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特別開示:此即禪宗心印,也是密宗大手印、金剛薩埵心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佛告訴普賢菩薩,一切修大乘道的菩薩們以及末世眾生如何修行呢?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講到這裡,我們的修行對不對呢?我們的修業都在造業,不過,造的是善業,沒有錯。若論悟道,那差得遠。我經常說你們修行啊!這一生種一種善根,他生來世再說嘍!若真正了解的話,所有一切修行,包括持戒、修定、修慧,這些都是虛妄境界。一切眾生本來在定,本來清凈,有什麼戒呢?本來不動,有什麼定呢?本來如夢如幻,有什麼慧呢?還說這個如法,那個不如法。你本來無法,一切皆空,還需要什麼法?假如你還裝模作樣修個什麼法,都在虛妄境界,自己騙自己。

你若懂得這個道理,「堅執遠離心故」,一切都丟!丟!丟!都遠離。你說丟了就放下,放下就是道,不對!「心如幻者,亦復遠離!」,你覺得放下那個空的境界也要放下。剛才你們瞪著眼睛看,那個如夢如幻的境界也要丟掉,一切遠離。

我們看到佛經的夢幻、空花......等名詞,往往當成是文學境界的比喻,沒有實際予以求證。我們只覺得晚上做夢是虛妄的,沒有警覺到日常生活也是夢,假如能夠體驗到現在目前的生活也是虛幻的,那麼,學佛才有點像樣,否則,把佛經的夢幻、空花當成是文學的修飾形容詞,或者將佛學當作理論來研究,則對我們實際的人生毫無用處。

換句話說,我們學佛要現實一點。無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學問,假如與我們的身心性命不相關,沒有利益,這個學問是不會恆久存在的。世間一切之學問及宗教,都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佛經,可說是最現實,專為度脫我們的煩惱而存在。假使研究佛經,只了解其中道理,口口聲聲都是佛學專有名詞,學問也很高深,而沒有從自己的身心之中去求證,而沒有在日常做人之間去體會,那麼,學佛可以說一點也沒有用。

這一節提到不只是末世眾生,包括「一切菩薩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此一切菩薩乃指初地、二地......到十地菩薩,假如沒有達到夢幻空花境界,那都不是真菩薩,都還須修夢幻觀。從這段經文我們應當警惕到一切眾生以及菩薩都在求幻像,也可以說沒有大徹大悟以前,都在玩弄幻像,在沒有證得自性本來是佛以前,都落在幻像中。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即使達到夢幻虛妄境界,此夢幻虛妄境界亦當遠離,全部要拋掉,連此拋掉放下之念,也要遠離。若有一絲一毫放下遠離之念,都成障礙,遠是幻化,如果想遠離塵世,求個清凈之地,有此出離心也不對,你要遠離到哪裡去?所以也要拋掉。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這八個字是離幻境界的結論。最後達到無所離,放下放到無所放,空到無所空,再也空不掉,「即除諸幻」,而到了真實不壞的金剛般若波羅蜜。

在「楞嚴經」上也有一段與此同樣的道理,阿難與佛研究討論心在哪裡?七處證心,八還辯見。心在身內?身外?在生理神經里?在見明見暗的作用上?在思維上?心在身體中間?或說一切無著就是心?這些都被佛所否定,如此反覆辯論了七次。最後,佛罵了阿難,佛在教育的時候也同樣發脾氣,不過,佛經里形容得漂亮,「咄哉阿難」只此四個字,實際上佛也是瞪起眼睛,拍了桌子,大罵:「阿難,你真笨!」

七處證心以後是八還辯見,再一次尋找心性在哪裡?例如我們張開眼睛能夠看見東西是什麼道理呢?原因之一是因為有陽光,所以我們看見光明。夜裡沒有陽光,我們看見什麼?看見黑暗。門窗因有空隙,所以看見內外通達的空間。因為有牆壁的阻擋,所以看見障礙。能夠觀察環境,分辨各種現象的是思想分別的作用。我們也可看見渺茫虛無的虛空,塵霧濃時,則見昏暗,塵霧消散,視線又為之清明。佛說把光明還給陽光,把黑暗還給夜色,通達還給門窗,障礙還給牆壁,觀察還給意識思想,空間還給虛空,昏暗還給塵霧,清明還給晴朗。把這些都還掉了,但是,有一個還不掉的。

現在,我們做個試驗,說不定各位因此悟道,我們把眼睛張開,看見光明。眼睛閉起來,看見什麼?看見個看不見的,一片黑洞洞的。再張開,又看見了。再閉起來,又看不見了。見明見暗,看到光明,看到黑暗,這些是相。光明來了,黑暗跑了;黑暗來了,光明跑了,兩者互相交換。我們那個能夠見明見暗的,不在光明上,也不在黑暗裡,明暗有代謝,那個能見之性不受影響,沒有動過。注意,這個能夠看見的不是指眼睛,例如我們把眼睛挖出來捐給人家,這個挖出來的眼珠本身能不能看見東西?不能。這個能見之性乃是我們的心性,這個是還不掉的,這個還不掉的是什麼?就是自己,所以「楞嚴經」上講:「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這個還不掉的就是你的自性,明心見性就是這麼容易。

我們在座的諸位,包括年紀二十幾歲,以及年紀大的六七十歲,用了一輩子的幻想,我們都被自己的思想、感覺、情緒等所欺騙了,這些都是虛幻不實的,其中唯有一個東西是始終沒有變易或衰老的。你現在坐在這裡,心中沒有煩惱,沒有思想,知道自己本來清凈的這個東西沒有動過,這是「不汝還者」,你先認得這個。如此認定之後,至於煩惱思想,你不要去除掉他,那是幻境,你不理他,他自然會澄清下去,如此清凈下去,偶爾又飄來妄想,那怎麼辦?沒關係,飛來飛去還是在那個境界里。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鑽木取火是我們上古時代的老祖宗遂人氏所發明,這個發明改變了以往人類茹毛飲血生食的生活方式,從此以後才有熟食烤食,有了火以後,才有現在各種煎、煮、炒、炸等等不同的吃法。

以一個木頭在另一個木頭上快速轉動,可以鑽出火來,火再引燃木頭,木頭燒完了,火也沒有了,「火出木盡,灰飛煙滅。」這是佛的比方,比喻得恰當,文學境界又美。

我們研究自己,不是都怕妄想怕煩惱嗎?所以拚命打坐來空妄想,但是又空不掉,那就念佛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行的話,那麼去念個咒子,吽啊吽的!哈拉、哈拉,唏嚦,唏嚦,呼嚕、呼嚕!--娑哈!什麼理由?不知道!咒子是秘密,不要問,儘管念,越念越靈。密宗的喇嘛還不只如此,手上還拿個鼓、拿個鈴子,左邊叮、叮、叮!右邊咚、咚、咚!嘴裡嗡隆!嗡隆!佛菩薩這個供養你唷!這些都給你唷!如此忙了三四個鐘頭,然後圓滿吉祥。假如這樣忙一輩子還不成佛的話,那真可憐。這就是鑽木取火,灰飛煙滅。你愛妄想,就讓你想個夠,這個菩薩十二個頭,一千隻手,每一隻手上一隻眼睛,每一隻眼睛又出一隻手,你去想!慢慢想!想夠、想累了以後,最後嗡啊吽--娑哈!所有拜佛、念經、行香、念佛這些修行方法都是鑽木取火,都是以橛出橛。橛是木頭釘子,木頭釘子拔不出來,以另一個橛子把它打出來,叫作以橛出橛。

所有一切的修法,包括觀想、氣功、念佛、念咒、夢幻觀等等八萬四千法門,這些都是以幻修幻,都是幻法,都是加法,給你加些東西上去,那麼,你說有一個法門不是假的---空,空也是幻,空是本來空,不是你去空他,而是他來空你,學佛的人拚命空呀!空!放下!你放不下,他也不會為你留著。我講了那麼多話,諸位也聽了那麼多,有哪一句話停留住?留不住!空的嘛!這一切聲音都是夢幻,我在說夢話,你做夢在聽,這一切都是以幻修幻。

「諸幻滅盡」,這一切夢幻都空完了,你怕都沒有了?例如我講了四十分鐘,各位也聽了四十分鐘,一句話都留不住,是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不,你想一想,它又浮現出來,所以,並沒有滅掉,沒有死亡,不入斷滅。那你說他永恆存在嗎?又不是,一句話聽過了就沒有,所以說是不斷不常,非斷非常,因為非斷非常,所以不生不滅,生而不生。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注意!這一段非常重要,此是禪宗心印,也是密宗的大手印,普賢如來、金剛薩埵心法。

我們現在把眼睛閉起來體會,一切的思想感覺都是假的,這些來來往往的妄念都是假的。你會發覺心中有妄念,可是當你發覺的時候,妄念已經跑掉了。「知幻即離」,妄念自己走掉了,不用你再去除妄想,不必再用個什麼方法去除他,「不作方便」,不必再另外用方法了,所謂念佛、念咒都是多加的方便,念佛也是生滅法,也是夢幻空花,這些一概不用。

「離幻即覺」,離開了妄念幻想,知道現在清凈了,這就是如來覺性。例如我現在講話,各位閉著眼睛聽,耳朵聽到了聲音,這個聲音是幻的,已經沒有了,用不著再用個方法去掉聲音,它自然就空掉了。但是,知道聲音的知性不空,本來就在,「亦無漸次」,不管你修不修,他還是一樣聽到,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初地二地三地......十地,也沒有什麼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本來一切眾生自性是佛,此即是佛,此即是凈土。

有些人跑來告訴我,老師,那個道理我懂,不過,還要慢慢修。對這些人,我怎麼辦呢?我只好說你講得對,完全對,慢慢修,修到天邊與海角,總歸有一天修到啊!因為他沒有氣派,說到了就到了嘛,對自己有信心就到了呀!信什麼?信我這個我,清凈圓覺,天上天下惟(唯)我獨尊,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就把佛法說完了。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佛又重新吩咐,告訴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要依此修行,要懂得「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這四句話,這樣才能永離顛倒妄想夢幻空花。

到這裡,佛已經傳完了法,把金剛薩埵之心法傳給了普賢菩薩。

現在,我們再迴轉過來,討論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所代表的意義。普賢菩薩在佛法中代表行願,學佛容易行願難,悟了道以後,要去修行,所謂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從內在起心動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為。所謂發起慈悲心,必須要實際做到,天天坐在家裡的佛堂里講慈悲,你慈悲了誰?那是人家慈悲了你。行菩薩道要具備大願力,所以普賢菩薩所代表的坐騎是象,印度的象等於是沙漠中的駱駝,背負一切重擔,替人類做最勞累的工作,行菩薩道乃是為眾生挑起他們的苦難。

慈悲行願是很痛苦的,發心做好事,要先準備挨罵,事情做好了,人家還誹謗你,說你是為了名為了利,你聽到這些,心裡要像吃冰糖一樣的舒服,管你怎麼誤會都可以,我都不在乎。我們常說任勞任怨,任勞容易,任怨則難,請你幫忙勞苦一天,累死了都願意,假如你聽到說這件事就是你幫忙幫壞了,這下子你受不了了,老子非揍你不可。任勞容易任怨難,行菩薩道要任勞任怨。

那麼,普賢菩薩何以能夠做到?因為他曉得埋怨也好,恭敬也好,一切如夢如幻。他不受騙,罵我,誤會我,我不生氣;讚美我,恭敬我,我也不會高興,這些都如夢如幻。所以,佛對代表大行大願的普賢菩薩傳夢幻法門,其用意即在此。

---摘自《圓覺經略說》


推薦閱讀:

【問心有饋】一想起男朋友的前女友就會特別難過,怎麼解決這種心理困境?
哪類八字的人一生偏財運特別旺?
患上糖尿病要特別注意飲食, 多吃這4種食物, 有效穩定血糖
(轉)一款特別的帽子
溏心風暴3眾主演拜神,黃宗澤和一位男演員的特別舉動引人關注

TAG:禪宗 | 密宗 | 金剛 | 手印 | 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