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長壽的詩人,「一生事業略存詩」?

大宋最長壽的詩人,「一生事業略存詩」?

  據現有史料記載,宋朝文人活過八十歲的僅有兩人,一是楊萬里,活了八十三歲,再有就是陸遊,活了八十六歲。目前還沒有發現同代文人有誰比陸遊更長壽。

  今天的我們對於一個人能活八十六歲是不會驚訝的,即使活到一百歲,我們也不覺得有多稀罕。但如果考慮到陸遊長壽的社會背景,你就不會覺得八十六是個多麼平凡的數字了。在宋朝,直到清朝,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就是三四十而已。舊社會能活上六十以上的人,已經是難能可貴的老人。孔子活七十二,在那個年代已經是極品老人。當然,最稀罕的是老子,至今仍有些道士深信他活了兩百多歲。真的嗎?我們不討論這種傳奇人物。還是回過頭來講陸遊。

  基本上中學的人,甚至許多小學學生都聽說過乃至讀過陸遊的詩。陸遊知名的愛國大詩人,一生至少寫了9362首詩詞,他自說「一生事業略存詩」,今天看來確實是對他一生最好的概括,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其愛國憂民題材的詩雖然所佔篇幅還不到十分之一,但其佳篇,特別是他的愛國佳句,即使與像李白、杜甫這樣第一流的詩人相比,也毫不遜色。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欲傾天上河漢水,凈洗關中胡虜塵」,

  「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陸遊的愛國熱情,於不得志的嘶鳴中,自有一股大丈夫生當赴國難的豪氣,梁啟超更拍案稱讚其為「亘古男兒一放翁」。當然也有人批評陸遊的愛國詩矯情,並因此而將陸遊列為二流詩人。陸遊是不是二流詩人暫且不論,但很明顯,這種批評沒有擊中要害。陸遊之愛國,豪氣衝天,確實存在誇張的成分,但其情發自肺腑,屬於真情流露。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陸遊臨終之際還為分裂的國家而悲痛,並告誡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此深情,絕非「矯情」二字所能蓋棺論定。當然,我們不應該把詩人的願景和他實際的貢獻混為一談。

  只讀陸遊的愛國詩,我們以為陸遊勇猛善戰、無人能敵,事實上陸遊的戰場經歷並沒有多傳奇。陸遊有過人的武藝,曾單獨殺過老虎,對此他自己也很得意;也曾追隨名將韓侘胄揮師抗金,但最終失敗了,他也因此被貶。從這些經歷看來,戰場上的大風大浪,陸遊肯定見過不少。不過,陸遊到底是不是像辛棄疾一樣可以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威震一方的將領呢?這就不好說了。據一些學者考證,陸遊的金戈鐵馬夢,更多是意淫。意淫一說,聽起來似乎很損陸遊,其實是幽默嘲諷的說法。

  中國的文人,有幾個不意淫的?唐朝的一些邊塞詩人,如王昌齡、岑參等據說連塞外都可能沒去過,卻寫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等千古名句。說起來也怪不得詩人們,畢竟搞藝術就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只是文以載道視野下的文學傳統,終究離不開兼濟的政治情懷。這裡面,很難說完全沒有文人的自卑心在作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請君昝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些都是對文人的明諷暗諷,但矛盾的是,這些膾炙人口的佳句,都出自文人墨客。看來古代的文人,大都被家國情懷給束縛住了。

  有情懷是值得讚賞的,但我們必須清楚,有情懷和能幹並不是一回事。都說李白是絕頂天才,可除了文才外,他到底表現了什麼政治才幹?都說術業有專攻,政治不也是一個專業嗎?早在古希臘就已經有《政治學》這樣的學科了,為何中國的文人們總是超脫不了學而優則仕的陋習呢?學而優則仕,到底是為了兼濟蒼生,還是出於建立豐功偉業、流傳百世的虛榮呢?亦或二者兼有?再說了,難道我們只有從軍或從政才能為國家做貢獻嗎?難道莫言和屠呦呦的社會貢獻就不如那些政客嗎?難道一切勝任工作的人不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嗎?為何千軍萬馬,非得往朝廷的獨木橋上擠?

  立功是忝列不朽的三大基石之一,中國文人眼裡的立功始終是和政治抱負混合在一起的。文人們的政治抱負主要有兩種,一是被朝廷重用,得以造福蒼生;一是被朝廷重用,得以上戰場殺敵報國。後者在朝廷邊疆不穩、內憂外患之際,總會激發出詩人們巨大的愛國熱情,在偏安一隅、以文主政的宋朝,這種建功立業的熱情就更加巨大了。陸遊生逢其時,又深受時局影響,自然不會「袖手旁觀」。陸遊臨終之際也悲九州之不同(統),可見其入世之深。

  然而,如果陸遊只是一位純粹的愛國詩人,其形象也必定蒼白很多。為國捐軀的仁人志士,許多都籍籍無名,何以活著的陸遊就哀榮無限呢?因為他善於用語言表現他的愛國熱忱嗎?寫作的原因肯定存在,但陸遊的形象,實際上遠非一個愛國志士所能概括。在愛國這件事上,陸遊寫出了一個男兒的錚錚鐵骨,而令我們大開眼界的是,這位愛國大詩人同時也兒女情長得不要不要的。和表妹唐婉自小青梅竹馬,終於成為深情伉儷,二人世界過得你儂我儂,滿以為執子之手,必天長地久,卻短短三年就遭陸母棒打鴛鴦,落得個「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的悲劇收場,無意中也促成了陸唐二人沈園題詩的千古佳話。

  都說甜蜜的開頭總會遭遇憂傷的結局,陸遊的命運似乎就陷在這個套路里。陸母逼兒子休妻,表面的理由是兒媳過門三年了還不能生育,影響了他們陸氏的薪火相傳。這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年代,確實構成了正經八百的休妻理由。但陸母真正的用意卻是以此威逼陸遊走上考取功名之路。令陸母失望的是,即使休了妻,陸遊也沒有考取顯赫的功名。是陸遊不夠努力,缺乏才華?當然不是。在那個同樣要靠拼爹的年代,陸遊不幸遇到了秦檜當政,而且不小心就成了秦檜的眼中釘。陸遊奪了科場翹楚的同時,也把得罪了當朝宰相秦檜。秦檜發話了:有我在,他陸遊休想進朝來。想想陸母的休妻策略,簡直讓陸遊「賠了夫人又丟了官」,搞得陸遊一生都為此耿耿於懷。

  今天我們很容易去指責陸遊,既然你如此愛你的表妹,為何狠心站在母親一邊休妻?或者說,你如果真的很愛唐婉,為何不願為她反抗那些冷酷虛偽的禮法?對此,陸遊確實難辭其咎,但我們也要從歷史處境出發去看待這件事。

  陸遊是一個深陷時局的人,他的一腔報國熱血是他正統儒學精神的反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多少大宋男兒的抱負,陸遊自然沒有超脫出來。陸遊雖然寫了很多具有田園傾向的詩歌,知名的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渴飲澗底泉,飢嚙林間草」,「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等都有一種隱逸的志趣,也曾經打算買頭牛在鄉間農耕,但終究只是願景而已。陸遊絕不是真正的隱逸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熱愛與今天去鄉下度假的城市人的心態大抵差不多。歸隱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達不到陶淵明的超脫高度,他放不下家國,也曾奔走南北,但不像李白那樣甘當遊俠走南闖北,而是為生活所迫的無奈之舉。

  陸遊是一位充滿現世關懷的儒士,其天下情懷與杜甫頗有幾分相似,但他到底沒有杜甫那麼深沉,也沒有杜甫那樣的藝術表現力。這可能是由於他早年的幸運。如果說杜甫是小官二代,陸遊則是真正的官二代官三代,家境雄厚,鮮能比擬,因此也更加為家庭觀念所束縛。陸遊在休了唐婉後,娶了王氏為妻。王氏為他生了六子一女,對此,陸遊一直滿懷感激。但感激歸感激,卻未必有真情。這說明生活中的陸遊其實是一個非常正統的儒士(儒家君子),除了比我們大多數人更有才華更勤奮更具生活的熱情外,他並沒有多少超人一等的地方,在我們看來還有點抱殘守缺。按照弗洛伊德的分析,陸遊一定壓抑著一個真實的自我。

  詩人們大多才華橫溢,而通常伴隨才華而來則是纖弱的身體。隱逸的高僧大德要長壽似乎並不難,他們安居在深山寺廟,免去了風塵僕僕的奔勞,又一味念經吃素,清靜修鍊,無怪乎長命百歲也大有人在。而流落紅塵的詩人們,雖然骨子裡也有一股超然的隱逸之情,但終歸是落入塵網裡,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詩人們不像無情的政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缺乏商人那種利字當頭的果斷,在芸芸眾生之中,他們又不能安於平庸,所以熱血的詩人們包括所有忠於真實自我的文人,都會比普通人活得艱難。陸遊就是這樣一位熱血而搖擺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詩人。讀他的詩詞,你會發現他還遠比一般的文人更加自相矛盾,有時一首詩,上句還在談情懷,下一句就轉為哲理;昨天還在字裡行間慷概激昂,今天又在詩里愁眉苦臉;這種跨度反映出陸遊創作邏輯上和情緒上的一大硬傷。有時我不禁相信,如果陸遊不是那麼自相矛盾的話,完全有機會成為一位深刻的哲學家,而不僅是所謂的愛國大詩人。

  不過,即使陸遊有這些缺陷,他的一生仍然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以為我們了解陸遊,可我們不過是通過文字閱讀來了解陸遊罷了。如果我們拘泥於文字,拘泥於他那些佳篇妙句,那麼結果很可能就是對陸遊本人的誤解。

  陸遊讀書之勤奮,是當世所公認的,據史料記載,當朝皇帝也曾跟他借閱,可見其藏書之多,也多少能說明陸遊為何無須像賈島那樣苦吟,就能渾然成章的原因。但這裡也有一個表面的悖論,即那些書讀得越多的人,往往越不會太拿書當回事。他自己讀書萬卷,卻又宣稱「善讀者通一經足矣」!他讀書越多,越覺得生活豐富多彩,遠非書本所能比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書蟲陸遊的心血總結,它啟迪了後來千千萬萬的讀書人。

  陸遊是一個感情奔放而具有多面性的詩人,其創作數量雖足以睥睨群英,但都未必能完全反映陸遊其人其心。他曾說:詩在詩之外,這話用在他自身再成立不過。他是反對過分雕琢詞句的,認為這是為文之病,刻意追求有失自然風格,所以他的詩詞更多得益於他情思的釋放。當沒有情思或情思不夠強烈時,他就致力於生活,而不是創作。所以光從他的創作上去理解,我們必然會誤解一個更真實的陸遊。就像我們光看電視劇的話,以為乾隆的寵臣和珅不過是個其貌平平的滑稽人物罷了,殊不知歷史上的和珅人家要遠比我們電視上看到的高大英俊得多。

  像陸遊這樣充滿憂思的人竟能在那個年代活到八十六歲,即使放到今天也是我們的養生榜樣。

  早年的陸遊是一位弱弱的病公子。其文學才華無需多說,後來通過勤學苦練,武藝也不可小覷。他自稱「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即使有點誇張,也不失為一位文武全才。也許我們會把陸遊取得的一切歸結為他的天才,但你對陸遊了解越多,就會發現其勤奮也是常人難以匹敵的。他稱讚「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這也是他自身治學的寫照。誰像他那麼勤奮好學,誰都可能取得他那樣的成就。也許,勤奮磨練了他的心智。心智不衰,自然有益於長壽。

  陸遊能活得八十六歲,與他高度自制的養生觀念是分不開的。陸遊興趣廣泛,當屬生活的全能手。當時凡有助於養生的,像種花、品茶、下棋、蹴鞠、登山、導引、釣魚、素食、洗腳、掃地、長嘯、美睡、拾柴、割草等他都積極嘗試,不僅嘗試,在許多方面還是達人,比如長嘯,有文章專門介紹,長嘯是陸遊特有的養生方式。他愛長嘯,無論在船上,在野外還是在自家院子里,乃至在床上,也會長嘯一番。這些他在詩中均有反映:「月淡星疏天欲曉,未妨清嘯倚胡床。」「推枕中夜起,獨效孫登嘯。」……他的許多詩詞就是他養生經驗的精鍊總結,著名的《食粥詩》至今仍在愛好養生的人群中流傳: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詩歌通俗易懂,於平淡中蘊藉著禪機,可見其養生境界之高。養生除了合理的飲食運動,當然也離不開好的心態,陸遊深諳此道。他一生坎坷不得意,仍能「紛紛謗譽何勞問,莫厭相逢笑口開」, 「昨夜風掀屋,今朝雨淋牆,雖知柴米貴,不廢野歌長。」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陸遊那樂觀豁達的胸懷。更有意思的是,陸遊還把吟詩作為一種養生手段,他說「無詩三日卻堪憂」,足見他是離不開創作的;

  《唐宋詩醇》卷四二說:「其(陸遊)感激悲憤、忠君愛國之誠,一寓於詩,酒酣耳熱,跌宕淋漓。至於漁舟樵徑,茶碗爐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本,莫不著為歌詠,以寄其意。」 原來,詩歌吟詠已是詩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眼裡,「村村皆畫本,處處有詩材」。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說的也是陸遊啊!

  由於陸遊擅長許多養生術,又被譽為古代養生的集大成者。陸遊到底是更善於創作呢還是更精於養生,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很少有人知道,陸遊還具有高明的醫術,對中醫藥有精深研究,曾利用祖傳下來的醫方治病救人。大概由於其詩人的名聲太盛,其醫學才華並沒有得到更好的運用。

  陸遊的書法也是一絕,理學大家朱熹贊其「筆札精妙,意境高遠」,皇帝孝宗也誠「孝宗稱其「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只可惜他和李白、賀知章、柳宗元等大詩人一樣,其書名被詩名所掩。陸遊對自己的書法非常自信,稱其書五百年後千金求不得,事實是否真如陸遊所料自不必多言,但書法作品可以說完全不輸於同代的書法大家們,難怪乎一篇文章稱他「詩詞萬世傳頌,書法卻只能孤芳自賞」。看看他的代表作《衩頭鳳》、《焦山題銘》等,你就知道何為「人品既高,下筆自有不同」。

  沈園題詩,千古佳傳

  縱觀陸遊一生,不難發現,他的文學成就得益於他長壽的一生,如果他像唐朝的王勃一樣25歲就溺斃,今天的我們就無法欣賞到他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論境界,陸遊確實不如陶淵明、李白、王維以及蘇軾等人,這或許是因為在陸遊的一生中,雖然不乏哲理的深思,但畢竟噴薄的激情才是陸遊的主要性格。有人說陸遊屬於衝動型的人,我贊成這種心理分析。但這裡的衝動,不是魯莽,而是過度的激情。愛國之情,人人都有,但像陸遊那樣一生都保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放眼古今也罕有其匹;兒女私情,人人都有,但像陸遊那樣愛得纏綿悱惻、千迴百轉的,恐怕只有言情小說的男主人翁才能比擬。但陸遊不是賈寶玉,他骨子裡是個堅守大男子主義的人,他的一生,就像是歌德筆下浮士德的一生:一股永不停息的騷動在他血液里流淌,至死方休。

  陸遊一生的蹤影,都能在他的詩詞裡面找到一鱗半爪,但我們完全可以相信,真實的陸遊要比詩詞里的陸遊豐滿立體得多。一個在那個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的時代活到八十六的人,可能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愁苦。文章憎命達確實是有道理的,詩人揮筆,大多是不得意的釋放排泄,而一旦發泄完,創作的動力也就隨之消退。有些人,只有痛苦的時候才寫作。所以如果我們只看一個人的作品,而不綜合他的時代、家庭背景、個性及人生經歷等個各方面去認識他,我們的認識就不可能是全面的。

  整體而言,陸遊無疑是我們普通人的極好榜樣。

  陸遊是勤奮的榜樣,雖然有些書生意氣(對此他有清醒認識),但他確實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他是一號書迷,家裡到處都有書,其閱讀既有功利目的,也是高雅的消遣。離不開閱讀的陸遊,一定在書里享受過無數的幸福時光吧。羨慕。除了閱讀,作為古代最高產的詩人,陸遊還活到老寫到老,臨終也要吟詠一首。這是詩人的辛勤勞作,也是命運的恩賜。

  陸遊是傳統君子的榜樣。他愛國,並積极參与他的時代,雖然在修身養性上也受到老莊無為思想和禪宗的影響,但始終以儒教正統自居。他熱愛梅花,愛以梅花自喻。「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他以梅花表達著他的追求和堅守。陸遊平天下的夢想從未實現,但修身與齊家,他幾乎做得無可挑剔。他傾心教育的幾個孩子,後來都成為當時名聞遠近的社會賢德或達官名流。

  陸遊是養生的榜樣。且不論他長壽到底是後天所為還是幸運,作為傳統文人,能活到八十歲,這本身就具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仁者壽,陸遊不正配這句話嗎?最重要的是,陸遊是我們普通人生活的榜樣。他既有滔天文采,也能金戈鐵馬;既能慷概激昂,也能柔情似水;既固執己見,又勤於自省;既能養尊處優,也能顛沛流離而盡賞生活的甘美。不是每個人都能足夠幸運到像陸遊一樣出生於官宦世家,自幼接受當時最好的教育,但我們總可以像陸遊一樣通過一生的學習磨鍊來提升自己。與其說陸遊才智超群,不如說陸遊是大器晚成。放在今天,陸遊當屬於那些勤於工作卻又善於生活的人,他們將生活視為一門藝術,即使碗里只有一口米飯,也能吃得香噴噴的。

  儘管陸遊終其一生都沒有達到孔老的睿智境界,但這並不妨礙他比孔老離我們更近。對我們來說,孔老總是太完美,可望而不可即,十足的神話級人物,效仿的動力不大。對於陸遊,我們就可以釋然了,他再高大,也不過是可望可及的高峰而已,只要我們勇於攀登,總有機會達到甚至超越他的高度。

  陸遊一生就像一部可供多種解讀的長篇小說,有多少人認真研讀過這部長篇巨著呢?

  註:本文為聊療君原創,轉載請微信聯繫,微信號:lingdegushi888.

推薦閱讀:

老人要健康長壽需要注意的十個不貪
中醫養生長壽三大法寶—養精、養氣、養神
為何女人普遍比男人長壽?
每天踩一踩竟可長壽不生病!
長壽養生密鑰(二)

TAG:詩人 | 事業 | 長壽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