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其實只是對不起劉家人,對得起天下人,她是個好的統治者?
呂太后
呂雉這個人物,有其悲劇性,這不僅僅是封建社會的固有缺陷導致,也來自劉邦這個丈夫身上,呂雉之子劉盈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其母親形象上的悲劇色彩。劉邦的確懷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侵吞天下的豪情,就算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最後還是倒在他的腳下,但劉邦在骨子裡,就算登上漢高祖這位,其實也還是泗水那個亭長一樣的流氓。
呂雉作為劉邦的正宮娘娘,貧賤之妻,是實質上的「上廳堂,下廚房」,劉邦造反所引發的來自秦王朝勢力、各方反王勢力,尤其項羽所部對劉家所帶來的如泰山壓頂的風風雨雨,是呂氏一個人抗下來。呂雉「進化」成呂后,自然是無人敢一羽以加之,但就她對劉邦的付出而言,這樣的地位和利益是分所應當。
呂雉之父呂太公,在劉邦未發跡時,也算當地有數的大人物,呂雉作為他的女兒,當然也是大小姐「一枚」。呂雉嫁給一個亭長,不要說當時劉邦的流氓之名「廣為流傳」,就算劉邦是正兒八經的文士之流,那也是談不上門當戶對的——呂父以劉邦的「龍虎之象」呂雉委身下嫁,是為其人生中最初的悲劇。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女的如意郎君不該是腳踏七彩祥雲?或許這樣說對前人不夠恭敬,但昔日劉邦以泗水亭長的身份迎娶呂雉,腳上多半也應該是踩了點東西,否則恐怕沒有這樣的運氣。
如果說「在家從父」是呂雉悲劇的開始,那「出嫁從夫」就是她悲劇的發展。劉邦落草後,劉邦家人因此受到牽連,呂雉首當其衝,幾乎被訊問之人姦汙;劉邦、項羽大軍在滎陽對峙,項羽突然發狠,要在兩軍陣前烹煮劉邦家人包括呂雉在內,要逼劉邦就犯,卻得了個「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劉邦雖未在回信中提到呂雉,但她無疑是首當其衝,本應腳踏祥雲的英雄給了個這樣的反應,雖是出於大局考慮的無奈應對,但打擊是可想而知。甚至有傳言,劉邦三番四次將妻兒踢下馬車,只為了逃命快一些,若非樊噲等人相濟,倒也不知誰人為劉邦後繼,雖是傳言,不見得確有其事,但劉邦薄情為人津津樂道,呂雉婚後的處境可見一斑。劉邦對戚夫人的寵信,甚至欲立戚夫人子為太子廢除呂雉之子劉盈,則是呂后艱難處境的集中體現,劉邦死後,呂后為泄憤將戚夫削成人棍扔進廁所,是其怨念的集中體現。
呂后之子劉盈,是她悲劇發展的高峰。劉盈懦弱,實無政治家資質,對於母親加之於戚夫人身上的報復並不理解,更加以刺耳的譴責,這對一個母親來說,是何其悲事?
由上可見,呂后一生,可說生活在悲憤之中,她的確沒有半分對不起劉邦,甚至可以說是因為她的操持,讓劉邦免除了後顧之憂,而殺韓信、彭越等手握大權的功臣,則是為漢朝社稷穩定建功。呂后在伸手朝政時,固然打擊對手,但也在穩定天下,一為穩固民生、社稷,二來也是求取一些中間派、反對派的支持,至於後來呂后去世,呂氏幾乎遭遇族誅,實是男權社會女子掌權悲劇演進的極致表現。
推薦閱讀:
※有多少我愛你,最後成了對不起。有多少對不起,最後都是沒關係。有多少沒關係,最後說了謝謝你
※你穿得不好,對不起四月天
※李雙江赴醫院探望傷者:我對不起你們夫婦(圖)
※「對不起、對不起,我錯了」這樣說話的男人,一輩子讓女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