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命因讀書而精彩 -

人因為有思想而站立起來。

人因為讀書而使生命精彩起來。——————題記

古往今來,中外思想者為我們寫下了一部又一部輝煌的史詩。每一篇章都透露出聰明與靈氣,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那些閃光的智慧,從實踐中來,從讀書中來,從邊實踐、邊讀書的感悟中來。

讀書,撥亮的是人的心燈。諸葛亮是個讀書人,他雖自稱南陽鄉野村夫,卻非「躬耕田畝」之人,而是一個「高眠卧不足」的隱士,即隱居的書生。諸葛亮當丞相後,告訴兒子的第一句話就是「志當存高遠」。心志要高要遠,怎樣高、如何遠?無非是「讀書」兩字。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很多名人的命運是通過讀書而改變的,因此讀書也就成為他們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孫中山說過「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富蘭克林就是通過讀書而成才的。

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是啊,從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狀況。傳承文明的橋樑,是延續文化的中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應該伴隨著讀書而發展而超越。馮友蘭先生曾說,他第一次見蔡元培先生,就感到有一種光風霽月的氣象。美學家葉朗認為,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有高有低,中國的傳統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質。涵養氣象,就須讀書,就須有生活的積累、勢能的積蓄、思想的積澱。有了氣象,還怕不能駕馭自我、超越自我?那些視讀書為生命,視藝術為己任,視科學為靈魂的人從來不會停步,那些偉人和大師的非凡創造便是超越生命的典範。哥白尼的日心說,拿破崙的壯舉,莎士比亞、巴爾扎克的傳世之作,馬克思的革命理論……他們超越了一切,征服和影響著這個世界上世世代代的人們。

不讀書的人,就沒有個性化的思想,

不讀書的人,就沒有個性化的靈魂。

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只有讀書,我們才能引領學生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促進學生髮展。

讓我們都捧起書來,汲取越來越多的知識營養,獲取越來越多的精神財富;閱讀經典,豐富人生,讓生命在閱讀中更加精彩。

熱愛讀書的人,知識不會老化,

善於讀書的人,才思不會枯竭。

留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啟我們因機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讀文學,升華我們的情感;讀哲學,引發我們的睿智;讀歷史,觀照我們的現實;讀天文,讀地理,讀科技,我們便會認識整個世界,看清腳下的位置,應該向哪裡走去……

做一名人民教師,就是要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

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夠有效地教書,

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夠更好地育人。

每個教師都將成為一個閱讀者。閱讀書中的思想,閱讀書中的精神,閱讀書中的真理;閱讀中國和世界文化積澱的綺麗。在閱讀中與大師對話,與哲人交流,認識自己的使命與機遇。

每個教師都將爭做一個思想者,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求是」,在「求是」中走路。閱讀,為教師的形象添一些厚重的質感;閱讀,為教師的生活添一些文化的雅緻;閱讀,為教師的工作添一些巧妙與機智。

做一個閱讀者,遠離浮躁與平庸,

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做一個閱讀者,為了教育的發展,

做一個閱讀者,為了民族的崛起!

生命因讀書而精彩

書是一片綠葉,點綴的是希望的田野;書是一朵蓓蕾,綻放的是春天的絢爛;書是一泓清泉,滋潤的是久渴的心田。

漫漫人生路,悠悠讀書情。如花的春季,閱讀輝煌的黎明;如水的心境,閱讀靜幽的夕月;如雪的靈魂,閱讀夢幻的童話;如夢的歲月,閱讀美麗的人生。不知不覺間,書闖入了我的視線,佔據了我的整個生命。

歌德曾說過:「一書一世界。」或許,是那「酒入愁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李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深情慨嘆;或許,是那滄桑幾度,花落人斷腸的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滿地傷感;或許,是那在雨天講述孩童之道的泰戈爾「天空中雖然沒有留下鳥的痕迹,但我已經飛過」的但求無悔;更或許是那詮釋世界千古文明內涵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嘆》讓我這個不曾走出中國半步的人了解了文化的衰敗、文明的掩藏、古老的湮滅、人性的醜惡……一頁頁,一本本,書成了我的魂牽夢繞。

讀書,就是閱讀人生,關照生命,愛憐自然,收藏快樂,而一本好書,更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味,滋養人的心靈。暢遊書海中,呈現於眼前的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有鳴翠柳的黃鸝,上晴天的白鷺;有迷人眼的亂花,沒馬蹄的淺草;有小橋流水,驚濤拍岸;有秦時明月,漢時雄關……聽書中鳥兒淺吟詠唱,看蝴蝶翩翩飛舞,不用出門,便能採擷那大自然的珍奇,體味人生的深邃,更為生命塗抹了幾筆靚麗的風采。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人的談話。」走進書中,帶著虔誠的心靈與聖賢相對而坐,斟酒小酌,傾心暢談,去感受孔子的睿智,莊子的詼諧,老子的豁達,品品陶潛的老酒,看看杜甫的眼淚,瞧瞧東坡的華髮,去領略魯迅的犀利尖銳,傾聽冰心的童真母愛,品味林語堂的幽默雋永,沉醉徐志摩的濃妝艷麗,明悟汪曾祺的恬淡純凈;去欣賞那晴朗明亮如藍天麗日的莎士比亞的語言,洋溢著浪漫氣息,讀來齒頰生香的唐詩宋詞,或精闢獨到,或含情脈脈的元曲小說,乃至攝魂奪魄的西遊,劍戈驚天的三國,情詩千載的紅樓……這些都是綻放在單純心靈上的無顏六色的奇葩,沉醉這指間世界,人生又何求?

周杰倫在《七里香》中曾說「窗檯蝴蝶,就像詩中繽紛的美麗季節」,而我卻說「海灘貝殼,就像文學殿堂里那耀眼的星燈」。這些星燈,吸引著我一次次穿梭於美麗的殿堂,讓我詩意地棲息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任歷史的殘缺與完美,現實的動蕩與平靜,世界的無奈與精彩,生活的苦澀與醉人,在指間汩汩流淌。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斗轉星移,桃符更新。當世事的冗雜如泰山壓來,當生活的煩擾如影而隨時,書成了點亮心靈的明燈。是書伴我走過了幾度春秋,品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是書給了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心靈,也因書而永遠不老,生命,也因書而永遠精彩!

一棵蘆葦並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為她開始讀書了。讓我們在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裡,在燈紅酒綠的滾滾紅塵里,在瑣瑣屑屑的日常生活中,捧起讓生命精彩的書,徜徉於那不受世俗物慾困擾的無拘無束的殿堂,給乾涸的心靈以營養,做一棵快樂的蘆葦吧!

讓生命因讀書而精彩!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在書中第二章有這麼一個故事引起我很大的興趣與思考。

有一次蘇萑姆林斯基去聽一位教師的歷史課,這堂課講的非常成功。於是他便問這位教師:「您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教師說:「我是用一生的時間來備這節課的」。我很奇怪:「怎麼用一生來備一節課呢?」。我在書里找到了答案:「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裡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麼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為2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於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變得越來越小。這裡的問題還不僅在於教師的理論知識在數量上的增長。數量可以轉化為質量:襯托著學校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猶如強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點小光束,那麼為教育技巧打下基礎的職業質量的提高就越明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敘述、演講)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教師在講三角函數,但是他的思路主要不是放在函數上,而是放在學生身上:他在觀察每一個學生怎樣工作,某些學生在感知、思維、識記方面遇到哪些障礙。他不僅在教書,而且在教書過程中給學生以智力上的訓練。」這段話,講到了教師的讀書問題,另外,還有多處提到教師讀書,以及學生讀書的問題,蘇藿姆林斯非常重視師生的讀書問題,這本書有一百章,大約有400多處提到讀書。他認為師生讀書可以解決太多的問題。我們教師是如何讀書的呢,我們教師讀了多少本教育名著,僅靠書本,實踐證明,如果教育僅局限於書本,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更是教育的悲哀。中國教育報有這樣一段話:「教師不讀書,已是教育發展的嚴重瓶勁。一位不讀書的教師,難以以身作則教導學生熱愛讀書。如果教師長年不摸書本,如果從學校走出的學生們除了會做練習題,所有的好書與他們無關,這是多危險的事啊。遏制這種危險的蔓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老師們先捧起書本。」可見,教師讀書問題已不是教師個人的問題,小處來說是教師本身工作的需要,大處來說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為此,朱永新教授說:「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一定意義上說,讀書就意味著教育,甚至意味著學校。在學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師與圖書。學校就是提供了一個讀書的空間,一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書的空間。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老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因此,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朱教授是非常重視讀書的,新教育六大行動中,他最重視的是營造書香校園,是新教育實驗的支柱。

讀書,是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條重要的幾乎是唯一的渠道。教師的備課不能僅局限於教科書,應建立一種宏觀的備課觀,這就是多讀書,讀好書。教師傳播的是知識,也是在傳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負著教給學生生存的責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在從事著塑造學生靈魂的光榮的、堅巨的使命。唯有多讀書,讀好書,才不致使自己的思維枯竭,讀書是涵養水源,唯有此,才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30歲時就被破格晉陞為特級教師,在此前六年的時間裡,她聽了1000多節公開課,閱讀了300多萬字的專業書籍,寫下了20萬字的讀書筆記、50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和100多萬字的教學筆記。有一次別人問她的課講的為什麼如此生動和精彩,她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竇老師引用陸遊的詩告訴了大家她成長秘密,作為一個教師如果想要上好課,成為名師,必須有廣泛的閱讀,僅僅依靠教科書,是無法教好書的。

教師同仁,行動起來吧,捧起書本來吧,胸藏萬卷憑吞,腹有詩書氣自華,讓生命因讀書而精彩,讓課堂因讀書而充滿生命力。


推薦閱讀:

慶安槍聲:「小件寄存」是怎麼變成「平價超市」的? ?
你的遺書是怎麼寫的?
董復華:生命密碼--26.享受生命的喜悅
丈夫是妻子生命中最後的拐杖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事物這些問題的終極答案是什麼?

TAG:生命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