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玉器欣賞(二)

玉鏟、玉斧和玉鉞  玉鏟最早見於新石器時期,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甘肅、青海一帶的齊家文化等都有出土。玉鏟的形制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石斧,二者在外形上一致,但從考古出土的玉鏟觀察,一般均無使用痕迹,可以斷定它己從實用的工具中分離出來,成為氏族社會祭祀或儀仗專用器物。  這一時期各地所出土的玉鏟形制特點不一,考古學中一般把一端有刃的扁平長方形或梯形玉器定名為玉鏟,有的鏟在端部有鑽孔。新石器時代的玉剷除山東龍山文化個別器物琢有早期獸面紋外,均是光素的。  玉斧是一種扁平梯形器,上端有孔,可縛扎執柄,下端為刃,如刃部寬大即叫鉞。史前時期,石斧曾被作為一種實用的殺人武器,後以玉製成,便演化為氏族酋長或部落聯盟首領執掌的王權象徵物。  玉鉞自新石器晚期開始出現,目前所知新石器時代形態最完整的當數浙江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鉞。整套玉鉞由冠飾、鉞身、端飾組成,鉞身扁平呈「風」字形,頂窄刃寬,刃部呈弧形,近頂端有一小圓形穿孔;鉞正背兩面刃部上角用浮雕琢出「神獸紋」圖形,下角琢淺浮雕神鳥。整個鉞身加工精緻無使用痕迹,表明玉鉞在當時是一種儀仗器。  商周時期,玉鉞仍然沿用,此時玉鉞形制較之新石器時代有了較大的變化。鉞形式仍呈「風」字形,但中央孔洞加大,使整個器物看起來如環狀,刃部亦由弧形變成折刃。商代玉鉞有的在刃兩側飾扉牙。此時玉鉞的用途也是儀仗用,周以後玉鉞不再使用。

玉鉞夏長11.3厘米二里頭文化遺物。鉞是一種兵器,然而玉鉞卻不能作為武器,應是由鉞演化而來的一種典禮上的儀仗器。

玉斧紅山文化17.5×0.7厘米估 價:RMB 250000岫岩玉質,製作精緻,通體磨光。玉斧呈碧綠色,有透明感,有沁痕,雙面弧刃。通體扁孚近似於長方形,斧頭刃處有缺,下端中間有直徑為0.7厘米的對鑽小圓孔。

仿黃玉雲紋鏟清乾隆11×O.5厘米估 價:RMB 15000黃玉,刃端多黃褐色沁。長方形,弧刃,以細陰線刻勾雲紋及獸面紋,纖細流暢,頗有仿漢之韻昧。

白玉螭龍紋鉞清4.7厘米估 價:RMB 12000-15000鉞的中腹前後皆為素麵,上下兩頭浮雕兩條螭龍,玉質潔自。玉刀  玉刀略呈扁平長方形,有孔,是由石刀發展而來。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發現,此後的夏商仍有生產,西周己消失,推測為古代代表權威和地位的玉儀仗器。玉刀主要見於陝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遺址,從出土實物看,器為雙面刃,磨製光滑,背部有2到5個穿孔,有的尾端中部亦有一孔,用於固定綁縛。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龍山文化墨玉刀,通體漆黑光潔,刀體狹長,雙面刃,較鋒利;背部有三孔,單面鑽成,為裝柄扎結之用。其形制、做工、玉質與陝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遺址所出土的墨玉刀相似。類似此種扁薄、單數穿孔造型的玉刀,在山西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和山東友山文化遺址中均有出土。夏代玉刀呈長條梯形,雙面刃,近背部有平行、等距的多個圓孔,器左右兩側有對稱的齒牙,有的器面上還琢橫、直或菱形陰刻線。商代出現一種帶有短柄的長條形玉刀,雙面刃,刀尖上翹,製作細緻。如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龍紋刀,翹首直柄,刀背上雕出齒形凸棱,兩側飾龍紋;龍頭朝向柄部,龍身修長並飾有菱形紋和三角紋;刀身後端穿孔,便於與柄連縛。

骨柄玉石刀紅山文化晚期長18.3厘米估 價:RMB 30000—40000骨柄呈弧線狀,出現鈣化現象。刀形是彎背弧刃狀,嵌玉石刀片的骨柄槽由後柄部直通尖端,在槽內嵌入玉石片。刀刃由4片玉石葉片拼成,中間兩片為長方形赭紅包玉髓石葉,兩端的邊刃呈圓弧的三角形,質地是白色瑪瑙。

七孔大玉刀夏長65厘米二里頭文化遺物。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沁。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有對稱的凸齒,近肩處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線酌7個圓穿。玉刀兩面飾紋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狀和幾何紋圖。此器保存完好,且有迄今所見最精美的飾紋,堪稱絕品。

龍紋大玉刀商晚期此玉刀凹背凸刃,器身狹長,短柄,雙面刃,刀尖上翹,背脊上雕鋸齒形扉棱,近背處兩面以陰線飾龍紋,刀身後端靠近柄處有一穿孔。

玉刀戰國長25厘米估 價:RMB 30000—40000此玉刀呈長條弧形,單面凹刃,柄窄,柄端鏤空,線條流暢。附:夏代玉器特徵初探  近30年來,考古學家在夏代疆域內發現了一種既不同於新石器時代又不同於商代的獨特文化,這就是被考古學家命名的二里頭文化。雖然二里頭文化不等於夏代文化,但它顯著的文化特徵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夏文化研究的寶庫。從二里頭出土的文物來看,夏代玉器材料主要為角閃石軟玉和綠松石兩大類,角閃石軟玉質地普遍欠佳,石感明顯,透明度和滋潤感不高,大多玉器沁蝕較重,有些沁成雞骨白。玉器多大件禮儀玉,少小件飾玉;多扁平幾何造型,少立體動物造型。大多光素無紋,以質為美,所飾花紋大多不在器物主要部位,而在旁邊,主要裝飾花紋有陰刻細線紋和扉牙兩類。鑽孔多為一面鑽穿,一頭大一頭小,光滑圓整,一器數孔,大小基本一致。玉戈  戈是商周流行的一種兵器,以玉為戈始見於二里頭文化,其後流行於商、周兩代。由於玉石本身質地堅脆,無法將玉戈用於實戰搏擊,且大量出土的玉戈無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時期的玉戈應是一種儀仗器。  玉戈形制的演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二里頭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崗期。此期玉戈的特點為尺寸普遍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長者出土於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遺址,長達97厘米。戈援部(刃部)略呈弧度,直內(後端),多數無中脊僅有鈍脊。除部分在內上飾有簡單的弦紋外,一般無紋飾。第二個階段為殷墟時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變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後期長度在1 5厘米以內,小的僅4至5厘米。戈有直身、彎身兩種,皆有中脊或三脊。內上飾平行的粗陽紋,或者在內及援上陰刻獸面紋和變形雲紋。部分戈內直接雕成鳥頭狀。傳世品中亦常見以玉為援,用銅鑄成鳥頭狀內嵌接而成的銅內玉戈。  西周玉戈形制與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飾紋飾,製作不及商代精細。西周以後玉戈趨於消亡,春秋戰國時零星可見的玉戈,仍保留了周代的特點。春秋玉戈鋒作三角形,援身上刃微外弧,下刃稍直,刃頗鋒利,中部起脊,內之尾端作斜角狀,援、內間中部穿一孔。漢代玉戈有所變制,一種援呈尖首長方形,上飾多組紋飾,援前端為對稱盤繞的雙龍紋,中間是谷紋,後端作幾何紋和龍鳳紋,背面平素,內窄,長方形,上穿兩孔。另一種玉戈援呈弧形,鋒端如橄欖尖,兩側有刃,中脊為窄條,並有橫凸的胡部(即戈刃曲而下垂的部分),上皆飾勾連雲紋,內呈長方形,亦飾勾連雲紋,胡部與內部分別鏤3個和1個長方形的小孔洞。漢後玉戈不常出現了。

玉戈商早期長31.8厘米估 價:RMB 96000一144000成交價:RMB 118592此玉戈線條流暢,質地瑩潤,為玉中之上品

青玉矛銅骰商晚期通長21厘米淡綠色玉矛,中間有脊線,尖鋒。作銅質蛇頭銜矛形,蛇頭蛇身均由綠松石碎塊鑲嵌而成,蛇鱗紋隱約可見。工藝精湛,設計奇巧。附:古人盤玉的方法  大凡出土的舊玉,多遭土的侵蝕,帶有各種色沁,收存後需以盤功使之恢複本性。前人認為,古玉器溫潤純厚,晶瑩光潔,尤其各種色沁之妙,如同浮雲遮曰,舞鶴游天,富有無窮的奇致異趣,不僅悅人之目,且能悅人之心。但古玉縱然具有最美的色沁,如不加盤功,則將隱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見,玉性不還復,形同頑石。故前人十分重視和講究盤玉之法,劉大同在《古玉辨》中論之頗詳,其將盤玉分為急盤、緩盤、意盤3種,曰:「急盤須佩於身邊,以人氣養之,數月質稍硬,然後用舊布擦之,稍蘇,再用新布擦之,帶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為相宜,愈擦則玉愈熱,不宜間斷,若晝夜擦之,灰土濁氣,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處自能凝結,色愈斂而愈艷,玉可復原,此急盤之法也;緩盤須常系腰中,借人氣養之,二三年色微變,再養數年,色即鮮明,佩至十餘年後,或可復原,此言秦漢之舊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誠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盤愈難,因其所受地氣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緩盤之法也;意盅之法,人多不解,必須持在手內,把玩之,珍愛之,時時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氣質,養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純正而無私慾之蒙蔽,至誠所感,金石為開,而玉自能復原矣,此意盤之法與急盤、緩盤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鮮矣!」古玉一經盤出,往往古香異彩,神韻畢露,逸趣橫生,妙不可言。 玉衣、玉塞和玉握  喪葬之禮在中國起源很早,早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文化中,就發現有許多散布在屍骸附近的石珠、獸牙等。因古人認為,以玉斂葬,可保護屍身不腐,使復活再生成為可能,因此到了漢代,葬玉極為普遍,並已漸漸演變為一套包括玉衣、玉握、玉九竅塞、玉含等葬玉的完善形式。  玉衣也叫「玉匣」、「玉柙」,是穿於死者身外的葬服,由數千片小玉片相互穿聯而成。根據編綴線縷質地的不同,可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古代上層貴族按照各自地位的不同,分別享用不同的玉衣。玉衣的雛形為西周時的玉面罩,由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頦、髭鬚等13片組成,各琢成其形。有的還上刻紋飾,均有小孔,覆於死者臉面上。  玉塞即填塞或遮蓋死者身上九竅孔的器物。雙眼塞,也稱眼蓋,多作橢圓形或杏葉形;雙耳塞、雙鼻孔塞和肛門塞,則作圓柱形,一頭大另一頭稍小,耳塞還有做成八棱形柱式樣的;由於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所以還有一種含在死者口中的「殆」,其造型為玉蟬、玉珠、玉管、玉片等;最後還有生殖器塞,它有的是用玉琮改制的小盒,有的是呈圭形的玉器。  玉握為死者手中握著的器物,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及權力。新石器時期是以獸牙握在手中;商周時期,死者手中多握數枚貝幣,因為古人認為貝是財富的象徵。到了漢代,則在長條圓柱上加琢簡單線條,也就是漢代最常用的「漢八刀」雕法,雕成一隻玉豬。因為豬是財富的象徵,因此成為漢代最流行的玉握。玉豬造型多樣化,也有的較為寫實,生動可愛。另外還有璜形玉器作為玉握的。

青玉面罩西周最大直徑10.7厘米青綠色玉質,面罩由13塊各形玉片組成,它們分別代表人面的前額、眉、眼、耳、鼻、腮、嘴和鬍鬚,合成五官七竅。形象寫實如生,此玉面罩是迄今所見最早一例。

金縷玉衣西漢長1.88厘米頭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臉蓋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組成臉蓋的玉片絕大部分是長方形的小玉片,雙眼和嘴是在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5塊長條瓦狀玉片合攏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後片和左、右袖筒構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離的。前片製成胸部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形,後片的下端作出人體臀部的形狀。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狀。前胞和後背共置玉璧18塊,並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五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玲,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門塞,這些都是用玉製成的.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共用玉片2498片,由1100克的金絲聯綴而成。

玉豬西漢5×13.5厘米集圓雕、陰刻,淺浮雕與一體。此對玉豬形體肥碩,作奔跑狀。形態逼真。憨態可掬。

玉豬漢11×2.5厘米此件玉豬,玉質青白呈半透明,採用「漢八刀』琢法,寥寥數刀,即形神兼備。

玉豬漢10.7×2.5厘米俯伏玉豬一對,造型樸拙,細部以簡潔有力的「漢八刀」雕成,底部光素無飾。附:玉衣的演化  受科學發展水平和認識能力的限制,玉能使人永生的觀念在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同,再加上封建帝王的影響,這種認為玉石可以保存屍身,使之不朽的觀點在各個時期流傳的範圍也不相同。根據出土文物考證,斂葬用玉最早始於商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演化為綴玉面幕和綴玉衣服。漢朝初期使用的斂服玉匣就是源於綴玉面幕和綴玉衣服。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漢代皇帝和貴族,死時穿「玉衣」(又稱「玉匣」)入葬。它們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絲、銀絲或銅絲編綴起來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由於金縷玉衣象徵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格的製作工藝要求,漢代的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東園」。這裡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科、鑽孔、拋光等10多道工序的加工,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位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於當時100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骨不壞的心愿,反而招來盜墓毀屍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被多次盜掘。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珠襦玉匣之謎  東周時,周王室的權力被削弱,諸侯各國與之分庭抗禮,左右天下。以往等級森嚴的禮制被打破,表現在喪葬制度上,便是厚葬的興起。商同時期重視屍體的長期保存,認為人死後,升天之時需要形有其身。以玉護身能使屍體為之不朽,成為一種流行的說法。最初喪葬用玉比較簡單,而後,諸侯各國相互爭奪,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出現了含珠鱗玉之舉。《墨子·節喪》抨擊「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手身」,說明使用珠玉葬服的情況已相當普遍了,以珠襦玉匣最為高貴。長期以來,由於一直沒有見到實物,大家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珠襦玉匣形式不很清楚。1995年,蘇州真山9號墩吳王墓出土大量玉器,經蘇州博物館考古人員的整理、拼綴,除了發現玉面罩外,還首次揭開了春秋時期王侯貴族的珠襦玉匣葬服樣式。蘇州真山吳王墓出土的珠襦玉匣,腰以上用珠,以珠為襦;腰以下用玉,以玉為匣,腰系玉片連綴的腰帶。由於出土時玉片散亂,下衣玉匣是否至足,已無法得知。不過,這件首次發現的春秋時期的葬服,向人們展示了珠襦玉匣的喪葬形式。玉蟬  蟬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己出現,商代至戰國墓葬中常有出土,此時的玉蟬大多是懸掛佩戴用的裝飾品。玉蟬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見於考古發掘的河南洛陽中州路816號西周早期墓,其後未見流行,直至漢代才發展成為普遍的習俗並一直持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商周玉蟬用於日常佩戴,形制古樸,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質地欠佳,多為半石質。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長倒梯形;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蟬身用簡單的陰線刻劃象徵身體部位。漢代玉蟬除少數尺寸略大,頭上有穿孔的屬佩飾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兩漢玉蟬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質地很好。蟬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簡明概括,頭翼腹用粗陰線刻劃,寥寥數刀即成。蟬背部雙翼左右對稱,如肺葉狀。漢代玉蟬造型規整,變化較少。南北朝時,玉蟬仍沿漢制,此時由於戰亂影響,玉料來源困難,玉蟬多數用滑石刻成,細部寫實味道加重,同漢代相比顯得更為逼真。東晉以後幾乎見不到玉蟬了,宋代仿古風氣盛行,當然玉蟬也不例外。宋代以後的蟬多作為佩飾。明代玉蟬有薄片狀和圓雕兩種,多用粉皮青玉製作。明代玉蟬的紋飾線條雕工又粗又深,雙翅雕得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脈紋,還有無數的小圓點,好似透明的一般;蟬腿有許多細小的腿毛,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陰線刻得很密。在蟬的反面採用單撤刀法,使兩翅與腹部分開,兩翼張開,腹部凸起,增加立體感。腹部的皮紋從頸部開始,而前幾個時代玉蟬的皮紋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清代玉蟬也有圓身蟬和片狀蟬。清代玉蟬是寫真手法與仿古紋飾同用,用料講究,紋飾分布稀疏明朗,線條多用陽紋線來雕刻,這是清代的特徵。清代後期開始造假,民國時更為盛行。

白玉蟬漢長7.6厘米蟬作扁平狀,以簡練挺勁的「漢八刀」勾勒出高額、突眼、寬頸、翅翼等,形象寫實。這種玉蟬盛行於西漢晚期至東漢,多用作斂葬中含玉,放置於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絕俗、復活再生的意義。

玉蟬漢長9.3厘米估 價:RMB 30000—50000玉表皮帶沁,沁色斑駁自然,圓眼長翼,雕琢有力,器形美觀。頂有穿孔,可以配掛。

黃玉蟬宋長5.5厘米估 價:RMB 10000玉質呈黃色,按照漢代的風格來做,陰刻線深而粗,邊緣稍稍磨一點,看起來邊薄,實際只是稍有一點薄,宋代玉蟬與漢代的區別於此。

白玉蟬明高6.5厘米估 價:RMB 20000白玉質地,紋飾雕工流暢有力,尤其蟬衣雕刻得細膩逼真。整體造型生動,立體感強。

白玉蟬明5×2厘米估 價:RMB 4000此件玉蟬,依玉材的形質而做,通體帶沁,尾部顏色加深,紐形雙眼圓鼓凸於頂端,兩側頂部有對穿斜鑽孔。構思巧妙奇特,生動傳神。

白玉蟬清7×0.5厘米估 價:RMB 6000玉質細膩潤潔,似有「漢八刀」的遺風,但已沒有了翅翼底部的挺勁和翼端的尖銳,線條的深淺和彎度生硬。裝飾玉和玩賞玉  裝飾玉可分為實用裝飾玉和純裝飾玉,前者有玉梳、玉頭簪、玉碟、玉帶鉤、玉帶板等;後者除各種玉雕首飾外,有隨身佩帶的玉佩、玉墜、玉勒子等。裝飾王主要以佩飾玉為主,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就以鳥、魚、人等形狀製成自己喜歡的玉佩飾了。還有形似玉環,但都有缺口的玉玦,則是最早的玉耳飾。它們形制簡單,但古拙的風格顯示了先民的審美特徵。商周時期,佩飾玉大量出現,大多為扁平片狀器。西周晚期至戰國是玉器發展史中的繁榮時期,佩飾品種繁多,除了有單件的佩飾以外,還非常盛行多種塊玉聯成的佩飾,俗稱「玉組佩」。這種玉組佩沒有嚴格而明確的定製,只是依個人的愛好,講究玉的色澤和形式的對稱與和諧。漢代玉器獨具自己的風格,陰線細如遊絲、清晰有力;線條簡練無崩裂,有「漢八刀」之稱。唐代的王器數量不是很多,但獨具風格的佩飾尚存,如玉飛天。宋代以後,玉佩飾極為盛行,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各種形態。尤其明清時期,吉祥寓意的玉佩飾豐富多彩,琢玉工藝之精,令人嘆為觀止。由於玉石的細膩溫潤及古人賦予它的種種道德觀念,人們更加愛玉、珍玉。除了佩帶裝飾之外,貴族富豪及文人名流們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雅情操常在案頭擺幾件玉質藝術品,以品味觀賞,怡情把玩,故導致了玩賞玉的大量出現。 玉組佩  組佩又名「雜佩」、「佩玉」,專指春秋戰國時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於身上的佩飾玉。此佩玉現今所知最早見於春秋早期,戰國達到極盛,漢代逐漸消亡。其後南北朝、唐,元等朝代雖偶有出土,但在當時社會中不具有較大的影響。  春秋、戰國組佩,一般由璜、環、瓏、琥、觿、珠等組成。人們佩戴成組佩玉,不只是出於純粹的裝飾目的,更是由於玉具有堅硬、潤澤、純凈,美觀等屬性,因此被當時士人看成是人的完美品德的象徵。組佩通常用玉環(璧),玉璜作主體,以瓏、琥、觿為懸飾。  從考古發掘所得幾套組佩的復原圖中可知,龍形佩(瓏)和虎形佩(琥)是春秋戰國組佩中最具特色的。龍形佩為片狀,多數鏤刻成「s」形身軀,腹部上拱,中間有孔用於懸掛在組佩正中。頭部有孔的身形較長,有的作鉤形,應是懸掛在側翼的飾件。龍的身形雕刻得健勁有力,除春秋早期部分平素外,常見的玉龍首、爪、尾刻琢精細,身上飾圖案紋飾。春秋早中期以蟠螭紋、蟠虺紋為主,戰國時則普遍施谷紋、渦紋、勾雲紋等,或者幾種紋飾交織裝飾,變化豐富。龍首爪用隱起法雕刻,視之如同淺浮雕。龍形象猙獰,表情誇張,形式各異。除龍形佩外,還常見有虎形佩、鳥形佩和沖牙等。這些玉件的特點與龍形佩基本相同。  西漢初年,戰國風格的組佩曾流行過一段時間,串聯形式趨於簡化,西漢中後期組佩基本消失。南北朝、唐、元墓葬中曾發現過當時新形式的成組玉佩,但玉件的造型風格、組佩的串聯形式與戰國已完全不同。玉件除少數刻陰線花鳥流雲紋外,多為光素,與同時其他種類玉器相比,顯得較粗糙。宋至清代,關於戰國組佩的確切形式,已不為世人所知。

玉組佩西周此玉組佩由各種類型的玉佩、4件玉璜,328件瑪瑙珠管組成,組合關係清楚,五彩繽紛,絢麗華貴。它上系人頸部,下可垂至腦腹,是罕見的裝飾品。

七璜聯珠組玉佩西周長87厘米由玉、瑪瑙,料器等374顆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飾件相間聯綴而成,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是一組由青玉管和紅瑪瑙珠組成的項飾,下部是一組由7件玉璜與紅瑪瑙珠,料珠組成的胸組佩飾。出土時玉璜、玉管、瑪瑙珠、料珠的穿孔相對,成行排列,有條不紊,某些管、珠的穿孔內尚有紅色絲線殘跡。依出土位置可以看出,該組玉佩原曾用線繩串聯,掛於頸間,佩於胸前,長達骨盆以下。

組列式玉佩西周35.5×9厘米西周組列式佩的復興,是裝飾玉及其服飾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此件組列式玉佩的結構為:上面是刻有四龍首紋的玉版,下連兩側的柄形器和玉棒,並以玉管,玉珠、瑪瑙珠相橫接,玉版下又連兩行為一組的由玉,瑪瑙質數十枚珠和管串成的4組串飾。整體設計新異別緻,造型豐滿諧調,風格高雅富麗。1990年河南省平頂山市西周墓出土,河南省博物館藏。玉玦  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制裝飾品,為環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小玉玦常成雙成對地出土於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較大體積的塊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器。新石器時代玉玦製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無紋。紅山文化豬龍塊(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穿孔,當是佩玉。考古發掘已經證實,該文化的大型塊多出土於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  商代玉玦呈片狀,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光素的,環窄;另一種為龍形玦,作捲曲龍形,龍張口露齒,背飾扉棱,龍身飾勾撤雲雷紋,俗稱「假陽文」,線條轉角方硬,圖案化風格強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狀,肉部明顯寬於商代,中孔較小,並出現橢圓形塊。玦身多為光素,部分飾弦紋、雲雷紋,紋飾與商代相比有簡化趨勢。龍形玦很少,且多無脊齒。  春秋、戰國玉玦數量最多,此期玉玦形體較小,一般直徑在3至5厘米。玦體作扁片狀,普遍飾有紋飾,素麵的很少。紋飾主要是當時流行的細密風格的蟠螭紋、蟠虺紋。用雙鉤陰線或寬陰線隱起加髮絲線方式飾紋。動物形塊簡化成陰線刻交尾雙龍、雙獸紋玦,少數精品在兩端透雕獸首形象。漢代玉玦不多,風格沿襲戰國,小玦不及戰國時精緻。此時出現了一些較大的玦,直徑在10厘米以上,應是佩玉或符節器。  宋以後出現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戰國造型。宋仿紋飾多不合古制,塊體比戰國厚重。明、清兩代偽古玉玦,紋飾處理和雕刻刀法很難達到戰國時自然流暢、鋒利健勁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獸形玉玦紅山文化14×10厘米質呈雞骨白色,略作「c」字形,獸頭似豬首,以陰線勾勒出大圓眼、眼眶和吻部;寬耳上豎,身內卷,尾與頭銜接,獸頸部鑽一孔,可用於穿系。

玉玦西周3.3×3.3厘米白玉質,全身沁斑,質地老化;兩片均單面雕工,口成斜狀,雕紋為雙龍帶子上朝,以變形雲紋雙線組合,紋飾簡單。

玉玦西周直徑2.2厘米估 價:RMB 25000-35000

附:美玉的傳說  相傳盤古死後,他的呼吸變成風和雲,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邪避凶的魔力。從古到今,不少人把它作為家傳之寶或定情信物,甚至認為是君子的象徵。《禮記》曾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憶力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而《說文解字》亦稱玉是「石之美者」,因此人們對玉器的崇高情操可見一斑今天,玉石已成為深受歡迎的裝飾品與藝術品,傳說玉器具定驚、趨吉避凶之效,能保佩帶者平安吉祥、富貴長壽,有深遠寓意。中國人認為玉器可令佩帶者凝神聚氣,而圓形的玉更代表天地之司的和諧圓滿,所以玉環、玉扣及玉厄等圓形飾物都非常受歡迎。玉的顏色除了從自到綠外,還有黑色、棕色及紅色,而最受中國人喜愛的顏色則首推清澈的綠翡翠。玉環  玉環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新石器時代玉環的基本造型為扁平的圓環狀,多用白玉、黃玉製作。整體圓整光潔,內外壁平直,有的環上對鑽有小圓孔,孔壁斜直。玉環中心稍厚,邊緣較薄,通體磨光,製作精緻。  戰國玉環種類很多,有絲束環、雲紋環、谷紋環、三龍外蟠環、重環及瑪瑙環。漢代時玉環多用於成組佩玉的中部,直徑較小,環表面飾典型的漢代紋飾,如勾雲紋、四靈紋、螭紋等。  漢晉時的玉環略有變異,環面素樸無紋,只在圓形外側對稱雕出兩長方形凸起。唐代玉環圓形,體較厚,琢成內外六瓣蓮花形,束腰。宋代有扁圓形玉環,如早期形制。明、清兩代多雕團龍紋、蟠螭紋及竹節形玉環,龍身多飾魚鱗紋,旁襯捲雲紋。 

白玉龍環清中期直徑6厘米估 價:RMB 12000-18000成交價:RMB 26400玉質潔白,雕琢首尾相聯一龍形,雕工粗獷。

白玉蟠龍環清中期直徑5.7厘米估 價:RMB 10000玉呈青白色,體扁圓。通體雕成…團龍,首尾相聯,頭正視,神態威猛。

白玉靈芝螭琥環清中期直徑5.5厘米估 價:RMB 7000~10000白玉潔白細潤,環上淺浮雕口銜靈芝的雙螭。整體成橢圓形。

白玉螭龍環清中期直徑5.5厘米估 價:RMB 15000—22000成交價:RMB 22000玉質溫潤,環上浮雕螭龍紋,線條流暢,雕琢有力。

附:說圓玉  璧、瑗、環、玦,這4種玉器,外形相似,通稱圓玉。現今,人們看到這些圓玉,並不十分注意它們的中心圓孔有大小區別,常常把瑗與環都稱作壁,甚至連缺口的玦,也稱為璧。其實,在先秦時期乃至秦漢,古人對這些圓玉的區分,是十分明確的。在當時特定場合下,通過這些圓玉的贈、傳,往往透露了事主的某種意圖。在古時對於這種替代語言的特殊信息,大家都很熟知。由於這4種圓玉傳遞的信息不同,使用時,絕對不允許混淆,也不允許有絲毫的疏忽。據史書記載,古代人際往來使用玉器,在夏代已經開始,,當時諸侯所執的玉,有圭、璋、璧,合稱三玉,都屬古代貴重的瑞玉。先秦的書籍,每每提到禮玉及其用途,特別是圓玉,作用甚多。可是,對4種圓玉形制的區分,卻很少說明。從周代到戰國,直至秦漢,以璧的用途最廣。周代,諸侯朝見天子,或者卿大夫奉命作為使者去會見鄰國國君,都要行執物以為初見之禮,稱為「贄」。在戰國時代,諸侯各國交往更加頻繁,彼此相互進行國事訪問也少不了執贄以相見,便都採用以璧為贄。使者用璧,向對方表達了敬意和問候。古時環有表示修好、恢復原來關係的含義。被流放在邊境的罪臣,3年之後,如果接到君王使者送來的玉環,就知道自己回返有望,不久就會被召回任用,往往大喜謝恩。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環的這層意思慢慢淡去了。

推薦閱讀:

負面情緒消除「器」
精雕細琢的翡翠玉雕千手觀音,百變造型!
翡翠的佩戴技巧:如何正確的佩戴翡翠?
南京博物館收藏的珍品玉器欣賞
徐州漢墓出土鳳紋玉器

TAG: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