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法法師細說《般舟三字訣》

原文地址:慈法法師細說《般舟三字訣》作者:英語狂客般舟法門在近代被很多人慢慢地接受,是有授記的。釋迦文佛在《大集賢護經》中講到我們這個時代,許多法則慢慢地就弱下來了——法則弱,不是說法弱,是我們的心與法相應的契機越來越少。這是這個時代的共業,也是減劫的共業造成的業力事實。

末法一萬歲是啥概念呢?釋迦牟尼世尊教法可分為三個階段: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世尊授記說正法本來是一千歲,因為有女眾出家,減了五百歲,後因迦葉尊者乃至這些善行者的清凈梵行,又延續正法五百歲,那麼正法還是一千年。

現在,一千年的正法、一千年的像法,這兩千年都已經過去了。按照通常使用的佛歷,現在是兩千五百多年,我們已經步入了末法時代的第二個五百年,末法時代的有情對戒律與禪定的修持已經到了一個極其衰微的時節了。

在正法時代,戒律清凈,聖者輩出!像阿羅漢這些四果聖人,乃至四向 [1] 這些智者在僧中比比皆是,那他們所傳播的教法必然就是聖者所傳,就是依經、依教能廣泛地、真實地利益世間。

到像法時代,眾生多於禪定修持,戒律慢慢地在一部分人中開始鬆散下來了,或者說這種嚴謹的守護慢慢地就有不相應的因緣,修禪定功夫的逐漸地多起來了。

到末法時代,戒律、禪定修持的人普遍都少了,人心渙散,整個時代五欲熾盛,再加上我們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方便,交通、信息傳播沒有任何的阻礙,我們遇到法則很容易,什麼樣的法都有,什麼樣的善知識也都有。這種情況下,這個時代的人要是不來解決自己的煩惱,不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沒有這個最基本的願望去學佛,那把佛法往往搞成世俗了,徒增加了很多知識,增加了很多口舌,增加了很多能說會道的人,但是真正的持戒、禪修的人越來越少了,不能說沒有,少了,這是共業所延續出來的一個事實的力量。

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人,一定要審視自己心靈深處真實的需要,自己學佛究竟是為了什麼,要是不明白是為了斷除自己的煩惱,不明白是為了出離生死輪迴,不明白是為了成就菩提廣利有情,那我們學佛是為了什麼呢?這就是所謂的發心的問題了。

學佛、修法遇到一個法則,沒有一個清晰的發心,實在是可惜自己了,我們的有暇生命啊,有機會的生命啊!在我們人生這個短暫的幾十年以內,有暇的時間實在是不多的,大部分被煩惱所困,被無明遮蔽,被事務纏身,被雜亂的妄想所侵害、所蒙蔽。能得遇佛法,清晰思維,有時間去依法修持,那實在都是來之不易的。

諸位善知識,我們每個人學佛的發心,自己一定要自知自明的,他人說沒有意義,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審視自己是不是真正地發菩提心來學佛法了。所謂的菩提心,就是清晰自己要幹什麼,要成就哪一個因緣。有的是聲聞菩提心,有的是菩薩菩提心,有的就是究竟的菩提心,就是所謂的佛陀無上菩提心。

我們以什麼樣的心,就會成就什麼樣的道業,要是我們這三個菩提心都沒有引發出來,那我們還會以世俗心來學佛,只能結佛緣,不能成就菩提道業,為什麼呢?不明發心,怎麼會有趣向,怎麼有結果呢?

所以發心不是人云亦云的事情,自己一定要深思熟慮,隨順法則,細觀自心之所需,這樣我們習法修行就有一個清晰的前景。

很多人學佛,年復一年地過去了,別人看也好,自己感知也好,很多人是進的少退的多,或者說變化就很少。所謂的變化就是心裡對佛陀的感知、對佛陀恩德的這種真誠、對法身慧命的滋養沒有什麼感覺,世俗的心、世俗的業相併沒有減少,那這樣年復一年就過去了。

我們能知道閻王老子什麼時間來找你嗎?你知道你的壽命什麼時間結束嗎?你壽命結束,你知道真正的歸向嗎?何去何從要是不知,突然大限一來,那我們就出大問題了,真是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啊!這不是恐嚇的話,這實在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不可把我們的人生、學佛機遇泛泛帶過,你泛泛地過去了,只是可惜了自己的機會。過去講「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心底的渴望與衝動呢?

你說「我這個人生死已辦了,沒有什麼掛礙了」,這可不是一句話,這是在順緣、逆緣、乃至生死緣、生死攸關的當口,你能不能真正清晰了知呢?過去的善知識說:你現在在你清晰的情況下能把握住自心,能了解法則;你在迷失的時間能嗎?能把握嗎?在逆緣來的時間能把握嗎?在夢中能把握嗎?那不能把握,不能認知,生死一來,輪迴必然相續,無明流轉必然是事實,是沒有人替代我們受這個輪迴的苦的,這個苦沒有人替代我們。

所以,我們得遇凈土法門,或者得遇其他教言,一定要認真地依法行持,盡量地避開懈怠放逸的傷害,浪費了生命。一但恢復你不安穩、不清晰的狀態,業力一成熟,命將近亡之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出離生死煩惱於當下,於現緣是有意義的。

我們這個時代,世尊的授記是什麼呢?我們這個時代能讀誦《般舟三昧經》,能愛樂、能抄寫、能傳達、能實踐、能傳播、能親證,這樣的善知識——佛跟阿難是這樣說的:阿難啊,你可不敢輕視他們的,他們就是這五百個人之一啊。要人多了咋辦呢?有五百零一個咋辦呢?那就是被他們攝受的人,也沒有必要去爭這個菩薩。世尊的授記是誠實言,真實不虛的,是誠實言、真實語、不異語。我們這個時代能讀誦、能實踐、能傳播、能成就這個法則的人,能愛樂這個法,一定是被這般舟會上佛菩薩攝化的人。

世尊授記說: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聞到這個法不誹謗者善根不可思議,隨喜者善根不可思議,讀誦者善根不可思議,抄寫傳誦者善根不可思議,實踐者善根不可思議,親證者善根不可思議,傳播者善根不可思議,其功德一如。就是聽聞歡喜的人跟證得般舟三昧的人,功德是一樣的。我當時看到這一段文字,我特別歡喜。我啥也沒有證,我啥也不會,我只是歡喜就 OK 了,挺放心的,滿意,也踏實,感覺到跟我有緣。我隨喜還是有的吧?讚歎還是有的吧?全做不到,鼓勵有情還是有的吧?嗯!還是挺滿意的。

希望大家下去後思維這個事情,因為我們聞到了這個法,接觸到了這個法,傳播、實踐、讀誦、親證都有同樣不可思議的利益,這就是跟般舟會上的佛菩薩接上緣了,我們再來學習就親近了。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飢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丑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嗔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凈  行無為

斷諸欲  舍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淫色  離眾受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猶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惚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能證得三昧者,當具四法」,講了四組四法,三字訣裡面的內容跟那四法是相應的。

我們解釋一下,來提醒提醒看能不能除我們的疑惑,除疑惑是最重要的。有疑惑,我們就會不知道怎麼來行持。我們學清晰一個教法,心裡就有一個次序,就有一個所謂的當下的明了,當下明了實際是最重要的,當下明了人沒有掛礙,那麼法益就必然現前;要是當下疑慮、恍惚、對法則的認知不夠,那慢慢地就會懈怠啊,徘徊呀,放棄呀之類的。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第一句「立一念」,這就特別簡單了,在四法中也講「立一念」。這一念是什麼呢?本凈之一念,無始以來,我們的本性心智,就是真實的心智,與諸佛如來同一心智,了無差別。諸佛累劫修持做諸功德,所有有為之法中不能增此性德;眾生無始以來迷失造業不能減損它。

何以故呢?其性無得無失,其性本來清凈,其性無色無名,其性廣大周遍,其性非修法非不修法,本具安住。我們稱它是法性也好,自性也好,佛性也好,真如本性也好,無量的名字都沒有離開這個一念。

立一念就是順性了知本凈之念,這一念無始以來未增未減,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是為一念。此一念真實不虛,我們要能立這一念,所謂的平等念、清凈念、真實念、不增減念、不得失念,下面就好行了,有法則就好實踐了。實際你說這是發無上菩提心也未嘗不可。隨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來立一念,一念貫穿始終,曠劫以來此念未增減,此念未衰變。

凡夫作極大惡業不能毀壞這一念,這是所謂的自性無增減故;諸佛如來以廣大功德遍滿法界,普利一切,此功德贊莫能盡,亦未有增減自性。所以這種平等念、真實念我們要能認知,能信順這樣的法則,那我們念佛就有極大的樂趣,有極大的機會與佛相應。

「立一念」,此一呢,非增減、非得失。我們說「不二」也是方便,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說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是一;無始以來無色、無相、無名是一;凡者在用之、聖者在用之、諸佛如來也在用之是一。這一念,是真如之念,是寂靜之念,是圓滿之念,是無始無終之念,是善始善終之念。

我們這個念——凡夫念是剎那剎那間都在變的,隨著外境,隨著善惡、是非,隨著自己的習氣、愛憎取捨、所謂的貪嗔痴慢疑、所謂的財色名食睡的變化、所謂的色聲香味觸法的變化,在不斷地念念變異,雖念念變異其性無異,念念變異其本性畢竟無得無失。

諸佛如來親證這樣的一念,亘古亘今,無得無失,無色無相,無名無說,所以我們稱為法性周遍,諸佛親證。菩薩雖然已知法性之周遍,未證周遍,是名菩薩。《普賢行願品》說「一念三世、三世入一念」,這一念是亘古亘今的,不是常念,不是常見,它無色無名,不可知其名相,不可說,不可總說,因為法性周遍故。所以非常見、非斷見,此處無見,此處無知正遍知,我們稱為寂滅本性也好,法無自性性也好,真如絕待也好,都是它。因為這些名字比喻,我們能不能通過這些名字以透視,來感知它的少分呢?這是個人的因緣了。

曇鸞法師對這個「一」字這樣解釋:「一切眾生之業報與諸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不異不同。」不異不同,那可以說是不二,為什麼說不二呢?說「一」大家容易產生誤解。說「一」坏於因果,大家都不行善了,也不修法了,也不做種種利益世間的事情了,認為是「一」嘛!那就生斷滅相了,斷滅因果。所以說「一」,眾生多容易迷失,迷失了什麼呢?那要說我們跟佛沒有差別,就生斷滅相,於自己的因果不忌諱了,於自己的修行不正行了,那這樣的人生邪見,所以說「一」者,往往壞人因果,令人迷失。所以說「不異不一」,「不異不一」就是這個「一念」。說不二大家可能能夠認知。

因為一切有情皆因染著、執著的心妄生分別,流轉於六道,諸佛如來早已了達絕待之智,無取無舍,無有名相,無染無著,廣利世間,令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而實無得度者。何以故?知夢幻眾生實無所得,實不可得,所以諸佛如來沒有驕慢心。

很多人做一點善事、修一點法、學一點東西、有一點財富、有一點權力,就會生驕慢。諸佛如來不會有這個心,何以故?順性修持故,順性立願故,順性利世故。凡夫有情呢,是違性的,以得失心、善噁心、對待心妄生高低,妄生善惡,妄生是非,多落於邊見,所以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善就是惡,不是常就是斷 [6] ,總在兩邊徘徊,無有正見故。

這一念遠離邊見,純凈念佛,那有趣入方便。所以「立一念。信是法。隨所聞。念其方」。阿彌陀佛這一方是什麼呢?我們看到經典 [7] 上是這樣說 : 「佛告長老舍利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那釋迦文佛告訴我們什麼呢?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有這樣一個世界——極樂世界,有現在世尊正在說法。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正在說法,報身佛常住於世。這個「常」是什麼「常」呢?是順性之「常」,非是我們對待之「常」,因為順性故,不生不滅是為無量壽,不增不減是為無量光。那這個「常」跟世間的常見有什麼差別呢?它是有本質的差別的:世間的常見是建立在斷滅見的一個對法上的,就象我們世間人說「是」,一定有個「非」的東西,世俗人的「常」是對法,是由對待建立的「常」;那佛教這個順性修這個法則,成立這個事實,無生法忍中是無生無滅的,非是對法。

那麼世尊、一切諸佛如來順性修持,無生無滅,無垢無凈,順性安立,他都是利世的大願,不是為我,因為無我故,順性安立,所以壽命無量。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有情呢,所有的作業都是為了一個「我」字,以四大的色身為我,色身死了怎麼辦呢?不知道了。以自己的六塵六識的感知以為我的心,六塵六識業業在相變幻,哪個是你的心呢?不知。

以塵緣為心,以四大為身,自以為我。所有的作業都圍它打圈圈,打到最後這個圈圈呢,火葬場里一送,這個圈圈就找不到了。所謂的業就是你造的善惡是非業,就隨著我們去相續流轉,因為它的主體是無明業,我們為這個「我」字——身見之「我」、異見之「我」而活,實際就是一個無明業流的相續罷了。所以佛說無我之法,廣利世間,令眾生出生死輪迴。

世尊在《圓覺經》講:「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要是沒有這個「我」的安立,愛憎怎麼會有呢?是非怎麼會有呢?所以這些菩薩、這些聖者、智者,皆是以無我的心智而利益世間的。我們讀到佛菩薩的願望,都是利益世間有情的,沒有一個是為了我怎麼樣、我怎麼樣、我怎麼樣的,那我們平時的思維、觀察、修行、乃至一些作為是不是為我呢?那大家可以下去審視。

所以阿彌陀佛這個極樂世界,實在是我們安心之處,把我們的心念輕輕鬆鬆地一放,把我們執著的那個「我」輕輕地一放,我們消歸到這個安樂的國土。什麼安樂的國土?無得無失,究竟圓滿,順性得見自性佛陀。

能不能順性見呢?若不能順,那我們順著阿彌陀佛的報德安住無疑,因為報德圓滿故,能令我們的心圓滿,心圓滿心得休息,心得安樂;心不圓滿總要尋求的,總要索取的,總是不安的。

那我們以性德清凈能安心,要是以性德清凈,你感覺疑惑說:清凈是個什麼東西啊?怕有斷滅想,那就以阿彌陀佛的修德圓滿來隨順修行,隨順安住,說往生彼國是隨順安心的第一方便,現前安心,舍報必然往生。

所謂安心就是心不再造作生死,不再造新業,但消過去世的業相。因為我們過去的業我們必然受報啊!你時時刻刻都還在成熟著果報,成熟著果報,但你念念不再造作新的生死輪迴了,隨著阿彌陀佛的報德,心歸此處,圓滿安住,業力相續,相續一個消一個,相續一個消消消……直至消盡,畢竟往生。

何以故呢?隨阿彌陀佛的報德,心智圓滿故,不再造業了,不再索取了,不再掙扎了,不再迷失了,善、惡、無記的業我們都不造了,只是在阿彌陀佛圓滿報德中,心心迴向,願願安住,時時皈依,那我們過去的舊業障不斷地在消除,不再造新業了,那往生是必然的,成佛也是必然的。所以入佛願海眾罪消滅,善根增長,乃至花開見佛悟無生,這都是真實言、誠實語。

所以阿彌陀佛這個「念其方」,是讓我們緣著佛陀的這種圓滿的給予,讓我們安心、放心、歇心,來照見我們自性本具的清凈、本具的平等,匯入清凈平等覺。

所以,所有的未來的緣起都是清凈平等覺作為緣起,圓滿真實的心作為緣起。那我們過去的業流再來衝擊我們,念念無得失,念念享受過去的果報,在過去的果報中無怨無悔,在過去的果報因緣中回施清凈、回施平等、回施圓滿,令我們過去的業緣相續的眾生也得到歇心、安心,也得到清凈、平等、圓滿。這樣做佛法中一個閑人,做佛法中一個安樂的人、一個清凈平等的人,做一個平等利世的人!這樣無始以來的業在相續中不斷地消除了,我們的心智再不緣於新的業力。

有很多人現在在修行,沒問題,但是,是不是在造善業呢?他只要有「我」的名字,有「我」的認知,他就有「我」的善業,「我」的善業就必然受「我」的作為的果報,這個「我」的作為的果報必然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事實呢?生死相續!

善、惡、無記是三界之因緣,你只要有我執,善、惡、無記業就在六道里讓你去品嘗這些果報,因為自作自受故,這個是沒有辦法來逃避的。

所謂「念其方」,是為了令我們順著彌陀圓滿的報德,來回見自性清凈平等,在圓滿的回施中令我們現前的心智得到滿意,得到清凈的安住,遠離造作。因為我們的心不滿,心不清凈,總是想搞個什麼,到處尋找啊,到處想得到個什麼啊,又怕失去個什麼啊,所以總是心不安的,所以「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宜一念」。我們要念一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呢,我們就會回到清凈平等這個緣起上來,要是我們每一個當下都在清凈平等這個緣起中來觀察自己的現緣,那你就會有安樂、自主,遠離是非、遠離爭鬥、遠離善惡、遠離種種業力的造作,清凈如實地守護著自己的現緣,在這個所謂的不得不失的真如心智中消化自己無始以來種種迷失、種種業相。

「宜一念」,我們要是不順性來觀察,一念是難成立的。我們念念都在變異,念念都在捕捉,念念都在是非,念念都在顛倒。但其本質是什麼呢?本凈無染,無始以來這一念沒有動搖過,也沒有增減過。雖然念念在變異,其自性無變異,其本質無增減。

我們審視到這一點,這一念相續,你就會不急不躁,妄想來了,你也不會懼怕它,也不會隨順它,你也不要滅它,它本不可得,你滅它什麼呢?你也不要去隨它,它本不可得,你隨它什麼呢?

那我們這一念清凈的相續,人在這相續中會得到小解脫、大解脫、究竟解脫。何以解脫呢?因為我們知道念念本凈,念念不可得,所以在我們過去的業習中,就是可得可失的業習中、矛盾的業習中,我們慢慢地透視了它的本質,就能走出這種貪嗔痴慢疑不正見帶來的自我徘徊與取捨、愛憎,令我們的心得到清涼、休息。

清涼休息得小解脫,何以故?現前貪嗔痴慢疑的取捨的煩惱得到了止伏,這個止伏雖然沒有連根徹底地清除掉,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它了,它的真實面孔已經表露出來了,它沒有存身的地方。我們知道它不可得的本質了,它就沒有存身之處了。要是我們不知道妄念念念生滅不可得,你就在不可得中產生可怕、畏懼、迷茫,你想在這個妄念中得到個什麼,又怕失去個什麼,這種不安與焦躁會帶來傷害。我們真正了解一切念頭的本源、本質,那我們念念就得小解脫分。

通過長時間的審視、觀察、透視,我們能了解一切神通變化,不離於眾生種種業相,那我們就知道自己的業相與神通變化了無差別,得大解脫。妙用於種種變化,妙用於種種差別,在種種差別中了達自性之妙用,自性妙用決定在種種變化中,種種變化無染。就像佛在三摩缽提中講:諸菩薩知眾生之夢,入眾生夢幻之業,度脫夢幻眾生,於夢無染。那我們現前的業、業的變化,都成為通力變化之善巧,不離當座,我們就能得大解脫。

所謂大解脫,事事相相莫不是神通妙用;種種作業莫不是自在之業,畢竟無得無失;種種作為的相續我們會了達本性,無始以來未動未搖,未增未減。真正親證於此得到究竟解脫,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可度,分身無數,化身無數,利益十方世界一切剎土,而不動菩提本位。

那麼這一念是真實的,所以「宜一念,斷諸想」,這一念本凈之心啊,我們學五法的時候,第一個「即心即是」中就講:本無塵可得斷諸塵,本無染中斷諸染,本無欲中斷諸欲。這個「斷諸想」是以本而啟發我們的。我們要是認為還有什麼可斷,那你就斷不掉了;你認為有什麼可除,你就除不掉了。所以在本無所得中出離諸有,了知諸有,是為「宜一念,斷諸想」。

立定信

「立定信」,這個信是什麼呢?是隨順本質而正觀產生的信,不是我們將信將疑的信。什麼叫「將信將疑」?凡夫心是很有意思的,現在信,別人一說就懷疑了;現在懷疑,別人一說又相信了;別人說,這個法好,他就信了;別人說這法不咋地,他又不信了。這個信、不信都是遊離變化的,這不是正信。這是沒有通過審觀、深思、觀察、依法思維、如理觀察,是由外面的暗示,是由自己所謂的根塵的知見而產生的飄忽不定的信與疑,它是沒有根的。

正信,深達法性,了知諸法之本性了,我們生正信,所以立定信。在宗喀巴大師的廣論中講,就是決定正見。決定見,它抉擇什麼呢?法無自性性!抉擇了法無自性性。和漢地講的「諸法無我」這樣一個法印是一樣的。

你提起這個法印,在一切事情現前相續之時,你就能起正信了,因為了知諸法本來無法,無法本來在我們運用的時候就成為法,是以因緣所生法。我們了解了因緣所生法,緣謝法還滅,緣生緣滅,那我們就知道法本無自性,法本無可得、法本空,因緣而生實無得失,緣滅法即滅,所以「性空緣起」是真實說。

深達法性,是「立定信」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不是說他人一說,我們一聽就說:「哦,這個好,我相信。」人一說怎麼,「哦,我就不信了。」這個不是定信。所以要依法印、依正見而生信。

勿狐疑

「勿狐疑」,狐疑這個概念大家都是知道的,這是個比喻的詞。狐狸是個多疑的動物,它行為鬼祟,心智多變。那我們這個對法有疑,貪、嗔、痴、慢、疑是凡夫的一種煩惱業相,這個疑心普遍人都是有的:「怎麼這樣子呢?怎麼可能呢?」

這個般舟行法在剛開始的時侯,我經常受到人的質疑,出家在家的、老修行新修行都這麼說:「可能嗎?幾天不睡覺行嗎?你走,不休息行嗎?」我說:「不要問我,問問經典挺好的。問我,我說不清楚。」很多人就乾脆說:「這經典是瞎說的。」我說:「你這太膽大了,你有幾個腦袋呢?亂說話!」所以佛在經典上也講了,末法眾生就有這樣膽大的人,敢說這個經是假的、那個經是假的。遇到這樣的人,你最好勸勸他不要胡說,誹謗經典過失很大,每個經典都有護法守護的,都有誓願者守護的,不敢胡說,這個因果太大了,怕人承受不了。

狐疑,這個疑是貪嗔痴慢疑中的一個煩惱。我們作為一個凡夫有情,這個煩惱普遍都有的,是思惑之一分。我們都知道五鈍使 [8] ,其中有一個疑,懷疑。未證的、沒有斷見思二惑的眾生都有疑心,你也不用拍胸脯說我沒有,都有疑心。

那麼怎麼來斷除這個疑慮呢?我們只能依法性觀察了,不隨順法性你觀察不出來。這個「勿狐疑」是什麼呢?就是你不要煩惱,你不要在這兒生煩惱,生什麼煩惱呢?疑慮實際是個煩惱的。那我們要疑慮了怎麼辦呢?順法性觀察這個法則,觀察自己的發心。

如果我們直接說你在行法中無失無得,清凈圓明,很多人都不行法了。「無失無得我才不幹呢!」所以佛說了 122 種行法的大利 [9] ,我們都說般舟法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與利益,佛說了 122 個,幹什麼呢?啟發我們行法的,啟發所有的眾生來行法的。要是說無失無得,清凈圓滿,你走般舟吧,用無失無得的心走,大部分人就不幹了。為什麼呢?這無失無得,我幹啥來了?他就不來做了,所以佛順應大家的心理狀態、種種法益的需求說了 122 種利益,來喚醒我們相應的心智,以欲勾來勾召我們入佛智,無得無失,圓滿守護。

直接說無得無失,現在這裡面不知道有幾個人能真正地去無得無失?但我們究其本源來說,你最後的修持一定是無得無失的。

小姑娘說我走般舟幹什麼?我要美貌,因為那有美艷之說嘛!老菩薩為什麼要走呢?說吉祥啊、安穩啊、健康啊、能除諸難啊!有人修行說還能得諸禪定哪!你能增長什麼什麼啊!這裡面太多了,有人說能引發神通啊!

實際呢,走般舟的時候就很容易體會到大解脫,所謂大解脫是什麼呢?按照律宗的判定是三明四智、神變方便。我們知道戒定慧,這個慧根中的慧就有因定而引發的通力善巧,明達世間。所謂的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此三明能廣照未來、過去、現在,了知無礙,這樣的人是真正有慧了。

很多人都能在這個般舟法中得到相似的感覺,經常遇到人這麼說:哎呀!怎麼樣怎麼樣……這個境界、那個境界,這個認知、那個認知的。這些境界感知不要以為實,由於無始以來生死輪迴,我們總在幻化中,實在沒有啥可得的,只有個業在相續,實在沒得到什麼也沒失去什麼。

我遇到有幾個菩薩走般舟,把他們過去的業習都翻出來了,把他們過去的生活狀態也都翻出來了。很多人對未來有個展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他們走完般舟了,走長一點的人就跟我說:「哎呀,今天這個境象我都見過的。」我說:「閉嘴!」很正常的,對未來的昭示啊、了解啊,那個熟悉的心理會成熟的,很多人都會有,因為這是相似的法則。所以菩薩行「相似忍」了達世間,但它不是究竟的無生法忍,是菩薩忍處。

問:行法者第一次如果是以欲勾的這種願來行法的話,第二次、第三次要怎麼發願?

答:應該提醒!

問:但是這個願是不是欲勾有時候很難分別,大致是怎麼分別它?

答:好比這麼說:要發財、尋找伴侶等等比較粗俗的願。

問:那為了別人,比如為了父母健康呢?

答:它作為祈禱沒問題,有的人為了避難,為了家庭安穩、社會安全,這都沒問題的,不為自身這都是大願。

世俗的願望,就是有所求的願望,往往不相應對吧?有相應不相應。你不相應就說:「這法不行。」對不對?所以無所希求的行法是真正的大利,當下就有大利;有所希求,若相應若不相應。因為希求就有取相了,對不對?很多人就受困惑了。

問:有時候他這個願望可以轉換,比如說有些人為求財富,但他說這個財富不是為了自己……

答:沒有用!這都是鬼名堂,不要聽他這一套。一百個人都說讓我發大財我建個廟。你不要聽他這一套,發個大財買車去了,你不要聽他這一套。不過你要全不聽這樣的要求,很多人就不幹了。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是欲勾!是一切凡夫有情接觸佛法的第一機會,這個不能斷它。但要一直都是這樣子那就慘了,你知道嗎?

很多人以人情來學習佛法,基本上大家都接受,但是後面他越來越強化人情,越來越強化,大家就苦了,你知道嗎?你在家裡,都是我的親人,還好一些,對吧?但在大群體中還是搞這一套,你苦不苦?嫉妒、仇恨、分別、要求都來了,那樣搞不是佛教團體。

真正的佛教徒相處會越來越清淡,越來越平和,君子之交淡如水,越來越寬鬆才 OK !你說他、他說你的……趕緊解散!這樣的團體解散得越多越好。你越搞越受苦,對不對?你受罪不受罪?大家本來是學佛來了,就是消除、淡化人情、透視人情,人情多變嘛,對不對?依法而行,依本性而行,大家越來越安樂,越來越喜悅,越來越相包容。何以故呢?無染無著故,對不對?要求也越來越少,大家相處都是清風,清風拂面。假如越來越「你這樣你那樣」相互要求,好了,還不如回家逗孩子去呢!

「勿狐疑」這個地方是我們的一種煩惱相。

精進行 勿懈怠……勿念濁

精進行勿懈怠勿起想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飢 勿念渴 勿念寒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捨 勿念取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勿念親 勿念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精進行」,不難解釋;「勿懈怠」,不難解釋。它是一對法,精進勿懈怠。

後面這麼多「勿」就是一個「勿」:所謂的以本凈心、以不可得心斷諸想!以諸想不可得斷諸想!我們前幾天學的六組五法中都講了這個問題了。

我們把這麼多「勿」都帶過去,因為這些「勿」呢,你所有能想到的,它都給你「勿」掉了,要我們把這些「勿」都放下了,就一身輕。實際是這樣,每個「勿」都是解個包袱,對吧?「勿懈怠」卸一個包袱,「勿起想」卸一個包袱,「有與無,勿念進,勿念退……」,你反正就什麼對法都讓你放下、放下……實際就說,我們一路放包袱,放包袱,放,所有我們想起來的東西都把它放下。

問:對於冷和熱,如果確實是冷,你要他「勿」,那是一個很殘忍的事情。

答:加衣物,主動地,我們護關的人主動地幫他去調整一下溫度、穿戴,保護一下。這個「勿念」,不是說一路斷掉,是我們了解這個東西,冷了,哦,我知道我念冷了。因為我是行法的,我不管它,我繼續走,這裡就是個覺悟的機會了,這都沒問題的。對,我們還會念,但是念的當下覺悟它就夠了!

你說連想都不想這個,那你必須得以本凈相續心來觀察,念的時候就斷,念的時候就斷,念的時候就認知,這個就要求高一些。但我們要念的時候去觀察觀察它這個東西,這個本來沒有冷,現在為什麼冷了呢?心維繫這東西了,要能觀察是方便。這些「勿念」啊,這麼多「勿念、勿念、勿念」,放啊放啊放啊放啊放……

問:如果天氣變化,晚上確實很冷呢?

答:可以慢慢調整,這可以慢慢調整。

問:從本質上來說,他可以不需要調整,是嗎?

答:從身體的自然抵抗力,要是不要了,你可以給提示一下,這是個修法的機會、認知的機會。

問:也可以?

答:對。真涼了,大家都感覺冷了,護法的人不體諒別人不行。行法的人身體沒有走開的,比一般的人氣血身體要弱一些,走開了就沒問題了。般舟行法要求日中一食對吧?本身就轉換不好的人,就會氣血弱。

這麼多「勿念」,我們就把它帶過去了,因為這些勿念就是放下、放下、放下……念頭來了覺悟、覺悟、覺悟……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斷諸念。一期念。意勿亂。常精進。勿懈怠。勿歲計」。這都很好理解。

勿日倦

「勿日倦」,太陽出來了,中午容易困,很多人都有體會。天氣特別暖,人容易困。

立一念 勿中忽

「立一念。勿中忽」。實際就是我們要凈念相續的問題了,這個凈念是本凈之念,本凈相續。我們可以試驗,要是念念變異,隨著念變異跑了,那煩惱死了。念來了,知道念不可得;痛來了,知道痛不可得。知道這個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有方便,以本凈心有方便,以性空心觀有方便。這「立一念」,說得比較多。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除睡眠。精其意。常獨處」。實際行般舟就是要求獨處的。

很多地方一大群,百十號人一起走,怎麼辦呢?這就叫一日一夜經行念佛,沒問題。大家一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男男女女的,你不能反對人家,對吧?在他們那地方有道場,大家一下子那麼多人來,就那樣的,那就一日一夜,大家一起念佛,也很有效果。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常獨處。勿聚會。避惡人。近善友」。對初發心來說,都很有意義的。

問:般舟裡面怎麼會有惡人?

答:好比這麼說,要有個人一會兒來騷擾你:「不要走了!這太苦了,對不對啊?」這都是惡人,壞你的法,真有這樣的人。

問:聚會怎麼會呢?

答:怎麼沒有聚會呢?大家在湊,看熱鬧,沒有嗎?肯定會有的。

問:從心智上去要求自己嗎?

答:心智上肯定是這樣要求的,就是心不要攀這個緣。很多人走般舟都喜歡有個人來看著他,真是這樣的,我經常遇到。歇斯底里地喊,幹什麼?人過來他就不喊了。

我以前也犯過這個病,我們打一百天七的時間,到後期,我就說為了大家的念法、念佛的這個因緣順利,我就不睡了。因為那時候是二十四小時打,就是兩個小時念誦,休息一個半小時,兩個小時念誦,休息一個半小時,這樣交叉過去,一天都是這樣滾。他們睡覺的時候我就坐著,那時候人太困了,基本都是三分鐘以內全部睡著了。每天都是這樣子,就是把所有的時空都打亂了。睡覺都不用吹哨,嘩——都睡著了。在殿堂里我們打著七,在那兒念兩個小時,人嘩——就睡著了,這個鐘一敲,根本用不著三分鐘,所有的人都睡著了。我在那兒坐著,我想他們憑什麼睡覺?我為什麼要坐著?真是有這樣的想法,心理的東西一下子就給甩出來了,後來想想你自己立的願和別人沒關係。

實際走般舟也跟別人沒關係,對不對?就找事。我經常被別人找事:「師父,你過來!誰讓你想這麼壞的點子,讓人走來走去的。」他自己願意走的對不對?經常有人找我來了。

近善友 親明師

「近善友。親明師」。我們現在走般舟,基本上是大家互相依法施教於人,依法交流都是師,我們一定要依法來交流,依經來交流,不要憑著自己的想像去胡說,到時誤自己誤別人,危害就大了。誤自己尚可懺悔,誤他人咋辦呢?就怕傷害人,壞人道德。

親明師視如佛

「親明師。視如佛」。「視如佛」實在是個很有意思的一個公案,不是說你是佛,不是這個概念,我們要視一切眾生都是佛,你心得大平等、得大安穩。你要是視某人為佛,你有覺悟的緣起,你有圓滿安心的緣起,你有踏實的緣起。現在的法官多,視眾生、視師長為佛的人太少了。法官很多的,說:「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評價人。

視師如佛,是你心是佛,不過是假師以證自心是佛罷了,師長是個鏡子,說師長是佛,是你心圓滿了、你心覺悟了,跟別人沒關係;講這個人長,講那個人短,你心有長短了,跟別人還沒關係。對境照心人自知。我們說別人是佛的時候,自己心是佛罷了,就這點意義。

我們時時刻刻對境照自心,看見別人有煩惱了,實際不是因為別人才煩惱的,是因為你的心煩惱了;看到別人不圓滿了,實際別人圓滿不圓滿跟你心有關係嗎?你心為什麼受影響了呢?是你的心在受影響,影響什麼呢?心不圓滿了。

視師如佛實在是個公案,視人是佛,心覺悟,視人圓滿,心圓滿,跟別人不相干,人人是個鏡子,對境如鏡但照自心!都是你心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心圓滿了,看到什麼都是圓滿的;心歡喜了,看到什麼都歡喜的;心煩惱了看什麼都煩惱;心虧欠了看什麼都虧欠。說對境如鏡,但照自心,這個是視師如佛的妙用。

執其志 常柔弱

「執其志。常柔弱」。學佛的人,謙和調柔,莫與人爭,莫與人斗,不是懦弱,是調柔。調柔什麼呢?身心安樂,不受傷害。我們都知道,人一剛強,老年人剛強了腿容易斷,骨容易折,再剛強的死掉了;小孩子、嬰兒身體柔弱,父母愛護他,天地都愛護他,他就不容易受傷害,他就能健康成長。

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身心柔弱,謙和柔弱,莫與人爭。別人罵你,也不要和人爭,罵你就笑笑,消你的業了,對不對啊?有人幫你消業,你怎麼不感激呢?

觀平等 於一切

「觀平等。於一切」。這是誠實話,清凈平等覺在我們這一念中相續,就是本凈心中一念平等,延續未來廣利一切,自他二利就因為這一念而能成就,我們遠離是非、遠離對待、遠離傷害、調柔身心。

避鄉里 遠親族

「避鄉里。遠親族」。「避鄉里」有啥好處呢?說不清道不明,就是鄉里。親族是什麼呢?說不清道不明,人一親一近了,說不清楚,道不明了,沒法說,沒法道,你不相信你說不出個道理,子丑寅卯也講不明白了。

棄愛欲

「棄愛欲」,這個比較好講,我們的心,愛欲貪得越多你越煩燥,你越不寧靜,雜緣越熾盛你越苦惱,這個我們都太清楚了。

履清凈 行無為

「履清凈。行無為」。我們真正地在阿彌陀佛清凈圓滿的回施中安心了,那人就心地無為無作,常行於法。行法而無為無作,何以故呢?念佛無得無失,清凈平等,一味相續,在清凈寂滅心中相續種種善法,饒益眾生而不染。無為,心地無增減故,不取相故,平等相續故。所以行無為。

斷諸欲

「斷諸欲」。度生的欲也不要有,供佛的欲也不要有,顛倒的欲也不要有,貪慾也不要有,所以常入空、無相、無願三昧,心智安樂,這安樂是佛給我們的一個慈悲,是令我們解脫的一個給予。

很多人念這念那,實際這個念是契入方便,一得方便就要鬆手。本無一法可得,你要是再執著這個法,念得久了就會生煩惱了。我遇到很多人說讀經讀煩惱了,念佛念煩惱了,我說不是,是你執著了。讀經令人開智慧,念佛令人心智平等,你怎麼會煩惱呢?沒有煩惱的機會。

舍亂意 習定行

「舍亂意。習定行」。這個都很好理解,這都是對句,兩句是一句。

學文慧 必如禪

「學文慧。必如禪」。「學文慧」,隨文入觀,入慧方便,我們讀經典不在引發我們的智慧嗎?沒有問題的。禪者,無增無減,清凈相續。

除三穢 去六入

「除三穢。去六入」。這三穢是什麼呢?是貪嗔痴,三毒會造三穢業 [10] 。

「六入」,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塵、六入,攀緣六識、攀緣六塵,就有六入。

很多人學佛增加一些名相煩惱,什麼叫名相煩惱呢?我現在遇到最普遍的名相煩惱就是臨終的問題,說:「哎呀,我現在再修行,臨終也往生不了。」這就是名相——臨終的名相,被臨終不能往生這個名相給迷住了,他都不知道什麼叫臨終。你現下都不清晰,你談什麼臨終呢?現下你都不正行,臨終你怎麼能正行?實際現下無異於臨終啊!一點差別都沒有,有差別怎麼修行呢?對不對?被臨終這個名相騙了。

臨終要是跟現在沒關係你怎麼去修行呢?被這個名相騙了,很多人念佛十幾年了都不安心。為啥呢?他把當下跟臨終對立起來了,這叫名相!給名相困住了。有相當多的念佛人說:「臨終安樂」,我說:「你現在怎麼都不安樂呢?現在怎麼不解決問題呢?」修法人一定要知道臨終不異於當下,當下不異於臨終,你怎麼來修?怎麼來行呢?你現在解決不了問題,臨終你上哪兒解決問題呢?還來得及嗎?

絕淫色 離眾受

「絕淫色。離眾受」。這都很好理解。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勿貪財。多畜積。食知足。勿貪味」。現在,反正我看貪味的人挺多,這不好吃那不好吃,這好吃那好吃,說不好吃的人貪味,說好吃的人一樣貪味,反正我看大部分人難逃羅網。五蓋中財、色、名、食、睡,這個食可騙人了,所以走般舟的時候就要遠離這個東西。

眾生命慎勿食

「眾生命。慎勿食」。這個地方是讓我們盡量不要吃肉,包括三凈肉。走般舟的時候不要吃肉,哪怕你平時吃肉。為什麼呢?雖然你沒有見殺、沒有聞殺、不是為你殺,但肉里都有毒,毒會造嗔業、愚痴業,增加我們過去的嗔業、愚痴二業。

嗔業會帶來興奮,興奮之後就愚痴業,就衰敗,我們的生命感知就會衰敗,就會有惰怠放逸之心,吃肉必然會帶來這兩種結果。因為殺它的時候,它就要掙扎,它有嗔恨心,越掙扎得利害這肉就越香,這個越香就越有毒,越有毒你就越興奮,你越興奮就越有疲憊——興奮後的疲憊,疲憊你就會放逸,所以必然帶來興奮、放逸二法。

問:行般舟要齋戒幾天?需提前齋戒嗎?

答:行法前要是能提前齋戒那是最好的。真正走般舟的時間,吃清淡飲食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好處的,等於你珍惜這個法則了。好比說第一次走般舟,他吃肉吃慣了,你就得告訴他說不能吃這個肉食,要不然你就不能入。或者提前到寺院里來引導,慢慢地給人灌輸這東西,起碼說我們長時間走的人不要有這個東西。這裡面有沒有影響呢?它有個明確的利害關係,因為殺業重產生的嗔毒,就是香,這個香後面就引發興奮,嗔恨心大,我們把它們(畜生)的嗔恨心吸收到我們生命里,到我們這個色身中來了,你同享嘛,叫共享,對吧?

衣如法 勿綺飾

「衣如法。勿綺飾」。穿衣服要穿得寬鬆、自然,不要追求這個好看不好看、怪異什麼的。

有一次我閉關了,照顧我飲食的護關菩薩說:「師父,你不要剃頭。」「幹什麼?」「人家閉關的人頭髮都很長很長的。」我說:「我主要是沒有舍比丘戒,這半月半月要剃的,我知道我這個身份。我心要是沒有這概念了,沒有出家在家的概念了,也沒有這個時間概念了,那我就可以不剃。但是我還有這概念。」

因為是在寺院裡面,不是真正的說是遠離人間的一個地方,真是不知道年月日,也不知道自己是出家在家,只是一味修行之人,他不再談論這個問題了,因為心中沒有這個東西了。我還在寺院,人家一敲鐘我還知道幾點幾分,你還不剃頭?這個「勿綺飾」就是不要裝怪、拿捏,沒有必要去拿捏作怪,裝個修行的樣子給人看。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調戲。勿憍慢」。行法的人不要說輕慢之語、調戲之語,一定要注意這一點,起碼說在行法過程中,在行法這一階段不要去說這個話。

勿自大 勿貢高

「勿自大。勿貢高」。這十分重要!學佛的人真是要別於世俗人,要不然我們學佛幹啥呢?學來學去跟世俗人一樣混同,沒意思。

若說經 當如法

「若說經。當如法」。我們依法說經,一定不要離開佛陀的法印,傳播法則一定不要離開佛陀的法印,要離開了,那過失太大了。害人色身的命可以懺悔,可以一報還一報的;害人法眼、滅人的慧命,是個啥地獄果報呢?太慘了!所以不贊不謗,依經教提示。好比說,護關的人要慢慢熟悉經教,比如依五法能證三昧等等。有人說:我怎麼不見這不見那的?你要說:你得在這五法中相續、或者在四法中要相續,對吧?要親證三昧,得依這五組四法、六組五法,對不對?我們可以依法來提示他。

了身本 猶如幻

「了身本。猶如幻」。這個很簡單。我們這個四大組成的色身就是不實的生滅因緣,因為因緣我們生了,生老病死的因緣滅了就死了,幻生幻滅,實在不實。我們這百十年一閃電一彈指就過去了。

勿受陰

「勿受陰」。色受想行識,五陰。五蘊、五陰是一個詞。舊最早翻譯的是五陰,新譯是五蘊。像玄奘法師說:「照見五蘊皆空」。在過去舊譯中都是「照見五陰皆空」。

勿入界

「勿入界」。十八界我們都知道,六根、六塵、六識。

陰如賊

「陰如賊」。這個色受想行識像賊一樣,會偷你的法身慧命、偷你時間。你只要染上它,在這個色聲香味觸法上你只要用功夫,它就會浪費你的生命,盜你的寶藏,把你有暇人生的時間給拖垮完了。

四如蛇

「四如蛇」。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它像蛇一樣攪到一起了,隨時會鬆開,隨時會奪我們的生命的,這是我們生命的依止,能聚能散。

為無常 為恍惚

「為無常。為恍惚」。它就是無常相,我們這個色身是個無常相、是個恍惚相。所謂的恍惚,是不實的。因緣生似乎有,因緣滅似乎無,緣生現有,緣滅現無,所以實在本性空。

無常主 了本無

「無常主。了本無」。這個無常主是什麼呢?這話講得真好!六祖大師說:「無常即是常」。有菩薩就說:「大師,你怎麼這樣講呢?世尊講無常,你怎麼講無常是常呢?」事情的無常相就是常相啊!所謂的「無常主」,我們的生滅、意識、作業、生命,無常在作主,你作不了主。你所有的執著、染著都做不了主,無常來作我們的主,一切都是無常相的!

因緣會 因緣散

「因緣會。因緣散」。這都是因緣生,因緣滅。

悉了是 知本無

「悉了是。知本無」。所以這個教法是以本淨髮起的,回歸本源而修行的。所謂萬法不離本源,萬法不離法性。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加慈哀。於一切」。好理解,這就是我們學的那個四法,於一切生慈心。

「施貧窮。濟不還」。救濟布施,不求回報,十分重要。一般人布施、修法、做事都要有個回報,沒有回報我才不幹呢。但求回報往往這個布施不圓滿。你求回饋,沒有回饋就生煩惱,一不相應就成顛倒。

是為定 菩薩行

「是為定。菩薩行」。前面這麼多說法就是定,就是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至要慧。起眾智」。這是歸結,目的是引發我們的智慧,引發我們的正行。

三字是最短的句子了,兩言句一般人就沒法用了。過去有四言句、五言句,這裡是三字句,這是最簡捷的一種文句了。這三字訣就是來引導我們,通過這些簡短的文字,來啟示我們如何依法正行,親證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依法而行必證三昧!背法而行,若應不應!若善根成熟就相應了,若善根不成熟就不相應。


推薦閱讀:

065 繪像普門品頌(印光法師)
宏圓法師《地藏經》講記 第十六講
禪的本質(禪修菁華)〖聖嚴法師〗
《溈山警策文》講記 第十四講 凈戒法師
慧律法師《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學記103·【地神護法品第十一(2)】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