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很多流入中國熱錢披合法外衣(實錄)
3月9日上午9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將就「外匯管理和外匯儲備」問題在新聞中心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接受中外媒體的集體採訪。以下是記者會實錄:
主持人祝壽臣:
出席集體採訪活動的嘉賓是:中央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先生,國家外匯管理局總經濟師黃國波先生,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先生。
今天的集體採訪時間大約為一個小時,每位記者提問時請首先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體稱謂,原則上只提一個問題。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的第四場集體採訪活動,本次集體採訪的主題是「外匯管理和外匯儲備」。
現在開始提問。
新華社記者:
剛才從背景材料中看到,下一步外匯管理部門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經濟主體提供最大的便利,不過目前人民幣有升值預期,不可避免地會吸引一些套利資本的進入,我想問一下外匯管理局,如何協調防範熱錢衝擊和貿易投資便利最大化這兩個目標?謝謝。
易綱:
問題是關於怎麼樣提供便利化,同時又能夠防止熱錢。大家知道,中國已經高度融入了全球經濟,如果我們從貿易、出口、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上來看,中國是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中高度融入了世界經濟。中國的出口、外商直接投資這些活動都是非常頻繁的。另外,中國有很多勞工在外面,有海外留學生,我們有港澳台,我們同時也有幾千萬的華僑華人。所以在這樣的開放經濟下,從外管的角度看,必須要給經濟提供便利,提供貿易上的便利,以及投資上的便利,還有經濟活動的便利。
怎麼能夠既處理好提供便利,又要防止熱錢的關係呢?我們考慮問題要從全球的視野看待這個問題。在外匯管理中堅持改革開放,堅持方便企業、方便居民的原則。很多朋友有一個印象,好象中國是外匯管制的,結匯是強制的。實際上這個印象是不對的。
強制結售匯已經是一個完全過時的概念了,現在我們企業出口收匯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保留外匯或者是結匯成人民幣,這是根據企業的需要決定的。另外,我們企業進口用匯、購匯,也是在真實背景下敞開供應的。老百姓出國旅遊、子女在外面上學交學費等等這些都是敞開供應的。目前,還有一個真實貿易背景的審查,但是從這些經濟活動來說,他們用匯、購匯、保留外匯、結匯應當說都是非常方便的。
我們進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進一步簡化手續,使得在真實貿易投資背景審查的過程中更加方便,我們的目標是要使得絕大多數正常經營的企業退出這種複雜的手續,使他們感到進出口收匯、結匯、購匯都非常方便。同時,有關部門又要對中國的貨幣流和資金流進行分析和檢查,能夠切實控制住風險,就是要兼顧這兩個目標。
總結來說,就是要方便企業、方便貿易、方便投資,這些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風險可控、金融安全是我們外匯管理改革開放的底線。謝謝。
道瓊斯通訊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知道中國的中投公司(CIC),主要是管理經營中國的外匯儲備,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我的問題是,外匯局是否有計劃對中投公司進一步進行注資?第二個問題,您能否給我們解釋或者是澄清一下,中投公司和中國在香港註冊的另外一家管理主權財富基金公司之間的關係和區別?
易綱:
現在中國的中投公司、外匯儲備、社會保障,都有在境外的投資,就形成了在國家資產層面上的一個多元化的局面。當然在民間層次,我們的基金、銀行、金融機構在海外也都有一些資產。我覺得這種多元化的格局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效率,這樣大家的分工各有不同,在職責上和投資方向上也各有側重,而且是互補的。這樣的格局有利於我們從整體上提高效率,有利於從整體上分散風險,能夠使得投資更加均衡。當然,我們中國未來的方向是更多的增加民間的投資,這樣更好。因為我們現在海外的資產很大的比例還是國家在投資。實際上未來的方嚮應該更注意增加民間的投資。
至於你說的對中投注資的問題,這個問題還在研究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可以告訴你。
中央電視台記者:
請問易綱行長一個問題,請問我們的外匯儲備在金融危機中是否遭受了損失,外匯儲備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如何採取措施確保我們外匯儲備的安全?謝謝。
易綱:
國際金融危機可以說是幾十年不遇的一場大危機,在這樣的危機中各種各樣的投資肯定都要受到一定的衝擊和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外匯儲備經受住了這次嚴重金融危機的考驗,保持了資產的總體安全。2008年和2009年,可以說這兩年是危機衝擊最嚴重的兩年。我們都實現了在「保本」的基礎上,有了一個比較好的收益。
我們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把資產配置好。在資產配置上要強調分散風險;在貨幣層次上,我們有美元、歐元、日元、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是一個分散的組合。
在貨幣層次上的配置,我們充分考慮了中國的外資、外貿、外債和對外支付的比例,並且貨幣的配置還要考慮投資市場的容量,這是在貨幣層次上的分散化和配置。
第二個層次是在資產層次上配置,你決定了貨幣的配置之後,你要決定你的資產投什麼,比如說政府類、機構類、國際組織類、公司類、基金類等等的資產,也要把一個資產配置好。通過一個分散化的配置,可以達到「東方不亮、西方亮」分散風險的「此消彼漲」的結果。在投資中,我們沒有投資次貸、CDO等這樣高風險的產品,對風險的防範和管理一直都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台記者:
我的問題向易綱行長請教,人民幣匯率問題近年來成了國際上的熱門話題,美國方面一直在要求人民幣升值,然而截然相反的是,我在俄羅斯的同事們多次談到非常擔心人民幣的升值,原因是人民幣一升值,他們到中國的採訪或旅行的費用就會增加。請問易行長,不知道是美國有道理還是我的俄羅斯同事們有道理?謝謝。
易綱:
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溫家寶總理和周小川行長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個問題不僅像你說的,俄羅斯的意見和美國的意見不一樣,實際上在中國內部,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地區,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見。
總的來說,中國一直在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你剛才講的這種意見以及市場上對供給和需求各種不同的判斷都要在市場上去交流,由市場決定未來的走勢。總體上,我們會不斷地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在這個過程中,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金融時報記者:
易行長您好。您剛才提到熱錢的問題,您能否告訴我們到底有多大規模的熱錢流入境內,目前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能否有效阻擊這些熱錢?謝謝。
易綱:
關於熱錢的定義,也是有很多爭論。在一個資本完全開放的國家,以短期投機為目的而流進、流出的錢是熱錢,而中國資本項下還沒有完全實現可兌換,還沒有完全開放,所以,在中國的熱錢在很多的情況下往往是披著合法的外衣,比如通過經常項目、FDI、個人等渠道流進來的。當然也有通過地下錢莊流進來的,所以在資本管制下的熱錢和在資本完全可兌換情況下的熱錢,實際上是很不一樣的。
你剛才問的熱錢規模,現在社會上最流行的一種方法是所謂「殘值法」,就是說我們看一年的外匯儲備增加了多少,然後減去貿易順差,減去FDI,剩下的就是熱錢。這是社會上比較流行的對熱錢估算的方法。
現在我也看到有許多學者對這個方法也進行了說明,認為這個方法不夠科學,比如說學者提出「殘值法」漏掉了很多項,如比較重要的項有個人的外匯收入,國內企業在境外上市籌集並調回國內的資金。另外,中國有這麼多的外匯資產,不管是國家的也好,還是社會的也好,外匯的資產每年要有收益,這也是要扣除的部分。
還有,我們看到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元為報告貨幣的,剛才我講了,我們的貨幣實際上是分散化的,有美元、歐元、新興國家貨幣等多種貨幣,這個貨幣幣值的變動或者資產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外匯儲備。所以我希望在估計熱錢規模的時候,用的方法能夠進一步的改進。
我認為跨境資金流動要分兩種,一種是合法合規的正常流入,另外一種是違法違規的。根據長期的觀測,我國跨境資金的流動大部分是合法合規的,是合理的,是在我們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可以解釋的。當然,也不排除部分違法套利的資金混入。
防範熱錢是我們的職責,我們要標本兼治,要多部門共同配合打擊熱錢。
香港日報記者:
請問行長,接著您剛才的話題,現在有合法合規的,境外和內地的資金交流,也有違法違規的。但很可惜,包括本人在內,香港的地下錢莊是合法的,我可以到旁邊的藥店,我用了100萬的人民幣,只付60元人民幣,當天一個小時之內就匯到內地的個人賬戶。我的問題是,既然是地下錢莊、地下渠道,外匯管理局和香港金管局都沒有一個可靠的測算數字,會不會這個數更大呢?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在CEPA基礎上,香港和廣東省可以先行先試。溫總理也說,我們是一個金融試驗田。易行長能否很快在香港和廣東開一個合法的渠道,讓「地下水」走向地上呢?謝謝。
易綱:
謝謝你的問題。在香港也要區分合法的兌換點和地下錢莊,香港的大街上滿街都是外幣兌換點,那些外幣兌換點大多數也是合法的,他們由香港警察署管,不是金管局管的,香港那些兌換點很方便,是合法的。當然,也有一些所謂的你看不見的地下錢莊。如果你很方便地在街上就把錢換了,那是兌換點。
我認為你說的是對的,我們應當和香港的有關當局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在中國大陸,我們現在也在推行小額外幣兌換點的試點,大家可能也看到了一些,北京、上海,最近好幾個城市都在推動這件事兒。旅遊者可以在機場等地兌換,就是為了方便市民、方便社會。在這個網路建立起之後,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緩解這一問題。
要真正治理好熱錢,實際上還得發揮市場機制,一是我們要調結構,二是要完善市場機制,讓市場發揮更多的配置資源的作用。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熱錢存在的根源。
還有,就是要求我們的銀行、金融、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服務要提高效率,為人家服務好,價格要低,信用要高。我想,銀行等正規的金融機構服務都非常好了,地下錢莊、非法兌換點存在的必要性就會少了。
中國經濟網記者:
易行長,您好。您剛才提到了人民幣資本項下的自由兌換還沒有開放,我想請問這個進度是否因金融危機而延緩了?關於人民幣國際化下一步有何舉措和計劃?謝謝!
易綱:
穩步推動資本項下的可兌換是我們的既定方針。這可以一直追溯到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人民幣最終要成為可兌換貨幣,1996年我們實現了經常項下的可兌換,此後我們一直在積極探索和推動資本項下逐步可兌換。
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確實學者以及一些國際組織的工作人員也對資本項目可兌換髮生了一些疑問,甚至有些學者提出資本管制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進行資本管制,來論證管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覺得,這種對資本項目可兌換、資本自由流動的反思,是對危機的一種總結和反思。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錢幣大全,有多少依然價值連城?
※中國傳統預測大宗——四柱命理
※中國女人缺了些什麼魅力?
※[圖集]中國歷代帝王肖像(2)
※楊恆均:百年中國民主夢,十年香江中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