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風唐彩承古韻尋根細認古今源

第一次教研會好似播種了第一顆種子,孕育而生了漢唐古典舞的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為漢唐古典舞的專業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十五年來,漢唐古典舞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都圍繞著第一次教研會所提出的學術理念和專業規範,不斷豐富、成長、壯大。

由加拿大著名藝術設計師馬斯科欽設計的「世界舞蹈日」郵票,讓人眼前一亮。欣喜萬分的是漢唐古典舞經典劇目《踏歌》,成為郵票里中國舞蹈形象的代表。這樣一部經典劇目是孫穎老師用一生的研學經歷和藝術實踐不斷探索的成果,也正是因為《踏歌》在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的一舉成名,開啟了漢唐古典舞作為專業從無到有的建設。從最初的劇目先行到現在的教學體系完備,孫穎老師通過對中國古典舞不懈的探索,系統性地提出了漢唐古典舞的理論和教學體系。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2000年在重慶召開的漢唐古典舞第一次教學研討工作會議,為漢唐古典舞的教學、教材、師資培養以及專業設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後,2000年重慶大學舞蹈系、天津音樂學院舞蹈系對漢唐古典舞教材進行了實踐,2002年北京舞蹈學院創建漢唐古典舞本科專業,漢唐古典舞本科教學體系逐步形成。2003年,北京舞蹈學院增設了碩士研究生教育方向,推動了漢唐古典舞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完整的學科體系的形成,而不僅僅是一種風格性的展現。在漢唐古典舞學科和專業的創立過程中,隨時隨處都留下了孫穎老師睿智的身影。作為參與了中國漢唐古典舞草創的當事人之一,筆者本著促進漢唐古典舞專業發展的意願,從自己所見和參與的角度,分若干部分對漢唐古典舞專業的成立過程和發展歷史進行介紹。

2000年暑假,漢唐古典舞第一次教學研討工作會議在重慶召開。參加研討會的主要人員有鄧文英老師、王堃老師、鄭璐、史博、蘇雪冰、何滔、朱兮、趙倩、張晶、馬勝飛以及重慶舞蹈學校的部分老師。大家從全國各地來到重慶舞蹈學校,研討漢唐古典舞的訓練課程和教材。學術研討會從7月30日開始至8月17日結束,歷時17天。因為這是針對漢唐古典舞教學與研究的第一次大規模活動,故稱之為漢唐古典舞「第一次教研會」。從繁到簡,開啟漢唐古典舞教學的語言建構這次教研會在漢唐古典舞發展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對漢唐古典舞的發展進行了廣泛的研討。會議指出,孫穎老師創作了一大批經典的舞蹈作品,成績斐然。其中比較重要的作品有舞蹈劇目《踏歌》《楚腰》《謝公屐》《相和歌》等,舞劇《銅雀伎》《炎黃祭》《龍族風韻》等,以及為電視劇《唐明皇》《三國演義》《司馬遷》《炎黃始祖》創作的舞蹈等。這些劇目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品格,在中國古典舞的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彼時漢唐古典舞的劇目創作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從一個學科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考慮,也應該從理論的角度對其進行概括和總結,為教學實踐指明更為有力的導向。正如孫穎老師所說:「從舞台實踐所提出的對形式、風格、技能和體能的需求,返回去編製訓練教材。先搞清楚訓練什麼,再解決怎麼訓練,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說訓練是為了充分體現中國古典舞的舞台展現。」此次研討會提出漢唐古典舞劇目的展現,其實也是孫穎老師藝術思想的呈現,為了能更廣泛地傳播漢唐古典舞藝術思想,編製教材、確立教學課程勢在必行。

教學研討會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認真研究了近年來孫穎老師的創作走向,以及在他親自指導下的教學成果,並從中分析其學術思想及審美取向。在此基礎上首先圍繞「基本舞姿」的確立展開教學研討工作:(一)基本舞姿的形象作為舞蹈本體,語言在舞蹈中不僅是形式而且是內容,作為舞蹈的「第一要素」,舞蹈語言的內容和思想同時存在。解讀漢唐古典舞蹈形象、探尋歷史舞蹈形象的文化密碼、研究其內在的審美和形式表達,是漢唐古典舞作為舞種確立之根本。教研會在一次次的討論中明確和豐富了漢唐古典舞的舞姿,尋其規律,捉其形象,並從原有的歷史文化資源中,將具有「符號性」特徵的審美元素轉換成形式的視覺語言。基本姿態是樹立舞種文化心態的基礎,漢唐古典舞在建設初期就將視野投放於整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取漢唐盛世之精華。 千姿百態的漢畫像和壁畫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藝術形象,孫穎老師從漢唐墓穴守門神的姿態感中尋找到漢唐古典舞基本姿態的靈感,突出松胯的特點,又依據仕女圖中那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體態,「頭可有扣、仰、倒;重心有後坐式、前傾式、旁半月、後半月」。無論是前後垂手的小垂手式,還是手在胯兩側微翹的擔山式;漢唐古典舞的基本舞姿,垂眉低目,用深沉靜默的心境、虛懷若谷之心,與自然、宇宙之精神合而為一的狀態,體現出漢唐古典舞的精神本質。(趙萌《中國雕塑藝術》)好似中國雕塑的直立狀造型,並無絲毫僵硬死板之感,或大或小,或強或弱,或藏或露,總是有一種楚楚動人又難以言表的意韻在律動。從太極陰陽兩面交界的S線為基底,建構一條以氣為動,寓韻之美的線。這是中國古代雕塑繪畫千古不變的精髓,也是漢唐古典舞基本舞姿的審美原則。(二)基本舞姿的特點孫穎老師強調:「漢唐古典舞的基本姿態從基本站立開始就要突出舞種的特點,即使是原地的重心訓練也要與傾斜動作緊密相連。特別是最為基本的舞姿,這種傾斜重心下的動勢之美,都必須在身體語言上有所體現。」這種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美學原則,在第一次教研會議中就作為審美的核心問題得以確立。包括在之後的教學理論中提出的「不動形不成,形成仍在動」,這一將「頃刻」與「流動」之美密切聯繫在一起的肢體運動規律和審美風格,貫穿至今,成為漢唐古典舞審美的一大特色。孫穎老師指出,在基本舞姿的訓練過程中,不能僅僅是姿態單一的模仿和「單擺浮擱」,除了找准姿態感外,氣口的運用更為關鍵。換句話說,姿態的「形似」是基礎,但僅僅停留在「形似」的模仿上,形象依然是文物,不能構成鮮活的藝術形象。內在的形象氣質和韻味,可以通過氣口的體會和處理,成為古典舞蹈形象「神似」的關鍵。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基本舞姿身體起伏和轉換的過程中體會內在氣口,才是「神似」的關鍵。「在教學的過程中,處理方式可以有快吸——慢放;慢吸——快放等種種變化」,包括和情緒意境的配合,以達到一種有理有序、韻致綿長、情感起伏、氣韻生動的節律。從技術到文化,確立漢唐古典舞基訓課框架及其內涵在第一次教研會中,不僅研究了漢唐古典舞的基本舞姿、手型、手位、腳型、腳位等一系列舞蹈語言的微觀問題,而且將其融會貫通,植入其教學內容,從理念的宏觀視野出發,思考和劃分了漢唐古典舞基訓課的基本結構。(一)確定基訓課的基本結構1、熱身訓練。2、重心訓練:雙腳重心(丁字位、平行位、八字位、踏步位、並步位);單腳重心(靠腿系列、盤腿系列、拉腿系列)。3、平衡訓練(靠腿系列、盤腿系列、拉腿系列)4、上肢訓練(亮翅式、長虹式、擔山式、托月式、垂手式、齊腰式、肩胸式、過肩式)。5、步伐訓練(台步、輾步、搖步、刨步、花邦步、蹉步、拉步、顫步、凌波步、跺步、踏步)。6、技巧類訓練:轉(盤腿、靠腿、拉腿);翻身(點翻、胯翻、片翻、蓋翻、刺翻、串翻、翻身空轉);跳。

以上可以看出,初期的漢唐古典舞就已呈現出一個較為完整的訓練體系,動作分類結構、課堂訓練順序等思路明確,脈絡清晰。孫穎老師指出,漢唐古典舞的訓練課不同於芭蕾,需要有自身的特點和思考:「一、特點突出,有的放矢。我們沒有芭蕾幾種腳位那種超常的重心形式,在課堂的訓練程序中就廢除了扶把訓練」(孫穎《中國古典舞評說集》)而是按照漢唐古典舞所需要的身體能力來進行教學;二、由於東西方審美的差異,內容決定形式。「課堂氛圍也不同於西方貴族那四平八穩的基調,漢唐古典舞的基訓課不可上得死氣沉沉,可以借鑒民間舞的活躍、生動,對節奏、對速度的處理方式」;三、繼承傳統,挖掘傳統。無論是在舞蹈資源的內容上,還是程式化訓練形式上,傳統給予我們無限的資源和養料。「在訓練結構和方式上,漢唐古典舞的基訓課堂可以向傳統戲曲科班整體化訓練的方式學習,在整齊劃一中訓練身體,在程式中強化風格」。會議依照這樣的教學思路,確立了漢唐古典舞基訓課的基本結構,為之後的課堂教學和制定教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明確基訓課的文化屬性在第一次教研會中,孫穎老師就提出:「基訓課堂除了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的身體能力之外,本舞種所需要的藝術風格、文化氣質和審美感情,是否要貫穿在訓練教材中?」這一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呈現出孫穎老師長期以來對漢唐古典舞教學語言及其訓練框架建構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孫穎老師對古典舞身體語言作為文化層面審美對象的深層次研究。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無論是重心訓練,還是平衡訓練,自始至終一直強調「非垂直重心的適應能力」。看似言簡意賅的一句話,其實包含了孫穎老師對整個漢唐古典舞自身運動方式和規律的準確把握。同時,也體現了孫穎老師對漢唐古典舞不同於其他舞種的審美核心思想定位。「長虹貫日」「斜移泰山」「白鶴亮翅」,直觀呈現的是對舞姿「塑型」的訓練,同時,對身體「重心」的把握需要控制能力的訓練,更是對漢代古樸、宏放的橫向動勢之美的訓練。與之匹配,在對「腰、腿」力量速度訓練的環節,孫穎老師要求:「不在於腿的高度和腰的軟度,主要以與速度、力量相配合的身體的俯、仰、擰的幅度來體現出一種常人不能達到的動作技術難度。」在今天的舞台上,我們常常看到的是舞者一味地追求純技術的高難度,而忽略了技術背後的身體文化感,從而缺乏中國古典美的韻味。可以看出,孫穎老師的這套訓練體系不僅對舞蹈姿態有自身的審美定位,對技術背後的文化感同樣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正如孫穎老師所說:「形式、審美、風格、氣質的一元化,訓練教材就貫穿著既培養技能、技巧,也同時培養藝術風格。」(孫穎《中國古典舞評說集》)「特別是技術課教材,有沒有形成古典文化形態,是否體現了完整、清晰的美學思想,有沒有文化韻味,具不具備溝通激發民族感情、熟悉歷史傳統生活習俗、凝聚鄉土情懷的作用,如果不能引領學生逐步認識我們民族的精神、氣度、審美的文化心理,就體會不到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弄不清楚我們的特色是什麼?我們的風格是怎麼形成的?那麼專業技術課教材便只是技術,沒有文化含量,沒有文化根基」(鄧文英《中國漢唐古典舞教學法》)。可以看出,第一次教研會對於基訓課的討論,一方面是摸索古典舞的形象、形式、規範並進行系統化的分類;另一方面強調尋求肢體語言背後所傳達出的審美規律的文化基礎。總之,漢唐古典舞基訓課以訓練價值、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自身思考和發展的基石。「從一到多,多元一體」,漢唐古典舞文化的構建與展望(一)課程設置的初探與發展第一次教研會議建立了以基訓課內容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同時對技術技巧課和實習排練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設計:本著課堂教學與舞台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實習排練課也是漢唐古典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地說,漢唐古典舞經歷的是先有劇目後有教學的發展歷程。舞種的「形式、風格、審美取向通過劇目創作表現於舞台」(孫穎《中國古典舞評說集》)並且使得教材的形成「有了資源啟用的可行性」。 因此,從基礎能力訓練到組合風格的強化,均是有的放矢的。不過孫穎老師依然對組合訓練有提綱攜領的要求,他曾說:「組合的編排不僅僅是動作的編排,要從不同情調、不同個性、不同歷史、不同節奏、不同音樂風格的各個角度來編排組合。」依照孫穎老師的要求,針對實習排練課的教學有了《月兒高》《關山月》《樵歌》等傳統組合;《踏歌》《謝公屐》《詠梅》等一系列教學劇目。直到今天,漢唐古典舞訓練教材中的傳統組合和經典劇目依然是漢唐古典舞教學、研究的重點內容。

可以看出,第一次教研會對漢唐古典舞課程建設的體系構想,為漢唐古典舞從學術思想到實踐教學,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漢唐古典舞的專業建設依然秉承著這樣的傳統,更加豐富和體系化以《漢唐古典舞基訓》為核心課程,橫向延伸出《槃鼓舞》《袖舞》《漢唐古典舞劇目》等專業必修課實踐課;縱向延伸出《漢唐古典舞概論》《中國古代舞蹈思想》《史料考據》《漢唐古典舞教學法》等跨學科理論課;還有《中國古代舞蹈教程》,將理論與實踐密切融合。漢唐古典舞專業以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內涵下的完整、科學、有效的教學訓練體系為主體,在專業建構中不斷挖掘、探索,通過在課程建設、跨學科研究、教學方法、學術探討等方面一體性的全面建設,形成多層次,兼容並蓄、豐富立體的教學體系。(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在漢唐古典舞的專業建設中,第一次教研會好似播種了第一顆種子,孕育而生了漢唐古典舞的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為漢唐古典舞的專業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十五年來,漢唐古典舞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都圍繞著第一次教研會所提出的學術理念和專業規範,不斷豐富、成長、壯大。 2006年,《漢唐古典舞基訓課》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獎項;2010年,《中國漢唐古典舞》被評為「國家級及北京市精品課程」。2008年,漢唐古典舞教研室被人事部、財政部、教育部、文化部評為國家級及北京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漢唐古典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今天,漢唐古典舞所取得的教學成果都是對於第一次教研會上孫穎老師所提出的漢唐古典舞學術理念的原有構想的堅定地落實,並呈現出了當初設想的教學實體,證明了第一次教研會中所提出的漢唐古典舞發展方向的正確性和框架的合理性。

在當下漢唐古典舞的教學中,「起式」「重心」「腳位」「斜塔」「平衡」「氣息」「步伐」等訓練環節,無不貫穿著孫穎老師所強調的「民族基調、民族風格、民族文化氣質以及民族審美感情的訓練」。「以文化型教學為主導」依然是漢唐古典舞課堂的基礎,漢唐古典舞教師們一直堅定地走在漢唐古典舞的「文化通道」上,當下的教材既有繼承傳統的部分,也有年輕教師以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創新的部分,課堂教學手段更加細化、有效、合理。在身體能力的訓練上,以「斜塔」訓練為例,比起當初完整的塑型訓練,現在的教學手段從原地重心肢體拔立、傾倒、再到上步、流動、空中,逐步鋪墊,步驟清晰,效果明顯。訓練教材呈現出實用性與審美性並存,訓練性與文化性並舉的特色。

漢唐古典舞「第一次教研會」對後來漢唐古典舞的教學推廣和實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次教研會的研學中,孫穎老師將漢唐古典舞的學術理論、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灌入其中,建設了師資隊伍和教研隊伍,培養了核心骨幹力量。會議確立了漢唐古典舞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訓練教材,逐步展開了教學實踐,為同年重慶大學舞蹈系、天津音樂學院舞蹈系開設漢唐古典舞的課程教學和次年北京舞蹈學院漢唐古典舞專業的設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荷已露尖尖角,群芳爭艷應有時。讓我們以史為鑒,薪火相傳。
推薦閱讀:

臨汾:市長岳普煜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調研
『克拉克瓷』的尋根之旅
尋根記:中國36姓正宗始祖都有誰?
朝聖太極拳的始祖——第四屆陳正雷太極年會拳友陳家溝尋根游
朱元璋何尋根到句容,朱家巷今天怎麼樣?

TAG: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