規、家訓是希望家裡人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生活上達到一定的精神高度。」 陳恩光說。
陳恩光出生後被「過繼」到本家伯父家,因此,有了生父和養父兩個父親。在他10歲那年,養父去世。他說,養父是個特別熱心的人,以前住在大雜院 里,每次下水道堵了都是他在疏通。從養父身上,他學到了男子漢的責任和擔當。生父是個農民,一生勤勞儉樸。陳恩光說,生父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鼓勵大家 「往上走」。
在這樣的氛圍引導下,陳家生活蒸蒸日上。「生活美不美,關鍵在自己。」陳恩光說,「我們要在生活中發現美、弘揚美、提升美,讓美、陽光和正能量充滿生活空間。」
「不吃不喝也要還賬,不能讓鄉親們戳脊梁骨」
2010年8月19日,山西晉城市遭遇了一場強降雨,位於市區東北部的北石店鎮的降水量超過200毫米。在北石店鎮南石店村的一家麵粉廠,庫存70多萬斤小麥全被雨水浸泡。
面對被洪水衝垮的庫房,麵粉廠主人劉平貴冒著生命危險,趟水翻過圍牆,進入財務室搶救出厚厚的賬簿,那是周邊18個村莊200多戶農民的存糧賬本。
「有賬我就能算清損失,以後就能如數還給鄉親們。」劉平貴說。
面對滿目蕭條的廠房和80多萬元的損失,有人出主意讓他們關門停業,到外面躲一陣,把剩下的爛攤子留給政府處理,但劉平貴一口拒絕。「咱不怨天也不怨地,不吃不喝也要還賬,不能讓鄉親們戳脊梁骨!」
於是,劉平貴和丈夫李繼林橫下一條心,決定還糧。夫妻二人取出全部積蓄,又向親戚借了10萬元,全部換成小麥磨成麵粉存放起來,保證鄉親們不管 什麼時候來都能拿到麵粉。隨後,劉平貴一直在家守著麵粉廠,李繼林和大女兒李夢霞則外出打工賺錢購買小麥,不斷磨成麵粉還給鄉親們。
為了守信用還糧食,劉平貴一家人多年過著吃饅頭就鹹菜的清苦生活。如今,80萬元的損失已經賠償了近70萬元。「遭這麼大的災,晚上經常愁得我睡不著覺。但想想咱沒壞良心,也就覺得踏實很多,在孩子面前也不覺得虧心。」劉平貴說。
把互敬、包容、奉獻當作傳家寶
在廣西桂林灕江源頭貓兒山腳下的過江鋪村,住著一對讓人羨慕的「神仙眷侶」,他們滿頭銀髮,常常手拉手外出散步。他們是86歲的張育松和83歲的劉景秀。
從1951年結婚,64年來他們就像初戀一樣深愛著對方。小兒子劉玉在日記里這樣寫道:60多年來,父母一直「秤不離砣」,從未紅過臉。
張育松和劉景秀在結婚第二年,曾遭遇過家庭的一次變故:大女兒剛出生,他們就被劉景秀後娘趕出家門。然而劉景秀父親去世後,夫妻倆卻不計前嫌把 後娘接到身邊盡孝。後娘因患病癱瘓在床,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直到一年前95歲的老人去世。去世前,後娘拉著張育松和劉景秀的手,流著淚為自己當年趕他們 出來而道歉。
住在貓兒山腳下的張育松每年都會帶頭上山種樹,他知道種樹就是保護水源。不管家裡多忙,事情再多,劉景秀都會支持丈夫,陪老伴上山植樹,幾十年 如一日。在父母的影響下,1998年劉玉從桂林市區回到故鄉承包大片水源林,建起忘憂谷,保護灕江源。如今,忘憂谷已成為桂林有名的環保教育基地。
「崇文尚德,知恩圖報」
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有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女主人樊桂英已經83歲。夫婦倆養育了7個子女,他們以樸素的安身立命理念和道德認知,在兒女子孫中形成「崇文尚德,知恩圖報」的淳美家風。
為了讓孩子們接受好的教育,從1962年起,他們如孟母擇鄰,三次舉家搬遷。如今,夫妻倆將7個子女都培養成人。這個四世同堂之家培養公務員9名,事業單位人員8名,軍官2名,個體工商業者7名,在讀大學生4名。
「人活在世,要知恩圖報,要積德行善。過去我們日子苦,現在有能力了,就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樊桂英不僅說給子孫聽,也做給子孫看。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年年都要回一趟向海鄉新興村,看望在困難時幫助過自己的老鄰居。
在老人的教育下,全家人長期資助6名孤兒,共向社會無償捐獻60餘萬元。「我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工資交給奶奶去捐助,沒有什麼想法,這麼多年在奶奶的帶領下,大家已經養成了習慣。」樊桂英的小孫子說。
「愛我就必須對姐姐好」
對於家住江蘇常熟董浜鎮的錢炳剛夫婦來說,家風是什麼,還是個模糊的概念,但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讓兩個女兒深深領悟到,什麼是不離不棄,什麼是人之大愛。
大女兒錢敏丹今年37歲,但三分之二的時間是躺在床上的。一出生她就罹患了類似「漸凍人」的疾病。錢炳剛夫婦帶著女兒四處求醫。當醫生斷言孩子活不過16歲時,夫妻倆帶著孩子回了家。
由於病情惡化,錢敏丹剛讀到初中,就不得不中斷學業。錢敏丹靠著僅能動的兩根手指,躺在床上自學網頁設計,在淘寶開網店。為了幫錢敏丹實現大學夢,家人把幾千頁的自考輔導書用數碼相機拍下來,放在電腦里給她看。
如今,錢敏丹不僅自學通過了13門考試,拿到了南京師範大學的心理學大專文憑,還用3年多時間寫出25萬字的自傳《活著的100個理由》。她在自傳後記中寫道:「家人的愛,是我生命的支點。」
在姐姐的激勵下,妹妹錢敏焰也順利考上大學,如今是常熟市法院一位優秀的法官。和牢記法律條文一樣,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照顧姐姐。她 在找對象時定下規矩:「愛我就必須對姐姐好,以後要和我一起照顧姐姐。否則,條件再好也免談。」工作後,錢敏焰和丈夫每年都會帶著姐姐一起旅行。
「不離不棄,是爸爸媽媽從小就言傳身教的,我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錢家姐妹說,不僅是對家人,她們也希望自己的不離不棄能幫到其他人。錢敏丹 說,自己之所以選擇心理學,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一天天惡化,哪一天若再打不了字,寫不了書了,就算只剩下說話的力氣,還能用所學知識去幫助、開導那 些迷茫困惑的心靈,讓他們重新點燃生活下去的希望。 (本篇參與采寫記者:劉巍巍 張穎 王菲菲 張鶯 趙琬微 趙葉蘋 李美娟 周楠)(策劃:王永霞)
推薦閱讀:
※免費師範生和師範生,選哪個?
※所謂「素質教育」,教育出來的素質都去哪了?
※前方高能請注意:迪拜史上最豪大學!
※復讀:提高數學跟英語成績的建議?
※《師說》裡面為什麼「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對於自己卻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