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天險,最後一戰

雪峰天險,最後一戰(附照片)

①芷江百姓用自製的碾子碾壓機場跑道。本報記者 鄭蔚湘西雪峰山戰役,有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最後一戰」之稱。其實,這「最後一戰」最初並不在中日兩國軍隊的作戰計劃之中,至少在1945年年初如是。有日軍大本營於1945年1月20日下達的《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為證。其中,關於在中國大陸的作戰計劃是這麼說的:「在中國大陸方面,要根據下列各項,指導對主敵美軍之作戰。(一)迅速增強中國大陸的戰略態勢,要確保以日本國土為核心的大陸國防要地,擊敗從東、西兩個正面進攻之敵(特別是美軍),粉碎其企圖;(二)加強中國東、南沿海要地的戰備,使南海群島與台灣相配合,充分發揮在中國東海周圍的作戰力量,尤其是航空作戰力量;(三)估計美軍在向日本本土進攻之前,或者在進攻本土的同時,以其主力或強大的一部進攻大陸,因此,要促進和加強上海及廣東方面的作戰準備……」要讀懂以上的作戰計劃,先要知曉1944年下半年以來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的態勢:1944年6月15日夜,美軍「飛虎隊」的20架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從中國成都基地起飛,掀開了對日本本土戰略轟炸的戰幔。同年11月,美軍又從馬里亞納群島的基地展開對日本本土的轟炸。隨後,美軍航母艦載機也加入了空襲行動。美軍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開始大規模地摧毀日本的軍事工業和軍事力量;1945年1月9日,美軍開始在呂宋島西岸登陸,開始了光復菲律賓的戰鬥;而在緬甸,中美英盟軍也屢戰屢捷,令日軍難以抵擋……毫無疑問,日軍大勢已去。防禦「美軍向日本本土進攻」,已成為其頭號戰略任務。按常理,此時日軍在中國大陸應收縮戰線,進入戰略防禦,將重兵調至東南沿海,並吸引美軍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力圖在中國戰場上消耗美軍主力,從而儘可能地推遲美軍對日本本土的進攻。但侵華日軍偏偏發動了西進芷江的「芷江作戰」,死亡臨頭,還要亡命反撲,這就是日本法西斯特有的瘋狂。祖祖輩輩的湘西人,從未想到過他們在中國的歷史上竟然這麼重要:面對兇猛的敵人,必須用血肉築就新的長城!湘西的雪峰山,南起於湘桂邊境的大南山,北側傾伏於洞庭湖區,南北綿亘300餘公里,東西橫跨80-120公里,峰巒嶺脊在千米之上,主峰蘇寶頂海拔1934米。溝谷深割,嶺壑交替。整個山體東坡陡峻、西坡緩傾。沅江支流巫水、漵水等均出自山地兩側。兩條幹流切過雪峰山體中北段,河道呈「S」狀轉折,形成峽谷。如此地勢,西部易守、東部難攻。如若西犯,無疑將陷入孫武所言的「死地」。日軍恰恰犯此大忌,落入了其不得不哀嘆的陷阱。游擊隊發現了日寇的毒計謀划進攻芷江的,正是侵華日軍最高司令官岡村寧次。軍旅作家曾凡華告訴記者,1945年3月30日,岡村寧次來到日軍第20軍司令部,下達進攻命令,並決定從日本本土抽調第47師團等兵力前來助戰。4月5日,日軍第20軍召開了師、團長及獨立旅團長會議,制定了一份陰險周密的進攻計劃:4月9日凌晨,第20軍主力分三路從邵陽出發;在正式進攻之前,第116師團109聯隊派出飯島克己大隊,以突襲作戰的方式,從寶慶秘密向雪峰山的腹地龍潭司進擊,悄悄佔領雪峰山通往安江-芷江方面的隘口,以斷中國軍隊後路,並為日軍主力在雪峰山圍殲中國軍隊的主力和進攻芷江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為牽制守備常德的中國第18軍,第64師團駐沅江城的步兵旅團先期派出2個大隊的兵力南攻益陽,造成日軍將益陽作為主攻方面的假象。但日軍戰前的頻繁調動,還是引起了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的高度警惕,於4月11日下達了作戰預令。令第四方面軍總司令王耀武率第18軍、第73軍、第74軍和第100軍,第三方面軍總司令湯恩伯率第27集團軍的第94軍、第26軍迎戰日寇。曾任漵浦縣史志辦主任的張昌竹,數年來潛心研究雪峰山之戰。他告訴記者,日軍的毒計險些得逞,發現日寇飯島挺進隊偷襲龍潭的,還是漵浦縣的抗日游擊隊。那是4月16日,抗日游擊隊第6縱隊第4支隊長向承祖派出20名隊員前往紅岩嶺、油漆坪一帶進行偵察。翌晨,游擊隊上山巡邏。山上雲霧繚繞,游擊隊發現叢林中似有部隊出沒,即用號兵與對方聯絡,對方不答;再喊話喝問,對方答曰:「不要誤會,我們是中央軍57師的。」話音未落,成排子彈已經射來,游擊隊員易偉學中彈倒地。日軍已到龍潭!向承祖立即向第100軍副軍長唐冠英報告。龍潭位於漵浦正南方向約70餘公里。此前,中方的判斷是,日寇有可能攻擊漵浦的機場,正將原守備龍潭的51師調往漵浦。得知敵偷襲龍潭,唐冠英立即令51師回防。若日軍佔領了龍潭,就可以進攻第四方面軍司令部所在的安江,而一旦佔領安江,芷江就一覽無遺地暴露在日軍的坦克和火炮面前。戰鬥在雪峰山脈的腹地展開。日軍已佔龍潭小黃沙對面的鷹形山和牛形山,居高臨下,扼住了通往安江的要道。率先回師龍潭的中國陸軍51師153團第7連,開始仰攻鷹形山。如今,記者站在鷹形山腳下,覺得鷹形山似乎並不險峻,高度不過700米左右,但當時要將它從敵寇手中奪回,戰鬥卻極為慘烈。小黃沙村85歲的老鄉張傳成,當時不過15歲,曾跟著父親和兄弟挑擔送飯。下山時,日軍的一顆子彈將他左手的小指打斷。他曾看著7連連長文成海帶著一個連往山上沖,密林里槍聲、爆炸聲響成一片。激戰一天,7連120多名官兵只撤下來7個兄弟。「你別看鷹形山沒有周圍的紅岩嶺、車岩嶺高。它的山頂上有三個庵堂和一個天然岩屋。岩屋裡可以住一百多人,炮彈都打不垮,鬼子在山上守了二十來天。」張傳成說。那後來怎麼把山上的鬼子消滅的?「靠『飛虎隊』啊。開始飛機扔的是炸彈,不管用,鬼子躲在岩屋裡,炸不到他。後來飛虎隊扔下好多『硫磺彈』,把整座鷹形山燒著了,才攻下。」張傳成說的「硫磺彈」,就是美軍剛發明不久的凝固汽油彈。「陳納德的『飛虎隊』從芷江機場飛到這裡,不過120公里,快得很。P-40戰機對山上的鬼子輪番俯衝轟炸,第一批飛機投下燃燒彈剛飛走,第二批又到了,燃燒彈把整座山燒紅了。當年的老人家說,火滅了之後,整座山沒有一棵草,只立著一根根光禿禿的燒過的樹榦,就連土都不一樣了。」張昌竹說。70年後的今天,鷹形山林木茂盛,一片綠色;山腳下是一片初熟的稻田。但山上日軍挖的戰壕的遺迹仍在,有的已經坍塌了,不過一條溝,有的還有大半個人深。它為什麼叫鷹形山?「從空中看下去,它的形狀像只張開翅膀的老鷹,氣勢威武。雪峰山之戰後,鷹形山改名『英雄山』了,紀念犧牲的中國軍人,現在它叫英雄山。」張昌竹自豪地說。中美空軍混合團從「紅岩機場」出擊日軍為什麼要急著攻佔芷江機場?如下的這組數據,可幫助各位理解:雪峰山戰役,歷時42天,據不完全統計,中美空軍共出動P-40、P-51戰機共2500架次,平均每天60架次,戰事最激烈時一天出動戰機250架次,B-25中型轟炸機出動183架次,共發射彈藥360萬發,投彈100萬磅,殲敵約一萬餘人。而在中美空軍的打擊下已喪失制空權的日軍,整個作戰期間僅出動過7架次飛機,發動了5次空襲和空投,全部投彈數僅為22枚。這也許給了絕望中的日軍些許心理上的安慰,也許讓他們更加絕望?芷江抗戰勝利紀念館館長吳建宏告訴記者,芷江機場是湖南省內早期較大的軍用機場之一,始建於1933年。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根據陳納德對芷江機場的考察建議,蔣介石及中央航空委員會向湖南省政府發出了「將芷江機場由現在的800米見方擴修為1200米見方的大型軍用前進機場」的緊急電令。為儘快完成擴建任務,當時的省主席何鍵下令從麻陽、晃縣、黔陽、會同、辰溪等5縣按壯丁人數徵調民工趕赴芷江搶修機場,加上芷江當地徵集的勞力,六縣民工人數達到2萬多人。1938年1月,正是湘西的寒冬季節,芷江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時工程開工了。修機場,最重要的機械是壓路機。當時湘西哪裡有壓路機?湘西民工就自製石碾子。石碾子由水泥、鵝卵石、油灰加蛋清拌在一起製成,最大的直徑1.8米、重達5噸以上,要上百人才能拉動。當數百上千人喊著整齊的號子同時拉動幾個石碾子,來回碾壓機場跑道時,在場的美國工程人員無不為之動容。在芷江機場邊上的美國飛虎隊紀念館院子的一角,記者見到了當年修機場的多個石碾子。經數萬民工拚死搶修,1938年10月,芷江機場終於擴建完成,空軍第九航空總站即從武漢遷來芷江。何謂「拚死搶修」?因疫病流行,為建機場先後付出了1.9萬名民工的性命。但這長1400米、寬400米見方的停機坪,以及長1100米、寬15米、厚0.3米的卵石跑道,成了美國飛虎隊在抗戰中後期最重要的前進基地之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軍正式參戰。為適應美軍新機種的投入,芷江機場此後還不斷改擴建,最後建成的跑道長達3000米,可起降B-25中型轟炸機。吳建宏館長告訴記者,為保密起見,當時中美雙方約定不使用芷江機場這個名字。美軍電文中芷江機場的代號是「萬能之王」,而中國軍方的代號是「紅岩機場」。儘管如此,日寇還是派來姦細混入芷江,於是日機開始空襲芷江機場,前後總計38次。陳納德真是足智多謀的將軍。芷江多毛竹,一天,他忽然走進機場邊上的農家,讓老農用毛竹幫他編製和P-40一樣大小的「竹飛機」。待編製成數十架「竹飛機」後,白天用軍用帆布蓋上,遠看如真飛機一般;晚上再揭開,停在機坪上吸引日機。一次,日機晚上偷襲芷江機場,先發射照明彈,在亮光里看見一架架「飛機」停滿機坪,於是得意洋洋地俯衝下來轟炸。沒料到「飛虎隊」早在日機的頭頂上恭候,以老鷹撲食般地將它們打得落花流水,而地面上的不過是「竹飛機」而已。吳建宏說,從此以後,日機再也不敢侵犯芷江機場。1944年,美空軍第十四航空隊、有中國飛行員加盟的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五大隊從芷江機場起飛,先後三次空襲漢口白螺磯機場,共擊毀日機160餘架,全殲了日軍第四十八飛行隊。是年12月18日,陳納德將軍又動用B-29重型轟炸機實施了武漢大轟炸,終於將日軍空軍基本逐出了華東及華南的天空。「飛虎隊」在中緬印戰場上以1誜7.7的戰損比,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牢牢掌控了戰場制空權。雖有制空權,但在雪峰山區從空中攻擊日軍,絕非易事。首先是山高林密,其次是敵我交錯,最初還誤炸了自己人。「飛虎隊」於是讓地面部隊用白布做成大大的「A」,尖頭所指的方向,就是轟炸目標。後來,美軍還首次使用移動對空聯絡台,在前沿直接指示攻擊目標,炸得日軍白天不敢離開工事,炮兵等重武器只要一開火暴露就被炸毀,令日軍完全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我們漵浦人,沒有一個做漢奸」「我們漵浦人,沒有一個做漢奸。」這是漵浦縣委宣傳部長熊水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還有什麼比「沒有漢奸」更值得自豪的?「日軍沒能踏進漵浦縣城。」他強調說。漵浦本是革命老區,1927年1月,漵浦創建了懷化地區第一個中共縣委。1935年,賀龍、任弼時、肖克、王震率領的紅二、六軍團途經漵浦,2000多漵浦兒女參加了紅軍。1937年,漵浦縣的《民眾呼聲報》就是共產黨創辦的。當漵浦成為抗戰前線時,在共產黨領導或影響下的抗日游擊隊就成立了7支,協同正規軍作戰。小黃沙村83歲的村民張傳美告訴記者,當中日軍隊在鷹形山、紅岩嶺激戰時,小黃沙村的老百姓在張氏宗祠里殺豬煮飯,犒勞中國軍人。張氏宗祠前面的牆壁上則開了射擊孔,對日軍射擊。記者特意去看了,射擊孔仍在。「長官見我們三個後生子年紀小,就讓我們幫他們拉電話線。」張傳美回憶說,「青山界那裡打得厲害。我們也不會打槍,長官就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手榴彈。」他回憶說,「青山界很高,當我們三個下山時,突然看見山腰裡一堆鬼子在圍著煮飯。怎麼辦?那兩個兄弟膽子大,朝鬼子扔了兩顆手榴彈,只聽『咣』、『咣』兩聲爆炸,他倆就拉上我跑了。我們都不敢看,也不知炸到鬼子沒有,我的手榴彈都沒有顧得上扔。直到後來奪回了青山界,部隊去打掃戰場,才說那個山窩子里炸死了9個鬼子。」老人笑了起來。讓日軍痛苦的還有瑤族兄弟的「嗅槍隊」,所謂「嗅槍」其實就是鳥銃。日軍見對方鼻子往槍上一嗅,立即射出一堆鐵砂,因此叫他們「嗅槍隊」。其實這是瑤族武裝自衛隊,隊長是瑤族首領蘭春達,有80名隊員,看家武器是21支鳥銃。他們對日軍最大的威脅是「來無影、去無蹤」。突然從草叢裡打來一排槍,只要被擊中後,滿身鐵砂,雖不致當場斃命,但鐵砂剝又剝不掉、扒又扒不出,痛苦不堪。鬼子還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只能對著深山密林亂放一通槍。一個叫張堯慶的村民回憶說,打鬼子時,一個中國士兵悄悄來到他家門口,脫下磨穿了底的鞋子給他看,懇請張送他一雙鞋子。張讓他自己進屋挑一雙合腳的。士兵說,我不敢,長官有言,不準進老百姓的門。張堯慶就脫下自己那雙半新的布鞋送給他。士兵很感激張,說了句張堯慶至今不忘的話:「馬上要上前線了,不知能不能活著回來。」後來,張堯慶再也沒有見過這個年輕的士兵。而日軍在龍潭地區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張昌竹告訴記者,當地政府曾做過統計,日軍在龍潭地區20個村子殺死殺傷村民兩百多人、強姦婦女393人,就連尼姑庵堂里84歲的老婆婆都慘遭輪姦,還被殺滅口。張傳成老漢氣憤地說:「鬼子進村,雞鴨豬牛都遭殃。他們要吃牛肉,不是先殺牛再吃肉,而是把活牛吊在樹上,直接從活牛身上割肉,牛痛得慘叫。」逃進山裡的村民,聽著自家的耕牛在一陣陣慘叫,痛苦萬狀又不敢下山。「咱這裡的農民,從來就把牛當作家庭的重要成員,」張昌竹告訴記者,「漵浦人家過年,年菜里是不允許上牛肉的。耕牛是農家的命根子,這種感情只有農民才能懂。」「從鬼子在活牛身上割肉吃,就知道他們有多殘暴。」張昌竹說,「不過,他們對自己人也一樣。那年,仗打到5月7日,日寇109聯隊、120聯隊和133聯隊的殘部,被中國陸軍第74軍51師和第100軍19師、63師合圍,逃到只有一百多口人的小村莊黃連江。5月11日,日軍將500多個重傷員抬進村裡的關聖殿和彭、吳、周這三家的四合大院,澆上汽油焚化。熊熊烈火中,日軍重傷員的慘叫聲不絕。」這伙殘敵最後逃走了嗎?「沒有。次日凌晨,這一千多鬼子往洞口桃林方向突圍,在峽谷中被早已設伏的中國軍隊全殲。這叫惡貫滿盈。」殮骸巍冢,化魄長庚雪峰山戰役,中國軍隊出動20個師,總兵力約20萬人。而日軍出動了第二十軍的4個師團以及部分補充兵力,總計約8萬餘人。但參戰的大部分中國軍隊已換裝美式武器,戰鬥力大為增強。曾凡華告訴記者,就在雪峰山戰役開始不久,王震領導的359旅南下支隊,在湖南拔除日軍據點時,繳獲了日軍進攻芷江機場的作戰計劃,及時交給了友軍,也讓陸軍司令部更多了解了日軍作戰計劃和進攻意圖。中國軍隊的作戰意志非常堅決:武岡的守軍是一個加強營,在日軍的攻擊下雖傷亡過半,但仍如銅牆鐵壁一般。中國第44師及時出現在日軍後方,令日軍不得不撤離武岡,放棄武陽,向花園市突圍,但他們被追擊而來的中國軍隊再度包圍,日軍丟棄騾馬、重炮,落荒而逃,日軍獨立步兵第一一五大隊長小笠原七郎被擊斃,余部幾被全殲。在中美空軍的大力支援下,第四方面軍對日軍發動了全面的反擊。5月9日,岡村寧次已經明白獲勝無望,於是下令中止作戰。當時擔任第四方面軍中將參謀長的邱維達在回憶錄中寫道,第74軍57師在洞口、江口、青岩等地已全殲日軍一個聯隊。而日軍二十師團的數萬人馬,均被合圍在雪峰山地區,日軍糧彈補給中斷多日,開始鬥志渙散。但5月20日深夜,他突然接到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電話,「說中央已經確定日期召開六中全會,委座催何(應欽)回重慶,親自向大會報告湘西大捷經過。何總說,戰鬥仍在繼續,他去報告大捷,前方後方豈不矛盾?」於是,王耀武要他「早日結束這場戰鬥」。邱維達說,為了善始善終結束這場戰鬥,最快也得5天。王耀武最後讓他在胡璉包圍圈的正面洞口附近先放開個口子。邱維達說,如果你們真要這樣干,我作為幕僚長,利害得失我不能隱瞞,我不能執行,請你電話直接告訴部隊行動。「我放下話筒不久,何總又來電話。他說我後天清早要回重慶,王佐民同你談的問題,希望你全面考慮。最重要的一句,我至今仍未忘懷,他說:『軍事要配合政治吧。』」當時的第11師師長楊伯濤證實:「正欲乘勝前進,準備全部殲滅被圍日軍時,忽然接到軍長鬍璉轉來上級命令:令我將扼守在右下江市的一個團全部撤離,該師集中全力向敵側面進攻。這樣就讓開一面、豁出了一段口子,讓日軍順公路逃竄。」數萬日軍在最後時刻逃出了包圍圈。儘管雪峰山戰役未能全殲被圍之敵,令人扼腕痛惜。但其戰績依然輝煌:在8年抗戰中,中國軍人與日軍的平均傷亡比不低於7誜1,有時甚至可能更多。而雪峰山戰役中,中國軍人傷亡20660人,其中陣亡者為7817人(其中軍官823人),失蹤380人。而被擊斃的日軍人數為12498人、馬匹1286匹,擊毀汽車292輛。日軍的被擊斃人數首次超過了陣亡的中國軍人數。雪峰山戰役勝利結束後,正在漵浦任教的錢鍾書先生的父親錢基博,應邀為死亡將士題寫碑文。他在《陸軍第五十一師保衛龍潭司陣亡將士公墓碑文》寫道:「彼狡者寇,墮我百城。百城可墮,眾志不傾!龍潭寸隘,屹莫我爭。非隘之嚴,而氣憤盈。成師以出,誓死無生。刈寇如草,曾不聞聲。寇血以瀝,我屍亦橫。殮骸巍冢,化魄長庚。千秋萬歲,仰莫與京!」
推薦閱讀:

細數百年來那些一戰成名的致命武器!
五代十國第一戰神李存勖的成名之作:三垂岡之戰(TOP86)
這妹紙顏值身材爆表啊,模特界有誰可一戰?
彭德懷曾談平型關大捷:一戰殲敵如麻|彭德懷|平型關大捷

TAG:一戰 | 最後一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