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首都博物館極品玉器欣賞(二)
首博 明 青玉花瓣鳳紋佩飾
首博 明 青白玉龍首螭紋帶鉤明代(1368-1644)長14.5厘米 寬3.1厘米宣武區右安門外明代萬通墓出土 明清時期玉帶鉤的用途由實用的腰帶扣,演變為裝飾性的玩賞之物。造型趨於統一,以龍首玉帶鉤為主流。工藝上明代較粗寬,清代較細膩,光亮度高。特別是清代還出現了較多的翡翠龍鉤。此件帶鉤青白玉質,帶土沁,為"蒼龍教子"圖紋樣,龍首為鉤,鉤背上浮雕一子螭,陰刻細毛髮飄拂,圓鈕上附一金別子。墓主萬通是萬貴的弟弟,萬貴的長女為明憲宗寵妃,正因為這種戚族關係,萬貴及其兄弟輩都封官加爵,顯赫一時。
首博 清 依次為鑲金翠 白玉 青玉 管
首博 明青玉龍紋佩
首博 清 墨玉巧作葫蘆連環佩
首博 明 青白玉如意雲紋蓋瓶
首博 明 青玉螭紋鋮佩
首博 清 玉觥
首博 清 白玉人物墜
首博 清 白玉仙人出行山子
首博 清 白玉仙人出行山子
首博 清 白玉吉祥有餘牌
首博 清 白玉小造像
首博 清 白玉活心佩清代(1644-1911)玉佩主體為三個同心環,裡面兩個同心環雕成可旋轉的活環,中心環呈扁形活心,三個同心環由外至內依次雕出天干、地支的陰陽魚太極,地支與太極可以輪迴轉動,兩條鯰魚口含水草順勢伏於外環之上,鏤空的水草上配以「卐」字盤。「鯰」與「年」諧音,「卐」與「萬」相通,天干、地支為古人紀年,太極為陰陽兩界,寓意「乾坤無盡、鴻運永駐」。
首博 清 白玉童子詩文佩清代(1644-1911)長6.3厘米 寬4.8厘米 佩白玉質,細潤光亮。一面琢刻人物,周邊為花邊形細框,刻畫細膩;另一面無邊框,琢刻詩文,內容為 "青雲連直上,指日近龍光"。佩上方有小孔,可系佩。
首博 清 白玉蓮藕荷葉形花插
首博 清 白玉蓮藕荷葉形花插清代(1644-1911)玉花插以荷葉、荷花、蓮藕節相融製成,翻卷的荷葉作花插口,葉脈清晰自然,藕節七成底托,頂端的荷葉起平衡作用,器形小巧典雅。
首博 清 白玉福錢轉花佩
首博 清 白玉童子牧牛
首博 清 白玉雲蝠童子佩
首博 清 白玉刻詩板指
首博 清 翠扳指
首博 清 翠扳指(李蓮英)清代(1644-1911)高2.5厘米 直徑3厘米海淀恩濟庄李蓮英墓出土 此扳指顏色翠綠,透明度極佳。扳指主人李蓮英(1848-1911),直隸河間(今河北)人,深得慈禧寵信,由梳頭房太監升總管太監,賜二品頂戴,在宮中50餘年,歷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慈禧死後出宮。其墓佔地20餘畝,隨葬品均為奇珍異寶。
首博 明 青白玉鶴壽有餘龍柄壺明(1368-1644)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明代玉壺是當時具有特色的玉器,數量眾多,形式多樣。由於當時飲茶、飲酒之風盛行,所以帶把的玉壺日益增多,壺面常飾有吉祥圖案。此玉壺蓋上立雕鴛鴦為鈕,以排列整齊的短陰刻線呈示羽毛,壺的肩部浮雕獸面,單陰刻六隻飛鶴,腹部四尾鯉魚在浪花中浮游,壺底雕琢小渦紋為足。壺直流,鏤空螭龍作柄。壺上紋飾分別諧「福壽」、「鯉魚躍龍門」、「官升三級」的吉祥寓意。琢刻精緻,是明代早期玉作的典型作品。
首博 清 玉紫檀雕松鹿三鑲如意 玉如意身上分別刻有「百福」、「雲蝠」、「海水」圖案,及「御制」隸書填金文字:「養以萬方樂無量,德因必得壽維貞」以及「臣于敏中敬書」字樣,其中「臣于敏中」為朱文,「敬書」為白文。(于敏中清代大臣以文章為乾隆皇帝所重)
首博 清 青玉天雞紋如意
首博 清 青白玉螭龍紋五格圈形盒
首博 清 青白玉螭龍紋五格圈形盒清代(1644-1911)高3.4厘米 直徑12厘米 盒為青白玉質,溫潤無瑕,圈形盒底內分為五格,上配五節略成弧形的蓋,蓋上浮雕螭龍,盒為子母扣。造型別緻精巧,光亮度好。
首博 清 青玉雙鳳鐲
首博 清 青玉麻花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