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仁學視角談儒耶對話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很有歷史穿透力的思想家。孔子學說體系中最具生命力和普世價值的內容是仁學。仁學以愛人為主旨,以孝親為起點,以忠恕之道為路徑,以中和之道為處世原則,以和而不同為文明關係,以博施濟眾為社會目標,以贊天地之化育為終極關懷,這些儒學中的精華,又經過歷代仁人志士的創新和實踐,不斷得到補充、發揮、深化、會通,成為中國人珍貴的思想財富。仁學的內涵鑄造了中國之魂,樹立了中華民族嚮往和平、追求正義、天人一體、重生貴德、溫柔敦厚、剛毅誠信、包容天下的精神方向和文化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內在活力、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和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大動能。 當今世界,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迅猛,民族、地區、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空前增大,人類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命運共同體,不僅已經形成「地球村」,而且是儒家話語中的生活一體的「大家庭」。然而另一方面又是地區、國家、民族、宗教之間的衝突不斷、局部戰爭時有發生,暴力恐怖與各種犯罪流行,經濟危機、道德危機、生態危機日趨嚴重。是及時覺醒,和諧共生呢?還是一味拚鬥,互殘俱亡呢?人類要做出及時果斷的抉擇。國際形勢要求文化界的有識之士做出深刻的反思,克服自身的弱點,彰顯信仰的善德,推動文明的對話,發出正義的強音,在各種信仰之間率先實現和諧共處,並運用和諧的智慧和信眾的力量去化解族群和宗教間的對抗,盡量減少世上的不公和犯罪,對戰爭勢力形成強大的制約。孔子的仁愛溫情容易在不同信仰之間架起精神溝通的橋樑,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僅視孔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同時也視孔子為人類擺脫困境、實現持續發展的偉大啟示者。中國需要孔子仁學,世界也需要孔子仁學。 孔子仁學的精要可以疏解為以下三道:
一、仁愛之道
孔子仁學的根本宗旨是仁者愛人。這是它與基督教及世界各大宗教的共性。但孔子仁愛與宗教之愛又有所不同:它不把愛人視作神的教誨,而歸結為人的善性;人們生活在群體之中,彼此同情和關心是世代傳承的文化本性,稱做良知,只是它會被惡習所遮蔽,從而丟失。因此,推行仁愛最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從自己做起,發現和培育良知,自己拯救自己;從身邊做起,由近及遠,愛父母親人,愛社會他人,愛天下人類,愛宇宙萬物,而愛是沒有民族、宗教界域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人類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大家庭。仁學相信人的基於愛的道德理性力量,它同時保留了對天神的敬重,而敬神的第一義仍然在於行善愛人。儒家信奉「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因此敬神的要求必須是愛人,從而避免了以神的名義做損人的事情。中國宗教史上偉大的宗教家丘處機祖師,為了拯救戰爭中的受難民眾,超越民族和信仰的界限,艱苦跋涉數萬里,遠赴中亞的雪山,會見征戰中的軍事統帥成吉思汗,以道教徒的身份,用儒家「敬天愛民」和道家「清心寡欲」的理念規勸成吉思汗,制止戰爭中殘殺生命的野蠻行為,取得很大的成功。基督教最大的誡命是愛神和愛人,人們要彼此相愛、愛人如己,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如果愛神的導向是愛人,那麼對神的虔誠信仰就能激發信眾的愛心,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這是基督教的優勢所在。如果愛神與愛人相分離,認為只有信基督的人才能得拯救,那麼不信基督的人就可能被視為異端而遭受迫害,就會引起不同信仰間的衝突,友愛的宗教會變成仇恨的宗教,歷史與現實生活中發生過這樣的悲劇。有鑒於種種教訓,中國當代基督教領袖丁光訓主教強調「愛是上帝的第一屬性」的理念,上帝的愛是對全人類的。這樣,各種宗教之間、信教與不信教之間的界限就被跨越了。
二、仁恕之道
孔子仁學的忠恕之道給儒家的仁愛植入了平等、互尊的要素,從而具有了擺脫等級制度的力量,也能夠超越文化征服的局限,為當今多元文化實現和諧共生提供最合理的文明路徑。忠道就是盡己之心幫助他人,恕道就是推己之心體貼他人。孔子講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基督教聖經則說:「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就必須怎樣對待別人。」兩者都倡導平等互愛,因此可以聯合起來致力於普世倫理建設。不過,原教旨主義在經典解釋上的固陋會導致重大偏失。例如,基督教的「己所欲,施於人」,如果所欲者是和善,施於方式是互信,會有益於多元文化的友好接近;如果認為己所欲者是唯一真理,施於方式是強人從己,那麼愛會轉化為恨,必然引起不同信仰間的衝突。孔子仁學的現代價值在於,己所欲是欲他者自立,欲他者發達,而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強加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將心比心、體諒人和尊重人,不贊成強迫的愛,而提倡互尊、自願的愛,信仰的真愛靠感動別人來傳播,正義的信仰應當有這種自信。孔子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孟子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主張以德服人的王道,有德者以其模範行為的吸引力使人心悅誠服。
三、仁和之道
孔子仁學的中和之道體現了儒家處理社會矛盾的基本態度和風格。「中」是中庸,不偏激、不保守,不極端、重協調,具有改良主義、溫和主義的特色。「和」是和諧,是多樣性事物間的協調。「和而不同」是一種文明關係原則,與之相對的便是「同而不和」,強調單向服從。前者認為文化和真理是多樣性的互補,後者認為文化和真理是一元性的趨同。在實踐過程中,前者導致各種文化間的和諧與良性互動,後者導致各種文化間的爭鬥替代。前者體現人類文明的進步,後者體現人類野蠻的劣根。「中和之道」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多元、包容差異、行事穩健,它能保持和推動人類文化生態的多樣性、豐富性、交融性的健康進程,可以避免文化威權和極端主義帶來的災難。在中國文化史上,受孔子思想影響,主流社會形成了文化和諧的認知傳統。從孔子的「中庸」、「和而不同」,《易傳》的「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中間經過佛教的「中道」、「一多互攝」,宋明理學的「中和新說」、「理一分殊」,全真道的「守中致和」、「三教一家」,到近現代的「融會中西」、「綜合創新」,文化和諧論始終是一條主線,文化生態形成多元通和模式,不同信仰間的關係以和諧為主旋律,各種信仰以溫和主義為主流,有矛盾和摩擦,但沒有發生因信仰不同而引起的長期流血戰爭,宗教極端主義不易滋生。儒學自身也在與各種信仰、學說會通之中不斷更新發展。孔子的偉大不僅在於他為文明人確立了修仁德、安百姓的人生追求,為文明社會確立了行禮義、均貧富的理想,還在於他為文明人類確立了協和萬邦、共致太平的目標,在族群和文化關係上提出具有普世價值的「和而不同」的文明原則,我稱之為協調理性。這是一種為當今人類所缺乏的偉大智慧,人類要想真正擺脫野蠻、避免互相殘殺、全面步入文明,就要向偉大的孔子學習。用「和而不同」的文明原則協調彼此的關係,才能建立友愛的新型國際秩序,實現許多思想家提出的博愛的理想。 儒學是中華文化的主幹和底色,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主幹和底色,兩者的歷史背景、內涵、特點及社會作用差異甚大,在相遇之後發生種種碰撞是難以避免的,但兩者都導人為善,都以愛人為宗旨,因此對話和溝通是可能的和應該的。在當今文明衝突時有加劇的情況下,儒學與基督教這兩種宏大體系的對話對於推動世界多種文明對話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孔子仁學和儒家新仁學本質上是一種愛的學說,它的用意不在於向世人推行一種特別的信仰,而在於向世人提供一種普世的道德理性和相互關係的文明準則,相信人人心中都有愛,相信正義的信仰會激發人們心中的愛,克服人性的種種弱點,使愛跨越民族與宗教的界限,普及於全人類。孔子仁愛思想的親和性與包容性,使他在今天多元文化的世界上受到各地區、各族群人們的歡迎和尊敬。我堅信,真理在仁愛之中,文明在仁愛之中。仁愛通心,至誠如神,善終究能消解惡。人類是追求真理、嚮往文明的,只要正義的力量團結努力,人類內部的爭鬥可以被制止,全球一家的理想能夠逐步實現。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作者在「第二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論文摘要)
推薦閱讀:
※34、為什麼顏回的死讓孔子悲慟欲絕?
※為什麼荀子的地位沒有孟子的地位高?
※孔子的義與命——從子畏於匡談起
※三重世界-曹公的志趣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