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共內戰時國統區經濟全面崩潰而解放區卻相對平穩?

同樣面臨國共內戰的巨額軍費開支,解放區還少了大城市工商業稅收和口岸港口收入。法幣沒什麼儲備金,共區黃金儲備應該更少。為什麼國統區經濟會率先全面崩潰?是因為蘇援遠大於美援還是國民黨犯了一些重大政策性錯誤?

首先要明確一點,南京國民政府和中共解放區到底哪個更有錢?答案是中共。中共把地主階級整個砍了,省去了收稅的中間環節,架設基層政權直接收農業稅,連人民幣最早都是糧本位的貨幣(糧本位是中共早期以糧食和棉花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比如網上可以查到1949年中共財政收入304億斤,支出567億斤)。而國民政府只能靠長江出海口的關稅。也就是中共比國民政府還有錢。如果你不知道中華民國政府的財政收入比中共解放區還低,那你永遠理解不了為什麼國統區的經濟先崩潰。在雙方都有巨大軍費支出的情況下,財政收入更低的民國政府經濟先崩潰是理所應當的。國民黨拿著美援和關稅,1946年尚能維持攻勢,攻勢維持了沒幾個月軍餉花完了,就開始印錢,然後開始搶銀行,最後開始發金圓券,依然堵不上軍費這個大窟窿。到了1948年戰爭進入最後大決戰時,為了籌措軍費,國軍清查了全國銀行,也僅僅搜刮到2300萬美元。後來發布金圓券將全國黃金,白銀和外匯都搜刮起來,依然不夠用。到了渡江戰役爆發前,丟了半壁江山的中華民國1948-1949財年的稅收乾脆腰斬,跌到9000萬美元。見下圖↓(摺合25億斤)

而史料記載同期中共光東北局一家的稅收就一百多差不多接近200億斤的水平,在物質基礎上完全碾壓對手,從來沒愁過軍糧。兩方國力對比如此懸殊,你覺得渡江戰役還有懸念嗎?(事實上渡江戰役確實沒怎麼打,一渡江對面就崩盤了)等到1949年解放軍佔領全國的時候,擁有4億人口的新中國當年財政收入高達304億斤。是1946年擁有3億人口的全盛時期的國民政府的整整4倍。摺合白銀差不多2億兩,超過了清末光緒年間的歲入水平,國民政府之腐敗,稅收效率之低下,可見一斑。實際上,根據已有的資料,中共解放區早在1946-1947財年,全面內戰剛剛爆發的時候,光實物糧食的徵收能力就達到47億斤(北滿26億斤,山東11億斤,華北解放區8.6億斤,西北解放區2.2億斤)。公糧佔整體稅收的比例各個解放區差異很大,一般在1/2-2/3浮動。中國是農業國,咱保守估計,就按2/3算,中共解放區1947的財政收入也能達到80億斤的水平,而同期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只有2億美元(摺合糧本位貨幣60億斤)。也就是說早在三大戰役爆發前,共軍被國軍追的滿地圖跑的1947年,中共其財政收入就遠超過南京國民政府了,這就是舉國體制 土地改革的威力。換句話說,1946年的時候,很可能沒有一個人意識到,包括共產黨自己都沒意識到,當時3億人口的民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低於1億人口的中共了……中華民國面對的根本不是什麼幾個月就能剿滅的土匪,而是抗日敵後根據地冒出來的一個擁有1億人口、軍費比它還高的准社會主義超級大國……

高帥富的國民黨出於對無產階級窮逼的輕蔑,很可能一直不屑於了解共產黨根據地的財政情況。假如當年蔣介石手裡有國共兩黨的財政數據的話,我相信他肯定會和談的。「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三體III·死神永生》

附言:討論區有一些朋友提到了我黨在進軍北滿之後撿到一些關東軍掉的武器。我不認為這是重點。因為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後勤就是錢。不信我們可以算算1949年的TG黨軍費支出情況--當時中央財政1949收入304億斤支出567億斤(來源:糧本位_百度百科),其中軍費佔比60%(來源:中國曆年軍費一覽),人民解放軍數量約不到500萬,通過以上數字不難算出,戰爭狀態下,每供養一名解放軍士兵,需要高達7500斤的稅收。實際上國共內戰期間,共產黨也是得印鈔票來平衡財政赤字的(注意前面數據,1949中共財政赤字200多億),只不過沒KMT印法幣印的那麼厲害,解放區的經濟已經到了極限,也出現了輕度的通貨膨脹。如果共產黨沒有這麼高效的耕戰體系來提供軍糧和軍餉,那經過解放戰爭3年的持久戰之後肯定會被南京國民政府活活拖死!最後是解放區的經濟先崩潰。那中共撿的武器越多只能死的越快,因為己方士兵在經濟崩潰後會大批大批帶著武器去投降……從這個角度看,也解釋了為什麼戰後各國毛派武裝想複製中國經驗但是沒有一個成功的:因為現代戰爭是綜合國力的比拼,即便是中共也是通過3年的持久戰活活把南京國民政府耗死才取得的勝利。而這跟當時中國特殊的國情有關(農業國GDP,敵後解放區有1億人口),不具有可複製性。

後記:首先感謝王哲的認真細緻。對這一嶄新角度進行了進一步考證。根據他的考證,按照法幣糧價進行計算,1946年的國民政府財政收入是150億斤。而我是通過美元糧價來計算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的(1950年小麥價格是1.89美元/蒲式耳,一蒲式耳等於27.216公斤」),最後得到1946年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是60億斤。因為法幣這東西一天一個價,而且在不同地區幣值還不一樣,在離印鈔機越近的省份貶值越快,我實在懶得去普查,所以直接用美元去算了。(60億斤還是150億斤的分歧在於,按美元糧價算還是按法幣糧價算)至於1946-1947年解放區的財政實力,根據田中太郎提供的資料《為什麼國共內戰時期中國經濟會全面崩潰而中共佔領區的經濟卻相對平穩》,田中太郎的回答中共的糧食稅是占財政收入的40%!而1946-1947財年的共產黨,實物糧食徵收了47億斤,佔比40%。意味著我黨財政收入總額摺合120億斤,按美元糧價算是同期國府的兩倍,在物質基礎上完虐對手,具有絕對的實力優勢,即便按不靠譜的法幣糧價算也接近國府的財政收入了。(80億斤還是120億斤的分歧在於,糧食稅到底占整個財政收入的多大比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1934年黃金十年期間,國民政府的總收入是200億斤也是有據可查的,因為當時法幣的幣值還算穩定,比較起來比較準確(1934年,國民政府財政收入918,111,034元。當時小麥每斗一元七角,小米每斗一元五角)1946年的國統區經過戰火洗禮,收入肯定比這個低總之,戰爭這種事情是高度唯物的,現代戰爭是綜合國力的比拼,絕對不能離開物質基礎去空談,本文只是拋磚引玉,提出一個嶄新的思考角度,歡迎大家尤其是史學界專業人士就此展開更深入的研究,這裡就以這幅圖結尾吧。


推薦閱讀:

埃及軍警開槍清場死傷4000 內戰迫近 街頭出現中文標語
敘內戰現轉折,殲滅IS在即
內戰以來首次外訪 阿薩德稱感謝俄羅斯為敘利亞挺身而出
發現東亞(四六)︱內戰,冷戰,熱戰
聯合國:敘利亞內戰3年已造成至少19萬人死亡

TAG:經濟 | 國共 | 內戰 | 解放 | 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