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遍中國歷代女子服飾演變史(組圖)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都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衣」即服裝更是重中之重。中國服飾如同中國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及影響而生成的。漢唐以來,尤其是近代以後,大量吸納與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結晶,才得以演化成整體的所謂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今天藏.拍先生帶你看看古代女子服裝演變史,看看哪朝服飾顏值最高。
秦漢:不穿褲子穿裙子在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到了漢朝,女性不穿褲子穿裙子,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魏晉南北朝:條紋間色裙走紅以風流人物著稱的魏晉南北朝,女孩衣服當然也要浪漫。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準。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也是不少貴婦少女的心頭好。
隋、唐:衣著開放款式活潑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又有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衣長及腰,用小帶子當胸結住。因為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又有披帛,以薄紗羅製作的長巾披搭肩上,更顯風姿卓越。而從唐代開始,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就是唐代盛行的纏枝圖案。
宋朝:講求瘦長,以顯露身材苗條唐代尚體態豐滿,宋代女裝一改晚唐寬大拖沓風,講求瘦長,以顯露身材苗條。一般貴族和官僚婦女,衣著雖不及唐代華麗,卻配色大膽,已經打破唐代以青、碧、紅、藍為主色的習慣。宋代時裝的傳統款式,以旋襖最有代表性,流傳也最廣泛。其款式與唐代齊膝短大衣的胡服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領,鑲一道花邊叫「領抹」;二是對襟,無紐常敞,露出腰腹圍;三是小袖,袖口在手腕處縮緊。這幅宋人所繪的《瑤台步月圖》正是體現了這種衣著的風格。
元代:長袍+冠帽元代蒙古婦女和漢族婦女的服裝有很大的不同。蒙古婦女的服裝是一種寬大的長袍,很男人的服裝沒有多大區別,這跟草原氣候寒冷和早晚溫差有密切的關係。此外,蒙古貴族婦女十分流行戴冠帽。元朝漢族婦女的衣服,大體和宋相似,沒有多少變化。北方的團衫、南方的大衣,都是全身的長衣,一般是成年婦女所穿。長衣之外,往往再加上一件半臂即半袖子的上衣,有的則加披肩。
明朝:修長窈窕,變化豐富明代女子的服裝,只要有衫、襖、霞帔、褙子及裙子等。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復了漢族的習慣。總體來說,服裝風格修長窈窕,變化豐富。明崇禎末年開始,民間女子興起「水田衣」,即用多色零碎質料拼接而成的裙式,樣式格外新穎。初時有多塊均勻的長方形面料拼接縫製,後台用大小不一的各種形狀的織棉面料製成。
清朝:窄而瘦長清代婦女服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後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漢族婦女服飾,初期還是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而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為袍衫(旗袍),不過滿族女裝一般是窄而瘦長的,大多穿時要在外面加件坎肩。
民國:旗袍才是王道民國女裝大多是「上襖下裙」的傳統形式,但衣長剪短,同時帶有圓擺,袖口擴大為「倒大袖」即衣服的袖口比袖籠大,這是民國時期女裝時尚的重要標誌,有人稱這將女性柔美髮揮的淋漓精緻。民國後期,女式旗袍受西方服裝的影響,改良了剪裁,由直線平面變成了曲線立體的剪裁,還有了省道、落肩甚至拉鏈等,身段更容易被勾勒的挺拔而嫵媚。海派旗袍便是當時的典型。
您在大漠韻音屋停留了
分
秒歡迎再來
推薦閱讀:
※悉數艷星洗心革面裝高貴的十宗最(組圖)
※世界上都有哪些國家過春節(組圖)
※中國歷史古都(組圖)
※[轉貼]京都的藝伎為何賣笑不賣身(組圖)
※12星座女生的單身負能量(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