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物理學-指南針

  指南針的發明及其在航海中的應用,迄今已是世界公認的古代中國的偉大成就之一。英國哲學家弗·培根(公元1561-1626年)曾稱讚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是「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的三項發明,「竟至任何帝國、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力量和影響都彷彿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馬克思也曾指出,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其中,「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可見,指南針的發明對人類和社會歷史進程所起到的偉大作用和影響。  中國人至晚在秦漢時期已經發明了磁性指向器,當時稱它為「司南」。它是用天然磁石加工而成的,其形狀類似瓢勺。將它放在栻佔用的光滑的銅質地盤上,經旋動而靜止時,其勺柄就指向南方。地盤上刻有古代人熟悉的天干、地支和八卦表示的24個方位。(圖5-1)

  圖5-1 置於地盤上的司南(王振鐸複製)  從秦漢直到唐代中期,司南不斷被人們所製造和使用。生活在8世紀的韋肇在其《瓢賦》中還寫道,「充玩好,則校司南以為可」。其中,「校」字晗含製作在其中。所以司南要「校」准,除地磁偏角的影響外,尚有加工工藝等問題。因為司南類似勺,因此韋肇在其詩中還說:「杓之類奚取於梓人」。「梓人」是指木工。作為植物果實瓢,是農民所種,非木工所為;作為司南這一磁性瓢勺,是由金工所為,也非木工斧鋸而成。韋肇的《瓢賦》表明唐代人還在製造司南。  唐代,大概是由司南向指南針過渡的孕育階段。或者,唐宋之際完成了向指南針的過渡。入宋以後,有關指南針的文獻突然豐富起來。指南針、指南魚、指南龜幾乎同時問世,地磁偏角、地磁傾角也相繼被人們所發現和利用。具體地說,入宋以後81年,楊維德在其相墓、相風水的地理著作《塋原總錄》(成書於1041年)中最早記述了指南針和地磁偏角。其後三年,曾公亮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問世,書中記述了以地磁場磁化鋼鐵片的方法。又其後40餘年,即公元1086年,沈括的《夢溪筆談》完稿,以磁體磁化鋼針的方法在該書中作了詳細記載。因此,至少可以推測,在楊維德記下指南針和地磁偏角之前,會有幾代堪輿家已經擺弄了指南針。  楊維德說,用指南針看風水、確定四方的方位時,指南針「當取丙午針」。「午」是地理正南方向,「丙」是地理正南偏東方向。這就是說,指南針的南向,即地磁南向是在那兩個地理方向之間。地磁南向與地理南向有偏差,這就是所謂的地磁偏角。在西方,磁偏角是哥倫布在1492年的航海中發現的,比楊維德的記述要晚450年。  曾公亮詳細地記下了製造指南魚的方法:  以薄鐵葉剪裁、長二寸寬二分、首尾銳如魚形,置炭火中燒之,候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武經總要》)  對這段文字需要說明的是,它是否符合科學?如何以近代磁學知識理解它?  將「薄鐵」(曾公亮所記「薄鐵」很可能是鋼)剪成魚形片、燒紅,當爐溫高於居里點(約700℃)時,鋼鐵的磁疇排列完全被打亂。而當它「蘸水」即淬火急冷時,磁疇排列又復形成。關鍵在於冷卻時,「以尾正對子位」。這表明,鐵片是按地球子午線方向,即地磁的南北方向冷卻的。因此,在地磁場的影響下,冷卻後的鐵片磁疇就都順地磁方向排列了,從而鐵片產生了磁性。又因為淬火時,鐵片「沒尾數分」,是斜插入水盆中淬火,這又恰好利用了地磁傾角,增強了對鐵片的磁化強度。當鐵片完全冷卻,其磁疇也就完全按地磁方向排列,則魚頭為北極,魚尾為南極。將這種指南魚平放入水碗後,受地磁場影響,魚頭指向南方,魚尾指向北方。  其實曾公亮及其同時代的人並沒有地磁場乃至地磁傾角的理性概念;而在實踐中,他們卻充分利用了地磁場和地磁傾角以磁化鐵片。而西方,有說諾曼(Robert Norman)於1576年發現了磁傾角;也有說是哈特曼(George Hart-mann)於1544年發現的。無論哪一說成立,歸成一句話,西方人在理論上的發現比我國古代人在實際中的應用要晚500年。  另一種以磁感應製造指南針的方法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二四:「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前一句是指南針的磁化感應方法,後一句指明地磁偏角的存在。沈括同時記述了多種安裝指南針的方法:1)指甲法,將磁針擱在光滑的指甲上,可以旋轉自如;2)絲懸法,以單根蠶絲繫於針腰,懸吊磁針,相系處滴上少許蠟。3)水浮法,把磁針穿在數根燈草上,用燈草托浮磁針於水面;4)碗唇法,把磁針放在光滑的碗口邊緣上;此外還發現感應磁化時,不僅有指南,也有指北的磁針,並承認自己「莫可原其理」。由此不難看出,當時的中國人尚未知道地球本身也是個大磁體。  沈括之後有關指南針及其製法的記載越來越多,大概它已成為中國人的普通常識了。也是在宋代,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還記載了兩種指南針——指南龜和指南魚。將磁針裝入木刻小龜腹中,龜腹心刻一小圓穴,以一竹釘作為旋轉支軸。撥轉木龜,龜則指南。此種裝置稱之為「指南龜」。類似的,將小條形磁針安裝在木刻魚腹中,將木魚浮於水面,則指南,故稱「指南魚」。如果分別在魚頭、魚尾插入一小鐵針,既易於識別方向,又方便用手撥轉。圖5-2繪畫了古代人所發明的各種指南針及其安裝方法。  將指南針與刻度盤相結合,使之成為一種辨識方向的儀器,稱為羅盤。刻度盤在中國產生於先秦時期,但羅盤只有在磁針誕生之後才有可能問世。

  圖5-2 指南針及其安裝法  1至4為沈括記載的四種安裝法:1.指甲法;2.絲懸法;3.水浮法;4.碗唇法;5.陳元靚記述的指南龜;6.指南木魚;7.曾公亮記述鋼片指南魚。  起初,羅盤被稱為「地螺」。它的發明,首先被堪輿家用於相墓、相宅、看風水。考古學家在江西臨川一座葬於公元1198年的宋墓中發掘出兩個「張仙人瓷俑」。瓷俑造型生動,右手持一  羅盤,置於左胸前。(圖5-3)從瓷俑豎持羅盤和羅盤的磁針中央有轉動中心這兩點,可以斷定該羅盤是旱羅盤,安裝磁針的方式很可能是迴旋樞軸。羅盤的盤面是圓形的,其方向刻度也頗清楚。這一事實表明,旱羅盤至晚產生於12世紀下半葉。沈括和陳元靚所述及的絲懸磁針和指南龜,都是旱羅盤的始祖。其餘方法後來皆發展為水羅盤。

  圖5-3 張仙人瓷俑  簡單地說,就是將磁針、指南魚放入水碗中,再在碗外緣加上一刻度盤,就成為水羅盤。元代,盛行「針碗」。將瓷碗做得比平常稍大些,到了描彩上釉這道工序時,在碗內底畫出24個方位,這樣燒制的瓷碗就稱為「針碗」。在這種水碗內放入指南針,就可以識別指針方向。針碗在航海船舶中頗具優點。因為,針碗不是放在甲板或內艙桌面上,而是置於後艙沙堆之中,碗底又深。因此,水碗不隨船的顛簸而翻倒、打碎,即使船舶搖蕩,沙堆可減緩碗的移動,而碗內的水總是平衡的。磁針所受航行的干擾就相對小些。這也是中國人在解決複雜技術問題中表現出的聰明才智。  指南針發明後不久,就被用於航海。宋代朱彧〔yu與〕的《萍洲可談》一書,記述了其父親在1099至1102年間在廣州做官時的見聞,其中述及航海中「陰晦觀指南針」。這個時間只比沈括《夢溪筆談》成書晚10年。在朱或之後,北宋末,徐競於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出使高麗(今朝鮮半島)。當他的船隊駛出蓬萊山之後,逢陰晦天氣「則用指南浮針」,即是水羅盤。不久,趙汝適在《諸蕃志》中寫道:  舟舶往來,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唯謹,毫釐之差,生死系矣。  這是航海中完全依靠指南針導向的寫照。用指南針導航又不可有「毫釐之差」,則非羅盤莫屬。可見,在12世紀初,中國人在航海中使用指南針或羅盤已相當普遍了。  據科學史文獻記載,歐洲最早知道磁針的是法國人戴普魯萬斯(Gyuot de Prorins),他在公元1190—1210年間指出,水手將針和一種難看的石頭摩擦後,用草浮水面可以指北。後來,英格蘭的修道士尼坎姆(Alexander Neckam,公元1157—1217年)在其《論器具》書中作了類似敘述。他們比楊維德、曾公亮和沈括的記述晚了100至150年。「張仙人瓷俑」手持樞軸式羅盤出現在1197年之前,而號稱製造羅盤的法國大師佩雷格林納斯(Petrus Peregrinus,生活於13世紀)設計製造的帶有刻度的羅盤則在1269年。中國人最早創製並使用磁針和羅盤的歷史是無可爭議的。現在一般地認為,有關磁、羅盤的知識是由阿拉伯人從中國傳到歐洲的。應當說,一旦指南針上了航船,其傳播之快應與航速等同。
推薦閱讀:

天王星在地球的哪個方向,多少度,多少千米?
有什麼現象是物理學家至今仍無法合理解釋的?
腦卒中後肩痛的物理治療 · Bobath與運動優化
引力波為何只能檢測到一次?
八年級物理學習過程反饋(聲現象)

TAG:物理學 | 中國 | 古代 | 指南針 |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