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上)
我們今天在這裡舉辦佛一的活動,主要目的有兩個:
第一,將念佛的方法,落實在生活當中。使我們的生活就是念佛,念佛就是生活,也就是——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先將念佛與生活結合一體,進一步使念佛與生命結合一體。
既然要使念佛生活化並與我們的生命結合為一體,可見這個念佛一定是簡單容易又輕鬆自然的。我們念佛就是一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閩南語),如果不會念閩南語,念國語也可以,甚至外國人依各自語言,念外國的聲音也都可以。
一句一句的佛號,不需要有音調,這樣不僅年輕人會念,老人家也會念,甚至病人躺在病床上也能念,念快、念慢都隨自己的心境和環境。
這種念法既簡單又容易,很輕鬆、很自然。任何人在任何環境或場合都能夠念佛,都可以不離開念佛。所以,沒有離開世間法,任何人都可以容易修持佛法,成就佛法的,就是凈土宗念佛的法門。
第二,凈土教理的研討。
今天要和大家研討的第一個主題是:「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多久?」
大部分蓮友都有誦過《阿彌陀經》,經文中就講到:「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劫的時間。《無量壽經》也說:「成佛以來,凡歷十劫」。兩經的意思是一樣的。
既然在凈土正依經典都清楚、明白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為什麼還要研討這個問題呢?因為,凈土三經雖然有說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但是依其他經典來看,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不止十劫,而是非常非常長久,所以也有一個名詞叫作「久遠實成」,是說阿彌陀佛其實在久遠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
到底是哪些經典有這樣講呢?是《法華經》與《楞嚴經》。
首先,我們先了解劫的時間性。「劫」是印度高單位的時間計算詞,有分小劫、中劫、大劫,有阿僧祇劫、恆河沙劫,更有三千塵點劫和五百微塵劫。
以最短的小劫而言,一個小劫是多久的時間呢?大約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這樣一個大劫大約多久時間呢?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阿彌陀佛成佛以來,若是以十劫來算,就是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的十倍。
但是,若以《法華經》來看阿彌陀佛成佛的時間,就沒辦法計算了,只能譬喻。
《法華經·化城喻品》提到,有一位大通智勝如來,尚未出家以前是一位國王,他有十六位王子,阿彌陀佛是第九位王子,釋迦牟尼佛是第十六位王子。後來國王發心出家,然後成佛。成佛之後,十六位王子同樣也出家,也成佛。這樣說起來,十六位王子成佛的時間,跟大通智勝如來是差不多的。
他是多久以前成佛呢?釋迦牟尼佛用譬喻說,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都磨成微塵——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範圍有多大呢?以現在天文學來說,就是十億個太陽系的範圍。將這十億個太陽系星球全部磨成微塵,從西邊向東邊,經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放下一個微塵,又經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再放下一點微塵,一直到將所有的微塵全部下完。釋迦牟尼佛就問弟子,這樣,這些三千大千世界的數目有多少呢?弟子就說這種數目確實無法計算,難以想像。
釋迦牟尼佛進一步又說,從西邊到東邊有下過微塵跟沒下過微塵的三千大千世界,全部再磨成微塵,每一點的微塵,當做一劫——大通智勝如來成佛以來的時間,比這些數目還要超越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阿僧祇是一種大數目的單位,是多大的數目呢?就是一萬億,又加億億億億億,也就是一萬億億億億億億劫。
由這段經文我們就可以了解,阿彌陀佛成佛不只十劫,而是久遠沒辦法計算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以前。這是《法華經》所說。
若就《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來講,經文說:「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恆河是印度的一條河,恆河兩旁邊的沙非常微細。釋迦牟尼佛若形容數目無量無邊的多時,往往都用這恆河沙來譬喻。
恆河沙劫以前,有一位佛叫作無量光佛,陸續總共有十二位佛,最後一位佛就是超日月光佛,這位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的方法。這十二位佛,第一無量光佛,最後超日月光佛,若是依《無量壽經》來看,就是指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另外有十二種光明的佛號,就是無量光、無邊光、 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清凈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然後超日月光,總共有十二個光的名號。
如果這十二位佛即是阿彌陀佛,那樣豈不是阿彌陀佛在恆河沙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
所以由凈土三經來看,阿彌陀佛是十劫以前成佛;但是依《法華經》來看,阿彌陀佛的成佛是在久遠劫,三千微塵劫以前;若是依《楞嚴經》來看,阿彌陀佛的成佛,是在恆河沙劫以前。
這樣到底是十劫,還是久遠劫?若是十劫就不是久遠劫,若是久遠劫就不只是十劫而已。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便有種種的說法。在這裡會通歸納為九種:一、單十劫說;二、常演十劫說;三、赴機十劫說;四、二義併合說,就是常演十劫跟赴機十劫合在一起解說;五、教門方便說;六、十久攝入無礙說;七、無師獨悟說;八、數數成佛說;九、開跡顯本說。
第一種:單十劫說。「單十劫說」是說,我們所依止的正依經典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因此,我們應該依據正依的經典。既然《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清清楚楚說十劫,不是九劫,也不是十一劫,就時間上來說,十劫就是十劫,這是一種的說法。
第二種:常演十劫說。「常演十劫說」的意思是,《阿彌陀經》說十劫,其他經典中所說卻是恆河沙劫以前,或者久遠劫以前。為什麼《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會說十劫呢?這是因為「十」這個數目代表一種滿數,不是像九或者十一,是相對待的數字。也就是說這尊佛成佛的時間,不管是長或是短,若要說時間,都說十劫,因為「十」是滿數。
第三種:赴機十劫說。「赴機十劫說」是指我們凡夫眾生因為還沒開悟,還沒證悟到佛性,因此都有差別的觀念;如果沒有差別的觀念,當然就無時間是長是短,空間是近是遠,而是無來無去、無生無滅,超越過去現在未來,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我們凡夫還沒證悟到佛性,因此要符合我們凡夫的根機,必須要有一個數目,讓我們去了解、認識、信靠——信仰跟依靠。為了要適合我們這種根機,釋迦牟尼佛才說赴機十劫。所以「赴機」的「赴」就是「應、契」,應我們根機,契合我們根機。如果說非常久、非常久以前,我們會感覺渺茫,無從了解。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十劫,是赴機十劫,這是另外一種的說法。
下面的幾種說法是比較屬於教理上、理論上的,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略而不說。
總之,無論久遠也好、十劫也好,都在說一件事實:阿彌陀佛萬古以來,一直在示現來救度我們眾生。不只十劫以來在救度我們眾生,而是久遠劫以前,就一直示現救度我們眾生。
有關久遠劫、十劫,另一部經典《莊嚴經》說:「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於今十劫。」就是說阿彌陀佛這尊佛,他不屬於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他也不屬於什麼時候成佛,所以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也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
這幾段經文意思指阿彌陀佛是常住,一直在法性之中,法性沒有時間性,超越空間性,是無始無終,不屬生也不屬滅,是自然而且永恆,本來就存在。所以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超越一切。
這樣為什麼會說「於今十劫」呢?這裡說:「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是為了要圓滿阿彌陀佛度盡十方眾生這個願望,所以就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說於今十劫。空間上是指在西方,時間上是說十劫,這樣極樂世界有方向——現在西方;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有時間——於今十劫。
其實十劫也好,久遠劫也好,意義都是相同的。十劫沒有離開久遠劫,久遠劫沒有離開十劫,在佛的法性之中,本來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但是以我們凈土宗來說,是重視哪個說法呢?
論道理來說,久遠也好,十劫也好,都是阿彌陀佛成佛的真實時間,但是對娑婆世界有漏有煩惱的眾生來說,我們是重視十劫的說法。因為這給我們一種時間性的觀念,知道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十劫,而盡未來世的時間還很長久,所以阿彌陀佛廣度眾生的時間很長久,機會很廣大,給未來的任何時代的眾生,都有得救的希望,這就是我們凈土宗重視十劫的原因。
若是以聖道門來說,聖道門重視久遠劫。為什麼?因為聖道門是在娑婆世界以自力修行來領悟佛性,證悟佛果。而佛性平等,在時間上平等,不屬過去跟未來,永遠都是現在,正是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其實也沒現在。
既然都是平等,當然也沒有西方,沒有東方、南方、北方,也沒有四維上下,甚至也沒十方,盡虛空遍宇宙都是一合相。萬古以來,一切眾生本來就有佛性,這個佛性是無始無終,所以應該要去領悟本有的佛性,因此聖道門重視久遠劫的成佛。
凈土門重視十劫的成佛,我們凈土宗傳承祖師的說法,也是以十劫來說。
曇鸞祖師著述的《贊阿彌陀佛偈》共有五十首,第二首就說:
成佛以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
意思就是說,既然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只不過是十劫而已,他的壽命是無有限量的,可見未來廣度眾生的機會也是無有限量的。而且在空間上,阿彌陀佛又以他法性的光明,遍照盡虛空遍法界黑暗無明的眾生,使無明黑暗的眾生有信心,信阿彌陀佛的救度,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接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在《法事贊》說:
果得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千劫萬劫恆沙劫,兆載永劫亦無央。
表示阿彌陀佛的生命永遠存在,任何時代、任何所在的眾生,都有機會讓阿彌陀佛救度,都有希望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觀經疏》「正定業」之文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卧,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意思就是說,我們只要一心無二心地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行也好、住也好、是坐也好、是卧也好,都專一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管所念的時間是長是短,都不管。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講。
首先,就心來講。一心無二心,一心信佛、想佛、念佛,沒有第二個心去信其他法門,去念其他的佛菩薩名號咒語,去修其他的方法。這是就心來說。
另一方面,就行來講,嘴巴也都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其實是在解說《阿彌陀經》「一心不亂」的經文。
「一心」,就是無二心,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不亂」,就是不雜、不雜亂,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是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還不夠,還要再去念其他諸佛的名號,或者菩薩的名號,或持其他的咒語,或者修其他的法門來輔助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經文說「一心不亂」,這四個字意思很容易了解,而且大家也都做得到,而不是像一般所講的要有一心不亂的禪定的工夫。善導大師的解說很簡單,一心不亂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像剛才大家踏步念佛,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踏四步,右腳踏下去時念「南無」,左腳踏下去時念「阿彌」,右腳又踏下去念「陀」,左腳又踏下去念「佛」,六字四拍四步,就是跟木魚的聲音是一樣的節拍。不快不慢、很穩重地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大家念佛時也要專心,要怎樣專心呢?靠「聽」才會專心,才能專註,也才會收攝。
念這一句名號時,心中念得清清楚楚;嘴巴念這句名號,張開嘴巴,聲音出來,也是念得清清楚楚;耳朵不要聽別人的聲音,而是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也是聽得清清楚楚。如果可以這樣,心自然就會寂靜,這叫作「三輪清楚」——心念得清楚、口念得清楚、耳聽得清楚。如果耳朵聽得清楚,自然就可以都攝六根,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自然專註在這句佛號上。
若常念佛,心自然會較寂靜,比較不會妄想紛飛,也比較不會發脾氣,心會比較平和。
初機念佛的人,一天最好念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念下來,自然就會有念佛的習慣。以前沒事的時候都雜念紛飛,打妄想,攀緣過去現在未來,好的也想,壞的也想,如果每天都培養念佛,習慣念佛之後,就比較不會再妄想雜念了,沒事的時候,心自然會浮出這句佛號,這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將我們很熟的妄想雜念因為念佛而轉到這一句佛號,使這句原本不熟的佛號,愈念愈純熟,所以不知不覺就浮出這句佛號。而且念佛念久,念佛成為習慣的時候,心就會比較平和,比較寂靜,比較不會動不動就計較、急躁、起情緒、發脾氣、不平不滿。因為不斷地培養念佛,心就會常處在較平和的狀態,處理事情時自然也會比較平和。
若是老修念佛,本來念佛就很習慣了,不管在任何時處、任何情形之下,只要不動腦筋,心中自然會浮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念佛已經成自然了。念佛自然了,就能體會到寂靜的心境,寂靜的法喜;有寂靜的法喜,就比較不樂說閑言閑語,比較不會看沒意義的電視啦、電影啦、報紙啦、雜誌啦,也不會想要打電話跟朋友聊天,或者去觀光遊覽。因為他體會到寂靜的法喜,在寂靜的當中不會難耐孤獨,不會感覺無聊,反而是在孤獨當中,體會到寂靜的法喜。
這並不是說阿彌陀佛救度我們,要有這種寂靜的功夫,否則就往生不定,這只是自我要求,自我培養,以之提升心靈質量,時常安住於輕安喜悅之中。
每個人的根機各不同,只要他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此後全心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不管他念多念少,心境如何,時間到,阿彌陀佛就會現身來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若時間未到,阿彌陀佛會一直庇佑我們,所以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因此,大家要盡量培養念佛的習慣。
第二個主題:極樂世界在何處?
若依凈土宗正依經典,極樂世界是在西方,為什麼呢?是給我們凡夫一個固定的依靠,確定我們可以往生,往生以後也可以證悟法身,也可以遍滿十方世界。
在《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以阿難尊者為對機,介紹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並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而完成這四十八願的內容。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為了我們十方眾生而發,極樂世界也是為我們十方眾生而建設,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也是為我們十方眾生而修。所以阿彌陀佛的願、行都是為了我們十方眾生。阿彌陀佛若是成佛,豈不是我們十方眾生也同時都可以成佛?
釋迦牟尼佛為阿難尊者這樣解釋說明之後,阿難尊者當下就問佛: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
這就是問三世——法藏菩薩是不是早就成佛而且已經滅度?或者還未成佛,或者成佛,現在正在說法救度眾生?就是問過去未來跟現在。
為什麼阿難尊者會這樣問呢?阿難尊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在這幾句的經文,可看出阿難尊者急著想要趕快了解。為什麼呢?既然確有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確有那麼殊勝莊嚴的極樂世界,這樣到底法藏菩薩成佛了沒有?若是成佛了,而且已經滅度了,那樣眾生實在很沒有福報:為什麼成佛的時候,我們未遇到他得到他的救度,偏偏在滅度以後,我們才出現在這個世間呢?所以第一就是問:是不是成佛取滅度了?
第二就問:是不是還未成佛?若是還沒有成佛,那我們到底還要等多久?
第三就問:是不是現在成佛?若是現在成佛,那樣對我們十方眾生來說,就是得度的機緣,真是無上的福報。假使現在成佛,那我們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現在就可以離開三界六道的苦海,這就是阿難尊者所問的內涵。
這個時候,佛回答說:
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就阿難尊者的提問,佛就回答說,法藏菩薩現在已經成佛,現在在西方,經過娑婆世界十萬億的佛土,那個世界叫作安樂世界。
極樂世界的名稱有幾種,在《阿彌陀經》叫作極樂世界,在《觀無量壽經》也叫作極樂世界,在《無量壽經》也有說安樂世界也有說安養世界,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就說蓮華藏世界。名稱雖然不一樣,但是意思都一樣。
《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是在西方,《阿彌陀經》也一樣。《阿彌陀經》說: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所以《無量壽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都說極樂世界是在西方。既然凈土的正依經典都這樣說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探討「極樂世界在何處」這個主題呢?因為《無量壽經》雖然說極樂世界是在西方,但經文又有說:
極樂世界,開廓廣大,超勝獨妙。
又說:
恢廓曠盪,不可限極。
意思是說極樂世界範圍非常大,沒有邊際,是盡虛空、遍法界,整個大宇宙都是屬極樂世界的範圍。
這就有一個問題:如果極樂世界是在西方,就是有固定的方向、固定的範圍;但是如果說「恢廓曠盪,不可限極」那就沒有邊,沒有範圍,是無邊、無窮、無盡,也就是無量。這樣極樂世界到底是有邊,還是盡虛空無邊無際呢?
再者,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也有說: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這裡也說極樂世界是遍及虛空宇宙,廣大沒有邊際。
再來,修禪宗的人,往往說沒有阿彌陀佛,也沒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自性,極樂世界即在我們的心中,所以提倡自性彌陀,唯心凈土;若是體悟佛性的時候,我們本身就是阿彌陀佛;心若清凈的時候,所住所處的任何地方都是凈土。
這樣講當然也有經典的根據。比如《維摩經》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意思是說,我們心凈的當下就是凈土,凈土不在心外面。而且一切唯心所造,所以除開心外沒有凈土。《華嚴經》也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這句的經文意思是說,如來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都有佛性,只要證悟佛性,我們自然也就是佛,所以佛在我們的心中,不在外面。
因為有這幾種的說法,因此現在就以這個題目來探討。
萬事萬物均有平等與差別二種觀點,因此看法就會有正反兩面的不同。從佛性平等無差別、無對立的立場來看,一切平等,沒有所謂凈土或穢土,也沒有所謂極樂世界或者娑婆世界。由這點來看極樂世界,就是《無量壽經》和其他的經文所說的「恢廓廣大,無邊無際。」或如《往生論》所說的:「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但若從差別觀來看,就有已經證悟的佛,跟我們這樣還有貪瞋痴的迷而不覺的凡夫,就有這樣的差別。凡夫因為迷所以造業,造業所產生的娑婆世界,與佛以清凈的願行所成就的凈土,就有很大的差別。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是我們貪瞋痴的染污業所形成的,但是極樂世界是以阿彌陀佛清凈的願、清凈的行、清凈的自性所顯露出來的,所以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的差別就非常大。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凈土為什麼會在西方十萬億那個地方的原因。
又譬如,以人而言,所有人理應都是平等的,不過就人種來看,有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也有西洋人、東洋人,所以人種裡面有其差別性。雖然有差別,但是人的本性卻是一樣的。所以就本性來說雖然沒什麼差別,但是外貌則有差別。又好比大海,有波浪的大海是海水,平靜無波的大海也是海水;總之,就差別觀來說,並沒有離開平等的。所以平等中有差別,差別中有平等,彼此是一體兩面,兼容並蓄的。
若以聖道門來說,聖道門比較偏向無邊、廣大;如果以凈土門來說,比較傾向西方有邊,有邊際。為什麼呢?因為聖道門是以自力在這娑婆世界要證悟佛性,所以說在此土入聖證果,亦即他要先領悟佛性的平等,等到證悟到佛果的時候,他才去十方世界救度眾生,也就是出平等門後,依差別門莊嚴國土,救度眾生。但是就我們凈土法門來說,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成佛。因此對我們來說,依差別門比較相應。等我們往生到了極樂世界,自然就會證悟平等的佛性。所以就聖道跟這個凈土來說,所主張的、所傾向的就有一點不同。
又,修禪或者修華嚴、唯識的人,他們抱持著「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的觀念,認為自性之中都有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佛性,我們的心中也是凈土,所以不一定要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不一定要求生娑婆以外的極樂世界。我們如果也抱著這種觀念,慧命是會被耽誤的,怎麼說呢?
極樂世界沒有貪瞋痴,我們若到極樂世界,貪瞋痴自然就斷除了。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在這裡(娑婆世界)再怎樣強調:「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事實上我們還是貪瞋痴具足的凡夫。
再者,極樂世界是如意的境界,所謂「思衣衣來,思食食至」,要什麼就可以擁有什麼。但是我們在娑婆世界,再怎樣強調說「唯心凈土」,我們也沒有辦法隨意變現,正當饑寒交迫,無衣無食時,沒有辦法「思衣衣來,思食食至」。其次,我們若往生極樂世界,不用修行就有神通,但是我們在這裡再怎樣強調「自性彌陀,唯心凈土」,我們也仍然沒有神通啊。於此世間要得神通,一般來說要先持戒,持戒清凈方能入定,有入定的功夫自然會有五種的神通生起,這種叫作「修通」,這種神通是經由修行所產生的。但是我們若往生極樂世界,不用修就會有各種神通,那叫「報通」。
到極樂世界,我們的佛性自然就會顯露,佛性一旦顯露,不但自然會有六種神通,甚至三明六通與百千陀羅尼全部當下全體具足。假使還沒有達到佛的境界,我們再怎樣說「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也只不過是口頭禪而已,對自己不但沒有幫助,而且又耽誤別人,可說是誤人又誤己。
強調「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的人,比較不會想念佛,也不會想求生極樂世界,當他們世緣盡時,這口氣斷了之後,豈不是依然向閻羅王報到,受閻羅王的審判與刑罰?那樣就很可惜。
所以我們遇到佛法,遇到凈土法門,千萬不可貢高我慢,要謙卑謙虛,要自覺我們還有貪瞋痴,還有很深重的罪業,還是要老老實實念佛,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極樂世界,這樣才是究竟。否則即使能談玄說妙,說種種的境界,但那些都是不貼切,也不符合實際的。
凈土法門沒有談玄說妙,往往是就事來顯理,也就是說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現在他已經成佛。這一尊佛是存在宇宙當中,任何時間都存在,任何地點都存在,只要我們念佛,阿彌陀佛就會聽到;我們拜佛,阿彌陀佛就會看到;我們若想佛,阿彌陀佛就會知道。這樣阿彌陀佛就會庇佑我們,讓我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到了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聞聲救苦,應聲而現來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凈土法門所說的道理都很平淺,都是就事相來顯示高深的道理。
第三個主題: 極樂世界是何種境界?
要進入這個講題之前,我先說兩件念佛利益的實例。
在民國八十四年(1995)的時候,台南市富強路(現在已經改名為東門路)有一間醫院叫作富強醫院,有一天下午,我去那間醫院探望親戚,他因為出車禍腳受傷開刀而住院。我走進病房的時候,後面跟著一個隔壁房的患者,是一位四十歲的婦女,但是看上去好像五十幾歲。她因為生病所以很憔悴,面色蒼白,走路有氣無力,說話也是有氣無力。她看到師父經過,就跟隨進來並對我說:「師父,我一個禮拜都沒睡了!」我也沒問她什麼原因,直接就回答她說:「你若是念佛,你就可以睡。」
結果她回答說:「像我這樣,怎麼能夠念佛?」意思是說她身體有病,而且連續七天都沒睡,人已經很累了,累到沒有辦法念佛。
我細看她講話的神情容貌,說:「沒有錯!像你這樣是不能念佛。但是沒有關係,我去請一台念佛機給你,你靜靜聽,自然就可以入睡。」
我隨即到台南火車站附近一間佛教文物中心請了一台念佛機交給那名患者,跟她說:「你如果聽這個念佛機,能跟著念就跟著念,如果不能跟著念,你就靜靜地聽,這樣你就能夠入睡。」說完之後我就回去了。
隔天下午,大概也是昨天那個時候,我再去病房看親戚,踏入病房的時候,昨天那名患者正坐在那裡,跟兩三個人說說笑笑,看起來精神已經恢復了,才有精神跟人講話談笑。
她看到我就說,她昨晚聽著念佛機,因為她兒子睡在旁邊,怕吵到他,所以是戴耳機聽念佛,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什麼時候睡著的不知道,但是真的睡著了。由於已經很久沒睡,所以隔天早上睡到很晚才醒。待醒時就覺得精神已經恢復有八、九分了。
此後她每晚就用這種聽念佛機的方式入睡,經過了十多天,醫生跟她說,某某人,你最近恢復得很快,差不多可以出院了,所以沒幾天她就出院了。出院的時候,還特別聯絡我去她家幫她裝一個掛在牆壁的佛像和香爐,說她也要拜佛,也要念佛了。這就是她聽佛號實際的好處利益。
她已經一星期沒睡,要是再繼續不睡,身體要恢復可能沒那麼快。她能睡著就是靠著聽念佛機的念佛聲音。為什麼聽念佛就能睡得好呢?一方面聽念佛心能夠平靜,一方面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就是具足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的功德在裡面,能夠消業。人有病痛都是因為業的關係,如果無業怎麼會有病?如果無業怎麼會有災難呢?病要快好,災難要消除,就是要靠功德,功德就是念佛,念佛功德最大,方法又最簡單,不用花錢,不用請師父來誦經拜懺,所以她只有聽念佛,靜靜聽而已,她就好睡,病體就早日康復了。
假使她本來就是學佛念佛的人,那麼她可能不用去住醫院,因為業預先已經消掉了,就不會生病,也就不用去住醫院了。現在雖然住院,但是事後能夠聽念佛,如果有將念佛的聲音聽入腦海中,也等於自己在念;因為如果不專心就聽不清楚,有聽清楚的話,聽一句清楚,就等於自己念一句清楚;聽十句清楚,就等於自己念十句清楚,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功德相同。
第二件故事,時間也大約是在民國八十四、八十五年間的事。
台南有一位居士姓林,他父親約七十五歲,癌症末期,送到台南醫院的加護病房,生命差不多已走到了盡頭。一般癌末患者都會痛,即使注射嗎啡也不一定能止痛。當時,林居士請我去探望他父親,到了加護病房,一進門就聽見他父親痛苦哀嚎的聲音,有時候叫得很大聲,有時候就小聲呻吟,可以知道他身體疼痛不堪。進去時,我就先在他身邊為他念佛,大概念了十分鐘。
在去之前我先問林居士:「有沒有放念佛機給父親聽?」
他回答:「沒有,加護病房怎麼能放念佛機聽呢!」
我說:「可以放,只要不播太大聲吵到別人就可以了。」
因此我預先準備了一台念佛機。先念佛十分鐘使他的心較平靜,不會感到那麼痛苦,然後跟他說世間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六道三界是一個苦海,是無窮無盡的輪迴,極樂世界是多麼永恆自在快樂安穩,而只要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多麼慈悲,這句名號是有多麼大的功德,只要念佛那些功德就都是我們的。跟他解釋這些道理。
我講的他到底聽進去多少,並不確定,而加護病房的探病時間只有三十分鐘,看他身體疼痛無法專心聽我講,所以事後又念佛十幾分鐘就離開了。不過在離開前,我將念佛機的耳機,戴在他的耳朵里,給他聽念佛。事後他的兒子跟我說,自從他父親戴上念佛機聽念佛聲後,身體似乎比較不痛了,因為很少聽他在哀叫。後來,聽說他父親過了一天,大概在聽了念佛機二十四小時之後,就安詳寂靜,並且面容含笑地往生了。
若是對方沒有念佛、聽佛號,一定會繼續痛苦,要持續忍受多久的痛苦才斷氣,誰都不能預料。但是因為聽了念佛聲,所以一方面痛苦減緩,一方面約經過二十四小時而已,就安詳平和又微笑地斷氣了。
那這樣的人,能往生極樂世界嗎?能!因為臨終的時候只要有聽這句佛號而斷氣,都會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在他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出現,到了他斷氣,他的神識浮起,就會看到阿彌陀佛拿著蓮花,放著光明,來安慰他,攝取他。這攝取就好像磁石吸鐵一般,因為臨終的人身心痛苦,看到阿彌陀佛安慰的光明,就會身心輕鬆而且得到依靠,也都會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坐上阿彌陀佛的蓮花,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如果臨終經過助念,百分之百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除非那個人有某方面很堅強的執著,不願和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不知道往生極樂世界的重要性,不知道這個世間不論苦樂禍福、恩怨情仇,都不必去計較。為什麼?這個世間是幾十年因緣會合而已,到了因緣盡的時候,不管是苦或是樂、是恩還是怨,都成為過去。如果執著,就還會牽扯。如果了解這個道理,他就不會執著,就會隨著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
推薦閱讀:
※怎樣念佛往生成佛
※悟道成佛之要(下部)
※看懂達摩祖師和蓮花生大士的這兩篇開示,凡夫也可立地成佛(三) [一點資訊]
※在安樂中念佛成佛的藥師法門(普光)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問答錄
TAG: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