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記憶里的老咖啡
?上世紀30年代上海咖啡廳形色各異,咖啡廳中央會有舞台,艷舞曼歌的夜,摻著咖啡香的酒醉。晚於西方,民國時期的上海咖啡文化是新都市文化崛起的標誌,但是喝咖啡只是少部分人的消費,是一種特權的象徵,一種身份的認同。
最繁盛的階段出現在1947年到1953年,這時上海咖啡館的盛景甚至比肩戰前,但不久之後這一切發生了改變。1953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對咖啡館內存在的「鴛鴦座」、「黃色唱片」、營業時間以及室內燈光問題做了嚴格規定。
1956年初,西餐咖啡業67戶全部被批准為公私合營企業,從此各店的業務經營,企業管理、盈餘分配納入計劃軌道。
這批公私合營的西餐咖啡館之後都很少再經營西式飲食了,不是轉向中式餐飲,就是在歷史中消逝。1966年「文革」前,全市西餐咖啡館只有13家。
「文革」後很長時間,上海只留有一家咖啡館,就是銅仁路的上海咖啡館,當時為了維持,不得不賣起了生煎饅頭、小餛飩。
上世紀90年代,現代開放中融入了懷舊熱,上海街頭如雨後春筍般地樹立起大大小小的咖啡館。似乎極力想要恢復和還原帶有異國情調的、浪漫的咖啡館文化。
胡守訓是地道的上海「老克勒」所謂「老克勒」,通常是指老上海那些閱歷較深、消費前衛,在文化休閑方式上領風氣之先的都市男性。
生在富裕之家,胡守訓對錢的概念直到高中的時候才開始有。第一年讀大學的時候,媽媽給他寄的生活費是每月50元,引起了轟動,當時30元能養一家六七個人。後來到車間實習,胡守訓被老師傅問及父親工資,他說600元一個月,別人都呆住了。
據他回憶:「從我爺爺開始,家裡三代人都很喜歡喝咖啡,而且也很講究。」
「在我13歲的時候,也就是1956年,上海咖啡館開始營業,因為家裡的人都很喜歡喝咖啡就都去了。進門是一個魚缸,養著熱帶魚,放著音樂。大家講話都輕聲輕氣的,這時候我就想以後我也要開一家這樣的咖啡店。」胡守訓說。
解放前在上海,中國人開的咖啡館已經很多了。當時,南京路上咖啡館一家接一家,如皇后咖啡館(在現在的和平電影院)、皇家咖啡館、DDS等,無論是設備還是經營管理方面,它們與外國人開的咖啡館沒有大的區別。
外國人開的咖啡館在1949年後都開始賣給中國人了,1956年後咖啡館就開始少了。
「文革」時只能偷偷地燒咖啡,胡父為了喝咖啡,還被紅衛兵鬥了兩次。因為燒的咖啡很香,被鄰居聞到就去報告,結果紅衛兵來抄家了,後來只能硬戒咖啡,改燒可可,後者的香味沒有那麼濃。
配咖啡的三花淡奶,紅寶石的鮮奶蛋糕,上海咖啡館的栗子蛋糕,這一切關於咖啡的美好留在了老人的心裡,也留在了上海。
這批深受時代影響而愛上咖啡的老克勒如今仍然守著那一杯香醇,聚在老字號的咖啡館裡,聊著房價、看著報紙、點評時事。咖啡喝完了,就著免費提供的開水,用大家自備茶葉,繼續聊房價、看報紙、點評時事。
咖啡是什麼?是一種農產品,經過烘焙、烹煮,成為杯中的飲品。
但是,在這個城市裡,它不僅僅是一杯飲料,更是一份記憶,受到時間的悶蒸、萃取,變成一種心情。
但是,在這個咖啡館裡,它不僅僅是一種情調,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那些帶他們喝咖啡的人都已經成為了話題中的故事,喝咖啡的人來了又走了,唯有咖啡的香氣始終未變,喝完一杯,永遠還有下一杯。
推薦閱讀:
※寒假要去上海玩,求推薦好玩兒的地方?
※上海有哪些吃夜宵的好去處?
※上海有哪些雞尾酒很正的或者裝修比較有趣的或者音樂很棒的酒吧?
※張愛玲和上海有什麼關係?
※上海有哪些文藝青年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