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製「中國威脅論」讓日本政府很疲憊?日本媒體也很累!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近日披露,日本駐英國大使館從大約一年前開始,每月出資1萬英鎊收買英國一家右翼智庫在英國製造和渲染「中國威脅論」。分析人士指出,這只是日本政府在海外對中國潑「輿論髒水」的冰山一角。
據報道,亨利·傑克遜協會與日本大使館簽訂的合同2016年就已生效,並計劃在今年4月續簽。受合同驅使,亨利·傑克遜協會慫恿包括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在內的政客和記者攻擊中國外交政策。
令人心寒的是,《星期日泰晤士報》曝光此事後,西方媒體幾乎根本不見有什麼後續報道,輿論上也幾乎沒有任何發酵。在日本,「日本媒體大體上『集體封殺』了這個消息」。這件事的主導者如果是中國,國際輿論估計早就炸了。
英國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
不罵中國,
日本記者的日子都沒法過
很多日本記者私下裡感慨「不在稿子里加入批判中國的評論,稿子就通不過」,這就很尷尬了,說好的新聞媒體是報道真相的呢?批評中國竟成為日本媒體人的政治正確,「不是來自上司的命令,而是記者的自我審查」,「中國威脅論在日本的言論空間中已經常態化」。
因而在日本的格外關注下,中國無論做什麼都會被說三道四。
*比如去年10月,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說起來算不得對日本有什麼威脅吧。結果,日本的《產經新聞》立即以《世界警惕中國軍事利用加劇》為題進行報道!Excuse me?航空領域也能聯想到「軍事利用加劇」??不覺得太牽強嗎?人家並不這麼覺得,其他日本電視台和報紙立馬跟進,散布類似論調。即使是以前被認為較為客(you)觀(jie)中(cao)立的一些媒體也沒能把持住。
*再比如去年12月25日,中國航母遼寧艦通過了宮古水道,日本媒體立即扯上「戰略」,進行了大幅渲染報道,《朝日新聞》還評論說「中國防衛能力增強……(此舉旨在)撼動特朗普……牽制台灣」。講真,這麼大驚小怪真的好么?
上至政府,下至學者
都演的一手好戲
在日本國內,「中國威脅論」一直甚囂塵上。怎麼說呢,上至政府,下至民間,都在這麼嚷嚷。你以為人家真的是在惶惶不安么?才不嘞,他們只不過是想藉此達到自己的目的罷了。演的最投入的就是小泉政府和安倍政府,一直在炮製中國威脅論。
2001年,小泉的外交智庫提交了一份《21世紀日本外交基本戰略》。人家說自己遇到了「鴉片戰爭以來150年間未曾出現的『強大的中國』的新問題,在安全方面,中國局勢力量的增強,從中長期看可能對日本構成嚴重威脅」。
2005年12月,日本民主黨首前原誠司更是比較敢講,正式提出「中國威脅論」。他說中國的擴軍路線是「現實的威脅」。12月22日,麻生太郎也摻了一腳,說中國加強軍力「正在成為相當程度的現實性威脅」。待會兒給大家看實際數字,看看是誰想加強軍力,是誰想給別國帶來威脅。
總之在日本,上到執政黨要員和野黨代表,下到民間媒體和戰略思想研究機構等,都不同程度的認可「中國威脅論」的觀點。
2015年日本共同社就曾披露過日本外務省打算在2016年繼續拿出756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5億元),以進行圍繞領土及歷史認識問題的「國際公關」,而且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要在中國和韓國培養配合日本政府的「知日派」!
這一招是不是很尷尬,通過公關來營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又通過「中國威脅論」,來抹黑中國,無論中國做什麼都有「軍事威脅」!日本這樣搞事情,其實就是在演苦情戲,裝小可憐,說到底還是為了通過新的安保政策,甚至修憲。
所以,英國那家被曝光的右翼智庫,只不過是日本政府這番苦情戲中的一個並不太重要的龍套角色。而今天中國的個別媒體對於日本政府針對中國的種種卑鄙手段的漠不關心,乃至為日本政府積極辯護、轉移視線,才是日本政府已經取得成效的「主攻點」,人家已經打入我們內部了。
美國需要一個假想敵
「中國威脅論」不僅在日本很有市場,在美國、西方國家、韓國以及東南亞某些國家中也很流行。
很多公共知識分子抨擊起媒體來,總愛拿美國媒體作為正面例子。你瞧瞧人家,都在說真話,都在追求真相。可拉倒吧。
美國詹姆斯·麥迪遜大學副教授楊毅和同事分析回顧了美國五份主流報紙,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先驅報》,在1992年到2006年間對「中國威脅」的報道。結果真是分分鐘打臉。
在這15年里,這些報紙一共刊載376篇報道「中國威脅」的文章。共假想出三種形式的「中國威脅」:軍事與戰略威脅、經濟與貿易威脅、政治與意識形態威脅。還真別不信,這就是他們的傳統。
美國「冷戰思維之父」凱南就曾指出,某些美國人有個怪癖:「時時刻刻都想在美國國境以外找到一個罪惡的中心,以便把美國的一切麻煩都算在它的賬上」。也就是所謂的「假想敵」。冷戰結束後,西方世界急需尋找下一個對手,結果社會主義中國莫名躺槍。
1995年,一位美國學者詹姆斯·哈克特就曾說「在蘇聯解體五年之後,一個新的邪惡帝國正在出現,它的名字叫中國。」嗯哼?中國怎麼就邪惡了?
另一位美國學者,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項目主任羅斯·芒羅甚至發表了《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真正的威脅來自中國》。巨龍怎麼了?我們不就是個頭大一些么,惹著你了嗎?
進入21世紀後,「中國威脅論」仍有廣泛的市場,不過當下中國威脅論包含的範圍更廣,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幾乎每一個領域:中國計算機黑客、食品安全、環境污染、海外移民、中國間諜、糧食安全等等方面的威脅論,層出不窮。
中國真的搞事情了嗎?
中國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崛起,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全球實力分布,從長期來看,也會影響主要大國的戰略範圍和全球態勢。但講真,中國真的沒有搞事情。
實際上,根據SIPRI的數據,中國軍費的增長並不及同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同時按照人均來看,2014年日本的人均費用為360美元,中國只有155美元,不到日本一半。「軍費膨脹」一說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又何來「中國威脅」。
日本硬要給中國扣「軍事威脅」這個高帽子,無非是想裝可憐,煽動日本民眾的危機感,製造借口。安倍政府已經掙脫了「專屬防衛」的束縛,解禁了集體自衛權,修改了「武器出口三原則」,並進一步邁向修憲。這戲演的,真是順風順水。
中國像一個巨人站在人群中,儘管他性情平和,但其他人還是會對他有心理上的恐懼。所以說中國威脅並不是中國主觀上的行為,而是他國的臆想。借用金一南教授的話:這不是言語所能夠撇清的問題,以為它根本就不是一個講道理的事情。
國內學者也對2006年1月到2006年6月30日之間,國際12家主流媒體的416篇關於「中國威脅」的輿情動態進行分析。數據表明,外媒眼中的中國最主要的威脅是中國經濟,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其次才是資源與環境問題、地緣政治與軍事威脅,「軟實力威脅」也進入了外媒視野。
利益衝突是各國抹黑中國的主要原因,歐美、日韓與中國有經濟利益之爭、東南亞一些國家與中國有領土資源之爭、日本與中國有地區主導權之爭、中美有國際話語權之爭等等。
此外,對很多西方人來說,中國模式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西方價值的挑戰和競爭。他們的擔憂不僅僅在於很多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經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還在於即使在西方,那些對美國和西方模式不再感興趣的西方人也開始看重中國模式。
不過我們也要認識到,到目前為止,中國產業的許多進步屬於跟隨型,領導型成就比較缺乏。而中國的發展不能同世界成為簡單的零和遊戲,必須共贏才能走得更遠!自己受益的同時也讓全世界雨露均沾。
編輯:胡睿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日本和中國的工業體系哪個更加完整?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否會影響日本民間對待中國遊客的態度?
※中國人參觀靖國神社合適嗎?
※喜納昌吉:「最先被《花》打動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國」
※東京精選10家絕品漢堡肉和漢堡店,看了就能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