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對方吃發球的一些實用技巧!

一。關於轉不轉發球方面的實用技巧。一般人發轉不轉時,都是發不轉球用球拍碰一下發出去,然後球拍繼續按照發下旋的動作做下去。而我發轉不轉時,是發轉和發不轉的動作以及球拍的軌跡都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揮拍的時機不一樣,球接觸球拍時的點也不一樣,轉球是從最下部開始磨擦,不轉球是直接磨擦最上部,所以這樣發出去的不轉球其實也是帶一點很弱的下旋的。這樣發轉不轉有以下幾點好處:1。由於發球時動作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在發不轉球時沒有了那個碰球的動作,所以是一模一樣而不是「幾乎」一樣!)所以給對方判斷增加了很大的難度!2。轉球和不轉球在從自己檯面跳到對方檯面的運行軌跡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利用這個來判斷來球轉不轉。而我的不轉球也是帶一點弱下旋的,轉球和不轉球的運行軌跡就相對比較接近,又給對方判斷增加了難度!3。對方判斷不轉球失誤時搓球有一定的機率是搓出高球,雖然一般來說高球很容易扣殺得分,但是也會有失誤的時候,就算扣殺沒失誤,對方也有退台防住的機會,所以還是有給對方得分的機會。大家都知道乒乓球的規則導致打丟一個球其實輸的是兩分(自己不得分就是對方一定得分!),在11分比賽中等於已經輸了1/5!而用我的方法發的不轉球對方判斷失誤以為是下旋時,一搓,由於我的不轉帶有一點弱下旋,所以會由旋轉產生向前的力,所以會直接出界而不是冒高球。二。關於發側上側下球方面的實用技巧。發側上側下時,盡理地使發球動作接近,讓對方難以判斷,這點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再接近的動作對方適應了也就沒用了,這時你就可以來個逆向思維:平時都是用相同的動作發不一樣的旋轉,那何不用不同的動作發一樣的旋轉呢?比較說發側下旋,你可以發出側下旋的同時讓動作接近側上旋,即在發出側下旋時手腕迅速上提。因為對方剛才已經適應了你的發球,所以現在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為這個球是側上旋,而他一接就下網。這個球的最大好處不在於讓對方直接吃了個發球,而把他之前認為已經看穿你的發球的想法給動搖了。接下來不管你發側上還是側下,他都會猶豫:這個球真的是側上(或側下)嗎?這樣子打起球來就佔上風了!還有一個就是不管是發側上側下球還是發轉不轉球最好都用抖腕式發球,這樣對方判斷的難度將大大地增加評論 轉發閱讀全文我的學球體會之專業訓練各環節詳解2007-12-29 08:24專業訓練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步驟和環節,先練什麼後練什麼是很重要的,不能亂來,否則練幾年也不會有好效果。大家常說小孩學球快,其實不然:小孩子的領悟力要比大人差,力量不如大人,但小孩子只正規訓練幾個月就有明顯進步,甚至比成人練幾年效果還好,主要還是訓練方法得當的原因。非專業選手在練球時,由於不知道專業訓練的各環節內容,在練球時主要是練對攻(也就是專業訓練中講的單球練習)。導致長期訓練仍不能提高技術,甚至出現了有些球友只會練球不會打球的現象,大家也很困惑,經常在網上討論這個問題。去年本人有幸找了個體校的專業教練學球,在近幾個月的訓練中,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對乒乓球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比如乒乓球訓練的完整步驟、打球的意識、對乒乓球的理解等。這裡把教練教我的和我觀察教練訓練小孩的打球步驟總結一下,供大家參考(只是感覺有點對不住教練,畢竟是人家的知道產權嘛!!!)寫這個貼子比較費時間,可能要發很多次,請大家耐心點!!!1、顛球:(主要是手感練習)2、握拍、徒手揮拍練習:3、磕球:(很重要,目的是建立正確的擊球動作和手感)4、多球訓練:(正反手)5、單球訓練:(正反手,分20個、50個、100個、200個幾個階段)6、走位訓練:(最基本的步法訓練,關係到你以後的步法)7、左推右攻:(解決正反手轉換問題)8、發球訓練:9、搓球訓練:(慢搓、快搓)10、接發球訓練:11、推、側訓練:(解決側身位殺問題)12、搓、側訓練:(練習側身拉球、進攻)13、撲正手訓練:(涉及你正手能力的一個關鍵步法,解決正手位大角攻問題)14、逢斜變直訓練:(打落點訓練)15、推、側、撲訓練:(練過這個你就敢像馬林、柳承敏那樣很專業地站在反手位大角打球了)16、發搶訓練:17、殺高球訓練:18、正手弧圈球訓練:(這時才可以開始練拉弧圈的,呵呵!!!)19、反手弧圈球訓練:20、重複11--16,(加入拉球內容,只是變打為拉而已)練到這時,可以說基本的內容才告一段落。在體校至少需要二年時間,贏業餘打十幾年球的人是不成問題的。下一步才涉及乒乓球的各種中高級技術,如反拉、對拉、台內挑打、擰、快撕、快帶.......等等(這些技術我只學了一個台內挑打,還沒練太好),還是務實點,先從基本的做起吧。1、關於站位:以前打過幾天反膠,總感覺正反手銜接和轉換不好,反手打得好時轉正手就差,反之正手打得好反手又不行了。無奈之下改直拍、改長膠.....改來改去沒有效果。教練來後,第一課就講站位,這才發覺:原來正反手銜接和轉換不好與站位有很大關係:要點:除了眾所周知的左腳稍前,右腳稍後(右手握拍)外,關鍵一點是右肩稍下沉,左肩比右肩稍高,且右腿始終是虛的,即始終保持正手攻的站位。特別是反手撥、搓時也要保持這一狀態,用教練的話:"無論有多困難也要堅持(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且右腿始終是虛的),習慣了正反手銜接自然就流暢了,正手的威力就有了。" 如果大家還不明白,看看王勵勤的站就知道了。總之,對站位的的要求就是:始終站在偏反手位,始終準備用正手進攻!(孔令輝式打法除外)補充1:關於左肩比右肩稍高? 高到什麼程度?你把左手叉腰,握拍的右手下垂,好象左肩頂上去,把右肩頂下來的那種感覺。總之,這種姿勢對了,起碼讓人一看站位就挺專業的。Quote: 1 Originally posted by pingpong1 at 2006-6-29 04:38 PM:討論一下這種站位,教練訓練方向是突出正手而不是兩面均衡吧?教到後面反手發力會不會有問題啊。ruclcl:應該說,絕對的兩面均衡是不存在的,不存在一場比賽中正反手使用比例各佔50%的人,現代乒乓球的發展方向就是突出正手,所謂的"女子技術男性化"主要也是要求加強側身,突出正手。我原來也擔心這種站位反手不好發力,現在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因為正確的反手發力姿勢就是這種站位,那種右腳在前的格林卡式的反手發力方式是教練堅持不允許的(這就是格林卡正手弱的關鍵原因),你看看王勵勤、陳杞等國手的反手動作就明白了,具體要領以後我會寫出來的。Quote: 2 Originally posted by lvhuifeng at 2006-6-29 05:35 PM:這種佔位就是中國傳統打法的佔位,突出正手,反手手臂發力以控制和連續為主。對步法要求比較高。ruclcl: 說得對,這是乒乓球的正規打法,教練教了我一個月手法,糾正了動作後,就加練步法了。大家千萬注意:只有你練過步法後才真正能感覺到水平的提高。而且步法的專業練習方法學問太多了,決不是幾個flash、幾句話就能概括得了的。打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如果想進一步提高球技(或苦於球技長期沒有提高的朋友),必須從步法上找原因。Quote: 3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夜聽泉 at 2006-6-30 01:35 PM:右腳始終虛的,是不是要發力時重心就可以隨時轉移到右腳上,加強移動?ruclcl:就是這個意思:------>準備時右腳始終虛的----->球到正手後----->重心轉移到右腳,隨之轉腰拉手、引拍----->擊球後再還原到這一姿勢。教練說始終要有這個意識:即時該準備用正手,時該防備反手。這種站位就是為實現這一戰略意圖。第25樓的老兄說「基本上不左傾也不右傾,我是在中間的」,那是傳統的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現代橫拍(注意不是直拍)的主流打法(男子)就是這種站位。2、握拍橫拍的握法是,二指捏著,三指護著(拇指、食指二指捏著,中指、無名指、小指護著拍柄),用力的要求是:松而不晃,緊而不僵。教練說如果找不到握拍的感覺,就回去找找拿菜刀切菜的感覺(記住不是包餃子剁餡時"剁"的感覺,而是切菜時"切"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稱橫拍為刀拍的緣故,二者在五個手指的用力分配上是有相同之處的。Quote: 1 【第 11 樓】站位時的準備姿勢我想問題不是很大,主要是握拍我一直不解.看何智麗的教學片時,她就是說要大姆指和食指夾著球拍,其它手指輕輕握住就可以了.但是我看好多名將的正手攻球動作,老瓦,還有現場看過一個省隊的,正手攻球時大姆指是彎曲的靠在拍柄上.如果大姆指夾住球拍,大姆指肯定是直的,我以前就一直這樣.還有我兩指一用力夾拍就感覺整個手緊張了,兩指用多大的力夾呢?為什麼我這樣握拍就感覺發力不順暢呢,是因為夾緊了的關係嗎?ruclcl: 準確地說,是大姆指和食指根部捏著球拍,而不是"夾著",我感覺教練說的握菜刀切菜的感覺很形象。3、磕球:這是從沒有摸過球拍的人特別是小孩剛學找球時的必修課,大家別看這部分內容簡單、枯燥,但對於訓練球感、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磕球,我的教練教成人練球都從這開始,練了幾個月的小孩子打球時如果動作不對,找不到感覺了,教練就讓他自己去磕一盆球找感覺。如果哪位球友還在苦於自己不會攻球、或會拉不會攻、或拉球力量小(這方面大有人在,嘿嘿),上述問題關鍵在於撞擊不夠(本人也有這個毛病,正在苦練),自己去磕球找找撞擊的感覺吧。別看這一訓練簡單枯燥,真正下功夫會有奇效的。但成人學球最大的毛病就是好高騖遠,明明是簡單有效方法的不去練,反而熱衷於去討論什麼高深的東西;小孩高深的東西搞不懂,只好按最簡單的方法練,結果反而是練一年頂成人練十年的,鬱悶!!!這三部分內容在以前的貼子中已經說過了,不重複了,大家自己去找吧。關於磕球,不少朋友不清楚,這裡再重複一下:基本要求與正手攻動作一樣,此外要注意:1、站位近台,左腳插進案子下面,身體離案子邊緣也就一拳遠。(因為自己拋球,球是直上直下的,沒有前衝力,如果站們離得太遠,打球時就會"漏球")2、拋球時,拋球的左手要抬起來:也就是大臂、小臂、肘與地面平行。這點很重要(做到這點,你就能轉腰引拍,轉腰打球了)3、每次手中至少拿兩個球(最好四個),這樣能形成拋-->打-->拋-->打 的連續動作。4、盡量少摩擦球、最好是不摩擦,這樣才能練出正手攻球的"擊打"效果,因為自己拋球,球是直上直下走,完全借不上力,只能發力撞擊。如果是摩擦過去的,那磕球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哪位朋友只會拉球,不會攻球,也可以用這個辦法練。5、對拋球的說明:所謂"拋球",是指手背朝上,手心朝下,一鬆開握球的手,讓球直接落到案子上,球再從案子上彈起到最高點時,是擊球的時機。("拋球"千萬不是發球那樣,手心向上,先向上拋起球等球下落時再打)4、多球訓練:發多球是專業訓練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果你沒有專業的陪練,但有一個志同道合的球友,大家想在一起練球提高技術,但互相供球水平又不高,用多球訓練最好。一、多球的好處:1、容易準確供球。業餘選手沒經過訓練,很難給對方供出落點、力量、旋轉合適的球。用一方發多球,一方打的辦法,發球方稍加練習就能供出理想的球。(實在不行,超級球友可以動員自己老婆或女朋友給自己發多球,很容易上手的)。我的小孩8歲,練球時間不長,就能給我供多球了只是他不願意陪我練,多數時是我陪他練,鬱悶。2、不用總撿球:用一個球練習,掉一次就得撿一次。如果花100元買100個訓練球來用,那麼雙方打完100個球後再集中撿球,不但節省體力,也節省時間(如果以打一小時計,最少能省20分鐘時間)。3、如果反覆撿球,可能剛剛找到的手感就忘了。用多球會有利於強化手感。4、可以進行我後面要說的各種戰術訓練 。二、所需器材:1、乒乒球,100--200個,至少100個。一元一個那種雙魚或紅雙喜一星就可以2、塑料盆兩個,裝球用。3、網架一個,用於接球4、撿球器一個,用於撿球有了上述器材你的練球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三、如何自製撿球器和網架?1、自製網架:材料:木方兩根(在賣裝飾材料的商店可以買到,一根6米長,6元/根);折頁兩付,木匠用鐵直角八個,布窗紗若干。製作:把木方截成1.5米長,共八段,做成兩個長,寬都為1.5米的框子(注意框子最下面的那根離地約0.8米高);用鐵直角把木框四個角加固,再用折頁把兩個框子連起來,包上窗紗就成了。總成本約30元左右。2、自製撿球器:材料:塑料花盆一個(直徑300mm左右),木棍一根(一米多長就行),鬆緊帶3米。製作:在塑料花盆口上扎一圈眼,相距約35mm,把鬆緊帶像穿羽毛球拍那樣穿上(只需要穿成一根根平行的就行,不必像羽毛球拍那樣橫豎都穿)。再在塑料花盆底部扎兩個眼,用繩子把塑料花盆和木棍連上,二者間留100mm左右的繩子就行。使用時:手拿木棒,塑料花盆口朝上,向球上一扣,球就收到塑料盆中了,收滿球後,用手一拉鬆緊帶,就可以把球倒在裝球的盆中。非常方便。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到球館看看就知道了。四、如何發多球?發球人站在檯子近網左側,就是比賽中運動員經常去台上擦汗的三角區位置。橫板採用瓦式發球那種握拍方式,左手拿幾個球,向台上扔下(高度不用過高,略比網高就行),待球跳到最高點時,把球擊出。力量、速度、落點、頻率視所練的內容而定。中央台打好乒乓球里就有發多球的鏡頭,球館裡也常年看到。5、單球訓練:一般經過多球訓練後,練習者的動作初步定形後,可以進行單球訓練。單球訓練也就是大家最常用的對練,可以打上20個,50 個 100個,200個。一般來說業餘訓練能打到200個左右不掉,而且動作不變形、很放鬆,就可以了(如果是動作緊張、僵硬地打,即使是打1000個也沒有用,這點大家切記)。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走位訓練等其它訓練。6、走位訓練:走位訓練主要就是在多球和單球定點練習的基礎上打兩點訓練,如正手攻1/2台練習。對於初學者練習步法和不定點擊球有很大幫助。走位訓練的關鍵是「位」怎麼走,也就是步法。分兩步,一是上步打遠身球,一是撤步打近身球--->如此循環。無論是上步還是撤步都要用並步,也就是異側腳先動:上步打時左腳向右腳側動,同時右腳向右邁出一步;撤步打時右腳向左腳側動,同時左腳向左邁出一步。在這個問題上大家常見的問題是習慣始終以同一個先動,比如由於人的本能習慣,側身總是比上步容易,所以人們更傾向於用側身時的習慣步法也就是先動右腳,即使是來到正手位需要上步的球也本能地先上右腳,導致「夠球」。而伸手「夠球」最大的問題就是先失去了重心,沒有了重心還想打出有質量的球?還想打球後快速還原?呵呵,地球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走位訓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檢驗出你的正手攻球和發力動作是否正確:大家之所以上步攻時先動右腳的原因除了人的本能習慣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正手攻球的發力動作不正確。不信你試,如果你在原地做連續上步正手攻球揮拍練習,如果每次正手攻球揮拍後能很順暢地先動左腳再上右腳向右上步,繼續正手攻球動作,說明你的正手攻球發力動作是對的;如果感覺彆扭,說明你正手攻球動作有問題。走位練好了,實戰中最大的表現就是象專業運動員那樣:如果位置不是很合適的來球(但不是正反手大角)也能用「先動腳後動手」的方式去打球,即使是來球幾乎不需調整擊球位置,也會下意識地用小碎步先調整一下再擊球。這不正是許多人在論壇中所探討的想要解決的問題嗎?7、推側和搓側訓練:也就是反手拔和反手搓以後在側身進攻的練習:1、這個內容最簡單,最重要,最難練。說重要:想有高質量的進攻就得有好的側身,想有好的側身就得有好的步法。說簡單:是因為側身步法就那麼兩步:第一步是橫向移動側身,第二步是轉腰引拍。說難練:是因為業餘球友在練習側身時易犯兩種錯誤。第一種是因為簡單而忽略了練習,去過分追求手法、發力、打磨、換拍換膠皮......(本人沒找教練前就是這樣),第二種是練的時候把兩步合為一步,側身時直接轉腰引拍,沒有橫向移動。(這是本人如今在教練指導下苦練改正的)評論 轉發閱讀全文弧圈球技術2007-12-26 10:38弧圈球技術文章集錦現在很多業餘球迷都在潛心琢磨拉球發力的問題,追求的越來越細,但還是找不到手感。其實在練球過程中,只要記住一般的發力方法,認真去練習就可以了。一個總的原則就是務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然後你只要明白,第一點一定要扭腰,第二點一定要擺臂,第三點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動作。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發一定要在同時完成。有很多人就是追求的過細,一會想蹬右腿,一會又覺得扭動的慣性問題沒解決好。這樣總把自己逼得無所適從。很多小隊員發力出色,你去問他,他保證什麼理論也不知道。只知道放鬆----緊張,擺臂----爆發,扭腰----前迎。堅決反對在練球時,把注意力放到蹬右腿上,因為在你扭腰時只要有重心左移前移的意識,右腿不會不出力,只要不在發力時重心下挫就行。同時在練球把問題考慮的過細還會不自覺導致發力不集中的惡果。平時多做做空動作,體會發力的感覺,練球時注意力集中和發力集中。有一些基本而無誤的常識就可以了。長此以往,必會成功。拉球時重心的轉移拉弧圈沒有重心的轉移,猶如無本之木,既不穩定,也無威力。不但拉弧圈如此,快攻也是一樣,只是快攻動作較小,不如弧圈明顯。如果用上了重心的轉移,就是調動了全身的力量來擊球,顯然力量會打得多。大家可以做如下比較:坐著做拉弧圈的動作,不動腰 vs 用上重心轉移,做拉球的動作比較一下,結論就不言而喻了。說用上重心穩,是因為用上重心時參與運動的肌群多、質量大,運動起來慣性大,不容易變形,自然就比只用手臂穩定。只用手臂,或是亂甩手腕,靈活則靈活了,可容易變形,穩定性也就差了。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合理運用,可就不那麼容易了。首先,要保證發力的順序:從下到上,從大到小,也就是蹬腿-->轉腰--->送肩-->大臂-->小臂-->手腕 (水平不到時手腕可以少用) ;其次,發力時各部位間要保持「緊密聯繫」,力的傳遞過程有部位的先後,但不應有明顯的停頓和滯後。至於發力的主要部位,大家聽得都很多了:近台在小臂,中遠台在大臂、腰,台內則是手腕。要達到好的發力,可真是不大容易,判斷準確、步法到位、協調性和爆發力。。。最後,建議大家多看看高手的發力,最好用慢動作細細地看,好好地體會。就我而言,老瓦的技術動作對我的幫助最大。前沖弧圈、側旋弧圈、高吊弧圈的動作要領前沖弧圈:接觸球的中或者是中上部,在球上升前期、後期擊球,整個動作迎前為主,打跟摩擦的比例是6/4體現沖快的特點,帶有鞭打的感覺。側旋弧圈:手腕稍微往下掉些,接觸球的右側面(右手握拍)在球的下降前期、後期摩擦球。向前上方發力。高吊弧圈:接觸球的中或者中下部在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真箇動作以向上為主。摩擦跟打的比例是:8/2業餘球友如何拉弧圈一、板形的控制良好的握板方法是拉好弧圈球的基礎,直拍不能吊拍,手腕與前臂成一直線,拍形略向前傾。拍後三指略彎曲,中指、無名指頂住球拍,以中指為主。有一段時間我一直為自己的握拍所困擾,嘗試各種握拍法,其間走了一段彎路,但對弧圈球的認識卻是越來越深刻,如今我認為不論如何握拍,最重要的是拉球時拍形要控制好,根據來球旋轉不同利用手腕進行微調。二、基本要領拉球時手臂與身體不能夾得太緊或者離得太遠,以能容下一拳為宜。大臂放鬆,拍頭要挺得住,不能吊。重要的是轉腰,轉腰一詞說來容易做到很難,難的是要把力量從腰上傳遞到大臂再到小臂再到球拍,最後利用收臂的力量把球拉出,注意球拍要往前送,即張曉蓬教授所謂吃球。收前臂時要快,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忌諱拉球時做慢動作,否則即使動作做對,拉出去的球也不會太轉,威脅不大。三、幾個誤區1.只轉屁股不轉腰。要分清轉腰與轉屁股是兩回事,拉球時千萬要用腰帶動大臂,而不是只動大臂而不用腰。有些球友拉球時初看動作不錯,有模有樣,但高手一看就知他只能是用死力,而腰部力量用不上,所謂拉球不協調即是此說。2.步法不到位。我以前拉球時,每一局比賽(平時)中有時能拉出幾個漂亮球,但有時卻感覺拉不到球,現在回想起來是自己的步法不到位所致。至於步法的種類我想大多數球友已然知道,但要能在比賽中用出來卻需要平時的苦練,比如撲正手用的交叉步即需要多次的練習,乃至成了習慣即可,練步法最好是徒手練習。3.拉球時身體後仰。此乃大忌,拉球時身體必須前傾,重心在腳尖上,而且重心不能上下起伏太大。www.sport120.com sport120 [3] [4] sport120淺談業餘選手怎樣學習弧圈球技術業餘選手在學習弧圈球技術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問題:(1)什麼時機選擇拉弧圈球?(2)怎樣拉不轉或者上旋球?(3)怎樣拉強烈的下旋球?(4)擊球的部位。(5)弧線在拉球中的作用。(6)拍面角度與發力方向(7)身體部位跟拉球的關係。下面我將逐個做介紹:一:什麼時機選擇拉球?進攻的技術很多,有拉、打、彈、撥、撕、加力推、推擠、撇、挑都屬於進攻的技術,在什麼時候運用這些技術是業餘選手感到頭痛的問題,我見過一些拉球的業餘選手,打法非常的單調,進攻的時候一律用拉的動作去回擊球,他不管來球的性質跟弧線的高低,都一律的拉,以至於形成了:該發力打的球不打延誤了戰機。在不出台的球只能用搓的技術去回擊,因為心虛。正常的情況下:對方來球只要弧線高無論網前與底線我們都應該發力打,給對方造成壓力,而來球的弧線低,出台或者半出台,可以選擇拉,當步法不到位或者碰到對方強烈的下旋球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拉吊結合的方法,這樣你的球就比較有章法。二:怎樣拉上旋球與不轉球?拉上旋與不轉的球,許多業餘選手感到是球去頂球拍,不容易發力,出手的弧線長,球容易出界,在拉上旋與不轉的球的時候:我們的拍面前傾,引拍與球同高或者高與來球,擊球的中上部,整個動作迎前,以向前發力為主,有種「帶」出去的感覺,手感好,熟練的球友還可以向對拉的方向發展。錯誤的動作:擊球的中下部,引拍低,沉肩,髖關節與腰下沉得太多,向前上方發力。平時跟朋友練習的時候,多注意提拍跟迎前去擊球就有所體會了。三:怎樣拉強烈的下旋?有的球迷一味的追求「暴」的感覺,覺得十分爽,過癮,我覺得這樣的意識要不得。因為你不可能每個球都能「暴」對方的。後果是:拉球頻頻下網,影響自己的信心,以至於對自己的拉球技術產生懷疑,或者怪器材的問題,當對方強烈的下旋的時候,假如你還沒有王勵勤那樣的爆發力,與移動的速度你就應該:引拍低於來球,擊球的中下部,向前上方摩擦球,同時還注意用身體的重心與拍面的角度去擊球,以減低球的旋轉,引拍的時候身體的重心應該在右腳(右手握拍者),同時身體放鬆,在找到球的點的時候,重心由右腳向左腳轉移,接觸到球的時候整個身體略有緊張感,拍面不要前傾過多,以至於找不到球的點,這個點就是擊球點。也就是球的中下部,這樣的動作不容易吃轉,發力機制好的話,有很好的弧線、速度跟旋轉。四:擊球的部位:上旋球、不轉球的擊球部位是:中部、中上部、上中部。球越上旋我們的點就越應該靠上。下旋球:中部、中下部、下中部。越下旋的球點就越應該靠下,多多的體會與練習你的命中率就有很大的提高。我們不管練習哪個單項的技術首先必須保證有命中率才去追求質量。否則即使你的球很沖、刁鑽,沒有命中率對方都不怕你的。五:弧線在拉球中的作用:有的球迷不理解弧線的作用,結果是失誤很多,自己都沒有興趣了,主要的毛病在於擊球的時候沒有給球製造弧線,沒有製造弧線的意識,除非近網的高球或者搓、擺的技術不用什麼弧線外,其它的技術一律的要有弧線,否則是失誤很多的。這樣的才能製造合理的弧線呢?通常的,上旋球以向前為主,下旋球以向上略帶向前就有弧線了,反覆的去體會弧線你會學習到乒乓球很多的奧妙的。六:拍面的角度與發力的方向:上旋球,拍面前傾以保證球拍能擊打到球的點,發力向前,下旋球,拍面不要過分前傾,向前上方發力。七:身體過部位跟拉球的關係:有的球迷反覆的問我:我拉的球為什麼總是無力?速度慢?我看了他的動作以後,主要的是他的發力機制不好,動作不協調、出現發力的脫節現象。跟拉球有密切關係的部位有:腳、腰、肘關節、髖關節、大臂、前臂手腕、手指與身體的重心用動的過程是:迎球是:腰放鬆,髖關節自然的壓在右腳,調節要拍型,大臂前臂引拍到身體的正後方,同時手腕外展,重心始終在右腳,擊球時:腳加力蹬地,肘關節迅速收,手腕內收,身體適當的緊張。髖關節前挺,身體的重心轉移到左腳。別往了,手指去輔助發力,跟調節弧線。球出手身體馬上放鬆,還原。弧圈球疑難問答(一)問:弧圈球有哪幾種?其動作要點是什麼?答:按擊球的方位來劃分,弧圈球可分為兩種: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為加轉弧圈,前沖弧圈,側旋弧圈,直板正膠弧圈(俗稱小上旋)和不轉弧圈。以上各種弧圈球的基本動作要領分別簡述如下:1、正手加轉弧圈球:(以右手為例)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膝微屈,重心在右腳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傾,當來球從檯面彈起時,右腳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轉動,上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擊球瞬間,整個身體的動量傳遞到手腕,加速度達到最大。在來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2.正手前沖弧圈球:站位基本上與加轉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加轉弧圈球高一些,球拍與地面大約形成80度夾角。當球從檯面彈起時,腿、腰、上臂、前臂依次進行動量傳遞,擊球瞬間手腕向內向前略為轉動,加速度達到最大,在上升後期或高點期摩擦球的中上部。擊球後,重心移至左腳。3.直板正膠正手弧圈球(俗稱小上旋):與反膠弧圈動作要領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膠粒凸起,膠皮的摩擦係數小於反膠,缺少粘性,觸球面積沒有反膠大,如果摩擦過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擊球時要加強手腕轉動,擴大球拍接觸球的面積,這是正膠弧圈與反膠弧圈的最大區別。此外,正膠弧圈動作較小,以前臂發力為主,球的弧線較低。4.正手側旋:擊球準備姿勢和整個身體的用力方法與加轉弧圈球相似,但在擊球時,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傾,手臂自右外側向左前上方(近似於弧形)發力。在拉側旋球時,如果擊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側上旋;如果擊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內向前發力為主,往往會拉出側下旋弧圈球。在實踐中,一些優秀運動員常有運用。5.不轉弧圈球(亦稱假弧圈):初學者可在掌握了加轉弧圈球的動作要領的基礎上,把拍形稍後顧,觸球的中下部,手臂緊張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轉弧圈球。6.橫拍反手弧圈球: 兩腳平行或左腳稍後站立,兩膝微屈。擊球前,將球拍引至腹部下方。當球從檯面彈起時,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上揮動,結合手腕向上轉動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過程中,兩腿向上蹬伸。7.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於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體的阻礙,手臂力量的發揮受到限制,所以難以拉出象橫拍一樣高質量的弧圈球。隨著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中國直拍運動員創新意識的加強,為了彌補直拍反手位技術的不足,目前已有許多運動員借鑒橫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點,開始運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這一新技術。此項技術對於初學者掌握起來可能難度較大,此處僅作為一種中國乒壇的技術創新信息介紹給初學者,並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初學者對這一新技術進行嘗試,使之得以普及。其動作方法是:兩腳平行或左腳稍後站立,兩膝微屈,重心較低。擊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內收,拍形前傾。當球從檯面彈起時,以肘關節為軸,前臂迅速向前上揮動,擊球瞬間手腕向右前上方轉動,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後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後,重心放在兩腳中間。(二)問: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如何糾正?答:1.在引拍過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關節處的夾角沒有打開,而是靠拉肘向後引拍,影響拉球的發力。在訓練中有意識地把前臂放下來,配合腳部的轉動和重心移動,引拍效果會好些。2.擊球前,腰部向後轉動過大,形成擲鐵餅式的準備姿勢,影響向前發力。在實踐中,只要感到身體的重心能夠移至擊球一側腳時即可。3.擊球時,球拍過於前傾,摩擦球過薄,使拉球的力量減小,準確性降低,容易打在拍邊,出現人們常說的"飛碟"現象。擊球時球拍不要過於前傾,同時注意手腕向內向前的轉動,這樣方可拉出高質量的弧圈球。4、拉球過程中,手臂由後直接向前揮動,成近似於直線型,難以製造拉球的弧線。正確的揮動方法是手臂由右後下方,以肘關節為軸,向左前上方揮動,其揮動軌跡近似於"小弧型",這也部分地體現了弧圈球這一技術術語的內涵。5.肩部過於緊張,動作僵硬。由於弧圈球的動作比一般攻球動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後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鬆還原,以利於連續拉和提高拉後扣殺的命中率。(三)問:如何練習拉弧圈球?答: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動作;2.一人發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練習拉弧圈球;3.一人推移,另一人練習連續拉弧圈球;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連續拉;5.二人對搓,固定一個搓中轉拉;6.一人削球,另一人連續拉;7.以上練習,先拉固定點,再拉非固定點;8.上台連續拉上旋球,逐步過渡到2/3台;9、二點對一點的推拉練習;10.不同落點對一點的推、拉、攻練習;11.對拉練習;12.發球搶拉練習;13.接發球搶拉練習;14、拉、扣結合練上一頁 www.sport120.com sport120 [3] [4] sport120練習弧圈要點(作者 蘇丕仁)一﹑正手拉加轉弧圈球(一)特點和作用加轉弧圈球穩健性好﹐強烈的上旋有助於製造更好的弧線﹐在來球下旋力很強﹑很低﹐或位置不合適時﹐用加轉弧圈可比較容易地將球拉過去﹐比較保險。加轉弧圈球還具有一定的威脅性。在對方不適應強烈上旋或控制不好的情況下﹐常會接出高球﹐甚至直接失誤。另外﹐由於上旋弧圈速度較慢﹐球出手弧線的彎曲度較大﹐球落對方檯面後迅速下滑﹐所以﹐它還可起到變化擊球節奏的作用。(二)要求1﹑上旋強烈。如果上旋弧圈球上旋不強﹐就完全失去了它的積極意義﹐就會一點兒威脅也沒有了。2﹑弧線應降低。以前的加轉弧圈球弧線高﹑速度慢﹐現在的加轉弧圈球要求上旋強﹑弧線低﹐這樣才能增加威脅。3﹑必須和其它技術(如前沖弧圈球﹑扣殺等)相結合。單一的加轉弧圈球﹐易被對方適應﹐因為它畢竟速度慢。(三)動作要領1﹑引拍階段﹕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膝微屈﹐身體略向右扭轉﹐腹微收﹐髖稍>向右後下方壓轉﹐手腕略向後拉﹐球拍低於來球。2﹑擊球階段﹕右腳掌內側蹬地﹐稍伸膝﹐以腰﹑髖的扭轉帶動手臂由後向前揮動。擊球瞬間﹐快速收縮前臂﹐擊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撞擊後迅速轉為向前上方的摩擦球﹐擊球時間為高點期或下降前期﹐拍形與檯面垂直或稍稍前傾(與檯面成80度左右)。為提高拉球的旋轉和速度﹐直拍選手的中指(橫拍選手的食指)應加速手腕在觸球瞬間的甩勁。3﹑結束動作﹕球出手﹐因慣性作用球拍至頭前才漸停止。身體重心隨之移至左腳。此時﹐應迅速還原﹐準備下次擊球。(四)錯誤動作及改正方法1﹑只用手臂發力﹐無有腰﹑髖﹑腿的配合﹐拉球很費力﹐但旋轉不強﹐而且難於連續拉。改正方法﹕首先在思想上明確拉弧圈球時腰﹑髖﹑腿的用力極為重要﹐然後專門觀察優秀選手在拉球時這些部位的動作﹐再仿之進行徒手動作的練習﹐記住有關部位的肌肉感覺﹐上台練習時﹑有意體會上述感覺。2﹑引拍時﹐手臂伸得過直﹐球拍沉得很低﹐拍形過份前傾﹐整個動作向上為主﹐缺乏向前的力量﹑造成擊球時間晚﹑上手速度慢﹑易漏球和難發力等弊端。改正方法﹕應明確上述動作已經過時﹐現特別重視由後向前的迎球動作。運動員握拳為球﹐教練員做先打後摩的示範﹐運動員體會教練員打手時的感覺﹐并力求將這種感覺在自己拉弧圈時打出來﹐與此同時﹐再讓運動員在引拍時手臂保持自然彎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適當增加向後引拍的動作﹐減小拍形的前傾角度。>動員握拳為球﹐教練員做先打後摩的示範﹐運動員體會教練員打手時的感覺﹐并力求將這種感覺在自己拉弧圈時打出來﹐與此同時﹐再讓運動員在引拍時手臂保持自然彎曲﹐球拍不要下沉大多﹐適當增加向後引拍的動作﹐減小拍形的前傾角度。3﹑拉球時不用手腕﹐導致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轉都受到限制。告訴運動員﹐在引拍時手腕要有一個向後伸的動作﹐在觸球瞬間才會有一向前打向上摩擦球的爆發力。4﹑只能摩擦球動作﹐蹭球太薄﹐但發不出力﹐拉球不轉﹐易下網﹔或撞球過多﹐摩擦球太少﹐也不會產生強烈旋轉。改正方法﹕明確只有「打摩結合」「以摩為主」﹐才能拉出強烈的上旋球。練習徒手動作時﹐可由教練員用兩個手指夾住一球﹐讓運動員練習加轉弧圈的動作﹐教練員可根據自己的感覺及時糾正運動員的動作﹐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多球練習。二﹑正手拉前沖弧圈球(一)特點和作用前沖弧圈球﹐飛行弧線低﹑速度快﹑前衝力強﹐落台後彈起不高﹑急向前沖並向下滑落。在一定意義上﹐可起到扣殺的作用。(二)要求1﹑前衝力強﹑速度快。如果不具備此特點﹐前沖弧圈球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2﹑凶而穩﹐切忌只凶不穩﹐無故失誤大多。3﹑解決好與其它技術的配合。位置不合適時﹐應拉一板加轉弧圈球過渡﹔遇到半高機會球應大板扣殺。不要只是一味地沖﹐節奏單一﹐自己又容易失誤。(三)動作要點1﹑引拍向右後方﹐身體重心比拉加轉弧圈球時稍高﹐球拍與來球同高或稍低於來球。2﹑揮拍擊球時﹐身體重心﹑前臂﹑手腕應向左前方發力﹐擊球的中部或中上部﹔擊球瞬間﹐應先向前撞球﹐再向前摩擦球﹐直拍選手的中指應有一頂拍動作﹐橫拍選手的食指應有一向前甩的動作。擊球時間為上升後期或高點期。3﹑反衝時﹐少或不向後拉手﹐球拍與來球同高﹐應善於運用腰﹑髖和腿的動作﹐以身體重心來控制擊球弧線﹐拍形稍前傾﹐擊球時間為。上升期後段或高點期﹐前臂稍用力﹐觸球時自己發力和摩擦都比快帶多一些。(四)易犯錯誤及改正方法1﹑引拍低﹑身體重心低﹐易拉球出界。改正方法﹕觀看拉前沖弧圈的正確動作﹐特別留心其引拍的位置﹐自己上台練習時有意提高引拍位置。2﹑不能根據來球旋轉變換動作﹐一種動作打百樣球﹐失誤多。改正方法﹕明確拉前沖弧圈應視來球變化﹐適當調整動作。如來球下旋﹐應觸球中部﹐拍形與檯面垂直﹔來球不轉或略帶上旋﹐應拍形前傾﹐觸球中上部。還應提高對來球的判斷能力。用多球練習﹐供球者多變化球的旋轉和高度。3﹑單純用上肢發力﹐無有腰﹑髖﹑腿的配合﹐拉沖無有前衝力。反衝時﹐只重視前臂和手腕的動作﹐忽略了用身體重心來調節擊球的弧線﹐大大影響了擊球的準確性。改正方法可參照拉加轉弧圈球的相應部份。4﹑撞球過多。有人認為﹐撞球多就能使球前衝力大。其實不然﹑撞球過多弧線不好﹐旋轉不強﹑球的前衝力也小。改正方法﹕先端正認識﹐再做徒手動作和多球練習﹐注重體會打與摩的結合﹐增加摩擦球動作。三﹑正手拉側旋弧圈球。(一)特點和作用﹕側旋弧圈球的飛行弧線一般比前沖弧圈球略高﹐比加轉弧圈球低﹐落台後向右側下方滑落。它可以加大拉球的角度﹐增加對方的跑動範圍和回球難度﹔亦可拉側旋弧圈至對方中左﹐借球的偏拐正好至對方追身﹐很難回接(尤其是對削球選手)。另外﹐側旋弧圈還有變化節奏的作用。(二)要求1﹑拉側旋弧圈一定要使球側旋力強﹐具有向側前方拐的衝力。2﹑應具備連續拉的能力﹐包括連續拉側弧﹐或變化拉不同種類的弧圈球…3﹑比賽中﹐應靈活運用﹐避免一味地盲目拉側旋弧圈球。(三)動作要點1﹑揮拍路線應由後下方先向右側前方﹐再向左前上方用力摩擦球。2﹑引拍位置略低於拉前沖弧圈﹐手腕要放鬆﹐注意蹬腿和轉動腰﹑髖的動作﹐以加大拉側旋的力量。(四)易犯錯誤及改正方法1﹑揮拍路線不對﹐無兜球動作﹐單純向側拉﹐摩擦球時間短﹐使不上勁。2﹑手腕放鬆不夠﹐擊球時﹐難於發揮手腕的加速作用。改正方法﹕先明確拉側旋弧圈球的揮拍路線和手腕動作的意義﹐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徒手動作和多球練習。四﹑正手中遠台對拉弧圈球(一)特點和作用中遠台對拉弧圈球﹐雖速度較慢﹐但旋轉較強﹑力量較大﹐落台後有一定的前衝力﹐是弧圈球選手的一項必備技術。運用得好﹐可使其在退台後從相持或被動中轉為主動。攻削型打法的運動員﹐亦應掌握此技術﹐可作為反攻或變化擊球節奏的一種手段。(二)要求1﹑對拉的球應力爭旋轉強﹑衝力大﹐這樣才能爭取到主動。2﹑應有紮實的基本功﹐不能拉兩板就失誤了。(三)動作要點1﹑動作幅度稍大﹐引拍時球拍要低於來球﹐整個摩式弧圈球技術及應用隨著乒乓球對抗力量和速度的日益加強,單純以摩擦為主撞擊為輔的弧圈球越來越為人所適應;如果打出的弧圈球沒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甚至會被對方反拉!解決的辦法並不是增加撞擊減少摩擦(那是發力攻),而是增加撞擊的同時保持原有弧圈的摩擦,這就是打摩式弧圈球。從中我們看到:傳統弧圈以摩擦為主;發力攻以撞擊為主;打摩式弧圈是既撞擊又摩擦;所以說打摩式弧圈的手臂發力與前兩者不同,比前兩者更加複雜且難以掌握。只有在掌握了前兩者以後,才有可能有手感去練習打摩式弧圈。打摩式弧圈的發力順序:發揮整個大臂前臂及肩背肌的力量去打擊球,觸球時再快收前臂發力摩擦,手腕較固定稍輔助發力摩擦,才有可能做到又打又摩。因為大臂力量較前臂大,而前臂速度較大臂快,才有可能在大臂撞擊時用更快的前臂發力收縮摩擦,才能發揮撞擊和摩擦的極限。單靠大臂去發力撞擊和摩擦不行,單靠前臂也不行;靠大前臂同時發力撞摩也不行;後三者往往在撞擊球後球已脫板,不可能再摩擦到球;所以一定要分工合作,打摩式弧圈才有可能。關於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術細節在許多初學者中正手的進攻技術已經入門,攻、拉、撇、撥等技術都已經能夠掌握。但是對反手位的來球辦法卻不是很多。尤其是對反手位較強烈的下旋球,即使出台卻還是採用搓長的辦法。這樣一來,不但給自己延誤了戰機,喪失了爭取主動的機會,而且還會給對手造成機會。有很多朋友對我說,我不是不想拉起來而是怕失誤。一開始我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在這裡為大家講解一下反手高吊弧圈球的技術應用。這裡不為大家講解前沖弧圈球,是根據我們平時常用的打法一般情況下先將球拉起來,而很少會有人直接給你讓你舒舒服服能夠起板的球(對手失誤除外),所以你最好的辦法還是用一板高吊弧圈球過渡一下比較合理。具體的技術細節是:身體距台0.5-1米的距離,這個距離對於拉出台的球最舒服。如果你要是還覺得球比較短的話,我想還是採用擺短比較合理一些。由腹部位置開始引拍,拍型大約呈60度角,注意摩擦(由下旋變上旋),引拍至胸部自然將拍型角度調整為40度左右向前發力(加強回球的旋轉和力量),待球擊出後臂向前舒展至還原。注意:必須是由腰部開始發力,否則單純使用臂部力量將無法利用全部力量,使回球的旋轉和速度將大達折扣。關於前沖弧圈球的打法眾所周知,在乒乓球技術中前沖弧圈球在主動得分上佔有很大比例,尤其以弧圈球打法與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為特別重要的技術。但是有許多朋友經常向我提到拉沖的時候常有失誤,我認為這主要是在於基本功不是很紮實。在前沖弧圈球的技術細節上有缺陷。首先,做一個技術動作的姿勢應保持定型,而根據不同力量與旋轉的來球是要靠手腕來保持拍型,控制球路的所以在保持動作定型的前提下要掌握好手腕的控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球感。具有紮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球感是打好球的關鍵。一般來說拉前沖弧圈球事要在球的高點期和下降前期,拍型要保持在30度角左右,揮臂應以向前為主向上為輔,由腿開始發力,至腰、臂、手腕。在球與拍接觸的一瞬間應盡量使球與膠皮摩擦,以產生強烈旋轉。拍與球接觸的瞬間手腕的動作要快,以得到較快的速度。注意在拉前沖提高正手拉球力量的幾點注意事項。九運會乒乓球比賽,在技術上所表現出的最大特點是,隨著人們對大球競技認識的。深入和實踐中適應性的不斷增強,大球對擊球速度和旋轉影響的特點也表現得更加明顯。由此帶來的結果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由擊球力量所產生的球速狀態變成了致勝的更加重要的因素,而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正手進攻的殺傷力,往往會成為衡量頂尖高手實力水平的決定性因素。本次比賽的統計結果表明,王勵勤正手連續拉球平均1.4板可以決出勝負,而孔令輝要用1.6板才行。很明顯,因為主動拉板數的增加,自己失誤和對手反攻的概率也在隨之增加,使主動性的威脅下降。有鑒於此,本文首先就影響正手拉球質量的幾點注意事項略加說明。1、拉手適當放開。在打小球時,由於球速較快,一般不提倡較大的拉手,認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開即可。而今天,只做到這樣是不夠的,要把肩關節適當打開,以增加拉球的動作幅度。同時,手儘可能抬高,為向前發力創造條件,使球產生較大的向前衝力。2、摩擦球不宜過薄。旋轉能夠提高拉球的準確性,但會影響球向前的平動速度。在同一板擊球中,旋轉和速度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為防止摩擦過薄,擊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為主,板形豎直,前傾不要過大,同時避免接觸球的側面太多。這樣會使摩擦厚一些。3、腰部收緊。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動量傳遞的樞紐。合理的腰部動作會使動作協調,發力集中。在拉球的全過程中,腰部要繃住,在垂直軸上的轉動不宜過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為更好發揮腰部的功能,在拉球過程中,要收腹、含胸。4、肘部做外側半圓形運動。抬肘和夾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錯誤。拉球時,肘部隨同手臂一起做外側的小弧形運動,有利於擊球中的發力,使力量更集中。5、高重心。有許多人在正手拉球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腰腿的力量,總是試圖通過較大幅度的預蹲,來拉長股四頭肌,為最後發力創造條件。但是,乒乓球拉球的發力畢竟不同於推鉛球,它是一種速度非常快的發力方式。如果蹲得過低,在很多時候,還沒等抬起來,拉球已經結束了,最後造成坐著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動力,影響拉球的速度質量。6、擊球瞬間手腕內收。手腕在擊球前,應該相對放鬆,但擊球瞬間,要有力量非常集中、但動作不是很大的內收動作,這樣容易使力量更為集中,動量傳遞的效果發揮得更好,真正體現出鞭打的效果。同時,在接觸球的一瞬間,手指要突然抓緊球拍,使發力有一個牢固的支點。直板運動員要體會中指頂住球板的感覺,這樣才能使發力最後作用在球板上。7、多練小負重的快速力量。要想提高拉球的力量,除了花大功夫熟練掌握拉球的發力技巧、使技術更合理外,適當進行一般力量訓練也是有必要的。因為專項力量與一般力量雖然不會有線性關係,但一般力量總歸是一個基礎。在進行力量訓練時,負重不要過大,以多次數,短時間,多組數的聯繫為宜。對年齡較小的青少年運動員最好選擇克服自身體重的方法進行練習,如引體向上、俯卧撐、縱跳等。有時也可與專項訓練結合在一起,如持重拍進行拉球徒手動作的練習,拉橡皮筋等。這樣,既可以練習一般力量,又練到了專項。8、練習步驟先上後下。在體會拉球發力的開始階段,先用拉上旋球或不轉球來練習。因為拉上旋球不必過多的考慮摩擦效果,多一點擊打對準確性的影響要小於下旋球,這樣更容易體會向前發力。而拉下旋球時,必須要有很好的摩擦效果,才能保證球過網上台,所以不容易體會擊打和向前發力的感覺。在擊球時間上,先練定點的上旋高點期拉球,待體會到拉球能發上力了,在練習各種時間的調整拉球。為了保證聯繫的密度,先練慣用多球拉,在過渡到多球單練和單球拉。附帶說上一句,拉削球更能體會拉球時往前走的距離感。反過來說,削拉球的感覺是檢驗拉球質量最好的「試金石」。業餘選手如何練習連續拉弧圈一般打球都喜歡找比自己水平相對高些的選手打,但有些時候無法做到。我在練習單項技術的時候喜歡與水平相對稍差的選手練習,第一因為對方和我練習不會反感,第二我可以練習多種技術(許多技術練習最好找比自己水平低的選手進行,例如:發球搶攻)現在聊聊連續弧圈球的練習練習對手相對要了解一些弧圈球的特點,要求能將你拉的球準確回到你要求的落點,練習由簡單到複雜;這樣在你練習拉弧圈球的同時,對方也練習了接弧圈球;1、正手斜線(線路長,容易上台)2、正手側身斜線(線路長,容易上台)3、正手直線4、正手側身直線5、正手斜線接直線(兩點訓練)6、正手側身斜線接直線(兩點訓練)練習要點:拉球要求上台率高,落點偏差小,力量均勻,旋轉穩定,這樣練習對手也容易掌握回球落點和速度。切忌急於求成,對自己要求過高,失誤過多,如果讓訓練對手頻頻撿球,失去練習興趣則前功盡棄。教你一招之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本次全運會乒乓球比賽,有一個現象非常明顯:由擊球力量造成的球速狀態成為制勝的重要因素。而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正手進攻的殺傷力,往往會成為衡量頂尖高手實力水平的決定性因素。本次比賽的統計結果表明,王勵勤正手連續拉球平均1.4板可以決出勝負,而孔令輝要用1.6板才行。主動拉板數增加之後,自己失誤和對手反攻的概率也隨之增加,使主動性的威脅下降了。由此可見,進一步提高進攻技術的質量,將是今後一段時期內各級運動隊訓練最為關鍵的環節。有鑒於此,本文就影響正手拉球質量的幾點技術上的注意事項略加說明,供訓練中參考。1、拉手適當放開。打小球時,由於球速較快,一般不提倡較大的拉手,認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開即可。而今天,只做到這樣是不夠的,要把肩關節適當打開,以增加拉球的動作幅度。同時,手儘可能抬高,為向前發力創造條件,使球產生較大的向前衝力。2、摩擦球不宜過薄。旋轉能夠提高拉球的準確性,但會影響球向前的平動速度。在同一板擊球中,旋轉和速度是一個矛盾統一體。為防止摩擦過薄,擊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為主,板形豎直,前傾不要過大,同時避免接觸球的側面太多。這樣會使摩擦厚一些。3、腰部收緊。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動作傳遞的樞紐。合理的腰部動作會使動作協調,發力集中。在拉球的全過程中,腰部要繃住,在垂直軸上的轉動不宜過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為更好發揮腰部的功能,在拉球過程中要收腹、含胸。4、肘部做外側半圓形運動。抬肘和夾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錯誤。拉球時,肘部隨同手臂一起做外側的小弧形運動,有利於擊球中的發力,使力量更集中。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穩運動的前提下儘可能抬起來,千萬不要蹲下去,造成坐著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動力。教你一招之說說正手拉球的擊球部位正確的擊球部位,是保證拉球質量的重要因素。最近,在給一些業餘愛好者和少年兒童運動員進行輔導時發現,由於對擊球部位的理解和掌握不夠準確,影響到拉球力量發揮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還帶有很強的普遍性。對於業餘運動員來說,拉弧圈球容易產生的第一個誤解是,認為摩擦球越薄越好。大家都知道,摩擦力量由正壓力和摩擦係數兩個因素構成的。如果在拉球時過分強調摩擦效果,易對撞擊力重視不夠的話,勢必要影響球的前進速度,同時,也很難發揮出摩擦效果,拉出又沖又轉的弧圈球。有鑒於此,在練習拉球的最初階段,要控制板形不要過於前傾,球板與球接觸的最初瞬間,球板與地面保持約90度的半橫狀即可。這樣,可多接觸球的後部一些,保證球板對球有足夠的正壓力,為發揮拉球過程中的摩擦效果創造條件。拉球的擊球點過多地在球的側面是另一個容易犯的錯誤。有些初學者和業餘愛好者,看到一些優秀運動員經常拉出很拐的側旋弧圈,進而進行模仿。久而久之,不管拉什麼樣的球都是側旋,已很難再提高拉球的質量了。還有些人是因為動作本身有毛病,影響擊球的準確部位。正確的擊球部位應是球的後中部,向中上部摩擦。要做到這樣,首先要端正對拉球的認識,先掌握好拉前沖和加轉兩個基本的弧圈球後,再學習拉側旋及其它種類的球。否則,將會影響拉球的進步潛力。其次要注意拉球的動作要領。在進行重心交換時,不要使髖關節在垂直軸上左右轉動。拉球畢竟不是扔鐵餅,這樣會分散  向前的力量,同時,也難以做到接觸球的後中部。準備拉球時,重心平動,能夠移到右腳即可(以右手為例)。手臂運動的軌跡也是影響擊球部位的重要環節。拉球時,肘關節不要過分後拉,使手臂前後運動;要適當打開前臂與上臂之間在肘關節處的夾角,在身體的整體作用下,收前臂;擊球瞬間手腕有一快速內收動作,使球板對球產生較好的摩擦效果。最後一點是,拉球過程中,重心不要下蹲。這樣會因為擊球點過低,怕影響拉球的準確性,不敢接觸球的後中部,代之以拉球的側部作為權宜之計。從而影響拉球力量。適當提高重心,不僅有利於調整擊球部位,也符合高重心拉球的當代乒乓球時尚。台內弧圈球技術一般認為弧圈球用於出撞球,擊球時期是來球下降期、高點期和上升期;而台內使用弧圈球比較難,因為在台內球而言,拉球的空間太小,距離不夠,不容易發力,所以台內弧圈球很少見。但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台內弧圈球技術必然會逐漸成熟使用:1 台內突擊球前三板中機會越來越少。雖然在大球時代,但乒乓球的速度還是越來越快,弧線也是越來越低的,除非出現機會球,否則前三板中突擊球機會不多。雖然突擊球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實際使用率太少;勉強使用,只會增加失誤率。2 台內弧圈球技術用於前三板的接發球搶攻和發球搶攻中,力求取得有威脅的主動,這是其主要的應用,利用台內弧圈球的穩、轉和變,來取得主動進攻機會。3 練習時台內弧圈球主要以弧線和旋轉為主,首先保證球過網和上台,然後考慮旋轉,落點,慢慢成熟了可考慮弧線和速度。4 台內弧圈球的反手動作主要靠手腕,手腕盡量內收,靠手腕的爆發外展來摩擦球。5 反手已見使用,正手還沒有很好的使用,正手使用台內弧圈球比反手難,正手動作類似台內挑,但和挑相反,主張以多摩擦為主,爆發力強,在極短時間和距離內獲得較大的加速度,少擊打;身體重心偏高,手臂直,球拍盡量貼近球台,手腕盡量內收,靠手腕外展和前臂內收的力量來摩擦球。不知道台內弧圈球技術以後能不能成為主流,大家講講。為高吊弧圈球平反隨著乒乓球技術的發展,現在拉弧圈球已經是風靡世界的主流打法了。在業餘選手中,弧圈球技術也越來越普及了。現在人們討論的弧圈球技術當中,說高吊弧圈的越來越少了。其實作為弧圈球的一種,我認為高吊弧圈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它豐富了弧圈球打法的內容,為其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其有更多的迴旋的餘地。現在,人們在談論起拉弧圈球的時候,總是講究如何才能把球拉的「沖」,拉的「暴」,拉的「卒不及防」!好象無論什麼球只要能「暴」,就絕對要一板「暴」死那才過癮,才有觀賞性。認為高吊弧圈已經太過時了。不可否認,隨著弧圈球技術的普及,特別是改了大球以後使乒乓球旋轉的速度大為下降,高吊弧圈的威力和使用率已經大不如從前,以至於在比賽當中的威脅也漸趨勢微。不過我個人認為,其實高吊弧圈還是有一定的利用價值的。「高吊弧圈」的關鍵不是在於「高」,而在於「轉」和「吊」。是作為乒乓球技術,它的發展方向總是朝著更快,更轉,更刁鑽,更富有節奏變化的方向進行的。高吊弧圈為什麼不能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在主要的得分手段是更「沖」,更「暴」的前提下,作為一項有益的補充,不斷充實更新其內容。其實即使是在專業運動員當中,高吊弧圈還是能被很多運動員採用的。比如,中國台北的庄志淵,就經常在球似出台不出台的時候,能用正手拉一板快節奏的,弧線較高,但非常轉的高吊弧圈球。這種球雖然不能直接得分,卻由於比較突然,又很轉,所以常能取的主動,為下一板創造機會。施拉格的反手高吊弧圈也很有特點。在47屆世乒賽上他依仗那「天下獨步」的反手弧圈,似拉似蹭,似拐似吊,球並不是很沖,卻能被他拉的非常的轉,落台以後下潛很快,令對手十分的不適應。我們的孔令輝,王力勤在和他比賽中,吃這種球的虧就不少。所以說,不要輕易的對一種技術判死刑。關鍵在於,這種技術運用時的合理性的和熟練程度。在大多數業餘選手中,還不能象專業運動員那樣,對質量不太高的高吊弧圈肆意反擊。因為那需要熟練的掌握對於正手的高吊弧圈的近台反拉技術,和對於反手高吊弧圈的反剃或加力推彈等難度較大的技術。業餘選手中對這些技術運用熟練的確實不多。所以我認為高吊弧圈在很多時候還是能發揮它的一些獨特作用的。現依照個人經驗做如下的總結:1、對非常之下旋的加轉底線搓球可以先拉一板高吊作為過度。由於是借轉打法,所以,即使是拉高吊球也可以被拉的非常的上旋。記得前一段時間裡,有人發帖子討論對於加轉下旋應如何處理,我發現很多人都更傾向於暴拉暴打。這當然是一種很好應對策略。因為加轉下旋球比較長,球速也比較發飄,所以有時間引拍去全力拉沖的。但是這是要以實力作為基礎的。從理論講,只要步法到位,又有足夠的爆發力,那麼無論多麼下旋的球都可以發力去拉沖的。但是由於動作過大,還原則比較困難,一旦被對方防守到空擋的時候則會變的很被動。另外,由於弧線過於低平,會使失誤的概率加大。所以,在這些時候不妨可以用高吊弧圈作為過度,把球拉先起來,充分還原,然後以第二板作為殺板。當年的鄧亞平正手很多就是這麼處理的。但「高吊」的一定要有質量,就是說:球要求要轉,第二弧線下潛快,並且要近網,使對方難以舒服的借力迎擊,只能被動的去擋。2、在對削球選手時,高吊弧圈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現在的打削球的人少了,輕易遇不到,但是一旦遇到了,就很棘手。由於削球手防守的功底都比較雄厚,所以水平高的,一兩板是別想打死的。但這個時候往往是進攻的一方容易犯急噪的毛病。很多球也不判斷旋轉就發力去打,所以失誤頻頻。但這個時候如果改變打法能拉一些高吊弧圈出來,有時反而會令對手難受。由於對方退台較遠,所以對比較「吊」的弧圈,常常是借不到力,總有一種夠著削的感覺,所以會削出一些高球來,這時候再發力沖,一般就可以得分了。這種打法在對長膠時尤其見效。3、當被對方大角度調動,步伐難以到位的時候,可以用高吊弧圈變被動為主動。有時候,自己過早的側身被對方識破,對方主動變正手, 或者自己高質量的全力拉沖,被對方同樣的高質量的防守回來的情況下,我們一般是很難調整步伐的,這個時候雖然步伐沒有到位,但可以利用身體轉動或手腕的靈活,拉一些高吊出來。這種伴有「時間差」的節奏變化的弧圈常常令對手在自以為得手的時候卒不及防,出乎對方的意料而直接得分。我們看到馬林在比賽中就經常有這種好戲上演,他有時候可以在一般人認為已經要失誤的時候,超乎常規的拉一板不規則的球而得分。4、在接發球中,如果實在看不清對方的旋轉變換,乒乓球順旋轉擊球法——是指擺速與來球觸拍部位線速度的方向一致的擊球方法。簡言之,就是順著來球旋轉的方向進行第二次加轉。在比賽中我們常常有意無意間打很多順旋轉加轉球,使對方防不勝防,可獲得同工異效、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歸納了幾種常用的乒乓球順旋轉擊球法,在此與同行共磋。1、拉順旋轉加轉法(以下均以右手為例)當對方發左側下旋球時,用正手拉球可使回球向對方的右側拐,使對手猝不及防。同樣對方如果發右側下旋,用反手反拉(直拍可直拍反拉)可使回球向對方的左側拐。對方的側下旋越厲害,你順向拉球力量越大,球向外拐的就越厲害。在比賽中偶爾用之,對方不適,可造成擊球撲空。這種側拐上旋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了對方的旋轉力量和自己再進行順向的第二次加力,使球的旋轉強度、力量、速度成倍的增加,回球質量更高,威脅性更大。2、撩(擰)順旋轉加轉法 當對方發台內左側下旋球時,可採用撩(擰)球的方法順旋轉加轉,可使回球成外拐側上旋球。由於擰的動作小並與搓球動作無大的差異,對方如不經意,誤認為是下旋,很容易拉球出界。擰球與撩球動作很接近,只是撩球動作略大一些,它們的動作方法與反手搓球相似,觸球的後中下部,向右側中部摩擦,觸球瞬間手腕內旋向右側外劃小弧。3、撇順旋轉加轉法 當對方發右側下旋時,不是通常的用拉和搓的方法回球,而是用撇球的動作順旋轉加轉,回球過去成左側上旋並外拐。撇球動作與正手搓左側旋比較相似,擊球的後中下部,向左側中部摩擦,擊球時,手腕外旋,順球的旋轉方向左側上用力。4、搓(削)順旋轉加轉法 如果對方髮帶有上旋的順旋,就用反手搓側旋球的方法順旋轉加力向右側下摩擦;如果對方髮帶有上旋的逆旋,則用正手搓側旋球的方法順旋轉加力向左側下摩擦。如果對方發左右側的上旋長球,用削球方法順旋轉加轉。由於對方發的上旋球向前的衝力比較大,用搓的方法容易回球過高或出界,因此搓上旋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拍形應該先垂直再後仰,呈瓢狀運行,很像推下旋球動作(2)球拍盡量後引,緩解上旋的前衝力,如果及時地退後一步更好。(3) 加速用力向前下摩擦。5、推(擠)順旋轉加轉法 如果對方發左側旋,用正手推側旋的方法順旋轉加轉。接球時,拍面垂直,引拍至球的右側,擊球的後中部向左側前摩擦用力。如果對方發右側旋,則用反手推側旋的方法由左向右順旋轉摩擦加轉。 如果對方發追身的急上旋球,可以用推下旋球的方法順旋轉加轉。如果對方發右側上旋到你的反手位,用推擠球的方法順旋轉加轉可使回球帶左側下旋。推擠球時,球拍後引上提略後仰,在球的上升初期擊球的後中部,向左側前下摩擦。在比賽中運用順旋轉擊球法,首先應該注意對來球旋轉性能的判斷,正確的判斷是順旋轉擊球的先決條件;然後要注意擊球時遠離旋轉軸心的位置,使揮拍方向與球旋方向一致,擊球摩擦速度不能低於來球旋轉速度;其次要注意順旋轉接球與其他接球相結合,不斷變化,避免或減少對方借力。在實踐中根據對方的情況,不失時機地合理運用順旋轉擊球法,可助你一臂之力;反之,則可能弄巧成拙一般認為弧圈球用於出撞球,擊球時期是來球下降期、高點期和上升期;而台內使用弧圈球比較難,因為在台內球而言,拉球的空間太小,距離不夠,不容易發力,所以台內弧圈球很少見。但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台內弧圈球技術必然會逐漸成熟使用:1 台內突擊球前三板中機會越來越少。雖然在大球時代,但乒乓球的速度還是越來越快,弧線也是越來越低的,除非出現機會球,否則前三板中突擊球機會不多。雖然突擊球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實際使用率太少;勉強使用,只會增加失誤率。2 台內弧圈球技術用於前三板的接發球搶攻和發球搶攻中,力求取得有威脅的主動,這是其主要的應用,利用台內弧圈球的穩、轉和變,來取得主動進攻機會。3 練習時台內弧圈球主要以弧線和旋轉為主,首先保證球過網和上台,然後考慮旋轉,落點,慢慢成熟了可考慮弧線和速度。4 台內弧圈球的反手動作主要靠手腕,手腕盡量內收,靠手腕的爆發外展來摩擦球。5 反手已見使用,正手還沒有很好的使用,正手使用台內弧圈球比反手難,正手動作類似台內挑,但和挑相反,主張以多摩擦為主,爆發力強,在極短時間和距離內獲得較大的加速度,少擊打;身體重心偏高,手臂直,球拍盡量貼近球台,手腕盡量內收,靠手腕外展和前臂內收的力量來摩擦球。評論 轉發閱讀全文乒乓球常見的11項新技術要領2007-05-28 14:14[轉貼]乒乓球常見的11項新技術要領擰:正手搓右側旋技術。通常為直拍採用。介於搓和挑之間。動作技術:球拍適當躺平,保持豎直狀,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中部摩擦,手腕先旋內,再旋外,整個運動軌跡,近似於左方的半圓弧。球落台後,會向右拐彎。使對方(右手)來不及側身。劈:接短球時,發力搓對方底線長球。具有擊球點高、力量大、球運行速度快的特點,常給對方非常頂的感覺,使其難以拉開手發力進攻。手上的動作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接觸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給球適當的撞擊力,以使球產生足夠的手動速度。在擊球過程中,版面稍豎起。以前臂為主,直接向前下方發力。體會手握菜刀導向左右兩側砍東西時的用力感覺。切:橫板反手側旋擋球。常用於對付弧圈球,近似於直板的反手推擠,屬於輔助性的防守技術。具有較強的節奏變化和旋球變化的特點。可為防攻轉換創造條件。 動作方法是:身體盡量離球台近一些,手臂靠近身體,這樣手上的感覺比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側面豎直,在來球的上昇期或高點期,擊球的左側後中上部(以右手為例),向左側前下部摩擦,手臂運動軌跡近似於向下側斜的左側半弧型,擊出去的球帶有左側下旋。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此項技術在擊球時,作用力不通過球心,球向前的運動軌跡較慢,一旦對手適應這種節奏變化,就會有足夠的時間騰出手來,給予進攻性很強的還擊,造成自己的被動。所以在比賽中,這項技術不宜作為主要的進攻手段用得過於頻繁,從而造成比賽戰機的貽誤。獨家使用者孔令輝。挑:一種進攻台內短球的方法。按種類劃分,屬攻球技術。具有動作小,出手突然,主動意識強的特點。 動作要領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中後側部,向前上或前上側方(根據挑球的線路而定)發力。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適當靠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這可增加手對球感覺的準確性.手腕的放鬆尤為重要。在練習時,要處理好摩擦和擊搭計程車關係。初學時,為了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可適當多一點摩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時,就可以增加擊搭計程車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質量更高。這也是目前在事實踐中,人們常把此項技術稱為「挑打」的原因。晃接: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側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側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內短球,至對方反手底線長球的技術。特點是隱蔽性強,擊球線路外撇,產生大角度回球,使對方不易發力上手搶攻。 擺:台內快搓短球。由於力量較小,有些像平時人們輕輕擺放東西的感覺而得名。常有欲接發球中。具有擊球時間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台的特點,使對手難於上手拉攻,較好地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方法是:在來球的上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動作,在自己發力的基礎上,適當借對方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可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擺出高質量的短球。注意:擺的動作一定要向下發力。即使來球下旋,也要調整拍型,向前下運動。這樣擺過去的球,才會短而低。 撕:是橫板用反手近台快拉對方挑過來的上旋球技術。特點是擊球時間早,動作快,突然性強,準確性較高。與普通快拉和快帶區別在於撕更強調較早的擊球時間和自己的主動發力。點:正手近台攻下旋球,是直板正膠運動員經常使用的技術。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擊,但是比突擊的力量小一些,準確性更容易把握。擊球特點是:出手比較快,動作小,突然性強,如能配合較好的落點,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直板正膠運動員上手爭取主動的非常有效的技術。 動作方法是:站位靠近球台,向後引拍拉手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以製造能夠保證球上台的弧線。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普遍適應直板正膠拉上旋,因此,增加「點打」的使用率勢在必行。直板在打基礎的初級階段,在對付第一板下旋球時,可以練習「點打」為主,逐步過渡到與「點拉」相結合,以形成較熟練的動力定型,為今後能夠與其它打法進行高水平的對抗打下基礎。 該技術的特點:和快擺結合能破對方發搶,降低對方第一板上手質量。敲:這是橫板反手和直拍橫打反面的技術。它是對付對方過來的弧線略高的弧圈球。類似生膠反手彈擊,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且下沉。動作要領:站位中近台,上身正對檯面,向後引拍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上昇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撞擊為主,盡量不要摩擦,整個過程手腕和前臂一定充分緊張。身體向前傾,輔助發力。該動作最標準的橫板使用者是馬文革,他在數月前的克羅埃西亞公開賽上才熟練的掌握了並頻繁的運用該技術。直拍橫打反面的常使用該技術的是劉國梁。該技術的特點:1節奏變化大。2和拉沖結合旋轉變化差異大。3。回球下沉,對方拉接易下網。拍:這是橫板和直拍正手攻打弧線略高的弧圈的技術。類似正膠快殺弧圈球,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屬於搏殺類技術。動作特點:整個動作發力突然且距離短快狠,手腕固定,以撞擊為主,集中發力攻打來球的上昇期,有類似快打感覺。在比賽中能較為熟練的掌握並頻繁的運用該技術的橫板使用者是蓋亭和莊志淵,直拍的使用者是金澤珠。該技術的特點:1節奏變化大。2和拉沖結合旋轉變化差異大。抹:類似滑板和帶的綜合技術。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是,橫板在回接反手位短球時,在球的上昇期或高點期,接觸來球的正面並向右上方摩擦,回到對方正手。要求動作突然且弧線低。該技術的特點:1帶晃。2節奏變化,突然減力,造成對方原本已經迅速向後防禦,突然回球變短且飄,夠著拉後更加被動。評論 轉發閱讀全文乒乓球運動的十大優勢2007-05-28 08:22乒乓球是最好的健身運動項目,它有十大優勢。首先,它是一種全身運動。運動不能只是一部分肌肉的運動,最好是要盡量多的肌肉鍛煉,因為人運動的目的就是要健身,一些肌肉長期不參加運動就會出問題。有一段時間,我的右胳膊不能上舉,有時候突然動作(比如被燙突然縮手),就會引起鑽心地疼痛。見了醫生,說是肌肉粘連了,又是封閉,又是膏藥,針灸、火罐全上了,最後還按醫生的要求,每天咬著牙做臂迴環,才把粘連的肌肉逐漸扯開,鬧了幾個月才告恢復。這個經歷告訴我,應該讓更多的肌肉參加運動,不能讓它閑置不用,用則進,不用則廢的規律在這裡得到了印證。現在的很多運動,往往只是一個或者幾個肢體的鍛煉。比如現在流行的慢跑,散步等,主要鍛煉的就是腿部,參與的肌肉實在有限。而乒乓球卻不同,乒乓球表面上看是手的運動,但對步伐的要求是很高的,講速度、講爆發力、打球的過程,也是不斷奔跑的過程,腿的運動是不必說的了,還要求腰的力量,並且這些肢體運動的方向,形式、力量又各有不同,有的要求外展,有的要求內收,有的必須伸直,有的最好彎曲,有的輕輕一點,精在控制,有的全力突擊,勝在力量。因此,乒乓球運動可以較大範圍的調用人身上幾乎所有的肢體肌肉,是一種全身的運動。二是場地要求簡單隨處可以找到,容易,方便。乒乓球運動場地不需要高檔的地方。不要門面,不強調樓層,一間屋子,一副球台即可,很簡單,投入可以說是最小的,乒乓球台在幾乎每個單位,每所學校都有,甚至很多人自己家客廳就備有這樣的東西,檯子可以收攏的,平時不佔地,興緻來了,支上檯子,乒乓一陣,不亦樂乎。場地簡單,社會普及就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讓人們方便、迅捷地找到這些場地。現在人們健身的觀念已經日漸深入人心,只要略加提倡,參加的人自然就多了,形成鍛煉健身的風氣,冷落麻將、杜絕抹牌賭博是不是也是精神文明的一大進步,國家體委把普及乒乓球作為建設和諧社區的舉措確實深得人心。三是不受天氣影響,持之以恆有保障。運動貴在堅持,有些運動往往是很受天氣的影響難以持之以恆:風大了,室外羽毛球不能打;下雨了,人多不能出門了;地沒有干,足球、籃球搞不成;還有網球、排球都受天氣的影響。因為乒乓球是室內運動,颳風下雨全沒有關係,高溫低溫也不受什麼影響,是一種全天候的運動項目。科學告訴我們,只有持之以恆的運動才能最大限度的有益健康。四是乒乓球的競技性挑戰充滿樂趣。具有一定競技性的運動才能激發人們運動的興趣。一些運動項目,不參加比賽,想自己堅持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就很難,一個人每天練跳高不會持久,跑步就枯燥的很。而乒乓球運動,對面站著不同的對手,你必須不斷調動身體潛能,在競爭中取得先機,戰勝對手。特別是實力相當的對壘,更是全神貫注,你來我往,不相上下,物我兩忘,其樂融融。五是運動量適應人群最為廣泛。一項運動總是要求有一定的運動量的,有的需要力量,有的需要耐力,有的身高很重要,有的爆發力不能小。籃球、排球基本是巨人運動,足球只能在30歲以前踢,網球體力要求不低。乒乓球運動彈性很大,有力可以使出全身力量,不需吝惜自己的體力。進攻恨不能泰山壓頂,拉弧圈一會兒就大汗淋漓;力量小的可以採取防守策略,四兩撥千斤,把千鈞之力化為繞指柔。更有高手利用落點變化,將對手調的滿場飛奔,找不到發力機會。一般情況下,乒乓球是最好的有氧運動,長期鍛煉,對人的心肺功能具有極大的好處。在乒乓室里汗流浹背,是最好的皮膚清潔排毒過程,中老年人少了皮膚搔癢,女士們免費美容。六是乒乓球技巧無邊,魅力無窮。乒乓球只有2.7克重,但要控制好確實是需要技巧的,同樣是為了把乒乓球擊打過網,就有各種各樣諸如抽、拉、沖、掛、撕、帶、劃、撇、劈、擰、挑、彈、砸、扣等多種技能、技巧。落點、速度、力量、旋轉四要素使得乒乓球具有無窮的變化,配之以站位、重心、臂彎、手腕、手指的用力方向和擊球時機,把乒乓球推到球類運動技巧之王的地位。雖然說乒乓球容易入門,中國人幾乎都會來幾下,但要把水平提高到非常高卻非常困難。技巧性高,永遠就有琢磨不完的技術,為愛好者提供了無限的探討,研究,努力的空間。因此,一般人只要愛上了乒乓球,就沒有幾個人不被它的魅力所俘獲,乒乓球一點都不缺少痴迷者。七是乒乓球的協調性要求對人鍛煉很大。經常看見一些老人走路和小孩子學走路一樣一歪一倒,更多的人年齡大了就離不開一根拐杖,其實是平衡協調能力出了問題,經常鍛煉可以保持正常的平衡協調能力。乒乓球對人的反應、靈敏、平衡、協調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乒乓球運動,要求動作符合一定的規律,要全身配合協調才能打出漂亮的球,比如在攻球的過程中,每一板球都需要調動從腳掌、腿、腰、大臂、小臂、手腕乃至手指,次序著力,也有人的重心轉換、拍型控制、揮臂速度變化等。這些鍛煉能夠有效地提高人體機能的協調性,所以,經常打乒乓球的人一般都能做到反應靈敏、動作協調,充滿美感。八是乒乓球對眼睛頸椎的鍛煉最適合現代人的需要。我們正處在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各種資訊紛至沓來,不可迴避,報刊、書籍看不完,電視、手機信息、電腦面前,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這些長時間、定距離的用眼的結果,只能使得我們的眼睛疲憊不堪,頸椎腰椎病痛的人與日俱增。參加乒乓球運動,眼睛跟著銀色的乒乓球不斷調解距離,很好地緩解了眼睛肌肉的僵硬不適。在眼感覺疲勞時打上一盤乒乓球,眼睛比點了潤潔感覺清爽,還沒有副作用。頸椎、腰椎也隨著乒乓拍的揮舞,得到鍛煉,因此乒乓球運動對最為影響現代人生活質量的幾大病症都具有針對性的效果,並且立桿見影。九是乒乓球是腦力體力結合的運動。要想在乒乓球競爭中堅取得主動,不僅要基本技術好,打球還要不斷地觀察分析,觀察對方的站位,分析對手的球路,特長和漏洞。你看那高水平球員,發球前不僅兩眼緊緊盯著對手,還不斷變化著手上的動作,控制球的落點。把球打到對方最難受的地方,尋找創造殺機,都要在最短的時間裡作出應對。他們的腦海里就是一幅幅路線圖,常常聽見電視解說員說的「算計對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乒乓球是聰明人的運動一點都不假,我的體會,乒乓球可能是腦體結合最好的運動了。十是乒乓球是建立感情的紐帶。乒乓球是一種競技運動,總是有對手,但是,這些對手一樣全都是朋友,往往越是關係好,對壘越多的越是好朋友。特別是一般把乒乓球作為強身健體運動的人來說,競爭是次要的。交朋結友,延續友誼更重要。所以,在競爭中,一個擦邊球,不是相互爭辯的導火索,而是相互謙讓的紅絲帶。一個精彩的回擊,不是對手沮喪的理由,而是對手喝彩的鼓勵。在乒乓球的快樂中,通過比賽、交流球技,互相幫著撿一個球,傳遞著友誼。在乒乓球活動室,嗜球無壞人確實是真理,算計球,不算計人。總之,乒乓球運動方便,簡單,鍛煉全面,運動量合適,有趣,綜合鍛煉效果好,還應對了文明病症的侵擾,對肢體,心肺,反應,靈敏,協調及大腦起到很好的鍛煉作用,是一項最好的健身運動項目
推薦閱讀:

實用拉筋術
把舊衣服綁個麻花辮,剪一剪紮起來,秒變新地毯!省錢實用又好看
治療腳氣的實用方
街頭實用制敵摔法
實用風水操作一一 催婚

TAG:實用 | 技巧 | 實用技巧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