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最為誤國誤民的四位皇帝,乾隆暫居第二

  縱觀中國歷史,滿清王朝的出現,其實是一種歷史的退步。事實上,清朝在制度、軍事、國防、外交等諸多方面都遠遠不如明朝。更為可悲的是,清朝還出現了四位誤國誤民的皇帝,使得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滿清王朝268年的悲哀歷史中,先後歷經十二位皇帝。而其中,以下四位最為誤國誤民:

  第四位:咸豐皇帝

  

  即愛新覺羅·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也是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

  咸豐皇帝在位期間,國內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英法兩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可謂滿目瘡痍。然而,咸豐皇帝面臨著內憂外患、國將不國的嚴重局面,而他卻無膽識、無遠略、無才能、無作為。此種情形,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從政治角度來看,咸豐帝雖說是嘔心瀝血,用力改革,可還是沒有挽回敗局。再加上他做出了很多錯誤的抉擇,所以清朝還是那樣千瘡百孔。清朝存在的政治腐敗,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等問題,他一個也沒解決。他的疏忽太多了,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他沒有阻止慈禧篡政,還加速了慈禧的篡政。

  可以說,咸豐最大的失敗是沒有臨終之前除掉慈禧, 從而使中國墜入了更深的深淵。

  第三位:嘉慶皇帝

  

  即愛新覺羅·顒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顒琰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嘉慶帝即位後,對貪污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於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嘉慶帝與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兩個字,是嘉慶帝的主要性格特點。嘉慶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爭、南京簽約、聯軍入京、帝後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嘉慶的平庸,並不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歷史的必然。在乾隆晚期,清朝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白蓮教的起義,再加上乾隆晚年舉辦壽宴過度的奢華,使得嘉慶初期國庫空虛,所以說乾隆實際上是留下了個爛攤子給嘉慶。

  第二位:乾隆皇帝

  

  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他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皇帝是清朝皇帝中好大喜功的典型,他自詡「十全老人」,曾先後六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經過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在乾隆的揮霍下國庫卻變得囊中羞澀。

  晚年的乾隆更是變本加厲,耀武揚威,不知羞恥,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轉向」道咸衰世」的種子。可以說,清朝之衰,實衰於乾隆。

  第一位:道光皇帝

  

  即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更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儘管道光皇帝的一生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不高,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清王朝在他的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更為可悲的是,此後十年,道光皇帝旻寧苟安姑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學習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

  可以說,道光皇帝在位的30年,不僅是清朝歷史上最為悲哀的時期,亦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悲哀的時期。正是在這一段時期,中國的尊嚴被踐踏,領土被蠶食,主權被破壞。凡此種種,令人嘆息。


推薦閱讀:

在天牛老爺身邊(二):義和團一驢分屍
清朝丨官府「臨時工」的灰色收入

TAG:歷史 | 清朝 | 清朝歷史 | 皇帝 | 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