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壇幸福指數最高的人

在高手如雲的唐代,有不勝枚舉的大詩人。現代學者根據詩歌水準、影響和價值等綜合因素對唐代詩人排名進行了學術研究,得出了一個相對比較客觀的結論。杜甫、王維、李白分別位列前三,象徵著中國儒、佛、道的精神。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緊隨其後,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七絕聖手王昌齡跌出前五,更慘的是白居易,這位婦孺皆知的平民詩人,竟然排名第九。細細想來,這個結論倒也公平。但是,未能上榜的詩人們只能望洋興嘆了。

在唐詩的浩瀚海洋中,卻有這樣一個詩人。

他是浙江省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

他36歲,就職於唐代最高學府;63歲,就職於唐代最高書院;79歲,就職於唐代最高藏書機構,一直到86歲才申請退休。

退休那天,皇帝、皇子皇孫、文武百官罷朝一天,為他大擺筵席、寫詩送行,並隨手賞了他一個面積為8平方公里的景區,作為他的養老之地。

縱觀他的一生,在貞觀之治10年後出生,安史之亂10年前去世,活了將近90歲,可謂是唐代的「十全老人」

他癖好多多,不僅每一樣拿得出手,還名噪一時。

  • 寫詩成痴:每次寫詩前,問身旁僕人還有多少張紙,若有10張,則寫完10張擱筆;如果20張,則寫完20張擱筆,總之,要寫完所有的紙張才肯罷。

  • 書法偶像:每次走在路上,後面都會跟隨一群仰慕其書法的粉絲,準備好紙筆,讓他簽名,寫完之後,眾人為搶墨跡而打成一片。

  • 嗜酒如命:身為朝廷高官大臣,常常流連酒肆,醉卧街頭,酒量之大,連李白都不能及。飲酒前,身上不帶分文,取皇帝贈物以抵酒債;酒醉後,在別人牆壁上信筆塗鴉、揮毫潑墨。

  • 有一次,他喝完酒騎馬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晃了一下,一頭栽進了井底。擱在別人,早就嚇出了一身冷汗,可他卻在井底呼呼大睡起來,這件事情被杜甫逮個正著,賜給了他一個稱號「酒仙」,把他排到了唐代「飲君子」榜首。

    不僅如此,他還曾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李白,讓初出茅廬的李白一夜之間名滿長安,從此成為了李白一生膜拜的對象。話說李白的「謫仙人」這個名號就是拜他所賜。說到這裡,想必諸君已經猜到了這位詩人是誰了吧?

    這位與眾不同的詩人,即是自號「四明狂客」的壽星詩人——賀知章。賀知章的一生,不但官運亨通,而且人緣奇好。在朝為官50載,非但未得罪一人,而且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皆尊他為「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下朝之後,他幾乎換了一個人,整日里流連於酒肆,狂醉不醒,與草民稱兄道弟,打成一片。

    李白從老家四川來到大唐長安謀職的那一年,初來乍到,居無定所,甚至被楊國忠和高力士取消了考進士的資格,文武百官皆用白眼看他。而賀知章,放下了朝廷三品官員的架子,親自下榻拜訪他,並邀請李白住在他家,向玄宗引薦他,讓李白破格做了「翰林學士」,可謂是禮遇之至。可以說,李白後來的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墨、唐玄宗調羹這樣的風流美事都得歸功於賀知章的力薦。

    李賀兩人初次見面,就相互切磋詩文,成了「忘年交」。賀知章看到李白所作的那首《蜀道難》時,拍案叫絕,連連稱他為「謫仙人」。

    李賀二人最嗜飲酒,常常相約去酒鋪,喝得不醉不歸。有一次,賀知章與李白去長安市上一酒家暢飲,未曾想身無分文,賀知章當即將唐玄宗賜給他象徵官位的「金龜袋」解下來換酒喝。

    李白在賀知章去世後的三周年,獨自又去酒鋪飲酒,觸景生情,寫下了兩首《對酒憶賀監》。其一為: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李賀之間這段「金龜換酒」的故事曾一度成為當時之美談。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忘年交」與「精神知己」,也是源於二人極為相似的性格與癖好。

    第一,李白與賀知章都喜好酒後作詩。世人讚歎「李白斗酒詩百篇」,而賀知章的一首婦孺皆知的《詠柳》亦是酒後所作,且是酒後誤入一戶人家的後花園,醉眼瞥見了滿園柳色後,牆壁上即興塗鴉而成,真是不瘋魔,不成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第二,李白與賀知章都是典型的「敗家型飲君子」。且看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就是賀知章醉酒的境界,喝起酒來,連命都可以不顧,也是世間少有立了,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寫的就是李白醉後的狂態,喝起酒來,連天命都敢反抗,不愧是賀知章的知己。

    李白後來的行為藝術,「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不也正是與賀知章經歷「金龜換酒」事件之後才染上的「癖好」么?

    唯一不幸的是,賀知章和李白的這段「知己情」只持續了一年不到,最終隨著賀知章的告老還鄉而終結了。

    無須多說,賀知章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他名利雙收,人緣奇好,詩書風流,衣錦還鄉,而且在平均壽命不到50歲的唐代卻活了將近90歲,這不僅要感謝他的天生好命,生在了唐代最平安的時期,更多得益於他的性格。

    他的一位遠親道出了他高壽的真正緣由:賀知章言論倜儻,真可謂風流高士。一天不見賀知章,會讓人覺得自己變得猥瑣卑鄙了。這與梁武帝蕭衍評價謝朓的那句話簡直是異曲同工:一日不讀謝朓詩,則生口臭。

    賀知章具有如此人格魅力,難怪李白視他為「人生知己」,而賀知章的自號「四明狂客」也顯然是名至實歸。

    在他辭官歸鄉的途中,儘管依舊操著一口家鄉口音,不過村裡過往的小輩們卻不認得這個「衣錦還鄉」的老人是誰,直呼他為「外來客人」。這件事就成了賀知章那首《回鄉偶書》的創作來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星轉斗移,物是人非,身在故鄉如他鄉的賀知章沒幾天就與世長辭了,只為後人留下來了十幾首詩篇,而如今人盡皆知的也只有這兩首《詠柳》和《回鄉偶書》而已。據說,賀知章的所有佳作,在一次整理詩集時,被不小心打翻的油燈燒盡了,真是遺憾。

    不過,賀知章的人生,在感慨「人生不得意事十有八九」的凡夫俗子眼中,實在是「十全十美」了,與被「安史之亂」波及的倒霉鬼李白和窮光蛋杜甫相比,更是人生贏家。如果要對唐代詩人的幸福指數進行排名,我想,賀知章肯定是獨佔鰲頭的。


    推薦閱讀:

    幸福指數:執政黨的最高境界
    中國幸福指數調查
    中國的300多個城市中,只有5個適合油膩中年

    TAG:幸福 | 幸福指數 | 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