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殯葬文化

殯葬文化

作者 無花

職業殯葬我國最早的職業殯葬服務始於西周,是國家一級的官吏『冢大夫『和『墓大夫『。他們只為國家官吏提供殯葬服務,該行業也具有壟斷性,而且世代世襲。以後逐步商業化,據北魏時期楊之衒的《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市北有慈孝、奉終二里,里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喪車為事,有唱輓歌的等等。反映了當時殯葬服務社會化的情況。唐代輓歌郎職業的輓歌郎是專門為喪事提供唱輓歌服務的。唐代長安城裡已有了很多的凶肆。唐代傳奇小說《李娃傳》中的滎陽生,淪落到『凶肆『,即當時出售喪葬用品並承辦喪事的場所,當了一名唱輓歌手。他被『東肆『的人請去,與另一『凶肆『——『西肆『的輓歌手比歌,場面十份的熱鬧。殯葬儀式的娛樂化原始時代的殯葬儀式已有了娛樂的風俗。文獻記載,在春秋時期,南方祭神時有『作歌樂『並『鼓舞『的習俗,仍保留著遠古的遺俗。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士人故意在喪期作一些歌舞(及飲酒食肉)等怪誕舉動。是出於對禮法的鄙視。喪事的娛樂性是蒙元人喪葬儀式的特點。明朝初年(1368年),御史高元侃上書請求廢止這一習俗。我們在《紅樓夢》中賈府給秦可卿辦喪事的描述看,其中也具有相當的娛樂性質。說明民間喪事的娛樂性是難以禁絕的,它在生活內容單調而刻板的中國古代農村無形中成了娛樂的補充形式,並可沖淡殯葬的悲哀和恐怖氣氛。跳喪西南少數民族有跳喪的風俗。《宜都縣誌·卷六·風土誌·喪儀》記載:『葬期先一日晚,孝家備酒,請親友鄰伴夜。酒畢,勿論諸人,皆繞棺而跳,一人擊鼓,眾則隨口作歌,彼此相嘲,名為跳喪。隆喪非孝殯葬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風尚。當一個社會普遍走向奢靡虛浮,日趨感官主義、縱慾主義時,隆喪厚葬的攀比之風就會掀起,並有愈演愈烈之勢。隆喪厚葬,未必是孝心的體現。有人是為了沽名釣譽,有人是為了在生者之間在顯財鬥富。民間喪事的娛樂化和誇耀殯送之風由來已久,也必然要擴大喪事的規模,費用隨之上漲。歷來的儒家大師們都反對隆喪厚葬,視其為無聊之舉。黃腸題湊『黃腸題湊『是流行於漢代時期的一種特殊葬制,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還有皇帝特許寵臣。《漢書·霍光傳》說:『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黃?quot;是指墓葬中槨的材料和顏色,採用柏木的薑黃色心材;『題湊『是指墓葬中槨的形式和結構,將黃色柏木心材端頭都朝向內方。『黃腸題湊『必須用柏木心材構成,否則不能稱為『黃腸題湊『。黃心柏木是我國的特有樹種,其心材呈薑黃色,材質優良,抗腐性強、有香氣,適宜於墓葬,是上等名貴木材。使用『黃腸題湊『,一方面在於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護棺木,使之不受損壞。作為柏木的黃色木心作題湊的槨室的『黃腸題湊『葬制在西漢初開始出現,是漢代厚葬之風的產物,著名的有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和石景山區老山漢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複雜的『黃腸題?quot;江蘇高郵的西漢中晚期某代廣靈王或王后墓等。這些棺槨都采自深山窮谷中的名貴木材楠木、柏木和梓木,裝飾精緻,製造考究,耗資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黃腸題湊『,黃心柏木多達15880根!墓誌墓誌,又稱墓志銘。它是埋入墓中記載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標識物。墓誌作為標識墓主身份的一種附葬品,入葬時,同棺槨一起置於墓中,大多平放在墓室中墓門前,墓主頭前或甬道中。一般習見的墓誌多為方形石質或磚質,個別也有用鐵鑄或瓷土燒成的。在墓誌上鐫刻的文字。墓誌的志文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面一部分是記敘墓主生平事迹的散文叫做志文;後一部分是一段韻文所作的銘文,也稱作辭,內容多是對死者的溢美頌揚之詞。墓誌的作用和墓碑相似,是把墓主的姓氏、世系、職官、生平事迹、卒葬年月和後人對他的頌揚溢美之詞勒之於石上或磚上,埋於地下,以期永世銘志不忘。墓誌也是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文人士子多作撰寫;很多墓誌出於一代名流之手,在文學和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隋唐時期,墓誌極為盛行,墓誌的雕飾、書法和文體都達到了它的藝術高峰。墓闕藝術墓闕由識別的功用發展為身份的標誌以後,畫像就開始出現了,其的內容,大略可分三類:一是墓主生前生活。這些畫像主要表現死者的社會地位,生活經歷、享樂生活以及擁有的財富,如河南登封太室闕?quot;車騎出行『畫像。二是舞樂百戲。如河南登封少室闕上有蹴鞠畫像。三是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主要是關於帝王、聖賢、忠臣、孝子等,比如『荊軻刺秦王『,『周公輔成王『。關於神話傳說,墓闕上的絕大部分畫面其實都是一些與天上之物如日月、星辰、神人(西王母、伏羲、女媧、羽人等)以及神靈(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等)相關聯。1986年四川簡陽出土的一口東漢石棺上,在石刻的闕的兩旁,刻了『天門『兩個字,這些跡象表明了墓闕似乎還有祭祀用意天界的入口處。石刻的墓闕與神獸、神人在墓區組合成天界狀況,亡靈從墳墓內出來只一步之隔就可進入天界。在漢代墓闕中,常出現的主體是西王母。可以理解為亡故的人來到西王母身邊,成了仙。建造墓闕,其實反映出當時的祭祀制度。墓闕的其他方面也能反映出不少社會、藝術的側面,比如,墓闕的銘文多次提到『舉孝廉『,反映了漢代的職官制度;墓闕銘文的刻法風格形式各具,全面地反映了漢代書法藝術的時代風貌;墓闕的雕刻技法飽滿均衡,細緻綿密,使整個建築形成整體美等等。總之,墓闕就像一座濃縮祠堂內使墓闕就像墓區的簡介或序言,在進入墓區之前,給人一個華美,又因闕頂出檐較大,有如鳥展開的翅膀而具有一種升騰之感。所以說從觀者的心理來看,墓闕是陵墓雕塑掀起的第一個高潮。墓闕墓闕,是墓前神道兩側的建築物,它淵源於早期社會建築群入口處的兩側的一種木構建築物。闕的初期用途只是作為建築群大門口處的標誌,到後來人們逐漸賦予其更多的功能。這時的闕已起到了表現封建等級制度的作用。到了西漢,為了祭祀的需要,為了表示對神祗的敬重,以及表示死者的身份、地位,就出現了墓闕。東漢則是墓闕發展的頂峰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隋、唐、宋代,墓闕則僅限於帝王陵墓專有,到了元、明、清三代,墓闕就悄悄地退出歷史舞台了。1、葬禮的階級等級。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民族眾多,自古以來就有天葬、水葬、土葬、保存乾屍等多種葬法。在人口眾多的漢族地區,土葬最為普遍。雖然喪葬從古代的原始社會就有,但到了階級社會才形成制度,殯葬禮儀開始複雜化,並帶上鮮明的階級性。商周時期則出現了『貴賤有儀、上下有等『的葬制。天子、諸侯、大夫、士、奴隸主死了,對殮、殯、葬祭的時間、儀式、棺槨及殉葬品等,都有等級區別,奴隸主階級為利用宗教迷信維持其統治,厚葬之風和迷信活動盛行。他們可以把奴隸當做祭祀品、殉葬品,而奴隸死了則『舉而委之壑『。2、葬禮的封建迷信。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普遍利用宗教、神學思想和總法思想、倫理道德觀念等意識形態進行思想統治。這些思想反映在殯葬上,就是強調『慎絡追遠『、『入土為安『、『重殮後葬『,極力提倡『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棺槨必重,葬埋必厚,衣襟必多,文綉必繁,丘隴必巨『、『破家而葬、債子而償『,宣揚先人的墳地『風水『好,後人可以陞官、發財,還宣揚『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的迷信思想,愚弄人民。並以此為根據,制定了一套複雜、繁縟、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的殯葬禮儀,大力推行土葬、厚葬、禁止火葬,在法律上還制定律條,違者判罪。封建社會的喪制喪禮等級更加森嚴。在秦漢地主階級專權時代,對棺木的顏色、大小、厚薄,墓坑的長短、深淺、寬窄都有區別的規定。漢代規定皇帝和貴族死後要?quot;金縷玉衣『為殮服。不惜耗費勞動人民的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為統治者修陵墓,建祠堂、立碑亭、建造地下宮殿。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萬曆皇帝朱翎的陵墓,其隨葬品有金銀器皿、玉器、瓷器、絲織品等三千多件,建造這個地下宮殿所用的料,有山東的金剛磚、浙江的松木、雲南的大理石等,用工達四千多萬個,耗費白銀八千多萬兩。秦始皇墓耗費比這要大許多倍。各種墓碑、石人,石獸和其他附屬建築物,雄偉的祭祀活動,都顯示了豪華的排場和死者的權威。3、由於歷代統治者竭力推行土葬和封建迷信的喪制、喪禮,天長地久在我國形成了一種習慣勢力,成為我國人民的重要殯葬習俗,給勞動人民在經濟上造成巨大的負擔,在精神上帶上沉重枷鎖。直到現在,群眾中仍存在著『入土為安『,『重殮厚葬『的舊思想,人死後『做道場『,『選風水『,扎紙人紙馬、金銀山、轎車、電視、傢具,披麻戴孝,吹奏樂,揚幡送殯、擺供祭靈,宴請賓客等仍未根除。 1.設靈堂人氣絕身亡後,喪家便在自家設一靈堂以便祭奠。民間相信靈魂不死,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脫了肉體的束縛,因此,必須讓靈魂有一個安頓之處,久而久之,演變成現在的靈堂,作為一種臨時的對亡者祭奠的場所。    靈堂的布置講究肅穆莊重、文明整潔。  2.客祭在設靈堂之後到出殯大殮之前,逝者生前的族戚友好會前來弔喪,過去稱為『開弔『,現在則稱為『客祭『。為了方便接待,也可以在該期間內選定一兩日為客祭日期,告知親朋好友前來弔祭。按舊禮,親朋好友弔喪須行三跪九叩之禮。但現在的做法比較簡單,一般是親朋好友要先點上三支香,然後向遺像行三鞠躬禮,喪家則在一旁鞠躬行回禮。  3.做七『做七『,也叫『七七『,是民間舉辦喪事活動時普遍舉行的一種祭奠儀式。之所以普遍,是因為民間相信靈魂的存在,人死還會轉生。通常『做七『要舉行超度死者亡靈的佛事。從做『頭七『起,就要為死者設靈堂,並早晚供食如生時一般,直?quot;斷七除靈『為止。但是,現在民間在『做七『過程中,也有在『整七『的時候才供放祭品的。『做七『是從人死之日算起,七天為一期,最多為七期,七七四十九天,因此,死者家屬要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目的是修福。如果七期已滿,就要舉行『斷七『或叫『滿七『的祭奠活動,同時撤掉靈堂,取下黑紗。在『做七『的日子裡,喪家要注意的事項較多,但已不象舊時那樣繁文縟節,主要設祭台,祭品一般為單數以討吉利,要戴黑紗,不串鄰居家門等等。在我國民俗中,對已故的親人都有固定的祭祀之日。到了這一天,人們都會在家或到墓地祭祀親人,以表示自己的思念之情。  1.忌日祭是指為死者死亡這一天所舉行的祭祀活動。這一天,死者的親屬和朋友聚在一起,或在家裡或在墓地或到殯儀館,給死者供上祭品,燒香磕頭,訴說相思之情。現在忌日祭的形式已是多種多樣,除了上述比較傳統的做法外,也有學習西方的祭奠方式,強調個性化的。比如在這一天,死者的親朋好友到墓地向死者獻上鮮花,寄託哀思;或開一個追思會,看看死者的遺照、錄像和遺物等等,追憶過去在一起愉快的日子。這樣的祭奠方式,現在已普遍被人們接受,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2.春節祭除夕之夜,民間有舉家團聚,設堂供齋,點香燒燭,恭請祖宗或已故的親人回家過年的習俗。祭奠活動時,堂屋中掛上祖宗或已故親人的遺像,擺放碑位,將點燃的香插入香爐,表明祖宗或親人已回家了。為體現尊重,祭祖的牌位要坐北朝南。  3.上元節祭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按習俗這一天民間在家裡或祠堂供奉祭品,焚香磕頭,祈福保佑。因此?quot;上元節『是祭祀鬼魂的重要節日。  4。清明、冬至祭掃清明、冬至是民間祭奠亡者和骨灰落葬的重要時節。在這二個節氣里,人們偕老扶幼全家出動,有的踏青掃墓,拔草除塵、清潔墓地;也有的到殯儀館骨灰寄存室或其他陵園骨灰寄存室,看望已故親人,寄託哀思。  清明和冬至又是骨灰落葬最多的時節。民間有清明、冬至前後三天落葬、祭掃為宜的說法。因此,喪家要將骨灰落葬的(包括墓葬、壁葬、海葬、樹葬、塔葬和草坪葬等等),基本上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這也是公墓最忙的日子。現在人們的工作節奏在加快,有時連清明、冬至前後六天都抽不出空,所以,骨灰落葬的時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公墓則一年365天辦理骨灰落葬業務。祭祀儀式在中國流傳至今多有變遷,但敬祖靈、寄哀思之心是一致的,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招魂、送魂儀式死者的屍體安排就緒之後,就要舉行招魂儀式。據說,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這個魂魄就會像他的屍體一樣停留在異鄉,受著無窮無盡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煙的奉祀、食物的供養和經文的超度。這個孤魂就會成為一個最悲慘的餓鬼,永遠輪迴於異地,長久地漂泊,沒有投胎轉生的希望。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招魂儀式的舉行,必須選擇一個相當的日子。到了那天,喪家就在門前樹起招魂幡,或者掛上魂帛。有的地方親屬還要登上屋頂呼喊招魂,讓死者的靈魂回家來。據說,這是滿族等游牧民族的遺風,在草原上,如果看到哪座帳篷前立起了大幡,就知道哪家死了人,大家就都來弔唁,幫助料理喪事。後來這成了滿族人普遍的喪俗。在史料的記載中,招魂的儀式起源非常早。周代的一些文獻中就說,死者親屬要從前方升屋去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就呼名呼字,連呼三聲,以期望死者的魂魄返回於衣,然後從屋的後面下來,把衣服敷在死者的身上,這件衣服又叫做『腹衣服『。這件『衣服『被人所穿著,染上了人的肌膚香澤,有著『肉體『和『氣息『的雙重聯繫;魂魄也許會被它所吸引,依著熟悉的味道或形狀而歸附回來。據說過去的傣族,幾乎家家都準備著叫魂的『魂籮『,招魂的時候,就把死者生前的衣服裝在竹籮里,放上白米和白線,表示要把靈魂提回來。到了近代,人們主要用大幡來作為招魂的工具。幡旗迎風飄飄,取其纏綿的意思,魂魄就能夠循著這飄揚的幡蓋歸來。大幡通常有三四丈高,它們的顏色和形狀各不相同。像滿族旗人的幡的顏色,是根據喪家和亡人所在的『旗『別來決定的,它的形式就像演傳統戲時所舉的大旗一樣,中間掛著緞子繡的軟片,綉著一條大龍。外邊因為飾著綵球下垂,所以俗稱叫『嘟嚕幡『。有的幡的上面有荷葉寶蓋,中間是紅寸蟒的大寬飄帶下垂,中間鑲著絨腰,幡有一丈長。另外有從寶蓋掛下的兩個窄條,由幡桿高高地挑起,幡桿插在紅漆架子的中央。另外,還有一種形式,幡的本身不是綉片,而是亡人的牌位,稱為『官銜幡『。據說,招魂後死者的靈魂就依附於這塊靈牌之上。幡的下座兩邊有穿杠的繩套。以便於出喪的時候由杠夫抬著,走在最前面導行。大幡一般立在二門的外面。死的如果是男人,立在門的左邊;如果是女人,就立在門的右邊。有的招魂儀式,是非常有職業特徵的,比如漁民的招魂。他們有一套特殊的祭奠習俗。漁民不幸葬身大海之後,因為往往無法找尋回屍體,他的家屬就用稻草人代屍,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在家裡擺設起『靈堂『。同時,在村外的海邊,要請道士為死者招魂。招魂要在夜間的潮水初漲時進行,死者的親人到海邊去叫喊,把失落在海里的『陰魂『喊回來,招進稻草人中,再進行安葬。這種招魂儀式,叫做『潮魂『。親屬要先在海邊搭起一個小小的『蘸台『,然後到了傍晚,就在帳篷里點起香燭,中間放著稻草人,身上貼著死者的生辰八字。等到晚上漲潮的時候,道士坐在『蘸台『上,敲響鐘磬鐃鈸,嘴裡念著咒語。這時候,『蘸台『前後就燃起一堆堆的篝火,有人手拿一桿帶根的毛竹,頂梢上掛著籮筐,裡面裝一隻雄雞,面對大海,隨著道士的咒語,不停地搖晃著毛竹。也有的由死者家屬,披麻戴孝,提著有字的燈籠,高聲呼叫死者的名字:『某某來呀!某某來呀!『聲音非常凄涼。然後,由一個孩子或者親屬答應道:『來嘍!來嘍!『一呼一應,直到潮水漲平,才由道士引魂回家。到了第二天,親屬才把稻草人放進棺材,送到山上去安葬。人死亡後,靈魂當然就要離開肉體。但是茫茫的陰間,從哪裡走呢?於是下一個程序就是由活著的人來給他『指路『。『指路『就是為鬼魂指引升天的道路。在北方一些宗教的亡靈世界裡,亡靈的『回歸『需要巫師的幫助和引導。首先,先上一條道,繼續向前走去,就分出許多岔道,這是按照死者的不同性別設的小道。亡魂走上自己氏族的道,要渡過一條河,那裡有許多白骨。在這種作法下,據說可以安全渡河。招魂和送魂儀式,表現了人們兩種相互矛盾的民俗心態。一方面希望死者靈魂活轉回來,另一方面則要告訴死者的靈魂迅速離開。做『七』儀式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據說是希望死者還能復生。三天還不能復活,希望就徹底破滅了。實際上停柩的時間長,是由於當時喪禮繁縟複雜,尤其是天子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隨葬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另外,父母死後應該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暫時殯起來,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時再進行合葬。這樣靈柩停放的時間就很難說了。近代以後,靈柩一般都在『終七『以後入葬。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升天,靈魂一般並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後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托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家也認為超度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廣州一帶,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一帶,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杭州地區女婿來操辦『五七『而在臨安和寧波等地方,則由女婿做『六七『。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鄉台『。傳說,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就會在陰間里登上『望鄉台『眺望陽間的家室,會見親友。杭州人習慣在台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傘。而蘇州一帶的地方,在這一天的五更時分,子女們打開大門向西連續大喊三聲?quot;某某回來吧!『然後向靈前痛哭,同時端上事先準備好的酒菜,設奠祭祀,叫做『五更夜飯『,這個儀式就是『喊五更『。天亮之後,喪家就請店事先用花紙紮一座住宅,門窗、廳堂、庭欄、井灶等十分齊全,給人觀賞之後,用火燒盡,據說這樣可以使死者在陰間有房可住,這叫做『化庫『。現在則把紙糊的家電焚化給死人,好讓死者在陰間也過上『現代化『的生活。到了四十九天,便要做『斷七『。斷七過後就出了孝期,喪家都很看重。親朋好友參加『斷七『禮儀活動。『斷七『這一天,請道士和尚來做道場,美其名曰『保太平『。因為這一次則是為活人祈禱。念經拜懺之後子女們便脫下喪服,換上常服。在中國南方一些民族中,『做七『期間還有一種『娛屍『的習俗。土家族在留置靈柩期間,每十二天舉行一次隆重的守靈儀式,本村和外村的青年男女聚集在喪家的房屋後,吹拉彈唱,跳喪舞,藉以談情說愛,選擇對象。跳喪舞,又叫做『散憂禍『、『打喪鼓『,它是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兩千多年多年以前發明的一種民族舞蹈,後來土家族的子女們就一代一代地把跳喪舞傳承了下來,流傳至今。人死以後,尤其是長輩百年歸天以後的第一個晚上,喪家就開始了這種跳喪舞的活動。被請的歌師傅一人擊鼓領唱,還有兩人幫和,邊歌邊舞,圍著棺材一跳就是幾個通宵。跳喪舞是要給死者家屬減輕悲痛,解除憂悶,以達到哀而不悲,傷而不痛的目的。帶孝;卸孝在回靈之前,孝子孝婦所穿孝衣是麻衣,回靈之後,全家脫下麻衣,孝子改在右臂掛麻布手圈或烏布手圈,孝婦改在頭上插白花,稱為帶孝。帶孝期間,男女均穿素色衣服,不能穿紅帶綠,不宜嫁娶,逢有喜慶也不能辦,要等到卸孝之後才補辦。卸孝是在升龕點主喪事完結時,卸下身上一切帶孝的標誌。縫孝服拜師傅的風俗揭西縣河婆、五雲、上砂、下砂等鄉鎮農村,解放前有喪家請縫衣師傅做孝服,孝子們要拜師傅的習俗。凡有人逝世,請縫衣師傅去喪家縫製孝服。為了表達孝子們的孝心,在族長的帶領下,孝子們用托盤端著三杯茶,來到縫孝服處,哭著在縫衣師博面前拜師傅。這時的縫衣師傅不能空手站著受拜,更不能空著手去領茶喝,縫衣師傅必須手中拿著一副剪刀、尺(因為剪刀是代表縫衣先師),走到跪著的孝子前,從孝子托盤端起一杯茶,不能喝,口中念道:「頭杯敬天。」念後,把茶稍向上潑掉,茶杯放回原處。接著端起第二杯,又念:「二杯敬地。」念後,把茶潑向地下。接續端起第三杯茶,又念:「三杯敬亡人。」念後,不潑茶,把茶原封不動地放回原處。然後,雙手去扶起孝子,邊扶邊念著:「一時之喪,萬年吉慶。」這就是解放前,簡單的、常用的拜師傅的習俗(解放後沒有了)。還有一種拜師傅,連以前也很少用的儀式,以前,個別大富戶,子孫又多的,首要人員逝世,縫衣師傅去喪家縫製孝服時,孝子來拜師傅是用三牲物儀,那麼,縫衣師傅就用剪刀尺等好幾種工具,擺著縫衣先師的名給他們拜。拜後,仍要念上面的兩句,扶孝子起身。送紙儀送紙儀即送楮儀。潮俗凡親朋舊故逝世,在接到訃告後,即送去輓聯、軸幅、紙鏹等祭悼物品者,均稱為紙儀。近代以來,多改送銀兩、紙幣,幫助喪家辦理喪事。錢額多少不拘,惟應單數,不能雙數。喪家對紙儀均全收後回禮,回禮物品也均單數,有布疋、面巾、糖果等,隆重者或對遠方來者,須宴請,俗稱食炊飯。看風水堪輿術的俗稱。是營建堂屋、廟宇、墳場以及修橋造路的一種舊俗。營造之前,須請地輿師(俗稱地理先生)察看地形位置的來龍去脈,用「羅庚」(指南針羅盤)校測方向,然後擇日點穴,規劃格局,卜吉擇日動士。潮汕地區此俗甚為頑固,民間有許多關於虱母仙何野雲建寨場的傳說,也有許多因為迷信風水引起的紛爭案例。報喪客家地區,報喪人不論晴雨須帶傘,到親友家將傘倒放堂前,告明來意。親戚給報喪人封包一個、雞蛋一雙致謝。在黃岡,報喪人不能進入親朋家裡,只能在門口呼叫後告知,親朋舀一碗冷水給報喪人喝,一般喝一口,然後在門口倒掉。此時,親友前來送楮儀,要回送一對紅絲線,或加一條毛巾。入殮入棺前,由上一輩族親陪同長子,邊行邊哭泣往水濱,投錢於水中,順流以瓶裝水,叫「買水」。盛回之水作為最後一次供奉父母,以報養育之恩。入殮時,棺內要填滿紙、手巾、扇等日常用品。此時,家屬要圍繞棺柩俯伏爬行一周,叫「爬棺」,以示告別。然後擇時下釘,每下一釘,都要說一句吉利話。除孝子孝婦外,其他人與入殮時辰相衝克的,不可看死者入殮。一般人家,在死者入殮後即擇時出殯,富戶人家在出殯前設靈堂,叫「企廳」,供親友前來吊拜。孝子輪流侍守棺側,每當有親友前來吊拜,孝子要跪迎跪送陪拜,靈後女眷要放聲哭泣。「企廳」有的一年,有的長達三年,每七日要叫漆工來漆棺,以防流出屍汁。升龕點主舊俗父母未亡時,多已先製備神主脾(俗稱家神牌)置宗詞龕中,罩著紅布,上寫「長生祿位」。若父母一方已亡則揭去紅布,露出已亡一方的名字,未亡一方用紅紙封位。神主牌用金粉和榕樹膠寫著:考諱×××公祖神主姚懿×××氏在男女均未亡時,「主」字欠寫一點,為「王」宇。一方亡後,在做最後一次旬祭時,請來族長或有地位的人為神主升龕「點主」。點主者用毛筆醮榕樹膠在「王」字加上一點,掃上金粉,並念吉祥韻語,如:「一點是主,神靈歸府,福蔭子孫,富貴長久。」點主畢,宴請賓客,喪事至此完結。普寧舊時喪葬禮俗貧富差異很大富者葬禮有停柩七日連宵「做功德」的(客俗稱「放水燈」);貧者則從簡從儉,甚至有買不起棺材用草席捲埋的。此外,鄉俗以年齡未上50歲而亡者為早逝,葬俗也從簡。老人亡故,舊俗葬禮一般程序有:初終老人將亡,先移入廳堂,人斷氣後,卧放冥椅。子孫以清香一束放入小缽內貯水,用新面巾為死者洗臉。客俗則用缽到溪邊舀回長流水為死者洗臉抹體,謂之「買水抹屍」。更壽衣男著雙數長衣,女為單數衣裙。懼黑鞋白襪,手執手巾、扇子。客俗左手執桃又一串,謂之「打狗棒」。屍體蓋上天地被(即蓋棺被),紅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謂死人似虎,不讓驚嚇著活人。死者腳尾擺一豆油燈,謂之「腳尾燈」。燈旁置飯一碗,稱「冥飯」。親屬此時要穿上麻衣,背穿,父亡露左臂,母亡露右臂。客俗人亡故,親屬要拿出銅鑼打三下,女眷放聲哭,稱開孝。發訃告人亡故次日,家屬用毛筆在白紙或草紙上書寫唁訃,稱發報單,告知親友。送報單者送達不得入屋,要喚受報人出屋,看報單內容後在門口焚化,親友聞訃訊,送款若干助喪事,俗謂之送紙禮。辦喪事者備小紅繩回送,俗謂之「扎彩」。入殮入殮前棺木先墊上草紙、自草木灰或茶葉,然後擇時用三捆麻皮吊屍入棺,稱小碳。蓋棺前家屬親謄瞻仰已故者遺容,孝子喂飯,俗謂「飼生」。然後封棺,用斧頭釘上六顆釘。男亡棺木油紅漆,由家族上輩封棺;女亡棺木油黑色,由外家上輩封棺。此謂大殮。成服大秒殮後死者家屬親眷披麻戴孝,稱「成服」。父亡子手執竹杖,母亡子手執桐杖,意為哀痛同於喪父。出殯死者有陳柩居喪3天或7天,也有即日出殯者,出殯時,敲銅鑼、放鞭炮、撤紙錢者居先;次為挽軸、幢幡之列,接著為靈柩和家屬親眷執杖扶柩隊列。抬棺由八個青壯年分兩班輪流扛抬,俗謂之「八仙抬柩」。後為哀樂隊和親友送喪者。親友、外家、女眷送殯至村外即另路折回。客俗60歲以上亡者,棺材用長條布兜住扛出,有8人抬或多至16人抬的,單身亡者則只用單條布兜縛在棺材上抬。安葬棺材抬至墓穴,道士念經後棺材入穴,子孫繞道而回。客俗亡人安葬後次日,子孫備三牲前往墳前祭拜,種上豆種,把墳頭上留下沒蓋上的一塊草皮蓋好,謂之「覆墳」。戴孝亡人安葬後在家設靈堂,每逢七日祭奠一次,稱「做七」,至七七(49天)或百日始畢,謂之脫孝。舊時喪葬禮俗繁雜。解放後,喪葬禮俗逐步改革、簡化。今悼念亡故者多改為開追悼會,奏哀樂、向遺像默哀、致悼詞、送花圈、輓聯等,參加悼念者臂戴黑紗,胸佩白花。城鎮喪事多倡導火葬,農村則仍多從士葬。飼生和戀親視屍是死者入殮前,其子孫向死者作最後告別的禮儀。飼生由孝子奉白飯二小碗,豆乾紅糖各一碟,跪在父母屍旁,念道:「父母飼我大,我飼父母老。」說著用箸尾夾一,點飯萊放在父母口裡,又轉用箸頭夾一點飯菜自己吃下(這是表示陰陽有別)。飼生畢,由和尚執魂幡在前引路,長子捧香爐跟著和尚,其餘子孫均拈香隨後繞屍而走,和尚邊走邊念經。死者是男,繞屍走圓形;是女,走方形。俗以父是天,母是地,而天圓地方,故此。饒平縣松林鎮現有旦家四十多戶。他們的喪俗,昔年行水葬,為死者穿壽衣,男七至九件,女則雙數。然後,買植入殮,扎石沉海。後改土葬,人死於那個港口就葬在那裡,而船上設靈,唱哀歌,做七個「七」。頭個七,用活鴨扎繩游海,稱「引魂」。此後,又將死者大衣張於竹竿上,內吊白公雞一隻,等雞啼時,即放下拜靈,叫做「返魂」。做完「七」後,便將大衣焚化,殺雞。雞要保持原骸,以報死者之恩。下葬儀式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就是下葬了。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由於各個民族所處的生存環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風俗儀式。這種下葬的儀式反映了人們對靈魂的崇拜。漢族主要是實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終歸宿,所以墓地的選擇是埋葬死者的頭等大事。墓地要選在地勢寬廣,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氣凝結的吉穴,從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孫。這種下葬儀式是非常講究和煩瑣的。抬靈柩的人叫做『八仙『,挖好棺材洞穴叫做『打穴『。在打穴之前還要祭祀開山,孝子要燒香點燭行開山禮。有的地方要請地仙,還要畫太歲,開山的時候要避開太歲的方向,不然就是『太歲頭上動土『,喪家就會遭受到禍害。開山的時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後打個木樁,然後讓孝子在打木樁的範圍內用鋤頭挖三下。接著八仙就過來做穴,做好之後再把太歲的畫像燒掉。這種墓穴,是把靈柩推進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鋪墊著兩根竹子或者剝了皮的光滑潤澤的小衫樹。放的時候,把靈柩的上首擱在上面,再用撬棍往裡面推,推進去之後再抽掉墊底,最後鏟一些草皮把洞口砌嚴封好。靈柩在山上停放好之後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在一些地方,孝媳婦要在靈前作揖拜禮,然後捧把黃土,在懷裡包著,跑回家裡把黃土撒到豬攔雞籠和床下,據說這樣就可以得到亡靈的保佑。要是媳婦多的,就要爭取第一個吉祥,甚至有脫掉鞋子抄水路捷徑回家的。撒完黃土之後,媳婦要急急忙忙地跑到廚房裡吃幾口飯菜,這叫做『進寶『,是為了圖個吉利。在舊時,祭祀墓穴是人們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時候把一隻公雞殺死,用它的血來祭奠。公雞不會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覆撲騰,按照舊時的說法,公雞死在墓穴里的哪個部位,哪個部位的子孫就會興旺發達。公雞撲騰下來的雞毛叫做『鳳凰毛『,必須要揀掉。下葬之前還要由死著的兒子把用五穀雜糧編成的五穀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蓋著一張小烙餅。在墓穴里還要放一個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盞豆油燈,叫做長明燈。有的地方還在墓室上嵌一面銅鏡,象徵太陽。在古代的時候,有錢的人家要遠離墳墓,射三支箭,然後馬上後退。這樣不敢靠近靈柩是因為擔心壓不住鬼邪,自己會遭殃。在靈柩放進墓穴的時候都必須放炮,說是為死者餞行去陰間。按照舊時的規矩,下葬的時間也是要講究的,必須是太陽落山靈柩也落土。落土的時?quot;八仙『拽著棕繩徐徐放下,四平八穩之後,親屬們必須抓起泥土扔到靈柩上,這叫做『添土『。靈柩下去之後,先要蓋一層薄土,再把墓穴里掃出來的土撒在上面,之後要放上一隻碗,叫做『衣飯碗『。這樣做是為了以後遷墳的時候動作輕些,免得驚動亡靈,招來不幸。民間的習俗認為,人死後的靈魂隨時可能從墳墓里跑出來,跟著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須繞墓轉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嚴禁回頭探視。否則看見死者的靈魂在陰間的蹤跡,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節哀的措施。不然的話死者的親人不停地回頭觀望,總也不捨得離開,是很難勸說的。埋葬之後人們必須要洗手,有的還要用酒來洗。這樣是表示今後再也不死人,用來驅除晦氣。接著喪家要謝吹鼓手和客人。之後還要舉行辭靈儀式,祭拜死者的靈位。在有的地方辭靈之後,只要是親屬就要在一起吃飯,這叫做『搶遺飯『。在江浙一帶有喝『長壽湯『,吃『長壽豆『的習俗。就是說,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後,在出喪的那天喪家要準備一大桶肉骨頭湯,就是『長壽湯『,一大盆煮得爛爛的黃燦燦的大豆,就是『長壽豆『。送喪的人回來都要喝一小碗長壽湯,隨意吃一些長壽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壽『。有的地方還把又香又糯的長壽豆分給鄰里左右的小孩吃,說法是,吃了長壽豆,日後長又壽。這些民間傳統的風俗習慣都反映了了生者對於死者的寄意和對生命興旺的美好願望。出喪擇日儀式屍體收斂之後就要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做出喪,又叫『出殯『,俗稱為『送葬『。停屍祭祀活動後就可以出喪安葬。在許多民族中對出喪日期都要慎重選擇。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按照迷信的講究,凡下奇月死者,應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應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若不能及時葬埋,可先柩起來。在河南一帶,還有埋葬忌月的習俗,並且與姓氏有關。據說,張、王、李、趙四姓人,禁忌六、臘月動土葬埋。其餘姓氏,三、九月禁忌動土葬埋。若忌月有喪事者,要排至三七、五七殮葬,必得避開忌月才行。如特殊情況需及時出殯者,也只能先用青磚柩之,不得入土葬埋。台灣以及南方一些地區,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間傳說,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該月陰間得鬼魂要到人世上來討食。為避鬼煞,故忌此月殯葬。舊時,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忌『重喪『得習俗。浙江一帶俗說『重喪『是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與死者死時的時辰有干支重字。俗稱『月不清『。遇上這類情況,要舉行特殊的喪儀,往往是在三、五更蓋棺,抬至郊外。喪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後,才呼號奔告親朋,然後再補喪禮。但是,在台灣一帶,『重喪『卻是指某種葬埋忌日而言。俗說在某日葬埋便會犯重喪,亦即喪家還會再死人。當地的重喪日為:一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十二月己日,依次類推。如果因為特殊事情不得不於重喪日安葬時,要採取一些儀式。符咒字,一般是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書『六庚天刑『;二月書『六卒天庭『;四月書『六壬天牢『;七月書『六甲天福『;八月書『六乙天德『等。不過,每月書寫字樣的規定都不怎麼嚴格,也有相互串寫的現象。,但大體上就是這類字類推而已。少數民族在殯葬擇日的信仰方面與漢族有相通的地方。東北地區的朝鮮族、赫哲族、達#爾族、滿族均選擇單日出殯,而不能在雙日出殯,據說,雙日出殯意味著要死兩個人。#西的『勒墨人『忌在寅日、辰日出喪,也不能在死者的屬命之日出喪,否則不吉利。雲南一帶的景頗族認為選擇出喪日期以十二屬相中會進洞的動物之屬相最為吉利,不如屬龍、蛇、鼠三天都是好日子,其餘天日忌出殯。貴州一帶的侗族最忌『沖#『日出喪。台江縣巫腳鄉苗族出喪最忌『犯雙日『。廣西一些民族地區則忌諱?quot;重喪『日期出喪。白族若犯重喪,須在中堂掛一匹紅綢,或在棺木上倒吊一隻雞,將其致死,在用筍葉做一口小棺,把裝著死雞的小棺從門坎小挖的小洞中送出,然後埋在路上,以此破之。而西藏米林縣的#巴族,出喪的日期要由巫師行殺雞看卦儀式來定,以雞肝上紋路的走向顯示吉凶。另外,在一些接近漢族的民族地區也有由『陰陽先生『的占卦儀式決定日期的。還有一些民族和地區不但擇日,還擇時。彝族人家中有人去世,一般在家停屍很短,多是上午死,下午葬;下午死,晨葬。但忌諱正午出殯。俗以為正午出殯會招致災異,不吉。雲南一帶的的苗族(黑苗)一般在早上出喪。而花苗和白苗則在午後和黃昏出殯。貴州一帶的苗族(白苗)是在天剛亮出喪。東北黑龍江一帶的赫哲族多在晌午出殯。廣東等地瑤族出殯時間多在中午或午後,以為這種時刻最吉利。出喪擇日儀式甚是簡單,有時只需翻翻皇曆或問問『陰陽先生『即可。然而,此儀式所涉及的內容、牽扯的面極廣,稍一不慎,便可能犯忌,所以必須慎重。喪葬的禮儀是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禮儀活動,面對是死備是鬼神。然而,中國喪葬的每一項儀俗都充滿著人情昧,充竊著治理色彩,等次清晰,深情意溫;所以如此,一是靈魂不死溝原始侍仰觀念為作用;二是親族意識的重要作用。儒家認為,樊禮源始於人於為愛親、思親、孝親,這些論理觀念在人們喪親之際難免哀痛,成為人之第倩.儒家認為「禮」的部分功能就是了發抒人情……因此哀痛之情面為喪材沖的』重要部分,:在儒家的倫理中也指出,如果串予在喪親之際離咸過度,、或自殘形體,或因而得病傷身,則是違人性,脖人情故,但應蹦寺L加以贊制。人情和始理思想表明具體的郵上也是如此,中國的朗不僅認為靈魂不滅,掃烯望肉體不死,「不死其親、「事死如生」。基於淘種人倚倫理,當親入臨終竄時,親屬要給將要死的入穿好衣服,帶亡打狗餅、渡河餞、買路餞,如同給出因門的親人整理行裝、打點筋躥寧錢裝改狽,召給死者穿些冬農,「出門人夏備冬衣」;安韶之後,每逢節日、眉辰,親屬要土牧掃墓,焚淺送物,不僅帶豐點心、水果,團錐去巧探力、啤酒甚至還要為竊人點燃今支香煙,體站周到,孝子與親友約人情表現得酣暢明白,這種喪紮上的生死之情非但綿密,而且拆不開剪不斷。在我國,另一層喪俗的帷幔是倫理。中國的五倫一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在喪禮中則表現為「五服」反擯葬的規格等等。在親屬眼喪經重的親親、尊尊、名分、出入、長幼、從服六原則,都是倫理思想在喪葬禮僅中的反映。在宗法,朗度中,政治秩序與倫理秩序的含意相近,儒家便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喪禮的道德構架,又以道德的倫理建立起親屬團體的層級親蘸關係,再以此形成喪禮的等級制度。古代文化中的許多制度、規範、禮儀都與倫理相關。了解這點有助於當今我們理解中國禮儀規制的特點,以便更好地進行改革。


推薦閱讀:

是不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真正有意義的、嚴肅的文藝作品始終是少數人喜歡的東西?如果是,為什麼?
[i·寧德] 古田白岩洞底,窺見另一片天
Chinatown,紐約離我最遠的地方
我譯《道德經》系列之二
女朋友是神經病吧!她已經拉黑我135次了。

TAG:文化 | 殯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