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悲哀
端午節的悲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大概是年歲的關係吧,對這樣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沒有絲毫興趣,除了厭煩就是增長我的壞脾氣。「外物不接,暗氣不生」,乾脆躲在家中,兩耳不聞窗外事,躺在沙發上「養吾浩然之氣」了。雖然足不出戶,心卻靜不下來。仰面在虛空中,去年的情形又歷歷在目了。
在官方的倡導和鼓動下,沉寂有年的紀念活動似乎又熱鬧起來了。在熱烈的氣氛中,「端午節姓屈還是姓伍」的爭吵震耳欲聾。官方論證,群徒吶喊,引經據典,聲嘶力竭,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明智的人站出來調停:打起羅,敲起鼓,耍起龍舟跳起舞,殺雞鴨,包香粽,吃喝玩樂真高興,別爭吵,別打賭,管它姓屈或姓伍。中華民族不愧是最講究吃文化和玩文化的民族,祭起「吃」和「玩」的法寶,立竿見影,爭吵之聲,降低八度。其實,解放思想而言之,冤死的屈原,屈死的伍員,用他們的生命,給我們爭得了今日的歡樂和美食,難道還不值得紀念嗎?至於端午姓屈還是姓伍,那就無足輕重了。質而言之,爭得端午姓屈,也並非是要學習屈原的什麼精神,爭得端午姓伍,也不是為了拿伍員做榜樣,之所以爭得不可開交,只是為了本地的一點榮譽而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地區的光榮。拋開學習先賢的實質而去賣力的爭榮譽,有這個必要嗎?當時我曾想,毛時代提倡「見榮譽就讓,見困難就上」,何不發揚風格呢?既然風格發揚不成,就來個大團圓吧:屈原亦光榮,伍員亦光榮,屈原之地亦光榮,伍員之地亦光榮,你也光榮我也光榮他也光榮大家都光榮,光榮光榮,莫爭莫爭!
還是要爭。現在我才明白,他們也並非只爭榮譽。在「名錄」的背後,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這才是「爭」的實質和目的。起碼來說,在爭得「名錄」之後,「尋租」就有了借口,這可是「開發財源」的重要途徑:收入可觀哪!
陳嘉庚說:「錢是身外之物,多而無益」,對於有錢的人來說,這話是對的。對一個窮人來說,正活著的時候沒錢了,那可是最大的不幸。但作為一個人,在能夠生存的前提下,絕不能把目光和精力都投注在錢上。人人是拜金主義者,銅臭充斥社會,如果是這樣,這個民族就到了滅亡的時候了。
我不願意看到對屈原和伍員的功利主義的紀念。如果為學習他們的精神而紀念他們,那才是我所喜聞樂見的。
2009、5、23日
推薦閱讀:
※觸樂夜話:唉……
※悲哀的中國式婚姻—孝順
※中國人每年買500億美元歐美奢侈品 芮成鋼稱悲哀
※香港原居民評:悲哀!香港人的好日子到頭了(2)
※生在什麼樣的底層你才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