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恭請

太清道德天尊保誥

志心皈命禮三稱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

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氣。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

用九五之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稱九叩

恭誦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

開經偈

焚香恭頂禮。誦經表心虔。瑞氣盈堂室。慈雲布地天。鮮果獻佛聖。清茶敬神仙。願祈垂鑒佑

。四季消災愆。

開經贊

道門始祖。道德天尊。著經說法度人群。深沾雨露恩。誦經方殷。消災福滿門。皈命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稱九叩

太清道德天尊醒世玄微真經本卷

夫天地者。大道之氣所生。萬物者。太玄之精所化。乾坤未判。天地未開。天地之體。合而為

一。清濁不分。故曰混沌。混沌者。乃無極也。無極不分陰陽。無極而生太極。次由太極而生

兩儀。變為四象。五行八卦。太極之元氣。動者屬陽。靜者屬陰。靜極而動。動極而靜。一動

一靜。分陰分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開地辟。乾坤定矣。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嶽河川

。日月照其明。四季順其序。陰陽以分晝夜。寒暑而定歲月。日諸月往循環不息也。

玄元之氣。彌羅乾坤。而化生靈。無極之光。照耀宇宙。而育萬物。清濁二氣。合為一體。陰

陽之氣。合者為人。人之本性。從無極神光而生。身之良心。由先天道氣而賦。道生三才。惟

人最貴。身存三寶。惟神最靈。性賦於天特厚。命立於地獨優也。

道生三才。人得此身。乃借父精母血。土水風火而成。四大假合。各曰幻身。惟天賦之性。道

賦之靈。即是真也。載天履地。人居中央。天之體圓。故人之頭圓以象天。地之體方。故人之

足方以象地。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生我養我育我。三寶五行俱備。一呼一吸。氣脈運行

。如同天地之升降也。

天動地靜。男動女靜。天有日月。人有耳目。天以日月為陰陽。人以血氣為陰陽。兩肩似山。

兩膝似川。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天有八萬四千星斗。人有八萬四千毫毛

孔竅。干為天。屬陽。坤為地。屬陰。父為天。屬陽。母為地。屬陰。天有三寶。日月星。人

有三寶。精氣神。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尊。君親師。物有造化。人有死有生。若能修持

得法。精靈永不滅也。

自有天地以來。迄今六萬餘年。人之生生死死。未了輪迴。甚至墜落地獄。化生昆蟲。鬼類畜

生等。不記其數也。天地始開。道氣同出。人之初生。佛性俱備。自無生有。自有還無。道不

遠人。而人自遠。魔不迷性。而性自迷。生生死死。亦殼投胎。萬匯興衰。無有窮盡。均皆人

心。離道太遠。六欲昏心。七情迷性。行皆不善。作惡多端。忘其本來善性。昧其固有天良。

視榮華如性命。看道德若泥土。日失良心。時迷本性。朝來醉生。暮到夢死。甘墜三塗六道。

豈不愚哉痛哉。天下蒼生醉生夢死。三寸氣在。作用無窮。不知世上萬物是假。大限來臨。終

必歸空。凡塵萬物皆假。唯我一靈獨真。不知早悟。一味橫行。耗盡精神。以至老死。一失人

身。再難復矣。苦樂兩途。皆人自造。故曰苦海茫茫。回頭是岸。

天地升降之理。日月往複之機。分有陰陽。轉生造化。修陰陽以鏈長生。知造化以臻不死。寡

欲以去私。寧靜以致遠。修身養性之理也。明慧斷痴。用定以除念。明心見性之道也。性稟輕

清之氣。是謂天命。心受重卓之塵。所言人情。天命者大道也。人心者。鬼魔也。先天之性。

清靜無垢。後天之心。塵欲有污。凡欲修真鏈道。必須齋戒身心。心者。身之主。性者。命之

原。是故此心若失。此身亦滅。斯性若亡。斯命亦絕。人虧心性。身命必敗。心為有形之物。

萬物宜空。性為無形之體。諸根須凈。鏈其心。五氣借於調元。修其性。三花並得聚頂。修心

之法。必須消除情慾。以至一念不生。養性之理。務宜斷絕貪嗔。而到萬緣無侵。一念不生。

謂之靜。萬緣無侵。謂之清。清靜者。無為大道也。學道無他。只在明心。參禪不外。惟於見

性。欲知天地之道。必要盡人之心。欲明學玄之機。須當參性之理。不以富貴功名以亂其心。

當以忠孝仁義而修其性。去三心。掃四相。凈六根。修道之功夫也。斷二惑。空五蘊。行十善

。了道之根本也。五蘊若空。六根自凈。三心能了。一性當明。私慾牽纏。難免爭名奪利。塵

根俱靜。方能明心見性。道之無極。分陰陽。判清濁。靜以鏈己。善之無量。分善惡。判禍福

。動以度人。修道非拋妻棄子之舉。行慈為普度蒼生之修。因時。因地。因人。以度人。寡慾

。寡言。寡色。以修持。除其外誘。充其內仁。斷諸慾念。便能修道。以妻為侶。以子為友。

在家參禪。向外樂道。功果圓滿。自能飛升。人之身。乃是假身。道之心。即是真心。棄假身

以鏈法體。明真心??而養性命。人道修圓。天道乃全也。

先天祖氣。學道之人。不可不養也。此祖氣者。乃玄元一本之氣也。懷胎以前。一點太極而已

。離胎以後。一點元陽而已。性依此祖氣以為主。命得此祖氣而不壞。故在天謂之命。賦之於

人謂之性。性者氣也。在天謂之氣。賦之於人謂之命。氣者神也。命者性之所從出。性者命之

所由成。天地交泰。萬物而生。有形斯有氣。有氣斯有理。理之所在。性即具焉。性之所在。

命即凝焉。性命之所在。大道即生焉。故修道鏈性。使氣質不廢。佛曰。明心見性。道曰。修

心鏈性。儒曰。存心養性。以道全形。以氣全真。贍養浩然。歷劫不壞。性命之道。玄妙無窮

。必須性命雙修。始能以臻功用。洞徹陰陽。分明清濁。修真養命。靜心修性。乃得性命雙修

之功也。性者理也。在天謂之理。賦之於人謂之性。故名其性曰天性。氣者命也。在天謂之氣

。受之於人為謂之命。故名其命曰天命。修道之士。心不為物累而常正。氣不為物累而常平。

心正氣平。性全命固。存心以養性。盡性以達天。謂和陰陽。全其性命也。

修命者。神住於氣。意繫於息。神氣相合。永不分離。聚久不散。一點真靈。自得陰陽二氣。

融合一團。鏈精氣神三寶。以復其命也。養性者。言動視聽。必求守禮。喜怒哀樂。必求中節

。事事不較長短。處處常存涵養。身無欲。而心自定。心若定。而性亦定。培養祖氣。認明本

來先天靈性也。天命之謂性。陽中之陰。人性之於命。陰中之陽。窮天地之玄化。察陰陽之元

機。守一抱元。盡性修命。群陰消盡。真陽自生。復我天命。還我本性。歸於無極。還於虛無

。永證無始真玄。脫乎生死之關也。善參禪者。必得神通。與天地合一。能全其性命。以靜制

動。心不染塵。以柔克剛。性不著妄。奪天地之造化。運陰陽之元機。水火相濟。坎離相通。

大則丹成而證聖。小則病癒而體康。自古至今。何以修道者多。而成道者少。其弊者有三也。

生居塵世。貪戀富貴。視財如命。未肯樂善。此其一也。心存奇異。迷惑旁門。不尊師。不重

道。此其二也。或前世冤孽未盡。或今生道德有虧。只知參禪。不知懺悔。三剛五常不守。四

維八德全無。此其三也。修道者不知其理。參禪者不明其法。盲修瞎鏈。以訛傳訛。或入邪門

。或走岐路。以致未能歸真。枉費歷來功夫。故初學者。宜尋明師。指點妙訣。始有所得焉。

今逢三期。大道宏開。急須參禪悟道。而鏈成法體。更要修心養性。得返本還原。外功成。內

果就。不歸仙道。亦得長生也。

靜坐之道者。陰陽造化之理也。得玄運法。可以長生。盲修瞎鏈。亦能致命。故參禪者。有益

於人。亦能損人。所謂有益便有害也。參禪之理。應知寡慾靜神。而玄關不雜。練功之法。主

要存誠去妄。以正竅至虛。初步學道者。先鏈氣。心神氣能平。則性情醇良。自然與世無爭。

忍辱精進也。心能定。則憂驚不起。自然樂我常靜。智繪加增也。神能和。則魂魄安寧。自然

此身舒適。玄妙可通也。身中之精氣神。乃鏈丹之至寶。無精不能化氣。無氣不能養神。無神

不能至虛也。鏈精化氣。命入丹田之內。鏈氣化神。性寄黃庭之中。陽精滿而純。陰氣極而化

。自然神氣調和也。由神鏈成純陽之體。由精化為純真之氣。由氣還到清靜之虛。心火下降。

腎水上升。水火融和。性命合一。萬劫不壞。永生不滅。與天地同體。免受無常之拘也。人之

大患。皆因利慾薰心。世之是非。盡自金錢害命也。富者不修。終日沉迷酒色。貪者未悟。畢

生盜淫犯規。實堪哀憫也。人生於世。不知修道者。惑也。心染於塵。不曉打掃者。迷也。人

身寶貴。跪在知修。不分愚賢。若能堅志。遵守聖賢之道。培養陰德。踐履仙佛之箴。勤鏈玄

機。能忍苦中之苦。方為人上之人。莫待老而體弱。始知看破世情。悔而莫及也。修道者。慈

悲為本。方便為門。戒殺放生。免結來世之惡業。布施立德。好種今生之善果。富者扶危濟困

。貧者克勤克儉。三千功滿。便能脫凡入聖。八百果圓。更喜超俗成真。吾奉天命。普度三期

。著經以覺世。說法以醒人。不辭婆心苦口。為度末劫殘靈。願眾生期早回頭。上慈航而登彼

岸。超脫苦海。同歸靈山。此經奉旨闡著成篇。流傳世世。示及人人。永沾吉度。信受奉行。

復聖顏回夫子贊曰

民智日高。世風日下。報恩立德者少。爭名奪利者多。說文明。唱平等。男不忠良。女不節貞

。迷昧靈性。實可傷矣。道祖宏願。頒賜真經。或講人天性命之理。或說陰陽造化之道。皆是

大道精華。誠為醒世寶箴。修道參禪者。必修必悟。齊家向善者。宜誦宜持。道祖傳此經。勞

力又勞心。經文雖淺近。句句是良箴。深願善男女。虔誠報聖恩。

誦經救劫演真銓。普度慈航結善緣。了悟浮生渾似夢。急修妙果返先天。

完經偈

真經虔誦畢。聖駕返太清。遵守經中語。願求智慧生。參禪玄竅靜。修性道心明。修功功必就

。鏈道道必成。

完經贊

醒世玄微。普化四方。修身學道悟禪功。一竅自然通。苦海慈航。大道廣宣揚。皈命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稱九叩

醒世玄微真經終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十三歲女孩花光媽媽二十五萬積蓄打賞男主播的行為?
道德(五)----上義
「我媽幫你帶孩子不容易……」多可怕的道德綁架
如何評價因為吃魚翅會傷害鯊魚就不吃魚翅這個行為?
用震樓器反擊樓上鄰居的故意吵鬧,是否有違道德與法律?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