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華.血親和人種》:史前中國四大族群的分布與聯繫
皇皇者華華夏文明流源史談第四部 血親和人種
第六章 史前中國四大族群的分布與聯繫
——日鳥(古胡)、尼夷(古華)、尼夏(古夏)、羊姜(牧羊人)
黃飲冰
一、日鳥人(黃人和古胡人種的昊鳥、夋鳥和尼鳥等)
日鳥人,即鳥人,是以日鳥為崇拜的族群,是中國遠古族群之一。其早期特徵就是日鳥崇拜,後期則集中體現在鳥崇拜上,在史前演變成鳥人。
日鳥人有諸多分支,顯著標識是以崇拜的鳥來分化族群,崇拜一種鳥,就是一個鳥人支系。
古籍中也能找到一些氏族的鳥類名號,如少昊部落就有鳳鳥氏、玄鳥氏、青鳥氏、丹鳥氏等等。在中國南方的古代民族中,越人的圖騰標誌主要是鳥。居住在山東、江蘇一帶的東方各種夷人,據古籍記載,他們最初也是以崇拜日鳥為主,後來諸多族群堅持了鳥崇拜,他們就是古籍記載的鳥人。
從民族志的材料中來看,中國大多數近現代少數民族,都還或多或少地殘留有鳥圖騰崇拜的文化痕迹。怒族、苗族、滿族、朝鮮等都有鳥圖騰和鳥是自己祖先的神話。此外,黎族、珞巴族、赫哲族也都有鳥圖騰。在彝族的圖騰崇拜中,在門上掛一隻鷹,認為這樣能起到避邪的作用。這些民族,他們現在不是鳥人,但他們源自鳥人。
我們熟知的商人和秦人,崇拜的是玄鳥圖騰,就是根據商人和秦人的祖先與玄鳥有親緣關係的傳說而來的。《詩.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懷生契」。《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所以,商人、秦人,均源自遠古的鳥族群之中的玄鳥族群。商人、秦人後來也不是鳥人,但不能否認商人、秦人源自鳥人。
遠古的日鳥人和史前的鳥人,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史前他們分布於中國東部。他們的生活區域,早期普遍分布於中國南方,向東深入到東海古大陸,也曾經向西深入到黃河中游和渭水流域的中原地區,。
鳥人退出中原,是在夏人興起之後。鳥人(黃人)的主體退出東北地區,是在距今5000年前後,由北方氣溫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急劇下降所致。鳥人(黃人)的主體離開東北後,少數鳥人還居留東北。商周以後,東北逐步為游牧民族佔據。
鳥人以農業為主業,崇拜「日和鳥」或「鳥」,也善於航海進行海上捕撈。
南北鳥人的區別,在於蛇崇拜。東北鳥人崇拜太陽和鳥,還崇拜蛇龍。古黃河以南的鳥人崇拜太陽和鳥,還崇拜青龍(蛇化鱷魚龍)。
東北為黃人,也是黃鳥,因為鳥刻在玉器上,所以鳥是玉鳥,因佩玉習俗而稱黃人。黃人不能歸屬於胡人,因為黃人與東部的日鳥族群有顯著的不同。黃人與兩湖地區的居民有很大的文化共性,所以黃人來自兩湖地區。
海岱及江淮為昊(太昊和少昊)鳥,本質上是日鳥,屬古胡人。昊鳥是沿海族群和北方族群在大汶口融合的結果。昊鳥人崇拜「日+鳥」、青龍,其顯著特徵是大汶口人盛行的枕骨人工變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對側上門齒、長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頜骨內縮變形、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龜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鉤形器的習俗。太昊創造了大汶口文化,少昊開創了大汶口文化的新時代。
白虎崇拜。白虎是太陽、鳥和虎面的綜合體,故為白虎。白虎寓含的是光明崇拜。
江淮、巢湖流域為夋鳥,其首領為帝俊、帝鴻、帝江。夋鳥是日中三足烏,俗稱金烏,他們也屬古胡人。
環太湖流域為尼(夷)鳥,尼鳥是東進的尼夷人與西北進的鵠(圖騰是雙鵠護日)鳥在良渚地區融合形成的。尼鳥崇拜的是白虎,白虎是虎、太陽和鳥的融合體,寓意光明。鵠鳥人來自河姆渡,屬古胡人。尼夷人來自湖南。尼鳥是古胡人和尼夷人融合的後裔。
尼鳥逐步向北擴展,入山東淮水接受青陽少昊的統治,繼承和發展了龍山文化。尼鳥在山東演變成了九黎集團,創造了九黎文化。九黎被顓頊征服,大部變成了黎民。
沒有被融合的沿海胡人繼續北上,進入中國北部草原發展,演變成草原胡人。有些胡人在草原向西發展,到了非洲和西亞,在那裡形成了新的黃種人文明。
河姆渡居民就是古胡人。「雙鵠護日」(雙鳳朝陽)圖騰就是胡圖騰,他們自稱為「胡人」。在語言上,護、鵠、互、胡,起源於「hu」,即是「hu」的擴展。良渚時期,由於尼夷人的加入,來到良渚的河姆渡胡人被迫放棄了「胡」的稱呼。
遺留在南方的尼夷、尼鳥加上南歸之九黎及以後的黃帝後裔,組成三苗主體,三苗也被稱作荊蠻。
二、尼夷人(華尼屍或華尼夷,簡稱尼夷或夷,即古華人或古夷人)
尼夷(古華人)人的發源地在兩湖。在考古上能夠明確「尼」存在的地方是湖南彭頭山。在湖南彭頭山出現的「X」字元,就是「尼」的原始形態,夷是由祭祀活動中的屍轉化而來。
1、「夷」與「尼」
什麼是「尼」呢?「尼」就是「夷」。尼人即夷人。彭頭山遺址是尼人歷史上的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在彭頭山之前,尼人還有很悠久的歷史,因為一個文化符號的形成需要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不會是突然出現的。
尼人是由女媧創造的。對於尼人來講,尼是很神聖的東西!
尼人的祖先是傳說中的尼山老母,尼山老母就是女媧。
2、尼的本意是代表祖先接受和享受祭祀的「屍」,尼崇拜是「祖先崇拜」
——甲骨文尼
甲骨文「尼」=
(人,大人)
(人,小人)
(亍,行進),意思是「外出時小孩與大人緊密相隨」。
——金文尼
金文尼=
+
, 意思是「小孩與大人隨影相隨」。
很顯然,尼的甲骨文和尼的金文的造字,要表達的不是「親昵」,而是「小孩對大人的依賴,大人對小孩的庇護」,是「敬」和「愛」的意思。
——篆文尼字
篆文尼字將甲骨文的大「人」寫成「屍」,將小緊隨其後的小「人」寫成「匕」。「屍」指「人不動」,「匕」意為「美食」。「不動的人」可能是老態龍鐘的人,需要食物時當然需要年輕人敬奉,表達的是「敬」和「愛」的意思。
不同的是,甲骨文尼和金文尼表達的是小孩對大人的「敬」,大人對小孩的「愛」;篆文尼表達的是對老人的「敬愛」。
所以「尼」是一種有很深刻內涵和悠久歷史的與人之間的互敬互愛及敬老相關聯的文化符號。深刻地把「尼」的本意表達出來的文字是篆文尼。對尼的分析,以篆文尼為準。
在傳統文化中,由敬老和愛小文化引發出來的,是孝悌文化。尼的內涵,就是華夏文化的根基之一——孝悌文化。有孝悌就有對祖先的祭祀,尼文化就是起源於對祖先的祭祀。在對祖先的祭祀中發展出了尼崇拜——祖先崇拜。
甲骨文和金文尼中的「大人」和「小人」,是「祖」和「孫」的關係。在原始時代,青壯年要捕魚打獵和採集食物,為族群的生存忙碌,沒有時間去與小孩親昵。有時間與小孩親昵,承擔對小孩的撫育和教導的人,是老人,所以「大人」和「小人」是「祖孫」關係。
遠古時期的祭祖儀式上專門安排了一個人扮演祖先的角色,這種人叫做「屍」,「屍」在祭祀是座在「祖先之位」上,代表祖先接受祭祀,享用敬奉的美食。這個扮作祖先享受供奉的「屍」,又被稱作「尼」。經過較長時間的演變,「尼」成為了一個族群的標誌,變成了一個獨有的文化符號,逐漸演變成為「尼崇拜」。
尼崇拜也就是尼能崇拜,尼能指的是祖先對子孫的庇佑和保護神力。所以尼能崇拜是先祖崇拜的一種。具有尼能崇拜的人群,就是尼人。從現有的資料可以看到,彝族的典籍上記載,彝族歷史上曾經歷了一個尼能時代,是尼能崇拜存在過的證據。
在傳統文化中,孫可以為祖之「屍」。祖死後,由孫騎棺和壓棺,由孫持引路牌為祖靈引路,都是尼文化的遺迹。
由於扮作「尼」的人,是祖先之「屍」,即祖先在人世的代表。「屍」一般的時候只是在祭祀的時候伴隨祖先的名號一起出現,祭祀完成後,就下崗了。如果以後不再祭祀了,其「屍」也就不再出現。但是對於有特殊貢獻、對族群特別重要祖先的「屍」是不下崗的,祖先的名號與祖先的「屍」一同被繼承下來,成為該祖先在人世間的永遠的代表,並根據其功績的大小,對族群的人享有大小不同的領導權力。
如某一代出了一個特彆強大的首領,對本族群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對外族群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懾力。該首領死亡後,其名號就被保留下來,並被選中的該首領的「屍」繼承下來。在以後的時代里,首領的稱號被沿襲下來,首領的「屍」也通過某種選擇程序一代一代接替,直到本族群由新的人物崛起為止。女媧幾千年長期作為首領和神而在人的世界內存在,就是這樣的。西藏的達賴和班禪也是這樣的。
在氏族爭雄的時代,氏族的英雄人物對於一個氏族的存在和發展至關重要,族人當然希望自己的英雄不死,為了保證英雄不死,讓英雄的威名永葆氏族的安寧,人們把英雄的稱號保留下來,用英雄之「屍」承襲英雄之號,創造除了諸多的不死英雄。如共工氏,從顓頊時代一直到大禹的時代,都頑固地存在著。
3、「尼」到「夷」的演變
——甲骨文屍、金文屍、篆文屍
有學者認為甲骨文「夷」假借「屍」表達,與屍的甲骨文同,如下所示:
——甲骨文夷
——金文屍夷
甲骨文中沒有「夷」字,而「夷」又是很關鍵的一個文化符號,作為夷人性質的殷商,不可能不創造一個與自己關係密切的文字來表達「夷」。在殷商時期「屍」「夷」通假是可能的,「屍」就是「夷」。金文「夷」字是後來興起的周人創造出來的。
金文之始,是在殷商盤庚遷殷後,開始金文只有寥寥數字,及至周初,已達千二百餘字。商末鑄有金文之青銅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簡略,多為鑄者或其先祖之名諱。至商亡時,方有文章出現,然其時最長之文,仍僅有四十餘字。到周克商起,金文漸興,天子之事才多有記述。說金文「夷」字是周人造出來的根據就在於此。我經常說,東夷是周人的造說,就是據此。周人創造出金文「夷」字的根據,肯定是「夷」的本意。「夷」的內涵發生貶義性的轉化,是在周人和夷人發生多次戰爭而每次戰爭都以周人為勝利者之後發生的。落敗的夷人被「夷為平地」、被纏縛為奴隸,或者夷人負弓矢與周人作戰等,都會導致周人對夷人的認識發生改變。
「尼」到「夷」的變化,與尼人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導致祭祀內涵發生變化有關。
尼人在彭頭山以前的時代里,靠漁獵和採集過日子,人們過的是集體生活。對亡者的祭祀是共同的祭祀,參加祭祀的人與亡者沒有親疏之分,在祭祀活動中地位均等,所以「屍」成為整個祭祀活動的中心,人們對屍行禮,向屍敬奉美食華物。
尼人在彭頭山生活期間發明了新的生產方式——進行水稻種植,新的農業生產方式讓家庭使以家庭為單位組織生活稱為可能。當然,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生產力低下,農業產品不足,人們還要依靠漁獵畜牧來補充群體的生活,所以群體生活方式維持了很長的歷史時期,直到農業產品足夠豐富,人們才開始以家庭為單位組織生活。如以家庭為生活單位的生活方式在大汶口文化中期就已經出現。彭頭灣時期的家庭,開始可能是女主單親家庭,後來發展成女主雙親家庭,所以彭頭灣文化居民很可能已經由尼人轉化成了夷人,尼是崇拜,夷是人稱。所以彭頭山文化居民是尼夷人。
在家庭為單個的生產和生活單位時期,對於亡者的祭祀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家庭的成員是亡者的親屬,是孝子孝孫。這時候「屍」處於祭祀的從屬地位,祭祀的主人是孝子孝孫,特別是長子是祭祀活動的主角。
在民俗中,孝子要披麻戴孝,還要在腰部纏一根稻草搓攪成的稻草繩(我們孝感俗稱要子,音yaozi)。從這種民俗中,可以看到「尼」演變成「夷」的遺迹。
仔細看金文「夷」的構造:
——金文夷
金文夷由以下部分組成:
(是人,我認為是戴孝的人,即孝子)
(s是稻草搓攪成的纏在孝子腰部的稻草繩)
那種認為「夷」是被捆綁的奴隸或「夷」是持弓箭的人的觀點,都不是夷的本意。夷的本意是「腰部纏稻草繩披麻戴孝的人」。
所以尼演變成夷,是祭祀活動中角色的轉換,即祭祀活動的主要角色由「尼」(代表祖先接受和享受祭祀的「屍」)轉移到「夷」( 腰部纏稻草繩披麻戴孝的人)。
4、「尼夷人」和「夷人」
尼夷人是一種簡稱。尼夷人的前期是華尼人。華尼人在湖南與胡人融合後形成華尼屍,華尼屍就是古華人。屍就是後來的夷,所以在後來華尼屍人被稱為華尼夷人,就是祭祀活動中屍被夷取代,華尼屍人就變成了華尼夷人,簡稱夷人。從華尼到華尼屍到華尼夷可以統稱尼人。但尼夷人只能從華尼夷開始。尼夷也可以簡稱為夷人。華尼人、尼夷人和尼夏人,都可以簡稱為尼人,他們的共同屬性是尼。
華尼人的原始生活地,在雲貴高原,主要在長江上游雲南地段。是叢林漁獵採集和旱稻種植族群。在距今1.3萬年開始,由於氣候升高和人口增長的原因,華尼人陸續向外遷移。遷移的方向,是東或西北。東是廣袤的沼澤湖泊(兩湖地區)和江浙沿海地區。向西遷移的尼人,避開了青藏高原惡劣的區域,向西北遷移。
為什麼不向北遷移而要經西再到北呢?因為直到距今5000年以前,四川盆地還是湖泊沼澤地帶,封閉的地力環境導致瘴氣嚴重,不適宜於人類生存。四川的考古歷史不超過5000年,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中國大地上的主體居民,是在第四紀冰川期結束後,由雲貴高原的華尼人擴散而來。中國北方的本土居民,可能被氣溫升高後產生的鴻水和海浸毀滅了,海浸還導致了沿海居民的滅頂之災;也可能是在經歷了海浸和鴻水之後,對高溫不適應,北方居民離開了渭水黃河流域,向北方遷移到適溫區。
華尼人在距今13000年到9000年前後由金沙江流域到達湖南彭頭山地區,轉化成稻作族群,在家庭成為獨立的生產生活單位之後,尼人的祭祀活動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尼被夷取代,華尼人傳化成了華尼夷人,即尼夷或夷。
尼夷人就是古華人,也是古夷人。尼夷人的華崇拜從火崇拜演變成了太陽崇拜,所以尼夷人就是古華人。夷是孝子形象,延伸就是講孝悌之道的人。所以尼夷人也是古夷人,是講孝悌之道的人。從尼夷人開始,華(ha)演變成了(hua)。
華尼人的主體崇拜是火、蛇、虎崇拜和以尼為載體的祖先崇拜。尼夷人崇拜日、虎、蛇龍和以屍(夷)為載體的祖先崇拜。
在距今1.3萬年前,中國南北族群的分化已經完成。北方是燧人氏,南方是華尼人。華尼人具有祖先崇拜的特徵,燧人氏則有火崇拜的特徵,他們統一於華崇拜(火崇拜)。
在距今1.3萬年前,南部古人的東西分化也已經完成。湖南到東部沿海,是日鳥人(胡人),雲貴及周邊是華尼人。
5、尼夷文明圈——尼夷人開拓了世界東方文明
尼夷人(古華人或古夷人)於兩湖地區形成後,距今5000年以前,尼夷人神農支遷到中原,再興了華夏文明;尼夷一支向東遷到良渚,與河姆渡HU族群融合,形成了鳩尼(尼鳥)。
距今5000年後,尼夷人一直以兩湖為中心,源源不斷地向太陽升起的方向遷移。東夷文明、韓人文明、日本等,都是兩湖夷人的後裔。距今4000年以後,他們向南遷移,把稻作文明擴展到了中南半島、印度。
彝族,是華尼人的活化石。他們是遠古尼人的直系後裔。他們經歷了由南到北、由北到南的遷移經歷,現在是回到了遠古尼人的生活地。
三、尼夏人(華尼夏或夏,古夏人)
夏崇拜
1、尼夏人是留守的燧人氏和北遷的華尼人在渭水流域融合後形成的
華尼人的一支在距今13000年前後,由大西南北進到渭水上游大地灣。
此時處於渭水上游大地灣一帶的是燧人氏,燧人氏是以漁獵畜牧為主的族群。在距今60000年以前,燧人氏在末次冰期的到來前,從西南沿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邊緣地帶遷徙到渭水上游生活,創造了大地灣60000年~距今13000年的文化遺存。燧人氏使用的是細石器,在加工細石器的過程中,燧人氏發明了「燧石取火」技術,為其在渭水流於渡過末次冰期提供了技術支持。這是一支強大的華人,在末次冰川期內生活於北方,成為了華人北方支系。在末次冰期內,他們是真正的冰雪之王。他們的文明不斷向北擴散,對西亞、歐洲和非洲的在冰川期內的古文明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依靠人工取火技術,在末次冰川內燧人氏廣泛活動於北部高緯度寒冷區。燧人氏戰勝了末次冰川期內生活於亞洲北部、歐洲和非洲的原始人群,使他們的文明演化成了中華文明海外支系。
燧人氏對西亞、歐洲和非洲原始文明的影響,從希臘神話中可以看出端倪。希臘神話中,希臘文明之「火」是盜來的。希臘神話沒有人工取火技術發明的痕迹,只有盜火的傳說。而中國的傳說是燧人氏「鑽木取火」,也說燧人氏「取火於日」,還說「燧人觀辰,心而出火」,總之,燧人氏是火之來源。西方人盜火,找太陽是不可能的,但找太陽神盜火則是可能的。燧人氏就是西方人傳說中的太陽神族,西方人在燧人氏哪裡盜得火種,才有希臘文明。所以燧人氏是希臘文明之源頭。
末次冰期在距今13000年前開始結束,氣溫回升。由於燧人氏長期生活於北方,適應了北方低溫,溫度升高反倒不適應,也可能對溫度逐漸升高導致的氣候變化(如雨水增加,空氣潮濕或水災,火災爆發幾率增加)和人口繁殖能力增加導致人口增加,大部分燧人開始繼續向北部地帶的遷移,只留下少部分燧人留守以守護祖靈。
同樣的原因,生活於泛長江上游地區的華尼人,遷徙到了大地灣地區,與少數燧人融合後,形成了一個新族群——尼夏族群,在距今13000年~7000年之間,創造出輝煌的大地灣文化。
在距今7800年以前,大地灣文化居民種植黍和十字花科油菜住在半地穴式的窩棚內,使用打制或略加磨製的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鏟、砍砸器、刮削器,還有細石器。氏族成員使用陶器,其陶器的特色是叉紋繩缽的口沿磨光並繪有紫紅色的寬頻紋,是最早的彩陶。
這裡所說的燧人氏,我給的學名是華尼安。
2、人面魚紋圖是尼夏人的標誌
夏圖騰是祖先崇拜的圖騰——「人面魚紋圖」就是夏圖騰。
距今6800年~6300年,夏人一支生活於半坡,把標誌性的夏圖騰畫在了盆內壁——「人面魚紋圖」。「夏」字是由「人面魚紋圖」象形而來。所以半坡文化是夏文化的典型文化,夏崇拜是仰韶文化居民的普遍崇拜。
夏人有華崇拜,也有夏崇拜,是最早的華夏。但由於他們夏崇拜是他們的新標誌,所以他們也稱夏,被稱為「尼夏人」或「華尼夏人」。
3、仰韶文化是夏文化,是由尼夏人創造的
仰韶文化是以大地灣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
大地灣文化從距今60000萬年以前開始。在距今60000年到20000年之間,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這是燧人氏的文化遺迹。
距今20000年到13000年,細石文化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說明新的文化因素開始注入。這個新的文化因素,我認為是尼人(華尼人)由南遷移而至帶來的。如細石、陶器都是尼人帶來的。這是燧人氏文化和尼人文化共融期,但燧人氏為主體,尼人為附屬,因為細石和陶片處於從屬地位,沒有形成主流文化。
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說明尼人已經成為了大地灣的主人,燧人已經徹底融入了尼人中,尼人文化成為了主流文化。
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說明此時半坡文化成為了仰韶文化的主流文化,並迴流到大地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是承襲大地灣文化發展而來,故半坡文化是典型的仰韶文化,半坡人也許是那個時代夏人的中心族群。
我認為,仰韶文化開始的年代,就是夏人已經形成的標誌。在大地灣文化中,距今7800年到7300年,出現了最早的陶器和黍的種植,時間是距今7800年。為認為陶器和黍的種植,是仰韶文化開啟的標誌。所以,我斷定夏人形成的最晚時間是距今7800年。
我的結論是:至少在距今7800年的時候,華尼人和燧人就融合形成了古夏人,古夏人也就是華尼夏人,簡稱尼夏或夏。
儘管夏圖騰是夏人的標誌,且夏圖騰(人面魚紋圖)出現於半坡文化,是否以半坡作為夏人形成的標誌呢?仔細想來是不能的,因為一個圖騰的形成,需要漫長的文化積累和沉澱,所以形成的時間是很長的,半坡出現的人面魚紋圖,已經是成熟的文化標誌了。有這個標誌時,他們就已經是夏人了。
4、尼夏文明圈——古夏人開拓了世界西方文明
古夏人是在渭水上游的大地灣起源的,成熟於渭水中游的半坡。古夏人形成後,渭水流域是其主要的立足地,以後擴展到青海、西藏、中原、秦晉高原、西北以至於大漠草原。伏羲-女媧是夏人的東進支系。
古夏人的歷史被忽視了。在中原文明崛起後,古夏人伏羲支系(東夏)與神農族群融合演變成了新的華夏,處於中原地區。在後來的歷史中,大禹成為了夏人的重要支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後。匈奴是夏朝滅亡後移居草原後形成的新民族。
遺留中國西部和西北故地的古夏人,演化成戎夏(西夏)和大夏(尼夏)。西夏人一直生活於中國的西部,是中國西部族群的源頭。距今7800年後,西夏人在大洪水影響下,向西深入到青海、西藏;向北遷徙到大夏人的生活區,引起大夏人西遷。大夏人一直以中國西部為基地,向四周施加影響。漢時位於阿富汗的大夏國是西夏建立的。宋時期的西夏王朝也是夏人的後裔建立的。
從距今7800年前後,生活於中國西北的大夏人向西遷移,成為繼燧人氏(華尼安)之後,影響西方文明進程的又一批華夏人。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及羅馬文明是大夏人創造的。大夏人對羅馬文明、希臘文明有深刻的影響,是羅馬人、希臘人心中的神族,希臘神話,是對東方華夏族的創建史的神化。
四、羊姜——炎羊
羊崇拜
姜人是西北牧羊人的一支。他們崇拜火,保留了最古老的火崇拜——炎崇拜。他們稱「姜」——意為牧羊人。姜人是游牧族群,她們在西北草原地帶逐水草而居,在篝火上烤羊,用石刀片開羊進行食用,片開的羊即為「羌」,所以牧羊人也被稱為「羌」。
姜人生活於西北,祁連山是他們的祖山。炎帝是他們的首領。
從火崇拜看,姜人是燧人氏(華尼安)遺留在西北的後裔。
在距今5600年到距今5300年間,地球氣溫有一個急劇的降溫期,逼迫他們南下到河套和晉北地區,在繼續放羊的情況下,學會了農耕,歷史記載,炎帝發明了很多農具,如耒耜,但此時的中原以致南方,已經開始犁耕,遠遠先進於炎帝,只能說明,炎帝是學習者,把學習的東西應用於自己的族群,冒認為自己的發明,導致後人也以為炎帝就是神農。
姜人最後遷到了東海,演變成了東海大姓——姜姓,西周姜太公是其後裔。
五、史前中國四大族群的分布與聯繫
遠古稻作時代的兩湖人群,才是真正的古夷人,也是真正的古華人。
日鳥人在東部沿海,崇拜日和鳥,他們的種族屬性是胡人(除黃人)。有崇拜「雙鳥+日」圖騰的鳥人,有崇拜「單鳥負日」(太昊)的鳥人,還有崇拜「日中鳥」(夋鳥)(鳥融合在日中,鳥居日中)或「鳥中日」(少昊)(日融合在鳥中,即日含在鳥的身子中)。
日鳥之「雙鳥+日」部居河姆渡為中心的餘杭地區,由西北遷到以良渚為中心的壞太湖地區。
日鳥人之「單鳥負日」部(太昊、少昊氏族)居山東及江淮。
夋鳥居江淮(巢湖)。
日鳥人(除黃人)與尼人的關係,我現在能斷定東部沿海的鳥人也是尼人。日鳥人是稻作族群,崇拜「太陽+鳥」。從起源上看,日鳥人在遠古人剛認識「火」的時候,就從西南遷徙到了沿海,那個時候,他們把火稱為「hu」,也有「尼」的認識。所以發源於中國西南的華夏智人,在第四紀冰川期內的某一個時期,就已經完成東西分化,也完成了南北分化,分化是在華(ha)和胡(hu)上,共性在「尼」上。早末次冰川結束前,北方是燧人氏族群,燧人氏是華尼人的北方支系,從從崇拜上可以命名為「華尼安」人,華尼安入歐亞大草原後演變成雅利安。南方西部是華尼族群,東部沿海是胡尼人(日鳥族群)。
從崇拜上可以把夷人命名為「華尼屍」或「華尼夷」。夷人與日鳥人的融合,是在良渚地區,成為尼鳥人,即夷鳥人,也是鳩尼人,也是九黎。他們崇拜鳥,卻沒有單獨的日崇拜,日崇拜融合在虎崇拜中。顏色上崇拜黑色(玄)和白色。夷鳥人北上後,成為九黎,對中原文化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甚至夏代和商代,都有濃厚的良渚文化的特色。
從崇拜上可以把夏人命名為「華尼夏」。遠古渭水流域半坡時代的旱作族群,是夏人,他們也有先祖崇拜,他們是尼人的後裔,是女媧系。夏人的先祖崇拜,是「人面魚紋」圖。「人面魚紋」就是圖文「夏」。他們用「人面魚紋」圖作代替了祭祀祖先儀式中的「屍」(尼),夏人是對著「人面魚紋」圖祭祀先祖,而不是用「屍」(尼)。夏氏族征戰的時代,在夏文化區,也一度發展到用敵人的頭髏來祭祀先祖。
黃人處東北之黃水流域(西拉木倫河)。黃人以黃鳥和黃蛇為主體崇拜。
黃人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已經開始在南下了,這可以從紅山文化在距今5500年開始呈現衰落狀況得到證實。黃人在距今4800年東進入山東。黃人中的天黿氏、有熊氏、軒轅氏先後崛起。軒轅黃帝殺兩昊而一統東部。軒轅黃帝封自己的兒子玄囂青陽為少昊,統領原少昊族群,即少昊青陽氏。
因為在東北黃水流域居住時,黃人是因為佩玉的習俗而自稱為黃,黃人佩玉的習俗,起源自興隆窪時期,在紅山文化時期發揚光大,黃人把其圖騰形態雕塑在玉器上,有鳥,也有蛇,有龜,有熊。黃人的種族屬性,我有專門探討。
姜人處西北,以羊為圖騰,是牧羊人,姜人之「炎」,跟烤羊有關,烤羊就是在火上烤,不能把羊放在火中烤,「炎」是負責烤羊的人,因為烤羊是一個關鍵的技術活和關鍵人物,負責烤羊的人逐漸演變成了族群的首領。先有姜,後才有炎姜和戎羌。姜人可能是燧人氏(華尼安)遺留於中國西部的遺族,即最早的牧羊人。姜人崇火,所以產生了炎帝崇拜,形成了炎姜。
在史前時期,利用「少昊氏衰」的時機,處於良渚地區的夷(尼)鳥先融合或征服了東方的日鳥(胡)人,在山東及黃河下游、濟水、淮水,建立了九黎集體。在東南有九黎集體的威脅、西部有共工集團的進攻下,青陽少昊及其侄子顓頊退回東北祖居地,中原進入「共工霸九州」時代。後顓頊崛起於東北,南下中原與共工氏爭帝,重新奪回中原統治權。
作者簡介:黃飲冰,本名黃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鎮人,以研究華夏文明起源史為己任,從1989年開始研究華夏起源史,是華夏文明起源史的獨立研究者和中國中心論的倡導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華——華夏文明流源史談》、《中國中心論——中國是世界人種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傳播中心》、《華夏江漢形成說》(題目待定)。黃飲冰在網易、鳳凰、新浪均開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網和博客中國開設專欄。
推薦閱讀:
※有哪些語言是多中心、各方言較平等的?具體語用情況如何?若一國內有此類語言,語言政策 族群政治狀況呢?
※西方左派在對待族群問題上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十二生肖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族群始祖盤瓠竟是狗年的由來!
※新加坡族群關係的融合及其政治影響
※恐襲之後當思族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