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漫談間接補法 --中國期刊網

  •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085(2009)36-0012-02【摘要】 補法是中醫重要的治法,屬於「八法」之一。其可以分為直接補法和間接補法,直接補法即缺什麼補什麼,而間接補法是依據中醫特有的基礎理論確立的,其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運用:1、陰陽互濟;2、五行相生;3、資其化源;4、精氣血津液相生;5、「以通瀉為補」。若能靈活運用間接補法,不僅能達到補虛的目的,而且避免了直接補法的弊端,還體現了整體觀和治病求本原則。【關鍵詞】 治法 間接補法 理論探討 補法是中醫重要的治法,屬於八大基本治法(即「八法」)之一。其具體應用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補肝、補心、補脾、補肺、補腎之別,但這些都屬於直接補益方法。而間接補法是根據中醫特有的基礎理論或學說而確立的治法,比較奇特,運用起來也比較靈活。其歸納起來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運用。 1 陰陽互求 1.1陰中求陽 治療陽虛證時,在補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葯,即謂「陰中求陽」。因為陽氣的機能活動需要以陰精為物質基礎,「孤陽不生」,故在補陽的同時佐以滋陰,則陽氣得到陰精的資助而生生不息。誠如張景岳說:「善補陽者必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全方在一隊滋陰葯中,少加溫陽桂枝、附子,「微微生火,以生腎氣」,乃「陰中求陽」之治,主治腎陽不足證。腎陽虛則陰不化,陽無陰則獨亢。若但知陽虛補陽,則陽無陰配,必不能安居於下而獨亢於上而無根[1]。 1.2陽中求陰 治療陰虛證時,在滋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葯,即所謂「陽中求陰」。因為陰精得不斷化生需要陽氣的推動、溫煦,「獨陰不長」,故在補陰時佐以補陽,則陰精得到陽氣的鼓動、氣化而源源不絕。誠如張景岳說:「善補陰者必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代表方三才封髓丹,此方滋腎陰瀉相火,方中天冬、熟地、黃柏滋陰瀉火,配以甘溫之人蔘、甘草及辛溫之砂仁,取「陽中求陰」之義,使「陰得陽助則源泉不竭」。正如李中梓《醫宗必讀·卷之六·虛勞》說:「獨陰不長,春夏之溫可以發育,秋冬之寒不能生長,虛者必補以人蔘之甘溫,陽生陰長之理也。」張景岳《質疑錄·論苦寒補陰之誤》也說:「人徒知滋陰之可以降火,而不知補陽可以生水。」這句話進一步說明,陰液的滋生離不開陽氣的推動、激發、氣化。陰液虧耗者,純用大劑滋陰之品,往往膩滯不暢,而有礙吸收和化生。若在補陰劑中加入適當補陽葯,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此即「補陽則可以生水」之道理所在,亦為陰陽互求的應用範例。 2 五行相生 2.1虛則補其母 「虛則補其母」,出自《難經·六十九難》,原指對針灸治療而言,後世結合臨床實踐,進一步擴大了這一治法的應用範圍,常用於指導藥物治療[2]。不管是母病及子的母子兩虛證,子病及母的兩虛,還是單純的子臟虧虛,都可以用補母之法治之。李中梓《刪補頤生微論·化源論》中提到:「脾土虛者,必溫燥以益火之源;肝木虛者,必濡濕以壯水之主;肺金虛者,必甘緩以培土之基;心火虛者,必酸收以滋木之宰;腎水虛者,必辛潤以保金之宗。此治虛之本也。」脾虛者補命門,這是補火生土,代表方四神丸;肝虛者補腎,這是滋水涵木,代表方一貫煎;肺虛者補脾,這是培土生金,代表方參苓白朮散;心虛者補肝,這是助木生火,代表方酸棗仁湯;腎虛者補肺,這是金水相生,代表方百合固金湯。 2.2勞則補其子 「勞則補其子」,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其說:「肝勞病者,補心氣以益之,心王則感於肝矣」「心勞病者,補脾氣以益之,脾王則感於心矣」「凡脾勞病者,補肺氣以益之,肺王則感於脾」「凡肺勞病者,補腎氣以益之,腎王則感於肺矣」「凡腎勞病者,補肝氣以益之,肝王則感於腎矣」[3]。是指凡母臟虛勞,可補益子臟之氣,以期子臟之氣得充,而使母臟之氣得復。如用白石英丸治療肺勞,用白石英、陽起石、肉蓯蓉、乾地黃、巴戟天等補益腎氣,使腎氣旺盛而感氣於肺,肺氣充復則虛勞得愈。勞則補其子之法突破了「虛則補其母」的桎梏,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探討。 3 資其化源 3.1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素問·玉機真藏論》云:「脾臟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五臟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人之有身,全賴氣血,氣血之成,源於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的化生,是主要依賴於脾胃的受納運化功能。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運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經脾的轉輸,布散全身以充養五臟,使之發揮正常功能。故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李中梓謂「後天之本在脾」。因此,脾胃功能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人體氣血的盛衰以及各臟腑的功能。只有脾胃健運,補法才能發揮作用,若脾胃失運,化源衰竭,則任何補劑都難奏效。張從正說:「善用藥者,使病者而進五穀者,真得補之道也。」胃氣復則能納五穀,脾氣運則能化精微,精氣得充則形體足,而人體復歸於常。所以在治療臟腑虛損時,應兼顧健運脾胃。張仲景治療陰陽兩虛的虛勞證時,用小建中湯以建立中氣,中氣立,則脾胃健運,氣血生化有源,陰陽則自可調和。尤在涇說:「欲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因此,通過補脾胃建中氣,可以達到調和氣血陰陽俱不足的目的,這是間接補法的重要運用。 3.2腎為先天之本,五臟之化源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孕育真陰真陽,腎中精氣是為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生髮的源泉,對臟腑具有推動溫煦、滋潤濡養的作用,故李中梓謂:「先天之本在腎」。張景岳亦說:「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類經附翼·求正錄》)。因此只有腎氣旺盛,臟腑的機能才能協調;如真氣衰竭,則五臟失其溫養,百病叢生。所以在治療慢性虛損病證時要顧及補腎,通過補腎以補余臟虧虛。如張仲景治五勞虛極之虛勞干血的大黃蟄蟲丸,重用生地,以滋養腎陰,此即「涵保北方,以厚生命之根」之意。 4 精氣血津液相生 4.1益氣生精 氣能生精,後天之精有賴水谷精微的充養,而氣的運動推動水谷精微轉化為人體之精,故後天之精可由脾胃之氣健運以生之。故在補養腎精的基礎上,兼以健脾益氣,可起到填補腎精的作用,如三才封髓丹之人蔘、砂仁、甘草即是此意。 4.2補氣生血 氣能生血,指氣參與並促進血液的生成。「血不獨生,賴氣以生」「氣葯有生血之功」,故血虛在補血的基礎上可兼以補氣,如當歸補血湯以補氣之黃芪五倍於補血之當歸,即取補氣生血之義。 4.3益氣生津 津液的生成依賴於氣的氣化作用,尤其是脾胃、小腸等臟腑之氣起到至關重要作用,若脾胃、小腸之氣充沛,從水谷化生津液的功能就健旺,津液則充足;反之則津液的生成不足。如熱病恢復期陰津已傷,既要養陰以除餘熱,又要調理脾胃補氣以促津液的生成,用竹葉石膏湯,方中人蔘、甘草即是此意。 5 以通瀉為補 5.1以通為補 人體「惟血氣流通為貴」,血氣「貴流不貴滯」。血氣宣通是保持健康,維持人體正氣的重要因素[4]。若邪氣侵襲,或機體功能減退,排泄功能障礙,致使痰飲、瘀血等菀陳停留體內,造成氣血壅滯,「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因此從這一意義來講,消除痰瘀之滯,促進機體氣血宣通,使臟腑、氣血恢復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屬補法[5]。顏德馨[5]治一軍人,在戰場上傷失一腿,性功能喪失,久服補腎葯不教,則從通暢氣血著手,竟使其性功能恢復。 5.2以瀉為補 「人知補之為補,而不知瀉之為補」(《醫學入門》),若痰飲、宿食、蟲積、熱毒、瘀血等實邪停留中下焦,則可耗傷正氣,故邪氣不除則正氣難復。故臨床常用對因邪戀之虛證,以瀉為補的方法,以達到保全正氣的目的。張子和說:「大積大聚、大實大秘、大涸大堅,下藥乃補藥也。」孫思邈治骨極虛熱而見大小便閉塞,顏面枯黑,耳鳴者,用三黃湯(大黃、黃芩、梔子、甘草、芒硝)[3]通利為先。此因腎水之涸不能涵養少火,而致孤陽獨發,中外皆從火化,故骨極腎熱,二便不通,故梔、芩、甘草、芒硝、大黃急奪其陽以保傷殘之餘[6]。張子和曰:「損有餘,乃所以補其不足,故不補之中有真補存焉。」 中醫辨證論治是一個理、法、方、葯的過程,法是鏈接理和方葯的橋樑,立法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療效。間接補法根據中醫深奧理論,從整體上改善臟腑機能,既達到補虛而扶正祛邪的目的,又避免了直接補法的弊端,提高療效,既體現中醫整體觀,又符合治病求本原則。間接補法的靈活運用,對臨證立法遣方用藥有重要指導意義。

    參 考 文 獻[1] 歐陽建軍.淺談問接補法及其代表方配伍方式和意義[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4,11(4):286.[2] 遲華基等.難經臨床學習參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2.[3]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99.357-526.[4] 李建香.張從正補法思想淺談[J].光明中醫.2009,24(8):1447.[5] 吳鴻洲.走出補的誤區—顏德馨論補[J].上海中醫藥雜誌.1997,12:5.[6] 彭懷仁.中醫方劑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582.

    推薦閱讀:

    身家不及馬雲,捐出的大樓遍及整個中國,只有李嘉誠才能跟他相比
    鮮為人知的中國特工
    中國歷代紀年表(4)
    最全中國各省名茶,一條頭條文章搞定

    TAG:中國 |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