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同年齡的孩子談死亡!父母該了解的不同談法
清明那天,我帶開心給我父親掃墓去了。開心從沒見過姥爺,但是她知道,姥爺是媽媽的爸爸,是很重要的親人。
到了墓地,開心問我:「姥爺在哪裡?」
我說:「就在這塊墓碑後面的土裡。」
開心睜大眼睛,去墓碑後面找姥爺,喊著:「姥爺!你在哪兒?我怎麼看不到你?」
看著她那天真不解的表情,我招手讓她走到跟前來,告訴她:「姥爺已經死了,永遠地躺在在墓碑後面的這塊土裡。他聽不到,看不到,也不能說話,不能動。不過,他一直活在我們心裡,我們可以通過心靈與他對話。」
開心點點頭,眼神似懂非懂。
(圖片選自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
此後,她開始反覆問我關於死亡的問題,如:「媽媽也會死嗎?」「我們都會死嗎?」「人會在什麼時候死去?」我看到她眼睛裡全是疑惑和緊張。
我知道,這個清明的掃墓活動,激發了開心對生命本身的好奇,以及對失去其他重要他人的恐懼,同時還激活了她曾經歷過的各種分離帶來的感受。
當一個年幼的孩子問及死亡、關注死亡,他們的潛台詞很可能是:請肯定我的存在,讓我確信,我會一直被關注,被愛。
所以,我跟開心說:
「每個人有一天都會死。不過,那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媽媽會一直照顧到你長大。到那時,你比現在的媽媽年紀可能還要大了。」
開心聽後,若有所思地,說:「嗯,到時候,我已經和媽媽一樣大了,那我應該不會哭得太傷心。」
我看到她的小臉上明顯有放鬆下來的表情。
(圖片選自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
在孩子眼裡,死亡到底意味什麼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科普下。由於心理發展的階段不同,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死亡所產生的體驗也是有所差別的。
0-3歲:
一般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少會問到死亡相關的問題。即使提到了,也是沒概念的。若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邊有重要親人離世,大人只需用簡單的方式告知孩子這個事實,同時,為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和安全感即可,如確保規律的作息、提供穩定的撫養人等。
3-7歲:
3歲左右開始,孩子才會對「死亡」的概念產生興趣。不過,這時候的他們,並不能很好地理解死亡的概念,也許他們在這之前已經意識到死亡的存在,但他們更傾向於認為那只是一種暫時狀態。
5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較好地理解死亡的終結和不可逆性了。這時,他們可能會對死亡表現出恐懼。不過,他們會認為死亡只是個別事件,並不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3-7歲的孩子若開始關注死亡,父母首先應該通過共情,對孩子內心在經歷的恐懼、承受著的壓力表示理解:
「XX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這讓你很難過。」
「你心裡不舒服,很傷心,想不想講出來?我在這裡陪你。」
(圖片選自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
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你當然也可以用這樣的句式跟他們表達共情。
此外,多陪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遊戲中,孩子可能會假裝說:「啊!我/你死了!」父母請不要因為忌諱而打斷孩子遊戲的樂趣。
還可以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鼓勵孩子宣洩自己的情感和能量。
多陪伴孩子去做他喜歡的興趣活動,譬如畫畫,繪本閱讀,等等。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孩子表達和宣洩內在的複雜情感。
7-12歲:
7歲以後的孩子,有具體的邏輯思維能力了,認知也大大提高。到10歲左右,孩子能像成人一樣理解死亡的意義,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永恆的消亡。他們可能會問大人關於死亡的細節問題。孩子甚至可能因此而變得很敏感,對於身體的任何傷害或疾病也都變得小心且多疑。
父母能夠做的,就是坦誠地回答孩子的問題,跟孩子一起探討生命科學的基本知識,陪孩子一起哀傷,也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空間獨處。
譬如,當孩子失去他所愛的寵物,他不想跟你談論失去寵物的痛苦,那麼你最好不要主動去揭他的傷疤。你只需要看到孩子的情緒,陪伴他,必要的時候,帶孩子為死去的寵物舉行一個哀悼儀式。
其他時間,帶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陪孩子去做他們的興趣愛好所在。
青春期以後:
青春期的孩子追求獨立,不希望被干預。特別反感被自己的父母當做小孩子看待。所以,若他們遇到困惑,不要試圖主動靠近、給以幫助,更不要企圖去淡化孩子的悲傷。你只需要在那裡,做好他隨時可能向你求助的準備就好了。
如果你們之前的親子關係信任基礎比較好,那麼孩子一般都會主動向你傾訴。如果親子關係不盡如意,那麼邀請孩子比較信任的其他長輩,製造機會讓他們陪一陪孩子,可能會更靠譜。
其實,給孩子做死亡教育並不難。我們不需要跟孩子談太深刻的死亡。
談生命的意義嗎?從哲學層面談死亡嗎?都不用。孩子有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知,有自己的路要走。關於生命和死亡,若是真有答案,那也不是我們告訴他們,是他們自己的生命歷程告訴他們。
作為父母,我們唯一需要搞清楚的是,當孩子關注死亡的時候,其實在關注什麼。整個青春期以前,孩子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可能都是在反覆確認一件事:那就是愛的存在。孩子的所有疑問,都源自生的本能,和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所以,陪伴孩子,讓他知道你一直在,並儘可能帶孩子開闊視野,去看更大的世界,這才是父母最該做的事。
另外,也有不敢跟孩子談死亡的父母。這些家長面對「死亡話題」,都會極力掩藏並保持緘默。他們的邏輯是,那些不癢的地方,就不要去搔它。因為死亡是一個可怖卻無法改變的事。我們如何與它較勁?
然而,死亡一直都在的。它悄無聲息地跟隨在我們身後,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死亡焦慮會通過隱藏和偽裝,轉化成各種癥狀,它正是我們所體驗到的諸多困擾、壓力和內心衝突的源頭。
(圖片選自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
尤其當家庭里有親人的喪失,一切的掩蓋都是徒勞。再小的孩子都會覺察到,而大人的避而不談只會加重孩子的不安和困惑。這種迴避型家庭中的低齡孩子,可能會出現不良的身心癥狀,譬如尿床、夜驚,變得粘人,愛鬧情緒,等等。大孩子則可能會直接出現學習問題、行為問題,等等。
其實,直面死亡,並非如同打開潘多拉的盒子一般可怕。相反,直面死亡是活著的一個重要課題,它反倒可能會使我們以更真實的狀態,善待自己,把握當下,回歸生命本身。你覺得呢?
在孩子內心彷徨、恐懼時,父母更需要智慧引導和恰當應對,因此你有必要做個構建孩子安全感的智慧父母,請看下面這個視頻:
推薦閱讀:
※討厭家,討厭父母?
※如何科學追奶?哺乳期母乳不足,如何科學增加奶水?
※帶男朋友見家長是怎樣的體驗?
※爸媽有一個人是逗比或者倆人都是逗比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幼兒園作業「刁難爸媽」:給孩子做手工熬通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