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基礎知識(一)
太極拳採用了意識和運動相結合的鍛煉方法,所以它不僅是肢體運動,而且更強調用意。打太極拳時,要求以意導體,精神集中,意念始終集中在動作上,這樣就能排除大腦其它雜念的干擾,專註於指揮與調節全身的活動變化,使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自我意識控制能力得到加強,傳遞信息的速度與準確性得到提高,從而改善了神經系統的功能。
太極拳是一種輕鬆柔和、連綿不斷的勻速運動,是有氧運動。打太極拳要求「虛胸實腹」。「虛胸」能給心臟活動以充分餘地,使心肌放鬆,容量增大,排血量增多;「實腹」有助於下腔靜脈血液迴流心臟,減少淤血,減輕心臟負擔。
打太極拳要求放鬆,能使肌肉組織的毛細血管開放,數量增多,口徑加大,保證肌肉供血,有助於機體組織物質交換,保證內環境的穩定。
打太極拳要求動作與呼吸自然配合,採用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相配合,可加大呼吸深度,增大肺活量,使肺泡通氣量增大,氣體交換得到改善,因而呼吸器官功能得到提高。
打太極拳要求以腰為主宰,全身節節貫穿,一動而無有不動,對骨骼、肌肉、關節有良好的影響。
太極拳的姿勢要求
太極拳是一種上下相隨,鬆勁相兼,一動而無有不動的全身運動。每個動作都是由身體和各部分密切配合來完成的。若要正確掌握每個動作,必須對身體各部分有一定的姿勢要求。
(一)頭頸
打太極拳要求頭部自然上頂,過去有人稱提頂、吊頂、懸頂或懸頂弛項、頭頂項領、頭頂項豎等。頭頸勿左右歪斜,前俯後仰,頸肌勿僵直。頭頸動作應隨身體沿縱軸轉動,與軀幹的旋轉上下協調一致。
打太極拳面部要放鬆自然,口要自然閉合或微微張開,牙齒輕輕咬合,舌自然平放或舌尖抵上齶,用鼻呼吸,眼神要隨身體的轉動注視前手或平視前方(個別時候看後手)。要神態自然,注意力集中。
(二)胸背
打太極拳要注意「含胸拔背」。「含胸」就是胸不外挺,兩臂微內含,胸肌放鬆。「拔背」就是脊背舒展自然,胸部鬆開,免除肋間肌緊張,這樣呼吸就能自然舒暢,益於血液迴流心臟。
(三)腹部
「虛胸實腹」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實腹」就是氣沉小腹。要做到「實腹」首先要注意腹部放鬆,保持呼吸深長勻靜,加大橫膈膜運動幅度,使腹內壓變化加大,腹腔內髒得到「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四)腰脊
腰在太極拳運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腰為車軸」,「刻刻留心在腰間」,「活潑於腰」的說法。打太極拳時要微微後弓,並松腰垂臀,儘可能減小腰彎,達到直腰的要求。就是以前所說的「坐腰」與「填腰」。凡是由虛而逐漸落實的動作,腰部都要注意有意識向下松垂,腰腹不可前挺或後屈,以免影響動作靈活、自如地轉換。屈髖屈膝是保持腰部正確姿勢不可缺少的補償動作,這樣做能使身體穩固,動作圓活完整。
(五)臀襠
打太極拳要求垂臀、吊襠,以免運動時臀部左右扭動或後突,失去自然下垂的狀態。
垂臀(斂臀)是要求臀部松垂內斂,脊骨尾向前微收,以保持脊柱正直,腹肌放鬆,使呼吸舒暢;同時也可使身體重心稍降低,以維持身體平衡。吊襠是指肛門內提或會陰內縮,目的是積極促進直腸下靜脈向上迴流,改善會陰組織功能。
(六)腿部
腿部活動時要求松胯、屈膝、兩腳落地,重心穩定,動作輕穩靈便。要求兩腿進退虛實分明,除起勢與收勢外避免體重同時落在雙腿上。承受全部或大部分體重的腿為實,另一腿為虛。虛腳起著一個支點的作用,如虛步的前腳和弓步的後腳。
邁步時,一腿支撐體重,穩定重心,另一腿緩緩邁出,腳根先落地,然後過度到全腳掌落地;後退時,腳掌先著地,然後慢慢踏實;橫步時,側出腳先落腳尖,然後腳掌、腳跟信有次落地。跟步、墊步都是先落腳尖或腳掌。腳的起落要輕巧靈活。
腿的進退要求先提膝後提腳跟。只有膝部放鬆動作才能輕盈。在步法中應屈膝時鷲要屈到一定程度,無論單腿獨立或雙腳負重,自起勢到收勢膝關節都應保持輕度屈曲。
步法的轉換應注意踝關節的配合。如腳尖上翹、下垂、內扣和外撇動作都要緩慢輕柔,轉動時一般以腳掌為軸,如簡化太極拳自起勢變成野馬分鬃時,右腿以腳掌為軸,而腳跟移動後撐,動作就比較靈便舒適。還要靠運轉腰胯。太極拳有「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步隨身換」的說法。
(七)臂部
沉肩墜肘和坐腕,肩關節放鬆,使胸背部放鬆,達到上肢輕鬆靈活,下肢沉實穩固。肘關節必須保持微屈是為了松沉肩關節,便於臂的屈伸迴旋與動作虛實轉換。
手臂一伸一屈不可平出平入,直來直往。腕部與前臂的旋轉動作亦要表現出來。
腕部要松活。定勢時或手掌前推至終點時,腕部要微微下塌,掌指微展直,即為坐腕或塌腕,手臂屈回時,指濱又徐徐變成微彎的含蓄狀態。
手和肩的動作要完整一致。手不可過度向前引伸,以免把臂伸直,達不到沉肩墜肘的要求。但也不可過分地沉肩垂肘,影響手向前引伸,易使臂部過於彎曲。
運動時,臂部始終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掌的推收動作不要有明顯停頓,這樣才能做到連綿不斷,輕而不浮,沉而不僵,靈活自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