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哪一場戰役讓中國損兵六七十萬,喪失國土二十餘萬公里?

翻遍抗戰史,沒有一場戰役讓中國如此屈辱,它直接導致中國損兵六七十萬,喪失國土二十餘萬公里丟掉城市一百四十六座,失去空軍基地七個、飛機場三十六個。沒錯這就是發生在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

作戰地點:從名字可以得知:河南、湖南、廣西,其實還包括廣東和貴州

作戰時間:1944年4月到12月

國名黨出動了多少兵力:130萬左右

日軍出動兵力:40到50萬

作戰之前中國地位:四大國之一,沒錯1943年11月在開羅,中美英三國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12月發表《開羅宣言》

而這場戰役的國際背景是:歐洲戰場盟軍接連獲勝——蘇軍發動白俄羅斯殲滅戰,英法聯軍實施諾曼底登陸。太平洋站場:從1942年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就不佔據優勢,到1944年美國逐次收復太平洋各島,日軍的海上補給線已被美軍盡數掐斷。

而美國在華的空軍基地更讓日軍寢食難安,不僅本土受到嚴重威脅,而且其長江補給線也時常受到美國空軍的威脅而無法發揮效能

在此絕境下,日軍決定作最後一搏,由岡村寧次親自指揮,集重兵發動戰略進攻,打通平漢、粵漢和湘桂鐵路,摧毀美空軍基地,以使本土免受空襲之虞,為此日軍投入51萬兵力,為侵華以來歷次戰事之最。

在第一階段的豫中會戰中,就分別由第一戰區司令官蔣鼎文和不敗將軍湯恩伯給本場戰事奠定了基調。第一戰區自1941年的中條山之戰以來已經有三年沒有大規模戰事了,中日雙方隔河對峙,日方也看似毫無越雷池一步之念,而巧的是,蔣鼎文也正是因中條山之戰而上任的——前任長官衛立煌因此戰一敗塗地而被削職奪權,也就是說,事實上,自蔣鼎文履任以來,第一戰區就還沒打過什麼大仗。蔣鼎文本以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聞名,當年在西北便惡名遠播,以致剛到第一戰區,日軍還給他畫了一幅一手抱美人一手拿鈔票的漫畫。被調到第一戰區,蔣司令想必心裡是不爽的,畢竟西北山高皇帝遠,跟日本接觸也少,日子太太平平,但是在第一戰區待久了,蔣司令就發現自己著實是福將——到哪哪太平。太平慣了的蔣司令自然弛廢已久,加之抗戰局勢逐漸好,蔣司令也認為以他的福氣,大概能坐到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到時候再作為戰區司令去受降一下,風光一把,想想真是令人心馳神往。但是,三年沒動作的日本卻突然要有動作了,而蔣司令雖然萬般不願,也只好勉為其難地布置一番,戰前開了個會,但議題壓根就不是調整戰略部署,以便更好抗敵,而是要各級軍官提高警惕,趁著日本人還沒來,趕緊布置老婆孩子帶著搜刮而來的民脂民膏先行開溜,以免戰事一啟,奔命無地。

大敵當前,蔣司令依然還是一副穩坐釣魚台的架勢,也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戰略調整,甚至司令部依然設在黃河岸邊的洛陽——美其名曰臨陣督戰,便於鼓舞士氣,不明究竟的還以為他是真的寵辱不驚呢,事實果真如此嗎?日本人開始渡河進攻之後,我們的蔣司令就一副愛誰誰的模樣,任憑湯恩伯兵團在中牟、許昌一帶苦戰,他就是按兵不動,不聞不問,直到湯恩伯兵團被日軍分割包圍,乃至丟盔卸甲,而等到大難臨頭,日軍逼近,蔣司令就乾脆把軍隊一拋,帶著長官部一行人等往伏牛山裡一躲,把司令部洛陽也拱手讓人。38天內,日軍便輕鬆佔領開封至潼關間約400公里、新鄉至信陽間約350公里的廣大中原地區,順利打通平漢線南段,而指揮這一切的,則正是那位「寵辱不驚」的蔣司令,如此指揮,真是千刀萬剮都不解恨。

而湯恩伯呢?老實說,第一戰區就他的部隊在打仗,可謂是孤軍奮戰,但話說回來,為什麼蔣鼎文不管他呢?誰還不知道湯恩伯是個什麼德行?當年跟雜牌李宗仁鬧僵也罷了,被調到第一戰區後,乾脆跟同為中央軍嫡系的蔣鼎文也行若水火,以至於戰事一啟,便各奔東西。有人說湯恩伯不錯啊,至少還打仗了,後來因友軍不管他而丟城失地也不全是他的責任,但是,他是怎麼輸的呢?我們用蔣委員長戰後檢討的原文來作答:

「此次會戰(1944年豫中會戰)期間,所意想不到之特殊現象,即豫西山地民眾到處截擊軍隊,無論槍支彈藥,在所必取,雖高射炮、無線電台等,亦均予截留。甚至圍擊我部隊,槍殺我官兵,亦時有所聞。尤以軍隊到處,保、甲、鄉長逃避一空,同時,並將倉庫存糧搶走,形成空室清野,使我官兵有數日不得一餐者。一方面固由於絕對少數不肖士兵不守紀律,擾及閭裏,而行政缺乏基礎,未能配合軍事,實為主因。其結果各部隊於進時,所受民眾截擊之損失,殆較重於作戰之損失,言之殊為痛心。」

大名鼎鼎的豫湘桂戰役便是在豫中會戰這一塌糊塗的潰敗中開啟的,而事實上,豫中會戰最丟人的也壓根不是潰敗本身,而是潰敗的方式——抗戰官兵居然被抗日民眾給四處截擊繳械,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的咄咄怪相,國府治政之糜爛,也真是曠古絕今了。國府抗戰7年,走過風風雨雨,歷過千難萬險,能堅持到接近勝利的今日,說實話,很不容易,也確實值得我們為之擊節嘆。然而,抗戰的目的是為了解民於倒懸,時至今日,我們的抗戰卻讓生靈塗炭,民怨沸騰,甚至逼著人民當漢奸,試問,如此抗戰又有何益?如李宗仁所說,國府執政多年,吏治之壞猶過於當年北洋,百姓之苦日甚一日,如此政府,怎能不最終丟掉天下?

在豫湘桂戰役的第一階段戰事中,日軍可算是兵不血刃便打通了平漢線,一路追南逐北,一掃太平洋戰爭以來之鬱悶,用時一月有餘,便將廣大中原盡數納入掌中,這也為接下來的第二階段戰事長衡會戰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跟第一戰區此前三年沒有大戰不同,第九戰區是中日雙方交戰以來競逐的焦點,光是長沙會戰就有三次,而在薛岳指揮下,中方兩勝一敗,略佔上風,尤其第三次長沙會戰更是抗戰中少數值得一提的戰事。第九戰區自然不會像第一戰區那麼畏葸懼戰,但沒有此問題,還有彼問題,第九戰區的問題主要有二:其一,對日軍作戰決心和兵力投入出現嚴重低估——軍令部長徐永昌便認為日軍沒有持久進攻力,部隊也屬雜湊,而薛岳則認為日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失利後一時不敢問津長沙,同時日軍兵力因抽調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在中國大陸力量薄弱,加之時值雨季,氣候和湖南的地形也不利於日軍機械化部隊作戰,在這樣的思維引導下,大戰之前,蔣介石也令薛岳以原有兵力作戰,並未因此增兵;其二,薛岳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繼續採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為敵所悉的打法,將主力配於兩翼,中路且戰且走,固守長沙據點,而後待日軍久攻不下,實施兩翼包抄,三面合圍。

實際情況是,日軍在此次作戰中一開始便投入了遠超中方估計的兵力——第一線部署5個師團並列於湘北、鄂南之華容、岳陽、崇陽一線,另以3個師團部署於第二線監利、蒲圻和崇陽一線,共約15萬人;而在具體戰法上,日軍也吸取了先前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教訓,針鋒相對,也將主力布置在兩翼。在接連犯了判斷失策、戰略布置為敵識破這兩個錯誤之後,長沙的戰事已經早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而接下來也無非是走個過場。日軍從5月26日開始進攻後,我軍便步步受制,薛岳的兩翼部隊遭遇挫折,中路則難以抵擋日軍的兇猛攻勢,而等到日軍以兩個師團3萬餘人的兵力兵臨長沙城下,中方守軍居然只有一個軍1萬餘人的兵力,結局自是可想而知,長沙很快便於6月18日失陷。

長沙失陷後,衡陽就成為了雙方的競爭焦點,為了阻滯日軍南進,第九戰區令各部在6月20日起反擊日軍,但是收效甚微,日軍還是繼續南下,6月28日,日軍以第68師團和第116師團開始進攻衡陽,而衡陽守軍方先覺第10軍則據城死守。衡陽保衛戰是整體糜爛的豫湘桂戰役中唯一的亮色,在方先覺將軍的指揮下,居然整整堅守47天,於7月2日、7月20日,兩次在重創日軍的前提下逼迫日軍停止進攻,而直至日軍集結四個師團的兵力,於8月4日第三次圍攻衡陽後,我軍才在傷亡慘重、彈盡糧絕的形勢下宣告失利。8月7日,方先覺率各級軍官發表「再見來生」通電,次日方將軍欲拔槍自戕,以死殉國,被部下攔阻,終被日軍俘虜,後在三個月後逃出生天。

第九戰區的作戰顯然比第一戰區強了百倍,與豫中會戰一潰千里不同,長衡會戰雖然在前期遭到嚴重挫折,未幾長沙宣告淪陷,但在後期的衡陽保衛戰中,第九戰區的將士們終究還是體現了國軍精銳應有的戰力和鬥志,而方先覺堅守衡陽長達47天的戰績,也足以彪炳史冊。遺憾的是,抗日名將薛岳將軍神奇不再,所謂狐狸不會落入同一個陷阱,薛岳埋下了同一個陷阱,卻無法指望日本人再度跳進去。原本勝敗兵家常事,薛岳此敗本無足為怪,但是,薛岳輸得實在不是時候,在歐戰戰場盟軍各國紛紛收復失地發動戰略反攻的形勢下,我軍卻一敗而再敗,接連丟城失地,自此榮耀盡失,顏面無存,為友邦所輕。

豫湘桂戰役還未結束——雖然國民黨政府已經輸了個乾淨,但是日本的戰略計劃還沒達成,在豫湘的戰事結束後,現在輪到桂了——第三階段的戰事稱為桂柳會戰,而日軍的目的則是佔據湘桂鐵路,並進一步打通桂越(越南)公路。日軍的作戰部署是:以第11集團軍6個師團又1個旅團,於29日由衡陽沿鐵路向湘桂邊界推進;以第23集團軍2個師團又1個獨立混成旅團,於9月6日由廣東清遠等地沿西江向廣西梧州進攻,另1個獨立混成旅團由廣東遂溪向廣西容縣進攻,指揮官為岡村寧次,共有兵力16萬。此次作戰區域隸屬張發奎統率的第四戰區,共有守軍20餘萬人。當然了,在豫中會戰和長衡會戰相繼失利的形勢下,我軍也很難在此次戰役的掃尾戰中有何突出表現,總體而言,桂柳會戰算是中規中矩,沒有像豫中會戰那樣丟人,也沒有出現像衡陽保衛戰這樣提氣的戰事,一切都是波瀾不驚。日軍節節推進,而我軍則集中兵力防守桂柳,戰至11月11日,日軍相繼攻陷桂林和柳州;24日,日軍陷南寧;28日,日軍南方軍第21師一部從越南突入中國,向廣西綏淥(今屬扶綏)進攻;12月10日,日軍第21師與第22師各一部在綏淥會合。自此豫湘桂戰役全面結束,日本將大陸交通線全數打通。

好吧,說到這兒,得告一段落了。

民國好不容易贏得了國際尊重,但是經此一役,辛苦經營起的國際形象毀於一旦,對此戰最表寒心便是美國駐華參事史迪威,此公本就與蔣介石不睦,此戰後更是對蔣介石的拙劣指揮和國府的腐敗深感憤怒,直指此戰失利的主因是蔣政權的腐化無能,並主張由其取代蔣介石之位,全權指揮中國抗戰。而美國當局雖然最終以撤換史迪威作結,但是對蔣介石的失望實是不言而喻,這也為美國主動要求假想敵蘇聯出兵東北埋下了伏筆。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自從豫湘桂潰敗之後,美英兩國已經徹底對國府的戰鬥力喪失了信心。1945年,美英背著中國,將遠東權益分給蘇聯,換來斯大林決定出兵中國東北。

《雅爾塔密約》關於遠東利益:維持外蒙古的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鄰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千島群島交予蘇聯。

寫在最後民國的抗戰本應成為我中華民族復甦的標誌,而事實上,在豫湘桂戰役之前,我們與強敵日本糾纏七年,牽制其大量部隊,歷經艱辛而終未亡國,這本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英美友邦也頗是對我國刮目相看,在開羅會議上也力挺我國出台了《開羅宣言》,聲明對日姿態,要求日本歸還我所佔領土,然而隨著豫湘桂戰役的結束,我們從《開羅宣言》時期的四強,變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腩角色

即便日寇真的被逐出中國,我們就能立即迎來民族自立了嗎?那獨立的外蒙和丟失的東北權益又該怎麼算?這筆賬需要算到誰的頭上?國際社會現實得很,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從未失效,而在抗戰中付出了沉重代價、為反法西斯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的民國,則還要為趁火打劫的所謂友邦來買單,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真的即將成為戰勝國嗎?又有哪個戰勝國會像我們這樣屈辱呢?我們在錯誤的時刻作出了錯誤的事情,並因此得到了錯誤的結果,如是而已。我們取得了抗戰的勝利,但是在勝利上面我們則須打個引號,因為這勝利的背後隱藏的恥辱交易。

本文系 「時章系列」作者無官腔原創,載標明出處


推薦閱讀:

中國十一大難懂「方言」
65個國家(地區)對中國施行免簽、落地簽,白本護照,說走就走,速度收藏!
簡論中國神話的類型
《國中國文第四冊》(1978版)
中國四大兵器之祖:弓祖、刀祖、劍祖,最早一件兵器與宇宙同生

TAG:中國 | 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