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韓方導演:別成為收視率的奴隸
2014年的中國熒屏,好像進入了一個韓式真人秀的狂歡時代。《爸爸去哪兒》的熱度還未散,《兩天一夜》《明星來我家》等新的韓式真人秀又紛紛落地,佔據著收視率和話題榜的前位。不得不說,韓式真人秀重新點燃了中國電視觀眾的期盼,大家追看這些節目的熱情絲毫不遜於追看熱門美劇、韓劇。
2014年10月,與韓方聯合製作的真人秀節目《奔跑吧,兄弟》 (韓國原版名《Running Man》)開播,到2015年1月中旬,即將結束。這檔戶外競技節目讓中國觀眾見識到別樣風格的綜藝,也讓韓方總導演兼製片人曹曉震為更多人所知。不久前,身在韓國的他接受環球人物雜誌記者專訪。韓國真人秀節目從起步到現在,也不過10多年。從曹曉震及其他韓國綜藝導演的經歷中,我們或許能找到一條借鑒之路。
《奔跑吧,兄弟》韓方導演曹曉震。
感動要以歡笑為背景
環球人物雜誌:《奔跑吧,兄弟》來中國後的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曹曉震:跟韓國的其它節目一樣,大體分為企劃、踩點、拍攝、剪輯這幾步。我是屬於那種全部環節都要插一腳的類型。另外,我也很在乎剪輯,所以會更多地參與後期。
環球人物雜誌:這個節目在韓國播出時,有沒有收視率不好的時候?
曹曉震:其實達到目標收視率後,我就不太在意它了。有時,我會故意不看收視率,因為一旦開始在意,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收視率的奴隸。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節目本身的氣質,是否走在我們自己想要走的路上。
環球人物雜誌:怎麼讓中國的年輕人也像韓國觀眾一樣喜歡這個節目?
曹曉震:《奔跑吧,兄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年輕又活潑的節目精神。我們導演組不喜歡生硬地為了感動而創造感動,而是希望感動能以歡笑為背景,自然地流露出來。
當然,在中國播出,也必須加入吸引中國年輕人的因素。我對中國還算比較了解。我成長的年代,港台文化在韓國非常流行。我喜歡Beyond的音樂,喜歡張國榮,還看過金庸的小說、周星馳的電影。來中國後,我常去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因為想知道他們玩什麼,在他們中流行什麼歌曲、電視、電影,這些都是節目中需要的元素。
環球人物雜誌:從韓國到中國,《奔跑吧,兄弟》堅持下來靠的是什麼?
曹曉震:最重要的是團隊。我們已經合作了10年,包括主要編劇、攝影指導等一直在我身邊,一起發展成長著。我的管理哲學是,了解每個人不同的特點,並最大限度地讓他們發揮自身的特點。最近我對團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回我們玩什麼呀?」
環球人物雜誌:除了《奔跑吧,兄弟》,還有不少韓國真人秀節目紛紛落地中國。你怎麼看待中國綜藝與韓國綜藝的差異?
曹曉震:中國綜藝與韓國綜藝的發展程度,不能以領先或落後的視角來看待,而是關注點不同而已。幾年前,韓國觀眾開始對真人秀產生了興趣,製作方相應也會努力地去創造這類節目,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經驗和技巧。相反,當時的中國觀眾對這類節目不是很感興趣,所以中國綜藝人並未對此下功夫。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製作本土觀眾喜歡的,且能夠帶來收視率的節目。
韓國綜藝人都是「人肉寶典」
韓國有三大電視台:韓國廣播公司電視台(KBS)、韓國文化廣播公司電視台(MBC)、首爾廣播公司電視台(SBS)。每個電視台都有強大的節目製作組。曹曉震就是SBS綜藝節目組的「台柱」。
2001年,25歲的曹曉震通過公開招聘進入SBS,被分到綜藝組,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綜藝人。與所有新人一樣,他有過一段難熬的時期。「沒時間回家,沒時間睡覺,常常挨前輩的罵……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選擇的路,想要辭職干別的。」他說。
迷茫徘徊了3年後,機遇來臨。一位前輩將《X-man》(2003年SBS開播的一檔節目)的遊戲環節完全交給他剪輯。他接棒之後,遊戲環節很受歡迎,曹曉震這才找到了自信,決定在綜藝領域紮根。
2008年,曹曉震參與了SBS新綜藝節目《家族誕生》的幕後製作。這檔節目吸引了Rain、李孝利、朴藝珍等大牌藝人,他們在節目中餵豬、放羊、干農活、玩遊戲,展現生活中的一面,播出後收視率很好,迅速躋身韓國家喻戶曉的熱門綜藝節目。
「結束了《家族誕生》之後,我跟主持人劉在石聊天,說起趁現在兩人都還年輕、有體力,應該做一檔體育類的節目,既能玩遊戲,又能傳達『年輕精神』,一拍即合。」於是就有了《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可以說是在曹曉震的綜藝生涯里插了一柄標杆。它在中國乃至亞洲也引起了關注,在北京、澳門、泰國做特輯時,當地不少「粉絲」前來捧場。
這樣的人氣,中國綜藝人都看在眼裡,可直到2014年,中國版才走進觀眾視線。浙江衛視節目中心主任、《奔跑吧,兄弟》總統籌周冬梅告訴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製作難度大是他們一直不敢下手的主要原因,還有就是,韓國綜藝和歐美的很不一樣,歐美人嚴謹,節目有寶典可遵循,就像菜譜,鹽幾克油幾克照著做就行;但韓國人不是,他們是「人肉寶典」,即都藏在導演和編劇的腦子裡。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版節目需要韓方原班人馬來共同製作的原因。
《奔跑吧,兄弟》在錄製中。
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模式引進」,一直是中國綜藝被打上的烙印,似乎總在聽觀眾們抱怨,中國綜藝不會創新,只會模仿。現在似乎是前進了一小步,2014年開播的真人秀中,聯合製作的不少。和《奔跑吧,兄弟》一樣,《花樣爺爺》也是一款中方與韓方聯合製作的真人秀節目。幕後的韓方導演是羅英石。早在2013年,由他主導的一款韓國公路真人秀《兩天一夜》就落地中國,2014年還推出了第二季,頗有影響力。
羅英石與曹曉震一樣,也出生於1976年。2001年進入KBS做綜藝節目,2007年,他接手了李明翰導演的《準備好了》,將節目改名為《兩天一夜》,以「真實體驗野生,走遍韓國美麗的地方」為節目宗旨。在後來的5年里,《兩天一夜》就像是在坐過山車,有過收視率破40%的神話,也有過團員退出不得不宣布停播的困境。
2012年,羅英石著手準備「青春三部曲」:《花樣姐姐》《花樣爺爺》和《花樣青春》。它們秉承《兩天一夜》的精華,在路上是永遠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是永遠的看點。韓國媒體評論道: 「此前,真人秀依賴的是演出陣容,但現在不同了,真人秀如同電視劇,是依靠故事的時代。」
羅英石、曹曉震等韓國綜藝人的事業路,也是韓國綜藝節目的崛起之路,新世紀到現在,韓國綜藝人不斷探索。但如今,被捧至高點的韓式真人秀,也開始面臨自己的難題:老牌真人秀陷入疲態,開播不久的新系列則在大浪淘沙中奮鬥掙扎。
而對於中國綜藝來說,路又在何方?「『聯合拍攝』並不意味著模仿,而是一種學習方式。韓國綜藝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分工更加細化,在中國綜藝界,根本沒有編劇的概念,只有編導;而韓國則把握綜藝觀眾以女性為主的特點,重用女性編劇,揣摩女觀眾的心理,並將其運用到節目環節的設置中來。」 周冬梅說。
聯合拍攝更是中國綜藝發展的一種權宜之計。「新模式的產生,需要試錯的機會,但現在最奢侈的就是失敗。」不敢失敗讓中國電視人邁不開腿,收視率又讓電視人彎下了腰,這似乎是個死循環。
2015又是個綜藝年,200檔節目爭先恐後而上。中國綜藝似乎到了最好的時代,但中國綜藝人依舊在「迷霧中前行」。
作者:《環球人物》雜誌記者 王瑋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讀余華《兄弟》簡短感想及摘錄
※德國的童話 世界的格林兄弟
※狗兄弟短棍發力
※十則圖文笑話,大兄弟,這玩意兒做的不錯啊,跟真的一樣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僅3位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