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數思維——易學的基本思維方式
象數思維方式是易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中華思維方式的元點和代表,它不僅決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面貌、特性和走向,而且決定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審美意識及風俗習慣;不僅滲透到最深層面的民族心理結構,而且滲透到外顯層面的實用操作技術;不僅影響了中國傳統的哲學社會科學,而且影響了中國傳統的自然科學各學科。
具有整體性特徵——重整體和合,輕個體分析,並在各自層面影響著中華傳統文化。
整體觀念是《周易》最重要的觀念之一。《周易》卦爻是一個整體,八卦、六十四卦為兩級全息系統。八卦是陰陽二爻三維組合體,六十四卦是陰陽二爻六維組合體。後者六個爻位上二爻為天道、下二爻為地道、中二爻為人道,天地人三才融為一體。卦爻符號模型是事物呈現運動模式,筮法數字模型是事物潛在運動模式,對天地的推演、時間的發展、宇宙陰陽規律的變化作整體模擬,對萬事萬物的生成、分類、變化、運動作系統描述。六十四卦模式以「六爻」、「六位」關係為基礎,以時、位、中、比、應、乘等為原則和標準,給人們提供一個從時間、空間、條件、關係全方位分析問題、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
易道的「一陰一陽」既說明人與自然具有對立性,也說明其具有和諧性、統一性。「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表示對立面的相互推移、相互轉化與相互依存。《易傳》提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認為不同事物只要同類就可相互感應、相互吸引,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反映了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的整體觀念。《易傳》將「保合太和」看成是「易」的最高理想境界。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相互對立與和諧、感應與交流被《周易》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周易》的基本思維理念,開創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特徵。
歷代象數學家通過取象思維大大強化了這一特徵。漢易象數學家發明的卦氣說、爻辰說將天文、物候、節氣、時令等要素納入卦中,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八宮說、納甲說將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人倫等級、月體盈虧等視為一體;乾坤升降、卦變說以卦為本位,通過卦的化生變化,建立起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宋易象數派通過河洛圖式、先天易圖式構建世界的整體模式,將天時、地理、動植物、人體、器官、道德倫理、社會制度、歷史演變等等統統納入其中,以說明宇宙萬事萬物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普遍聯繫的整體;周敦頤的太極圖式將宇宙「太極」與人倫「人極」相聯繫,從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的宇宙生成論角度,把天地人有機地統一起來,組成一個「太極」整體和諧系統。
象數學家在解《易》中,所採用的取象、取數的方法,正是反映整體思維的特徵。卦象、物象作為獨立的個體,看似互不關連的,《說卦傳》及象數學家把它們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建立起卦象與物象、物象與物象之間的普遍聯繫,把原本複雜紛繁、互不連貫的宇宙萬物加以整合,使之簡約化、系統化。
象數學家還對整體觀思想作過深刻的闡述。如邵雍在《觀物外篇》中以「萬」與「一」說明萬物合則為一體,分則為萬物:
十分為百,百分為千,千為分萬,猶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葉,愈大則愈少,愈細則愈繁,合之斯為一,衍之斯為萬。
認為萬事萬物是逐層分化而來,個體事物的發展是從單純到複雜,沒有止境的,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相聯繫的整體,猶如根—干—枝—葉,只是「合」與「衍」的區別,所謂「合一衍萬」,即是整體思維的反映。
清代方以智提出「細統」說,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大系統:
有質者皆地,而所以然者皆天,同時皆備,同時渾淪,此統本末也,幽明大小皆交汁為一者也。五行七曜,五方六矩,兩端交攝,相制相生,定盤推盤,有幾可研,此細本末也。統在細中,有統統,有細統,有統細,有細細,差別不明,則無以開物成務,而釋疑辨惑者無從征焉。(《周易時論合編·繫辭上》)
認為天地是一個「同時皆備,同時渾淪」的整體,一切大小本末事物都在它的統攝之下,即「統本末」;這一整體的各部分存在差別,又存在相交、相生、相制、相轉換的聯繫,此即「細本末」。整體不脫離個體部分而存在,整體有「統統」和「細統」之別,部分又有「統細」、「細細」之別。在統一的整體中,事物的層次總是統中有細,細中有統,「統」與「細」相互蘊涵。
整體的思想對中國文化各層面影響極為深遠。就《周易》整體太和觀與儒道兩家的整體和諧觀相比而言,儒家強調「中庸」,偏向於將自然人化;道家強調「混沌」、「素樸」,偏向於將人自然化,而《周易》則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等感應、對等交流,又不抹煞各自的對立、獨立的特性。《周易》「太極」是陰陽整體對等和諧的最高概念,也是象數思維的理性提煉。宋明以後的陰陽魚「太極圖」,就是太極觀的形象寫照。
只是在後世的發展中,《周易》整體和諧的一面被強化,而獨立、對等的一面被弱化。董仲舒強調「大一統」思想,經後代統治者的大力宣傳,「大一統」思維方式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主幹。隨著大一統思維的不斷深化,「太極」被視為至尊的「一」,世界萬物起源於「一」,全國定於一尊,就是皇帝,這種思維方式在調和矛盾、鞏固民族團結、穩定國家政治、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並促進統一、防止並結束分裂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民眾的鬥爭性、獨立性被遏制,迎合或促成了封建君主專制,形成了一元化政治結構。
推薦閱讀:
※10思維模型:信息不對稱—經濟學思維
※培養邏輯思維,只要這五步
※看命思維提示
※《詩詞津梁》四 「詩要講形象思維」
※男女的異性思維和行為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