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北京三大文化帶第一站 | 運河古橋

且聽秋雨上煙橋

「運河古橋」是《青睞》尋訪北京三大文化帶的第一站。8月27日下午,天氣預報中本該停止的雨水絲毫不見退去的意思,俗語說「看橋必有水」,三十名讀者就在濛濛細雨中出發了。

此次尋訪,「青睞」特邀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秘書長梁欣立先生來講古橋。在梁先生研究北京歷史文化的幾十年間,他曾踏勘過240多座古橋,還通過各種文獻資料找到了500多座已經消失的古橋名字和位置。當天,讀者跟隨梁先生探訪了通州最具代表性的四座古橋,重新認識了大運河,認識了北京。

▲尋訪通州古橋的青睞群友們

漷縣東門橋

橋上看新石,尋古須側觀

漷縣東門橋位於通州區漷縣鎮中,s303漷馬路旁邊,橫跨港溝河。古橋前後都是村莊,公路護欄比東門橋面高出十幾厘米,將古橋擋了個嚴嚴實實。要想尋到古橋,公路上不好停車,附近連個紅綠燈都沒有,除了橋旁文物保護標誌碑以外,似乎沒有明顯的標示能把人們朝古橋方向招徠。

漷縣冠有「縣」字,實際卻是一個鎮,這是怎麼回事呢?元代因漕河地位重要,至元十三(1276)年,漷陰縣升格漷州,領香河、武清二縣;明代征戰頻繁,民寡賦薄,洪武五(1372)年降州為縣;清順治十六(1659)年撤漷縣降為村,歸入通州直轄,而這一聚落的百姓已經習慣了「漷縣」這個名字,真可謂「鐵打的漷縣,流水的朝代」。建國以後,漷縣升格為鎮,名字依然照用。

一行人從大巴車上下來,頂傘冒雨,三三兩兩地跑過了馬路,這才一睹古橋真容。標誌碑上刻的名字是「漷縣東門橋」,而歷史記載此橋名為「漷縣十三孔橋」,這裡原來有一座漷縣城池,橋在東城門外。

「這座橋建於光緒二十三(1897)年,建在漷縣東門外的護城河上。上世紀50年代,古橋的十三孔橋洞一側全被砌磚封堵,截流蓄水以做水庫,但因水量不大,就此作罷。」梁先生指著橋下水方的河道說。

東門橋長44米,寬7米,這麼大的體量足以證明當年河水充沛、橋上車水馬龍,如今橋下只有一段為配合古橋景觀而保留下來的乾渠,其間雜草叢生。

大家走上古橋,對眼前的橋面頗不滿意,不禁質疑:「這是舊橋?怎麼和新的一樣?」確實,橋面和欄板的花崗岩平整光滑。

「大家站在橋上能看到的部分全是2000年以後新修的,原有的石護欄其實比現在看到的還要再簡易一些,我想帶大家看的東西不在橋面,大家隨我來。」

跟著梁先生的腳步,一行人通過石級下到一個水面平台上,石橋的結構霍然展現在眼前。原來,漷縣東門橋的護欄下有三層石料,其中上兩層石料全是新的,只有最下面的石橋礅、石過梁為原石橋所有。梁先生說,一座橋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橋礅和過梁,這兩部分能夠保持原裝,已經很不容易了。

▲漷縣東門橋

漷縣東門橋最具特色的是橋孔,橋礅和橋樑構成石平橋,與拱券形古橋有很大差別。石平橋因橋面過梁石尺寸不能過長,就必須多建橋礅讓橋延長,形成13孔,這在北京古橋中比較少見。

「我1997年來過這裡,當時橋面的過梁石有幾塊都折斷了,現在修補後加了防水層和大理石橋面,至少增高了二三十厘米,應該把古橋修得像古橋的樣子。」

梁先生對著橋孔長吁一口氣,指出這種做法直到今天還在修復古建中出現,令人遺憾。「張家灣的橋比漷縣東門橋要好一些,就是修繕的時間太晚了,自然毀壞的部分多一點。」

張家灣通運橋

石獅四十二,蟲八蟲夏一個半

(<蟲八>為ma字,一聲;<蟲夏>為fu字,四聲)

在玉河與蕭太后河這兩條河流的匯合處,原有一座明代嘉靖四十三(1564)年建成的城池,這就是張家灣城。水路上,大運河在此有碼頭;陸路上,此地也是津京必經之路,舊時官府收稅的地方。

張家灣城有三座橋,通運橋、東門橋和虹橋。其中通運橋跨蕭太后河,是一座三孔石拱橋,中間橋洞內的南側邊牆水線下有橋銘石,刻有「大明萬曆三十三年建清源陳進儒監造」的字樣,說明通運橋是萬曆三十三(1605)年建成。通運橋兩邊橋下有橋台,橋台上有卧在台沿上的鎮水獸,橋中孔拱券頂石上刻有吸水獸,橋面兩側有石望柱和護欄,望柱上有石獅子。不過,現在人們所見的望柱石獅子中,有個別明代的,大部分是清代或現代填補的。如今獅子因為風化,殘缺不全,橋頭的兩對蟲八蟲夏也只剩了一側,其中一個還剝落了半截。

橋上有兩隻明代石獅,嘴裡含有一條轡頭,類似馬嚼子,區別於一般石獅項上的裝飾帶和環鈴。「這在石獅造型中比較少見,元代有帶嚼子石獅,傳到明代算是繼承吧,當年工匠非常有想像力。橋望柱的石獅主要作為鎮獸存在,也有一定裝飾作用,在這裡表達了人們對馴服兇猛獅子野性,為人類服務的理想。」

▲嘴含轡頭的明代石獅

離這隻石獅不遠處,一塊橋護欄石造型十分奇特,起伏如波浪,梁先生介紹這是舊時老百姓常年在上面磨鐮刀和鐵鏟形成的凹槽,摸上去十分光滑

▲梁立欣先生告訴我們舊時老百姓常在這石鐮上面磨刀

通運橋的橋面於2014年進行整修,過去橋上鋪柏油,可以過行人、馬車、汽車、拖拉機等,後來工人們愣是一鏟一鏟地挖掉柏油路面,才清理出原有的石板路面。這些石板,顏色深淺不一,站在橋頭上看,石面被人們走得像麵包般圓滑,道路中央還有兩路深深的車轍。經過雨水的沖洗,石頭的花紋更加透亮,煞是好看。

由於下雨路滑,大家相互攙扶,登上張家灣城門。原來城門墩台上還有一座城樓,如今空餘十幾墩柱礎。站在城牆上再看通運橋和蕭太后河,景色又不一樣。通運橋是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重要節點,河床、河道都做了綠化和護襯,橋下的河水流緩緩,配上綠草、城門、古橋呈一景觀。可惜的是,古老的張家灣城空曠一片,原城裡的百姓拆掉老房,遷住樓房小區了,古城樣貌已不復存在。穿過拱券城門是一片荒蕪的砂礫場,再遠處就是高層住宅小區,而幾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雞犬相聞的古城村落。

古城自然有不少故事,梁先生講起來頭頭是道。明代張家灣鎮水路上有一個小碼頭,又是京津兩地的陸路節點,通運橋正通城門,能收很多稅,類似今天的過橋費。明代大太監魏忠賢就在張家灣城插手收稅事務,大量斂財。直到民國初年,此地官稅才被取消。

另外一趣聞是,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聲稱急需軍餉,「不得已」率部搶盜慈禧太后墓。得寶後他讓副官押送馬車到北京,妄圖把墓葬寶貝換成現金。不想半路上就東窗事發,京城輿論一片嘩然,指責孫殿英與國民黨的無恥行徑。副官料想這批寶貝無法在京出手,轉道通州張家灣鎮,去往天津。有人說有一輛滿載珍寶的馬車不慎在張家灣翻車,寶貝撒到河中。

古城城牆一度沒有得到重視,牆磚被拆下來蓋成了民居,直到改革開放,鎮政府想搞大旅遊項目,就把老城裡的村民遷走,將房屋推平。

「原來村裡衚衕的走向、布局和老城息息相關,房屋拆除以後的空地容納了建築土方,準備做觀景假山。但是這項工程遲遲未開工,於是這塊空地也就簡單綠化。」

後來文物部門修繕了殘餘的城牆段,保留了一座南城門和二百米長的殘城牆,而城裡僅存幾棵老樹和一方石碑。

居民小區里的土橋

橋上蓋土方,曾為停車場

土橋原名廣利橋,它所在的水路是玉河的一條小支流。這支流的水流方向不同一般,它不由西南向東南匯入海河,而是從東北向西南方向進入蕭太后河,土橋就修建在它行經一個村落的地方。記載表明,現存的土橋始建於遼代,梁先生認為這點存在爭議。「橋是清代重修的,橋上嵌有一塊碑石,碑石記載,清乾隆四十二(1777)年天津人王鳳重修,只是橋被掩埋,不能參看。」

車行一會兒,梁先生示意到了。一行人下車一看,這不是個小區嗎?土橋在哪兒呀?梁先生帶著我們往樓區裡面走,在一片鐵絲網前站住了腳。小區里正要回家的小朋友,看見一群大人冒雨圍觀,還問「你們在幹什麼呀?」雖然大家在車上已經被告知橋體被埋,見此情景還是啼笑皆非,後來有讀者用「一腦袋的黑線」來形容當時的心情。

▲土橋

「2000年我來土橋,還能夠看見玉河河床,橋身依稀可見。但當時修建京沈高速產生了大量土方,為了不運到遠處,就在河床附近傾瀉下來,填了河床,埋了土橋。後來老百姓在被掩埋的河道、河床附近紮起了籬笆,圈地種菜,幾年後這裡又被開發成居民小區。我們考察土橋時,橋上最高點兩側的護欄板被埋,只露出不到十厘米的高度,一些小轎車肆意停放在古橋上,一隻鎮水獸也被晾在地面,任小孩踐踏。」

▲鎮水獸

土橋的鎮水獸為什麼只剩下一隻了呢?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土橋邊上有一座關帝廟,供奉關老爺,有老百姓向關公反映,總有人破壞稻田,影響產量,想求他幫忙護田。到了晚上,關公提著青龍偃月刀巡視,發現正是兩隻土橋的鎮水獸在作怪——它們在稻田裡放肆玩耍,把莊稼都給破壞了。關公以刀相拼,其中一隻鎮水獸被攔腰砍傷,托著傷體回到橋旁,另一隻見狀後逃之夭夭,再也沒回來過,所以從此就只有一隻鎮水獸了,後腰部深深的一道裂紋。這頭鎮水獸由黑石刻成,從形制上看應是清代造物。

因為不能親眼看見,大家只能聽梁先生介紹土橋原貌。「土橋是單孔石拱橋,橋上有石護欄,橋身長11米,寬4米多,因為河道多年沒水就給埋了。聽村中七十多歲的老爺子說,他小時候在橋洞底下游過泳,五六十歲的人就只看到過橋的大致輪廓,年紀再輕些的基本就沒有見過土橋。」村子因擁有這座橋,得名「土橋村」,現在北京地鐵八通線的終點站就叫「土橋」。

梁先生認為,目前用圍欄把橋和鎮水獸圍起來的方式,雖然具有一定保護意識,其實還欠妥當。對於這種情況,保護時應該將石橋周圍下挖,把橋體亮出來。「人類改造自然的力量真的很大,土橋的橋欄石比橋面高出七十多厘米,原河道至少在地下三五米,全都被掩埋了,可以想見這裡的路面被墊出了多高。」

土橋作為古橋研究的意義在於,這一帶的舊河道不存,人們想要確認過去河流的走向,就只能依靠它來識別。橋樑可以反映出一地的歷史地面海拔高度以及當時人們在生活中對橋樑的依賴。

一戰成名的永通橋

百里逆流上,千帆盡折腰

到達永通橋時,天色已經變暗,雨勢愈發變大,運河兩岸的樹木在風雨中狂舞。由於霧氣很大,16米寬、50米長的橋身已經望不到盡頭。永通橋建於明朝正統十一(1446)年,是一座三孔石拱橋,後為泄洪需要,又在橋頭兩端各加一段三孔水泥橋。因為相距原通縣縣城8華里,永通橋俗稱八里橋,途經的地鐵站也是循此得名

▲永通橋

元代因為陸運困難,就引西山諸泉之水,利用大運河將南方的糧食和絲綢等商品運到大都城。當時的平底船長五六米,寬兩米,從南方到北京要兩三個月時間,很多時候都要靠縴夫拉船,下雨、遭遇洪水還要停下躲避。運河是南北走向,北京海拔50多米,通州比之落差10米以上,南北運河之間的水路需要逆流而上,因此通惠河上修建有多座水閘

據說大運河的船最早可以到積水潭,明城牆建起後只能到東便門外東大橋,也就是通惠河的西起點,只有一部分小船可以橫著走護城河到東直門和朝陽門運送布匹、木料和糧食。皇帝站在通惠河東面的城牆上,見城下白帆林立,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但自從明朝建造了永通橋,帆船就過不來了。皇帝下旨一定要見白帆,否則就懲辦船夫。船家很為難,橋已經限高了,河水漲退不定,要想張帆過橋並不容易。一位船老大偶然觀察到船娘壓餄餎使用槓桿,從中得到了啟示。他將桅杆改制,做成可摺疊式,過橋時收起桅杆,出橋洞後再張開船帆,解決了這一難題。

清代運河水量越來越少,於是加大了陸路運輸。清雍正十一(1733)年有上奏稱運送物資困難,於是朝廷從朝陽門到通州八里橋修了一條石板路,並立一方「御制朝陽門至通州石道碑」。這是北京最早的石路,修成以後大大方便了運輸。現如今,石路已經埋入朝陽北路和朝陽路的地下,鋪上柏油,不復存在。

「1860年,英法聯軍和清軍曾在八里橋上交戰,這就是著名的八里橋大戰。」梁先生站在橋上,向大家繪聲繪色地講解這段屈辱的歷史,「最高指揮官是僧格林沁,英法聯軍首領是孟托班,清軍以萬敵千,卻遭遇敗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方沒有認識到對方的火器威力。當時清朝已經擁有了一部分火槍,但是射程近,殺傷力小,僧格林沁認為英法聯軍武器裝備也應如此,結果在部署上造成失敗。清軍覆沒三萬,對方只損失了幾十人。」八里橋大戰之後,大清王朝的覆滅徹底成為定局。

「建國以後很長時間,河道都是乾涸的狀態,有時候會引水做一些景觀。永通橋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但正好處於兩區分界處,於是橋身欄板上就出現過很多小廣告的貼紙和噴漆。」

永通橋至今已六百多年,清代修繕過,民國也修繕過,今天我們所見最古老的結構就是清末民初時期的,不過這已經很難得了。作護欄的石板,望柱上的石獅,大都是新近填補,從顏色上就能看出差異,而橋水線以下的石頭及其拱券處,才略有幾件舊物。這些古老的石頭,我們在橋上觀賞可是看不到的。

欣賞古橋,最好的位置不在橋上,而在岸邊;欣賞河水,最好的位置不在岸邊,而在橋上。通州的一座座古橋氤氳在雨水裡,河道上漫出輕紗般的霧氣。不論河道是否還在行船,不論老橋是否完好如初,它們都講述著一座城市、國家和文明的故事。風雨大作,彷彿這場橋煙散去,大運河昔日的繁華就會在眼前繼續。

文/魏冠宇

圖片/師雨佳、程軍

編輯/顏菁

整理/安琪

尋訪北京三大文化帶活動正在進行中...

推薦閱讀:

文玩圈最難伺候的八大文玩,你有幾件?
最容易讓人上癮的四大文玩!
【一點資訊】「人生三大路向」與「世界三大文化體系」 (Yidianzixun.com)
身陷「烏台詩案」泥淖險遭滅頂之災的大文豪蘇東坡

TAG:文化 | 北京 | 運河 | 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