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館服務之星,10點禮儀分享 (乾貨)!

怎麼樣讓員工看起來彬彬有禮,給人有素質的感覺?怎麼樣讓門店更高端大氣上檔次,讓顧客真正做到貴賓的感覺?當然是要有規範的,在我們技師服務秘籍里有詳細的講解。  店裡員工的一舉一動,都是我們養生會所的層次體現。現在就說下,足療店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吧!  足療店員工儀錶  整體 自然大方得體,符合工作需要及安全規則,精神飽滿,充滿活力,整齊整潔。  頭髮狀況 勤洗髮,理髮;梳理整齊,無頭皮屑、無雜物,不染髮、不燙髮、不留怪異髮型。  髮型 前不遮眼,側不扣耳,後不過領。前面留海不過眉毛,後不過肩,不留披肩發。  髮飾 髮飾顏色為黑色或與頭髮本色近似。  面容 臉頸及耳朵絕對乾淨,不留鬍鬚,鼻毛不準出鼻孔,口齒無異味。臉頸及耳朵絕對乾淨,上崗之前化淡妝(淡雅自然),不濃妝艷抹,口齒無異味。  身體 上班前不吃異味食品和不喝含酒精的飲料、勤洗澡、無體味。  裝飾物 不能佩戴首飾(項鏈、耳環、手鐲及誇張的頭飾)。  著裝 著統一的崗位工作服,佩戴相應的領帶、領結、領花或者絲帶,工作服要乾淨、平整、無垢塵、無脫線、紐扣齊全扣好,不可衣冠不整,工號牌要佩戴在左胸前,不得歪斜;不要將衣袖、褲子捲起;衣袋裡不能裝任何物品,特別是上衣口袋領子、袖口要乾淨。內衣不能外露。手部 指甲要修好,不留長指甲,保持乾淨、勤洗手。  女員工不能塗指甲油、不留長指甲、保持乾淨、勤洗手。  鞋襪 著黑色皮鞋,表面鋥亮、無灰塵、無破損、著黑色襪子著黑色皮鞋或布鞋,表面乾淨,著肉色連褲襪,不掛邊、不破損、不滑絲。  整理場所 公共場所需整理儀錶時,要到衛生間或工作間等客人看不到的地方,不要當客人的面或在公共場所整理。  足療店基本禮儀  舉止儀態禮儀  一、站立(基本要求:挺拔)  站立要頭部保持端正、面帶微笑、雙目平視前方,嘴微閉、下巴往內放、頸部要梗、肩平、挺胸收腹、身正、腿直,兩臂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或在體前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以保持隨時向客人提供服務的狀態。雙手不抱胸、不插袋、不叉腰。女子站立時,腳呈V字形(腳尖分開距離約為50度左右),雙膝和腳後跟要靠緊,男子站立時雙腳與肩同寬(腳跟分開距離限8厘米內),身體不可東倒西歪。雙臂交叉在身後。站累時,腳可以向後站半步,將重心任意移到任何一腳,另一腳可略放鬆或移動一下位置,但上體仍保持正直。  二、坐姿:  (1)、雙腿叉開過大或直伸出去(身前有桌子盡量不伸到外面去);  (2)、架腿方式欠妥,如一條小腿架在另一大腿上,留出大空隙;  (3)、將腿放在桌椅上或腿部抖動搖晃;  (4)、腳跟接觸地面,腳尖翹起或腳蹬踏他物,一般都要放在地上;  (5)、以手觸摸腳部,撫摸小腿或以腳自脫鞋襪;  (6)、單手或雙手放在身前桌下不允許;  (7)、手部支於桌上,用雙肘支在面前的桌子上,對同座之人不夠禮貌;  (8)、雙手抱在腿上、將手夾在腿間或放在臀下;  (9)、上身向前趴伏在桌椅上或本人大腿上,僅用於休息,在工作在不宜出現;  (10)、頭部靠於椅背或腳尖指向他人。  (11)、在室內,以朝南或對門的座位為尊位。  三、走姿(給人的感覺:愉悅)  行走時,上體要正直,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頭部要端正、頸要梗、雙目平視前方、肩部放鬆、挺胸立腰,腹部略微上提,兩臂自然前後擺動(擺動幅度為35厘米)左右,雙臂外開不要超過30度,走時步伐要輕穩、雄健,女子要行如和風。兩腳行走線跡應是正對前方成直線,不要兩腳尖向內形成「內八字」或是「外八字」,步幅均勻、步速不要過快,行進間不能將手插在口袋裡,也不能扒肩搭背、拉手摟腰。不跑動,相對而行,應主道讓道,盡量走右邊;相向而行,不搶道;穿行時,賓客之間在地方狹小的通道、過道或樓梯間談話時,不能從中間穿行,應先道一聲:「對不起,請讓一下」,待對方挪動後再從側面或背面通過。如果無意中碰撞了賓客,應主動表示道歉,說聲:「對不起」方可離開,行走時不要碰撞足療店陳設或花木,超越客人時,要禮貌致歉。說聲對不起;引領客人時,讓客人、上級走在自己的右側; 3人同行時,中間為上賓;在人行道讓女士走在內側,以便使她們有安全感;與上級、賓客相遇時,要點頭示禮致意。  注意:  (1)、男服務生110步/分;女服務生120步/分,較好的步速反映也服務員積極的工作態度,是客人樂於看到。  (2)、最佳步幅應為本人的一腳之長,男子每步約40厘米,女子每步約為35厘米;  (3)、起步之時,身體須向前微傾,重心落在前腳掌上,並隨腳步移動不斷向前過渡;  (4)、不可手插衣袋,尤其不可插褲袋,也不要叉腰,倒背著手;  (5)、後退時扭頭就走是失禮,面向他人先後退至少兩三步、轉體,步幅宜小,輕擦地面,轉體時應身先頭向。  (6)、兩人或兩人以上並排,以內為尊,以右為尊,以道路內側為尊;  (7)、三個人並排,由尊而卑依次居中、居右、居左;  (8)、以前為尊,以後為卑,客人、女士、尊長在前;主人、男士、晚輩較低隨後。  四、微笑  微笑不僅是一種儀錶,一種職業需要,而且是員工對客服務心理的外在體現,同時也是客人對足療店服務形象最直觀的第一印象,笑意寫在臉上,客人掛在心上,是一種服務品質。  要求:微笑要親切自然,不做作,嘴角含笑,嘴唇似閉非閉,不露到半牙為止,遇到客人3秒內必須微笑,與客人目光相遇應微笑致意,回答客人問題也要面帶微笑。  五、稱呼禮儀  一般習慣性稱呼 稱男性為「先生」,女性為「女士」;年齡大些的女士可稱為「夫人」;  姓氏職務稱呼 如「張書記」,「劉經理」。  六、致意禮儀  點頭禮  主要用於在同一場合已多次見面或者僅僅有一面之緣的朋友之間。路遇客人,一般可側身止步讓行,並點頭微笑致意,這會使客人感覺到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倍受尊重。  注目禮  自然凝視對方,並隨他們的行走而轉移。不單獨使用,而是與介紹、握手點頭、舉手等禮節同時使用,雙目凝視對方眼鼻之間部位預示良好的社交氣氛;雙目凝視對方額頭至兩眼之間出現嚴肅社交氣氛;雙目橫過對方眼睛及下巴以下部位形成親密氣氛。  鞠躬禮  取立正姿勢,雙目注視受禮者,面帶微笑,然後使身體上部向前傾斜,視線也隨鞠躬自然下垂。鞠躬分90度、45度、15度三種,角度越大,表示越謙恭,職位越低,年齡越輕,鞠躬時間越長,鞠躬次數越多,幅度越大。足療店服務中多有15度、45度為常用禮節。男服務員鞠躬時雙手放在褲線的稍前方向;女服務員將兩隻手在身前輕輕搭在一起,面帶微笑,動作不要太快,並自然說一些如「歡迎光臨」、「再見」等。  合十禮  朋友相見,雙手合十,稍稍低頭,互相問好,晚輩向長輩行禮,雙手合十舉過前額,長輩要回禮以表示接受對方的行禮。年紀大的或地位高的人還禮時雙手可不過胸。行禮時雙手舉得越高表示越尊敬對方。  七、應答禮節  是指和客人交談,一問一答,解決客人問題時,首先必須按規範站立,不準依靠各種物體,雙目注視對方,集中精神停止其它工作;其次要仔細耐心地傾聽客人的談話內容,必要時作好記錄,以示尊重客人,沒聽清楚時,應說:「對不起,請您再說一遍。」簡短的回答客人問題,講話時,語氣溫和,音量適中,不要搶話,讓對方把話說完,回答對方問話,一定要實事求是,知道多少說多少,當不清楚準確的答案或超越自己許可權時,應道歉及時向同事打聽清楚或者請示上級及有關部門,再答覆客人。禁止說否定語,也不可憑想像,與客人交談時,應保持一步半的距離。  注意:  (1)、態度誠懇,開誠布公,不能自以為是,高人一等;  (2)、言談過程中,多用平視的目光語,注視對方的眼鼻之間,切忌東張西望、翻閱書報、似聽非聽,隨意打呵欠,伸懶腰或不時看鐘表,在與人交談時,將頭垂下是一種消極的人體信號,缺乏興趣的行為;當雙方緘默不語或別人失言時不應再看著對方;  (3)、盡量迴避別人不願談及的事或容易引起悲傷的事,無意涉及某些話題刺傷對方應立即道歉;  (4)、不應隨便議論長者、名人的私生活;  (5)、輕易打斷對方的講話或隨意插話,是聽者的忌諱;  八、迎送禮儀  當賓客到達時,服務員應熱情、主動的迎接,面帶微笑,並致以恰當的問候語,當賓客離開時,服務人員應面帶微笑,目送客人,並致以恰當的道別語,重要客人應組織迎送隊伍,提前恭候,夾道迎送,面帶微笑,鼓掌致意。  九、遞送物品規範  遞送筆給客人時,並將筆尖朝向自己,遞送名片時,應將名片正面朝向對方,雙手遞給對方,不方便雙手也要採用右手,遞送菜單一般站在客人座位的左側點頭微笑雙手遞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打開菜單的第一頁遞給女賓或長者。遞送尖物如刀應刃內向。  十、操作禮節  陪同引導  1、本人所處方位。若雙方並排行進時,服務人員應處於左側。若雙方單行行進時,則服務人員應居於客人左前方約一米左右的位置。當顧客不熟悉進行方向時,一般不應請其先行,同時也不應讓其走在外側。  2、協調行進速度。在陪同引導客人時,本人行進的速度須與對方相協調,切勿我行我素,走得太快或太慢。  3、及時關照提醒。  4、採用正確的體態。如請對方開始行進時,應面向對方,稍許欠身,在行進中與對方交流或答覆其提問時,頭部和上身應轉向對方。  攙扶幫助  在工作時,服務人員往往需要對一些老、弱、病、殘、孕等顧客主動攙扶,以示體貼與特殊照顧。在為客人提供攙扶幫助時須注意:選擇對象、兩相情願、留意速度、略事休息。  與客人對面相遇  1、放慢步伐。離客人約2米處,目視客人,面帶微笑,輕輕點頭致意,並且說:「您好!」  2、行鞠躬禮。應停步,躬身15度~30度,眼住下看,並致問候,切忌邊走邊看邊躬身,這是十分不雅觀的。  3、員工在工作中,可邊工作邊致禮,若能暫停手中的工作致禮,更會讓客人感到滿意。足療店禮貌禮儀核心——禮貌服
推薦閱讀:

【你必須知道的職場禮儀】
完全西餐禮儀
社交禮儀要點
文明禮儀常識之三———社交禮儀

TAG:禮儀 | 養生 | 分享 | 乾貨 | 服務 | 養生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