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夏戎狄 七夕

讀書偶得(18):七夕 今天是「七夕」,寫點兒「應景」的吧。(系前年舊稿) 《詩經·小雅·大東》中就有對牽牛星、織女星的描寫: 維天有漢 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 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 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 不以服箱。 (天上的銀河,看著閃閃發光。那織女星啊,七次移動在晚上。雖然穿梭七次,卻織不出紋章。那明亮的牽牛星啊,也拖不了車廂。——嘻嘻,是在下翻譯的。) 但這時,他(她)們似乎還不是夫妻。「跂彼織女」,據古人解釋,是「織女三星,跂然如隅」(三星呈鼎足狀)的意思,果如此,當譯作「織女星們」才是。另外,此詩接著還提到啟明、長庚、南箕、北斗等星和星座。 據余冠英先生說:「牽牛織女為夫妻的傳說故事大約產生在西漢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當是漢代作品)感情細膩,動人心弦。錄於下: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牽牛織女七夕相會的傳說,亦當產生於漢代。西晉初年傅玄《擬天問》云:「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女孩兒們於是夕「乞巧」的風俗之產生,也不會太晚。南朝·梁時之《荊楚歲時記》云:「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金字邊)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女紅的技巧和巧思。杜甫《牽牛織女》云: 牽牛出河西 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 七夕誰見同? 老杜於此處「實話實說」,實在太拘泥,太不合時宜,也太「冷酷」了。難道對「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都不理解嗎?怪不得他「不招人待見」呢。 至此,「七夕」之「情人節」意味尚不濃,直到白居易寫出了《長恨歌》,其結尾處云: 臨別殷勤重寄詞 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為比翼鳥 在地原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經此「教唆「,姑娘們便不再熱衷於針線活的提高,紛紛和男孩兒們玩去了。然牽牛何時被稱為「牛郎「,何時二人相會採用「鵲橋」形式,余尚未「考證「出。但從北宋就有《鵲橋仙》詞牌來看,「鵲橋」傳說當早於此。後來秦觀也填了一闋,此詞一出,再無人寫「七夕」的詩詞了,可謂「空前絕後」。錄於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乞巧節」暨「情人節」快樂!!!!!!(強烈呼籲恢復「乞巧節」:女孩兒乞廚藝之巧,男孩兒乞甜言蜜語之巧,不亦宜乎?)
推薦閱讀:

大清朝統一華夏的四大戰將,有兩位差點登上皇位
華夏啟明功 八字功法 金氏心拳學——混元功 壯腰八段功
【詩海選粹】華夏嬌子胡斌小輯
華夏族
拜謁華夏始祖黃帝陵

TAG:七夕 | 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