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潮州府城元宵節

潮州人的時節習俗(網摘)

(二)潮州府城元宵節

古時,農曆正月十五日民間稱「元宵節」、「情人節」,道教稱「上元節」,是春節之後中國的第一個傳統重要節日,也是廣義過年民間活動的又一高潮和結束。正月是農曆的元月,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月;正月十五是正月中旬的正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古稱第一個望月,人們每年都要在這個夜晚集聚,慶祝春天的到來,古人謂夜為「宵」,所以,這一夜稱為「元宵」。久而久之,「元宵」成為了民間的傳統節日。到了西漢時期,漢文帝(前179~前157年)劉恆乾脆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漢武帝劉徹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舉行祭祀「太一」(天皇大帝)活動,此後,祭祀「太一」活動定在每年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太初曆」時,始將「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節日,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詩人借詩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在幾千年的封建傳統社會中,年輕女子尤其是未婚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在元宵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賞花燈,即使是公主、貴婦人或千金小姐,也可以在宮女或丫環的陪同下出來遊玩賞花燈,這就給未婚男女提供了一個相識、交誼和物色對象的好機會,同時也給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特色情人或與情人相處的好機會。唐朝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陳後主陳叔寶之女)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望月(元宵節)賣破鏡於都市,冀得相見。己酉(589年),陳國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為妾。德言依期至大興(今西安),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云:「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這就是著名的「破鏡重圓」的典故。在這花好月圓夜,人約黃昏後的這等美好時刻,多情的魚兒喜不自勝,情人節這一說法更能充分體現魚兒的浪漫特性。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云:「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全面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極力渲染烘托出元宵節車多、人多、燈多,焰火美、音樂美、花燈美、服飾美、情態美的意象,從營造元宵燈會花燈閃亮、煙花怒放、流光溢彩、魚龍飛舞,萬人空巷、美女雲集、搖曳多姿這種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的意境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脫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美女形象。明阮大鋮古裝戲《春燈謎》,又名《十錯認》述:明韋節度之女影娘,隨父乘舟。元宵節著男裝隨母上岸黃陵廟觀燈,遇少年宇文彥,一見鍾情,遂佯與唱和而訂婚。狂風起,母女失散,影娘誤入宇舟,宇母認影娘為義女,攜之而去。宇文彥誤入韋舟,被擒,於身上搜出影娘詩箋,韋節度怒,剝其衣,於背上書「賴皮軍賊」,投入水中,為緝私營所救,見背書,以為賊,送官問斬。其兄宇文羲中試,授巡按,勘問此案,知冤赦之。宇文彥更名盧更生,又中試,與影娘成婚。洞房中始知種種誤會。此為一出梅派名劇,梅蘭芳經典唱段:「憶昔佳節去觀燈,在廟內曾遇個少年書生。杯酒間相唱酬何等有幸,又誰知大風雨各自離分……」傳統戲曲《班曲荔鏡戲文》述:福建泉州人陳三,送兄嫂往廣南上任,路過潮州府城,在元宵節進西湖賞花燈時與黃員外之女五娘邂逅相遇,互相愛慕。黃員外早已將五娘許婚潮州武舉人林大。陳三不服,重來潮州府城,喬裝磨鏡匠人,進入黃府,五娘在綉樓投以荔枝和手帕示愛。陳三在磨鏡時,故意將鏡摔破,借口賠寶鏡,賣身為奴。後林大娶五娘,陳三和五娘得丫環益春相助,私奔回泉州。陳三與五娘的婚姻,事實雖被篡改,與《潮州聞見錄》所述不符,但卻演繹出中國江南美麗的愛情故事。古時候與元宵有關的愛情故事不勝枚舉,此所謂「元宵燈下遇佳人」之說也。舊時,一直作為粵東地區政治中心的金山區域,本來就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從前,西湖四周上岸和下岸之間柳樹成蔭,婀娜婆娑,漫湖碧透,湖水清澈見底,魚翔淺底。湖下岸有寬闊的水泥路面步行道,白天是男人乘涼或游泳的好地方,晚上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去處。元宵夜,人們借著到西湖賞花燈的名義,私約情人在葫蘆山頂或湖邊幽會相依,此俗延至20世紀60年代。舊時,金山頂之「北閣佛燈」景區以及北堤江邊也是元宵夜情人約會的好地方,此俗一直保留至今天。元宵節確實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情人節。 據《歲時雜記》載: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合稱「三元」。東漢順帝時,由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今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的道教的重要派別之一——五斗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言上元天官正月十五出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出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出生。因此,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道教稱為「上元節」。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共同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尤為熱烈,喧鬧至極,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潮州人過元宵節時,各家各戶都在大門插成(榕)葉、竹葉,俗稱「踩青」;要辦三牲、果品祭祀祖先。在府城,民間遊藝活動有「游花燈」、「燃放煙花」、「擲彌勒佛」、「打燈謎」、「賽象棋」、「唱潮劇」和「舞龍」、「舞獅」以及「化裝大遊行」等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民間食俗是吃甘蔗。 1、元宵節花燈與煙花 潮州府城舊時游花燈,由民間團體及各行鋪出資製作花燈進行展示,晚上有組織有秩序地從南到北穿街過巷遊行。花燈隊伍前導為一對對竹編的捲成「6」字形的扛在肩上的火把。繼而是一條通體透亮的大龍燈。後面是一隊通過精心挑選打扮的「騎標」美少女,輕輕搖著扛在肩上的黃、紅、綠各色彩標款款行進。緊接著是腰扎黑絲帶的「打腳餃」的漢子演奏著潮州大鑼鼓。隨後便是標著姓氏鋪號的花燈屏隊伍,中間是以農、林、牧、副、漁為題材的象徵著五穀豐登、年年有餘的紗燈,還有以戲劇故事為題材的人物活燈和紗燈;末尾是1隻翩翩起舞的五彩鳳燈。整個游燈隊伍俗稱「龍頭鳳尾」。華燈初上,男女老幼,傾城而出;四鄉六里,紛至沓來。這時,勞動的艱辛,生活的茹苦,人們都忘卻了。但見數里大街,鼓樂喧天,火光燭影,到處人山人海,整個古城變成了一個歡樂的海洋,實為潮州民間特有盛事。北門鄰居兒童,成群結隊,手提自家用紙或布製成的各種小花燈,在附近穿街溜巷;北門外小孩,多數玩著自家製作的「菜頭(蘿蔔)燈」,不亦樂乎。潮州花燈是南派花燈的代表,是中國民間傳統花燈藝術的一朵奇苑,從內容上可分為「素燈」和「熱燈」兩大類。「素燈」俗稱「文燈」,側重通過表情、動作等形體語言來表達思想內涵。「熱燈」俗稱「戰燈」,講究盤弓走馬姿勢,反映武打戰鬥場景,觀賞者有如身歷其境,教人不禁浮想連翩。從形態上又可分為「活燈」和「紗燈」兩大類。所謂活燈,就是由人物裝扮起來的花燈。這種花燈,從表現形式上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情節,有過程的花燈,是與潮州的曲藝、劇目或民歌相融合形成的花燈藝術;另一種是根據神話傳說、潮劇劇目的精彩片段,由活人裝扮,固定其特定場景,參加遊行或游神賽會活動的花燈藝術。所謂紗燈,是花燈藝人運用各種材料,通過扎制、粘貼、縫接等手法製作出來的花燈。現在所說的潮州花燈,幾乎都是紗燈。紗燈的特色是:工藝細緻,造型美觀,比例準確,舉手投足,極富舞蹈動感;物飾華麗,一折一皺,自然洒脫,栩栩如生。紗燈又可分為燈飾和燈屏兩種。燈飾,是指掛於燈棚、門前、祠堂或遊行標頭上的裝飾花燈,品種有燈籠、花籃、宮燈、座燈、吊燈、壁燈、串燈、動作燈、走馬燈以及花果、蟲魚、鳥獸等等,造型有圓、鼓、方、菱、梅、六角、八角等多種多樣,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燈屏,是指展現一定歷史人物故事場景的屏式花燈。潮州屏燈題材不計其數,傳統精品多達百屏,故有潮州歌冊《百屏燈》歌謠在民間流傳:「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啰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壽郭子儀。」《百屏燈》反映的大多是戲曲曲目中經典的場景。燈屏人物角色與潮劇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一樣,分為生、旦、丑、凈四大類,人物造型、臉譜、服裝、道具也來自於潮劇原型,光臉譜就有600多種,再配合服裝鞋帽、道具刀槍、姿勢表情、布局景物,構成一幅幅完美的畫景。元宵花燈始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年)。漢明帝劉庄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晨。為了弘揚佛法,朝廷下令元宵夜晚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這種佛教禮儀,後來逐步演變成盛大的節日,並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南北朝時,梁簡文帝(550~551年)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605~618年)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長安處處張燈結綵,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到了唐代中期,元宵節已經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在位時(712~756年),尤其是開元盛世(713~742年)的29年期間,皇帝命人在長安作巨型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燃燈5萬盞,花樣之多、規模之大,史無前例,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元宵節,皇帝特許開禁3天,稱為「放夜」。「放夜」期間,如魚得水,人山人海,狂歡至極,通宵達旦。沿至宋朝,張燈由3夜延長至5夜,燈彩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後,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10夜,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彩,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遊樂,喧鬧達旦,這是我國最長的燈節。清代,滿族入駐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但日期縮短為5天,一直延續到今天。潮州花燈是中國民間花燈藝術的一大流派,是潮州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工藝品,分布於潮州9縣和全國各地以及歐美等國家。但始於何時,正史沒有記載,無可查考。據府城民間多姓族譜記載,唐代唐玄宗之開元盛世(713~742年)期間,花燈從長安首都傳入潮州。時潮州州署設於金山南麓,元宵佳節,署前衙門內(今百花台)壘花燈台,懸掛彩色花燈,鮮艷奪目;子城百姓人家也張燈結綵。州官於街門內賞燈自娛,時有進官街(今太平路)入子城觀燈,與民同樂。此俗至宋更為狂熱,民間都有鬧元宵、觀花燈活動。可見潮州花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嘉靖丙寅(1566年)福建省建陽縣麻沙鎮余氏新安堂刻印的潮泉二部校正重刊《班曲荔鏡戲文》(明無名氏撰)第一出《觀燈》中已多處描寫潮州府城游花燈盛況,其中「睇燈」一折說:「三街六巷好燈棚」,還說:「但逢上這春宵月圓好佳節,一處處張燈結綵不夜天……」惹得黃五娘主婢禁不住走出宅院到街上賞燈。由此可見,潮州花燈在400多年以前就早已盛行且有一定影響力和藝術造詣了。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潮州府吏抗災乏術,曾求乞於神明,尊奉蜀漢永昌太守五伉為「安濟聖王」,城裡人稱「南門大老爺」。明未,為了祀奉這位神明,在元宵前後,從府城南門外青龍廟抬起這位「大老爺」,鳴鑼開道,紅燭明燈護照,穿街過巷,接受民眾祈禱恭拜。家家戶戶為迎候「大老爺」駕到,竟相懸掛燈彩,燃放煙花爆竹。 清初,每逢元宵佳節,府城南門外青龍廟會便自發舉行游花燈活動,把潮州花燈推向繁盛期。在府城元宵游花燈的影響下,潮州各地也紛紛舉辦了盛大的花燈節。到了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潮州的澄海樟林古港,商業興旺,每年都要在元宵節和二月十四日火帝爺節舉行花燈競賽,引惹得毗鄰各地乃至海島南澳居民紛紛前來觀賞,在現存潮州民歌的《樟林游火帝歌》中,記述了當時的花燈競賽盛況。清嘉慶(1796~1820年)潮州《澄海縣誌》引舊志曰:「十一日夜起,廟街張燈,士女嬉遊,放火爆,打鞦韆,歌聲達旦。今俗元夜,各祠廟張燈結綵,竟為鰲山,人物台榭如繪……競賽花燈。」

據清《廣東通志》和《潮州府志》載:「潮州燈節有魚龍之戲,各坊巧飾花燈,與京師無異。」說明清代以前潮州花燈水平已可與京師媲美。府城迎神遊燈的活動,到了清未更加隆重和豐富多彩,在潮州民間各個神社的組織下,湧現了許多自發的迎神遊燈隊伍,如府城的北門社、大街社、下市社、上東堤社、下東堤社、下水門社、太平後巷社等;還有僑屬的口實叻(新加波)社、暹羅(泰國)社、安南(越南)社及汕頭社等。各社都盡量製作更為精彩的燈式參加遊行,以示對神的虔誠和對未來的祝福。游燈的時間有時連綿數夜,起止地點統一從城南起至北門贊善街箭道巷(今北馬路北箭道巷)止,經過路線由各社自行議定。每次游花燈,光華璀璨,人聲煙火通宵達旦,一條條流光飛翠的燈龍,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屏燈,閃爍在賽會遊行的潮州音樂和潮州歌謠聲中,花燈鼓樂,如痴如醉,形成了滿城「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的盛況。在每次游燈的第三個晚上,各社彩燈齊集於北門贊善街箭道巷進行品評競選,這樣,燈彩工藝品由原來從屬於迎神祭祀活動的道具和裝飾,逐漸演變為包涵有賽燈意義的藝術活動,年復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燈聞名海內外。除大型游花燈盛會外,家家戶戶都掛喜燈。據2011年《潮網·潮汕民俗》載:自正月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十五日將燈提回掛於家門,稱為「興燈」。每當游燈結束,花燈上盛裝木棉花,花蕊點紅燭,熄滅後送給新婚夫婦再點亮,預祝早生貴子。據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蔡澤民《潮州風情錄》記載: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潮州花燈藝人杜淞、楊雲樓製作的「紅樓夢」、「白盂玉」兩大屏花燈,在參加南京全國花燈大賽中獲獎,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 潮州花燈工藝的全盛時期,是在清末至抗日戰爭前,當時全城有花燈工藝作坊近10家,如林盛記、陳萬順號、劉景新等,其中以藝人林樂笙的林盛記最負盛名。民國17年(1928年),新加坡華商特聘潮州花燈藝人林樂笙前往新加坡製作花燈,迎接英皇太子。林樂笙和徒弟製作的「鳳儀亭」、「皇姑考察」等10屏花燈上街遊行時,受到英皇太子的讚賞,並提出要帶5屏回英國,當地醉花林公館負責人只得請林樂笙又制「長板坡」、「昭君和番」、「水淹金山寺」、「甘露寺選婿」、「重台別」等5屏花燈運往英國倫敦皇宮內陳列。民國24年(1935年),香港潮州八邑會館特邀林樂笙、周照斬等藝師製作大型花燈參加巡遊,其中林樂笙製作的「三氣周瑜」、「九曲黃河陣」,被香港行家譽為「匠心妙制,巧奪天工」,並受錦旗。同年,由香港會館委託盛利昌洋行與林樂笙訂製的「鳳儀亭」、「皇姑考察」、「狄青取珍珠旗」、「哪吒鬧海」、「陳三五娘」等五屏花燈轉送加拿大展覽,深受好評。從此,潮州花燈走出國門,名揚四海。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提倡移風易俗,潮州元宵游花燈也隨之停止。間或由文化部門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政府倡導的新節日,選聘部分藝人製作一些有代表性的花燈屏在潮州西湖公園展覽,如《金山戰鼓》、《木蘭從軍》、《楊門女將》、《白毛女》、《小刀會》、《紅色娘子軍》、《五朵金花》等,很受群眾歡迎。1953年,林樂笙與兒子林漢彬共同製作了「荷花舞」、「水淹金山寺」兩小屏花燈參加中南區民間美術工藝品展覽會。之後至1957年,曾多次製作了「銀板宮燈」、「花木蘭」、「搜樓」、「貴妃醉酒」等花燈參加廣州文化公園全國花燈展,受到群眾好評,名列第一。20世紀60年代初,新一代藝人繼往開來,在繼承潮州花燈傳統的基礎上潛心研究,辛勤勞作,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革新。從思想內容、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場景氛圍到製作技術上都作了大膽的創新,使潮州花燈更臻完美,達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境界。1961~1962年,花燈藝師沈金炎、林漢彬、劉敬書、林漢臣等人,為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潮劇《荔鏡記》電影,應香港製片公司邀請,製作了「彩樓記」、「梁山伯與祝英台」、「英英聽琴」、「鳳儀亭」等四屏花燈及一批彩燈道具,這是潮州花燈第一次搬上銀幕。同年,還製作了「穆桂英破陣」、「陳三五娘」兩屏花燈參加廣州文化公園全國中秋燈展。1964年,由沈金炎領銜製作的「三打祝家莊」花燈,參加全國21省市花燈巡迥展覽。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10年期間,花燈被列入「破四舊」範疇,潮州花燈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浩劫,面臨失傳,但花燈在人們心中仍難以淡忘。改革開放後,政府又開始重視花燈的製作和傳承。1979年,由沈金炎等藝人製作的《水淹金山寺》、《大名府》、《三打白骨精》、《蝶戀花》等大型人物燈屏,其中有的是融合了現代科技聲、光、電於一體,使人物在機械傳動中可以做幾個特定動作,開創了潮州活動燈屏之先河,把潮州花燈推向了一個新的台階,在參加廣州文化公園國慶、中秋全國花燈展覽會時,備受喜愛,好評如潮。1980~1988年,新一代花燈藝師沈金炎、林漢彬、劉敬書、林漢臣等,曾製作「哪吒鬧海」、「西箱記」、「西遊記」、「穆桂英挂帥」、「紅樓夢」、「金山寺」、「陳壁娘」、「仙女散花」等燈屏以及龍、鳳、魚、飛禽走獸等各類彩燈,其中還有部分電動「走馬燈」,陸續參加了廣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州、廈門等地的展覽,聲名大振。江西南昌、福建廈門、四川成都文化公園、廣州各大公園以及廣東許多縣市都慕名前來訂貨。1989年,潮州花燈應新加坡恆美商行的邀請製作了「荷花仙子」、「水淹金山寺」、「八仙慶壽」等燈屏及彩燈、「走馬燈」一大批,在新加坡芳林公園展出,受到新加坡副總理吳作棟的稱讚。展後,吳作棟提出將所有花燈轉到新加坡虎豹別墅作永久性陳列。 1991年元宵節,以「潮州花燈耀名城」為主題的潮州市花燈展,在市區8個燈展區展出,有「獅賀太平」、「五果迎賓」、「馬到功成」、「魚樂爭珠」、「三陽開泰」、「魚躍龍門」等寓意深長的吉樣燈式及各類大小彩燈1000多盞,形成燈的海洋,呈現一派節日的歡樂。元宵當夜,皓月千里,潮州府城燈火輝煌,花燈、霓虹燈、歡聲笑語融成一片,洋溢著祥和、友誼和文明的節日氣氛,數十萬潮州市民和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興緻勃勃地享受著節日的歡樂,流連忘返。1992年,潮州市舉行了隆重的元宵聯誼活動。在蓬萊仙境的潮州西湖舉辦元宵燈會,有大型潮州花燈屏「孫悟空借寶」、「關公過五關」、「董卓鳳儀亭」、「陳三五娘」、「楊六婿拜印」、「楊袞教槍」等11屏燈。這些花燈由潮州市工藝公司集潮州民間傳統工藝師林漢彬、劉敬書、林漢臣等製作,風格獨特,每屏燈屏惟妙惟肖,使賞燈的海內外嘉賓和潮州民眾匯成了波瀾壯闊的人海。旅泰僑胞謝慧如先生贊道:一生在海外看過無數花燈,獨以今年西湖花燈屏為妙。 1995年,當代藝師們,巧選題材,從傳統燈屏到現代燈屏,精製了濃郁鄉土藝術的潮州花燈10屏,有「華山寶蓮燈」、「春草闖堂」、「梁紅玉抗金」、「三英戰呂布」、「張飛戰馬超」、「薛剛大鬧花燈」、「姜子牙收琵琶精」等燈屏在廣州東湖公園慶國慶、賀中秋展出。1996年春節期間,由潮州花燈藝人製作的潮州花燈,包括長達25米的巨龍兩條、龍杠兩條及彩燈一大批,第一次在上海大世界迎春燈展展出,受到觀眾的好評。 2001年春節,新世紀第一春,法國巴黎38個華人社團,隆重舉辦「華人春節」大巡遊。巴黎十三區、中國城法國潮州會特邀潮州工藝美術師林漢彬、陳俊榮兩師傅赴法國巴黎製作中國古代神話傳統人物盤古氏、女媧氏、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嫘祖(黃帝的妻子)等六屏神話故事花燈,每屏花燈人物高3.2米並配道具景物,裝上大卡車參加華人春節巡遊。這是潮州花燈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人物燈屏在巴黎亮相,藍眼睛們邊拍像、錄相,邊豎起大拇指說:「OK!OK!」巴黎華人沒想到天下最美的花燈工藝品竟來自中國潮州,個個讚不絕口。巴黎「歐洲日報」報道:這些巨大神話人物造型為巴黎首見,今人耳目一新。2001年11月17日至25日,由香港潮州商會主辦的「香港潮州節」,在香港中環遮打花園展出了潮州花燈「孫悟空取寶」、「董卓鳳儀亭」、「張飛戰馬超」、「關公過五關」、「王昭君和番」等5屏古典故事屏燈,參觀者絡繹不絕,老一輩旅港潮人,個個情不自禁,異口同聲地唱起了潮州「百屏燈」歌謠。 潮州花燈藝術,「譽滿香江」。新加坡「星洲日報」、法國巴黎「歐洲日報」,香港「大公報」、「國際日報」和廣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福建廈門國際電台、香港亞洲電視台、廣東衛視台以及國內有關報刊雜誌等曾多次報道。由潮州電視台攝製的「花燈緣」,在廣東電視台「南粵大地」播出;由廣東電視藝術家協會攝製的「花燈緣」散文片,在廣東電視台播出;由廣東電視台攝製的「花燈記」,在珠江台播出。 2007年元宵夜,潮州市在鳳凰洲公園舉行了「春滿韓江」 元宵大型藝術焰火晚會。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大、政府、政協領導駱文智、湯錫坤、田映生、黃俊潮等,潮州市榮譽市民陳偉南、沈廣河、謝賢團、林希炎、黃書銳等,香港潮屬各社團首領劉宗明、余潔儂、吳哲歆等,潮州軍分區司令員、駐潮部隊首長,韓山師範學院、韓江流域管理局領導等在觀禮台上,和50多萬現場群眾,一同觀賞焰火晚會盛況。韓江火樹暖春風,萬紫千紅展新顏。晚上8點正,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市長湯錫坤、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會長陳偉南共同啟動焰火燃放電鈕。瞬間,168發報春雷依次升空綻放,引燃一組188米長的「建設好廣東『東大門』,實現潮州發展新跨越」的巨型彩色字幕及4組10米長的中國結、喜慶宮燈形成的巨型立體圖案,拉開了「春滿韓江」焰火晚會的序幕。晚會以「春滿韓江」為主題,由序曲和「歡樂祥和迎新春」、「萬紫千紅展新顏」、「社會安康唱和諧」、「團結奮進創輝煌」四個樂章及尾聲組成。在「萬紫千紅展新顏」樂章中,120多個國內外焰火新品種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天連射,此時,空中五彩煙花裝點著多姿的韓江,「水上芭蕾」翩躚歡舞。突然間,「銀河瀑布」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下,千萬縷金線銀絲灑向韓江,在兩岸觀眾的一陣陣歡呼聲中,菊花、牡丹花、芙蓉花、彩波、彩碟等各種類型的煙花依次升空,奇花異卉競放夜空,高空、中空和地面各種造型的藝術煙花爭奇鬥豔。晚會高潮迭起,歡呼聲、歌聲、笑聲、焰火聲連成一片,此起彼伏,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韓江兩岸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焰火晚會共用去11.2萬發煙花,燃放時間長達38分鐘。 2008年元宵夜,潮州市在韓江大橋與廣濟橋的韓江水面上舉行了「春輝韓江」 元宵大型藝術焰火晚會。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大、政府、政協領導駱文智、湯錫坤、田映生、黃俊潮、陳建新等,潮州市榮譽市民陳偉南、陳遠睦、謝賢團等,潮州軍分區司令員、駐潮部隊首長,歷任市正廳級領導等在觀禮台上,和50多萬現場群眾一起觀賞焰火晚會盛況。晚會以「春輝韓江」為主題,由「名城大地春意濃·韓江兩岸萬象新」、「火樹銀花結碩果·千帆齊發競上游」、「流光溢彩迎奧運·群芳爭艷唱和諧」、「解放思想興偉業·科學發展繪藍圖」四個篇章組成。晚會8點正,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 、市長湯錫坤和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會長陳偉南同時啟動焰火電鈕。瞬間,2008發春雷升空,江面閃現了「思想解放、搶佔先機,科學發展、再鑄輝煌」的巨型煙火字幕。然後,10萬發焰火按電腦編製程序先後發射,使夜空流光溢彩,熠熠生輝,禮炮聲、歡笑聲連成一片,高潮迭起。此時此刻,鳳城萬人空巷,韓山腳下、韓江兩岸、古城牆邊、濱江長廊,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悅,飄灑著濃濃春的氣息。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寄託著潮州人民共創美好家園的心愿。焰火晚會共用去11.2萬發煙花,燃放時間長達38分鐘。 2009年元宵夜,潮州市在韓江大橋與廣濟橋的韓江水面上舉行了「春暖韓江」 元宵大型音樂焰火晚會。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大、政府、政協領導駱文智、湯錫坤、田映生、黃俊潮、方利旭、常文林、吳振聲、葉曉世、陳央、陳麗文等,港澳嘉賓謝賢團等,潮州軍分區司令員、駐潮部隊首長,潮州市法院、檢察院領導,潮州市歷任正廳級領導,各縣區黨政主要領導,韓山師範學院、韓江流域管理局領導等在觀禮台上,和來自海內外的潮籍鄉親200多人與50多萬現場群眾一同觀賞音樂焰火晚會盛況。2月9日晚上6時多,離焰火晚會正式開始還有1個多鐘頭的時間,韓江兩岸已是人潮湧動,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這裡,翹首等待著晚會的開始。春暖花開萬象新,繁花似錦耀韓江。晚上8點正,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市長湯錫坤共同啟動焰火點燃電鈕。頓時,焰火在韓江里綻放,水面上先後顯示出「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科學發展、再鑄輝煌」的巨型字幕以及栩栩如生、美麗壯觀的「廣濟橋」、「廣濟樓」焰火圖案,點燃了潮州人民奮勇前進的信心和希望,拉開了焰火晚會的序幕。晚會以「春暖韓江」為主題,由「春暖花開萬象新·火樹銀花耀名城」、「萬紫千紅花似海·百舸千帆競風流」、「改革開放結碩果·名城處處展新顏」和「喜看科學謀發展·盛世歡歌迎華誕」四個篇章組成。現代的流光溢彩與遠古的厚朴凝重相互交織,謳歌了古城展新韻、改革創輝煌的壯麗華章。高空中楊柳搖曳、百花齊放,岸邊的觀眾仰首喝彩、心潮激蕩。在貫穿全場的音樂藝術動感焰火之中,歡樂的人群與滿天的靚麗融為一體,使潮州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在長達38分鐘的焰火燃放中,1100多個品種、13.1萬發絢麗的禮花照亮了古城,「照得潮州(市)多情的3600平方公里土地民安市泰」!這次焰火晚會,技術人員一共動用了13艘船,其中6艘用於燃放高空焰火,7艘用於燃放中空焰火和架子焰火。焰火在韓江大橋橋面、觀禮台前地面和韓江水面等多處燃放。這是潮州市連續第三年在元宵節舉行的焰火晚會,也是潮州有史以年來規模最大、最為壯觀的一場焰火晚會。

2011年元宵節,備受海內外各界高度關注的「2011中國·潮州花燈節」系列活動在潮州市隆重舉行。此次花燈節以「團圓燈火、福滿潮州」為主題,以「政府搭台、民間唱戲、全民參與」為立足點,注重傳統藝術與現代色彩相融合,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相融合,文化盛會與大眾節日相融合。整個花燈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概括起來是三個展覽、三項賽事、三項活動:大型潮州花燈展、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潮州民俗文化攝影展;潮州民間花燈創意大賽、潮州大鑼鼓擂台賽、潮州民俗文化知識競賽;潮州花燈節亮燈儀式暨民俗文化巡遊活動、潮州元宵文藝晚會、世界華文媒體看潮州採風活動。這次花燈節系列活動,自2010年10月1日(農曆八月廿四)政府號召全民開展「潮州民間花燈創意大賽」起,至2011年3月25日(農曆二月廿一)潮州市文化長廊「潮州民俗文化攝影展」結束時止,歷時176天,這是潮州市在1992年以來至今相隔近20年後再次舉辦的花燈節,也是潮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水平最高的一次花燈文化盛會。2、舉行潮州民間花燈創意大賽「2011中國·潮州花燈節」潮州民間花燈創意大賽由潮州市委宣傳部、潮州市文廣新局、潮州廣播電視台、潮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主辦,潮州廣播電視台承辦。花燈創意大賽從2010年10月1日起開始啟動,至2011年1月10日止。參加比賽資格:凡持潮州戶口或戶口不在潮州但已在潮州工作、生活多年的社會各界人士、有關部門、團體及單位均可報名參加比賽。潮州民間花燈創意大賽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民間藝人、在校學生、社會人士,還有企事業單位,可以說是全城動員、全民參與。經過了3個多月的激烈競爭,共收到參賽作品近2000件,並於2011年2月17日至22日在市人民廣場集中展示。期間,經大賽評委會現場評審,共評出獲獎作品161件,組織獎4個,分別是:3、潮州大鑼鼓擂台賽2011年2月12日下午,來自潮州市兩縣兩區的經過前段時間初賽而選拔出來的9支優秀鑼鼓隊,在潮州市人民廣場參加「潮州市2011潮州大鑼鼓比賽」大決賽。決賽中採用舞台固定演奏的方式,以領隊裁判現場評估亮分和專家裁決的形式進行。決賽中的各支隊伍身著各色亮麗的民族服飾,自帶樂器輪流上台表演角逐,同台競技,各顯才藝。響徹天際的鼓弦樂聲,時而氣勢磅礴,有如千軍萬馬;時而歡快明朗,清脆感人,充分顯示了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的高水平競技和獨特魄力。年已73周歲的作為這次5位專家評委之一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潮州音樂」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黃義孝表示:為了讓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後繼有人,促使潮州民族文化能更好地傳承下去,有意將評分傾斜給年輕的鑼鼓隊伍,以激勵未來一代的參與和弘揚。當他了解到比賽隊伍中,有不少父子、父女同台表演時,寬慰之情溢於言表。經過激烈競爭,黃義孝宣布比賽結果:湘橋區意溪鎮大鑼鼓隊、意溪鎮橡埔鄉鑼鼓隊獲得金獎;磷溪鎮埔涵村鑼鼓隊、饒平縣黃岡鎮霞西潮州大鑼鼓隊、楓溪區英塘鑼鼓隊等七支鑼鼓隊獲得銀獎。獲得金獎的兩支隊伍,作為潮州大鑼鼓代表隊參加「2011中國·潮州花燈節」亮燈儀式之後的民俗文化巡遊活動。潮州市領導黃俊潮、陳麗文、盧淳傑觀看了比賽並為獲獎隊伍頒獎。4、亮燈儀式暨民俗文化巡遊活動瑞兔迎春,萬盞絹燈華夏麗;繁花接福,一輪皓月故鄉明。2月17日元宵夜,2011中國·潮州花燈節亮燈儀式在廣濟門城樓廣場盛大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各界嘉賓、潮州市各縣(區)、周邊各市的群眾超過50萬人前往現場爭睹花燈盛會,共同祝福潮州。潮州市領導駱文智、許光、黃俊潮、方利旭、雷健民、吳振聲、葉曉世、陳央、陳麗文、李慶文,潮州市歷任正廳級老領導陳遠睦、林錫榮、潘春青、蔡和昌等,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山及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專家考評組成員,泰國潮安同鄉會名譽會長、潮州市國際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謝賢團以及國際潮青聯誼年會創會主席陳幼南等泰、港、澳僑領出席亮燈儀式,並觀看文藝表演和參觀五大花燈展區。晚上8點正,隨著一聲鑼響,潮州市民間音樂團潮州大鑼鼓隊率先登台,喧天的鑼鼓敲響了花燈節晚會的第一篇章——《歡天喜地鬧元宵》(暖場);這時,潮安彩塘新聯村市中舞龍隊和饒平霞西布馬舞隊聯袂上場表演,矯健的舞姿在熱烈的氣氛中拉開了花燈節的序幕。接著進入花燈節亮燈儀式,點亮了晚會的第二篇章——《火樹銀花不夜天》(亮燈)。亮燈儀式由中共潮州市委副書記黃俊潮主持。中共潮州市委副書記、潮州市代理市長許光在亮燈儀式上致辭。許光指出,正月十五賞花燈,在潮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次花燈節的舉辦,對於弘揚潮州傳統優秀文化、打造潮州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潮州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於促進潮州文化旅遊事業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對於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增強群眾的幸福感,都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光表示,新的一年,潮州將始終把握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潮州」的總體要求和實現「五年大變化、十年大發展」的奮鬥目標,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文化經濟、港口經濟,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打造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內重要的特色產業基地、廣東重要的臨港產業基地,全力建設宜業宜游宜居的現代化濱江城市。許光認為:相信這次花燈節,必將更好地激發全市人民謀發展、求發展的幹勁和熱情,為「幸福潮州」建設點亮前景。隨後,中共潮州市委書記、潮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移步到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成的廣濟門古城樓上的主席台正中央,在現場觀眾熱烈的倒數聲中,啟動按鈕點亮全城花燈。這時,浩瀚的夜幕中,廣濟橋頭的多盞七彩射燈交相輝映,大型煙花凌空綻放,人們眼前突然浮現「團圓燈火,福滿潮州」的八個主題大字,編織成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真的壯觀的廣濟橋背景圖;這時,火樹銀花,五彩繽紛,數以萬計的各式花燈將整個潮州古城變成燈的海洋,照亮整個鳳城的夜空。接著,由潮州市潮劇團表演改編的潮劇折子戲《十仙送福》登場演出,祈福儀式唱響了晚會的第三篇章——《福滿潮州頌吉祥》(祈福)。在潮州地方民俗文化中,每逢元宵佳節,百姓喜歡觀花燈,百姓也喜歡看潮劇。花燈中有潮劇,潮劇中有花燈。花燈與潮劇相映成趣生輝,都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元宵花燈煥彩,天庭十仙送福。人間天上共樂,潮州大展宏圖。」花燈節亮燈儀式禮成!廣濟橋頭兩邊煙花燃放。接著,由12個方陣約1000名表演人員組成的花燈巡遊隊伍,游出了晚會的第四篇章——《燈舞全城創輝煌》(花燈巡遊)。12個花燈巡遊隊伍,按照巡遊先後順序,分別為:潮安彩塘新聯村市中舞龍隊方陣,潮州市技工學校鯉魚燈方陣,潮州市民間音樂團潮州大鑼鼓方陣,湘橋區意溪中學舞獅方陣,湘橋區意溪大鑼鼓隊方陣,湘橋區意溪中學武術方陣,饒平黃岡霞西村布馬舞方陣,潮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游燈方陣,湘橋區意溪橡埔鄉鑼鼓隊方陣,潮安庵埠文里村英歌舞方陣,潮州市實驗學校鳳凰燈方陣。巡遊隊伍中的舞龍方陣,騰雲駕霧、翻滾昂揚。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舞一直為天下潮人所喜愛,它寄託著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意願。鯉魚燈方陣,騰空而起、爭相跳躍。鯉魚舞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盤古開天地時,鯉魚帶領人們尋找到水源,人民為紀念鯉魚的功勞而起舞。現今,每逢喜慶節日,潮州城鄉以舞鯉魚慶豐收,寓意「年年有餘」,天下太平。舞獅方陣,百獸之王,威武剛勁。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吉祥如意。舞獅,寄託著潮州人民祈求消災納福的美好意願。布馬舞方陣,融潮州音樂、民間舞蹈、民間工藝於一體,具有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廣場舞蹈。布馬舞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起源於宋末元初,至今有700多年歷史。英歌舞方陣,是融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的大型集體舞,舞姿剛勁、雄渾、粗獷、奔放,以磅礴、威武、強壯、豪邁的氣勢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是人們表達喜慶的一種方式。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廣泛流行於潮州10多個縣市。巡遊隊伍中還穿插著3支潮州大鑼鼓方陣,響亮悅耳的鼓弦之聲,回蕩在鳳城夜空。潮州大鑼鼓鮮明的節奏,豪放的氣勢,總催人奮進,讓人意氣風發;方陣中眾多的人數也展示了潮州大鑼鼓的傳承有著渾厚的民間基地。潮州大鑼鼓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是潮州民間傳統音樂中的一朵奇葩,在當地民俗活動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花燈巡遊的最後一個方陣是鳳凰燈方陣。鳳凰展翅,送來吉祥,送來新年的祝福。整個巡遊隊伍按照潮州傳統游燈習俗「龍頭鳳尾」的列隊陣式,以威武昂揚、氣勢磅礴、充滿生機的舞龍方陣領先,以翩翩起舞的鳳凰燈方陣結尾,寓意「好頭好尾」,四季平安。巡遊隊伍從廣濟門進入東門街後橫穿太平路,依次經過開元路、新橋路、楓春路,最後到達潮州市人民廣場。巡遊線路全長3.2公里,沿途所到之處,無數群眾競相圍觀爭睹盛況,感受潮州文化的獨特風采,感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潮州市經濟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共同祝福潮州明天更美好。5、大型潮州花燈展覽 「2011 中國·潮州花燈節」大型花燈展覽設置「一線」、「一區」、「一街」、「一湖」、「一園」五大展區:韓江西岸濱江長廊花燈景觀展示線;人民廣場主題花燈展區;牌坊街花燈一條街和民俗文化展示區;西湖公園湖面花燈區;廈寺公園花燈區。展出時間:人民廣場主題燈為長期使用,其餘燈區展出時間從2月17日至22 日(農曆正月十五至二十),展期共6 天。 「2011 中國·潮州花燈節」系列活動在海內外各界引起高度關注,包括新華社、中新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鳳凰衛視、香港有線電視、星島日報、南方網等在內的30多家主流媒體專門派出記者蒞潮報道活動盛況。

潮州花燈的製作:潮州花燈獨具特色,其濃郁的鄉土藝術和風格以及製作程序有別於國內其它地方的花燈而自成體系。花燈的製作工藝比較繁複。不同品種的花燈,其用材、製作過程均有差異。但從共性方面概括起來,其製作過程一般包括構思、扎胚、裝裱、裝飾、組裝幾個環節。構思:潮州花燈是潮州10多縣市特有的以燈屏為主幹,輔以節日喜慶、祭祀等活動所掛飾燈為補充的民間傳統藝術。選材廣泛,不拘一格,幾乎是世間萬物皆可入燈,但主要來源於歷史的文化積澱。由於沒有圖紙、文字記載,全靠藝人們代代相傳,推陳出新發展起來。花燈的規格,造型並沒有固定的格式,由藝人根據需要創作。創作過程既要尊重歷史,又要有新創意,適應各種需求對象的需要,給人以美的享受。作品的構思這一環節,是整個花燈製作過程的關鍵,這就要求構思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高超的技能技巧,一般由最具藝術修養的藝人承擔。扎胚:扎胚是花燈製作工藝實施的開始,是作品基本骨架的扎制。最早的潮州花燈胚胎是用竹片來扎制的。竹片必須選用特定的竹種,最好是選用質地比較柔韌、富有彈性的「妙兒竹」,使扎製成的花燈胚胎不易變形。製作時,藝人們將整根竹子劈成一根根大小一致、粗細均勻的竹片,把作品分解成圓、方、錐、棱等幾個主要立體幾何圖形,按分解後的圖形用竹片紮成外部框架,再拼合起來,構成作品的整體形態。扎胚胎須用自製紙繩,即用剪刀將絲紙剪成條狀,再搓成紙繩,利用絲紙紙繩的柔韌性紮緊竹片的接合點,使扎口牢固。20世紀中後期,花燈藝人大膽創新,以鉛線代替竹片,使花燈胚胎的扎制更方便,彌補了竹片彎曲、折角上的局限。為防止鉛線生鏽,除同樣用紙繩紮緊鉛線接合點使扎口牢固外,胚胎中的所有鉛線都要用絲紙條繞包起來,不得裸露。裝裱:裝裱分為裱胚和裱面兩個環節。裱胚好比泥塑中的塑胚,所不同的是裱胚用紙,用土辦法製作的白紙,藝人們稱為「白草紙」。根據花燈胚(骨架)間隙的大小,用紙把其連成整體,個別部位可能要裱上幾層,甚至幾十層,以彌補胚架在表現作品上的不足,這一環節是對作品在形態上的進一步修善。裱胚是特指裡面不要點燈的花燈而言;若裡面要點燈的,製作時就不能裱胚,而是直接裱面,以免影響花燈的透光效果。有些人物的身體部分也不需要裱胚,而是像真人一樣在軀殼上直接穿上精心綉制的絢麗多姿的衣裳則可。裱面,是根據花燈所表現的人或物的外部特徵,採用各種顏色的絲綢或彩紙,用粘劑把其粘貼於軀殼之上,裱成空心,再在表面淡施粉彩,描繪衣飾,或作衣褶、或花鳥蟲魚等物體的形態,力求與構思作品相似或相近。裝裱環節要達到整體協調的美感,就必須運用雕塑、繪畫、色彩學、美學等多門學科的基礎知識,同時,還必須綜合運用解剖學、透視學等原理,這樣才能真正表現出作品的藝術內涵。裝飾:裝飾的材料主要有飾線、綉片、珠片、花紙等。飾線有紗織的和花紙裁成線狀的兩種,其功能是用來掩飾裱面時留下的接縫,起到美化裱面的作用,使作品更顯華麗。綉片,主要用在燈屏上人物的衣飾方面。通常要與潮綉藝人合作,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按照一定的規矩,綉出龍鳳、神獸、花鳥等綉品;根據人物身份的象徵,在人物的袍、鞋之上粘貼上相應的綉品。珠片、花紙,通常用於補白和點綴,使作品更趨自然和諧。組裝:這是專指比較大型的由多個部件構成的花燈或活動燈屏的一個製作環節。大型的由多個部件構成的花燈受製作場地或搬運的限制,製作時,通常把其分解成幾個部件,逐個製作,完成之後搬到現場進行組裝。如舊時府城衙門祭祀關羽時所扎制的關帝像,高四五丈,製作時就要分為頭、身、腳、青龍偃月刀等幾個部位逐個製作,然後再運到大街(今太平路)頭官誥巷口西側武廟(今潮州市總工會)前組裝。沈金炎老藝師介紹,製作高大的人物花燈,若嚴格按照人體比例設計,則會因為物體的近大遠小的錯覺,讓人覺得頭部偏小,顯示不出神像的莊嚴,有經驗的藝師會把肩部和頭部適當放大一點。大型活動燈屏是指那些含有人物、鳥獸的能做出簡單動作以表現一定故事情節的大花燈屏,其主要關節部分都是可以活動的。活動花燈的活動機器也是在製作的後期才組裝上去的,這個難度較大,涉及到仿生學、運動力學等多門學科,如《桃花過渡》、《武松打虎》等。「走馬燈」也屬活動燈屏範疇,分內外兩層,外層通常作成宮燈,裱上輕紗或裝上玻璃,內層製成圓筒狀,繪上人物、花鳥,圓筒頂部製成風車狀,圓心上裝一個凸起的小金屬片,依靠宮燈底部正中豎起的一根頂針托住。利用熱力學、流體力學等原理,在圓筒內底部裝上一盞燈,既可透射照亮圓筒上人物、花鳥等繪畫圖案,又可使圓筒內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產生連續氣流衝擊風車轉動,從而帶動圓筒轉動。花燈製作完畢,燈火裝於其中,元宵佳節,夜間點亮,透照出來,綽約動人,配上和諧景物和輝煌的燈光,更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花燈的製作工藝紛繁複雜,涉及到許多學科知識和原理。目前,潮州花燈藝人寥寥無幾,且承傳有限,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些頗有造詣的花燈老藝師年事已高,有的已達77歲高齡,正在逐步退出花燈舞台,而製作花燈工藝繁瑣,收入偏低,年輕人大多不願學習,目前年輕的花燈製作人在技藝上能獨樹一幟的極少;花燈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民俗日益淡化,花燈在廣大城鄉的展示平台日益減少;花燈的使用季節性較強,除春節、元宵、中秋等節日及其它喜慶日子外,其餘時段幾乎沒人使用,因此從事花燈製作人員,大多不以其為主業,對花燈的傳承研發極其有限。

6、擲彌勒佛潮州府城元宵節擲彌勒佛,就是在街頭巷尾、祠堂曠埕開闊處,臨時搭起一個個以竹竿為骨架,上面插滿榕樹枝葉張燈結綵的大彩棚。棚子裡面用泥土稻草塑著一尊巨型的笑容可掬、肥頭胖腦、長耳垂肩、裸著大腹便便上身的或端坐、或半斜著身橫卧在台階上的彌勒佛像。在佛像光禿禿的天靈蓋、肩膀、雙臂、肚臍、大腿、膝蓋上爬滿嬉戲打鬧的小孩。小孩前額留著「壽桃」,扎著衝天辮子,身上系著腰兜,光著腳子,有的雙手抱著大蟠桃;有的雙手抱著一條大鯉魚,這群小孩都是泥塑彩身的,所以叫「彩娃」,潮州人俗稱「喜童」。府城擲彌勒佛的彩棚多設於鎮前(今百花台)、卓府埕、劉厝埔(今虹橋職中操場)、木坑廟前(今虹橋九龍珠亭前)、金山古松(榕)下、西湖公園。其中位於西湖公園內虹橋北側的擲彌勒佛彩棚,是全潮州範圍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遊玩時間最長的擲彌勒佛彩棚。單說那坐式的彌勒佛像就有3米橫直2米高,管用去粘土就要20多噸,雕塑藝師真是巧奪天工,塑得那佛像顏容出天然,兩邊還有一付對聯描述彌勒佛祖寫得很確切:「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20世紀80年代,西湖擲彌勒佛成為常年遊玩項目;90年代初,西湖公園全面整治,擲彌勒佛彩棚隨之拆除。元宵節擲彌勒佛活動都是營利性的。到了元宵節那天,棚主放過喜炮之後,擲彌勒佛的活動就算開始了。人們在距離佛像一丈多遠的竹欄杆外,用銅錢(古錢幣)瞄準佛像身上「喜童」 ,使勁擲去,「喜童」被擲倒即中彩,棚主旋即撿起,用紅紙把它包好,贈給擲中的人,縱然擲破,也依樣贈送新「喜童」。擲彌勒佛按近、中、遠分1贈1、1贈2和1贈3贈率設贈。在一些較遠較難命中的地方,如天靈蓋、耳朵、肩膀、鼻尖等部位上的「喜童」,則中1贈3。這是潮州府城一項男女老少皆喜愛的活動,尤其是新婚夫婦,或剛娶兒媳的公婆,他們得子抱孫心切,認為命中「喜童」,新婚夫妻年尾或明年既生男孩,家人又會發財,因此對準活潑可愛的「喜童」,即使擲出幾百個銅錢未命中也不氣餒,不惜千金也要抱回一個「喜童」。一經命中,棚主和圍觀客人為之喝彩、道賀。新中國成立後,取消銅錢貨幣。用銅錢擲彌勒佛身上的「喜童」改為用竹片紮成的竹圈套「喜童」。西湖公園內長期營業的擲彌勒佛,在20世紀80年代初,原本爬滿佛祖身上的「喜童」,棚主幹脆換成菊花茶等各式各樣飲料,完全失去了擲彌勒佛的本來意義。加上佛門認為,擲彌勒佛活動是對佛祖的不敬。隨著社會禮佛人數的不斷增多,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元宵節擲彌勒佛的活動逐漸減少,至90年代初在潮州府城基本消失。

7、文化化裝大遊行文化化妝大遊行,舊稱文藝踩街。明代,文藝踩街從閩南傳入潮州。明喬元《閩書》載:「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喧天,一國若狂!」舊時, 每年從農曆十四到十六連續3天,各縣(區)鄉鎮都要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府城來,有傳統文藝、古老樂曲、八音會、古裝戲等等,還有現代藝術展示,花樣之多,數不勝數。舊時元宵佳節,往往是白天舉行文化化裝大流行,晚上舉行游花燈活動。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節日基本被取消,文化化妝大遊行改在國慶節舉行。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化妝大遊行以挑「紅寶書」(毛澤東選集四卷)為主要內容。1988年元宵節,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組織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隆重的民間文化化妝大遊行活動。上午,鼓樂聲聲,軍號齊鳴,彩旗隊迎風飄揚的彩旗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嘉賓,儀仗隊意氣風發,踏著整齊步伐,拉開了文藝化裝遊行的序幕。隨後便是各個文化方陣,充分展現了潮州文化的風采、潮韻和潮情。觀看遊行的群眾飽嘗了一次潮州文化「盛宴」。此後,潮州市幾乎每年都要在元宵節舉行文化化裝大遊行活動,再現了舊時文藝踩街的習俗。 1990年元宵節,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又組織了隆重的民間文化化妝大遊行以及大型花展、燈展。文化化妝大遊行,主要以展示現代藝術為主。前來潮州檢查教育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興緻勃勃地觀賞了潮州元宵文化化妝大遊行和花燈展。

8、打燈謎 打燈謎,又叫猜燈謎、彈壁燈等等,金山人習慣俗簡稱「拍謎」,是元宵節有了賞花燈之後派生出來的一項活動。起源於夏商周,萌芽於春秋戰國,形成於南宋。早在夏商朝代,就有一種用暗示來描述某種事物的歌謠,如商牧歌:「女承筐,無實。士(圭刂)羊,無血。」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歌謠發展、演變成「瘦辭」,這是謎語的最初萌芽。當時由於列國分爭,有不少遊客在進諫時,不敢直言,往往都用「瘦辭」道出已見,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左丘明《國語·晉語》記載:「有秦客瘦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可見,早在公元前542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廋辭已作為外交鬥爭的一種形式而登上大雅之堂,在統治集團高級官員中運用了。戰國後期,「瘦辭」演變為「隱語」,也是以形象生動的評議來隱示事物,因而十分流行,上到諸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幾乎人人都喜歡隱語。南朝齊末,著名古典文藝理論家劉勰(約465~520年)《文心雕龍·諧隱》曰:「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之嘲隱,化為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像物品,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可見戰國時,這些「隱語」,就是謎語,是中國「猜謎」的雛形,同時也說明了南北朝時期就有了「謎」之稱謂。到了唐朝,謎語開始興盛。據唐段成式《廬陵官下記》載:曹著機辯,有客試之。因作謎云:「一物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著應聲曰:「在官地,在私地。」亦作謎曰:「一物坐也卧,行也卧,走也卧,卧也卧。」客不能對,著曰:「吾謎吞得你謎。」客大慚。客人出的是「 蛙」,而曹著作的是「蛇」,故有吾謎吞得你謎之說。直至南宋文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字謎三首》收入《鮑參軍集》後,「猜謎」基本形成。鮑照《字謎三首》之一曰:「二行一體,四支八頭,四八一八,飛泉仰流。」謎底「井」字。之二曰:「頭如刀,尾如鉤,中央橫廣,四角六抽,右面負兩刃,左邊雙屬牛。」謎底「龜」字。之三曰:「乾之一九,只立無偶;坤之二六,宛然雙宿。」謎底「土」字。開始的謎流行於口頭說猜,三國時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在謎語的長期流行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分支出以中國漢字的一字多部、多音、多義這一特點為內容的字義謎,使中國謎語有別於世界其他民族的謎語。謎語在宋代進入了發展高峰期,制謎和猜謎之風非常盛行,湧現了一大批謎語藝人,如馬定齋、霍百丑、張山人、胡六郎和魏大林等,北宋的汴梁還出現了專為猜謎等伎藝演出服務的場所——瓦舍。謎語屬於百戲之一,通過商業和伎藝場所的傳播得到空前普及。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學士為了顯示才學,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於五光十色的彩燈上,或乾脆繕寫於花燈之上,供人猜射取樂,以吸引過往行人。至此,「猜謎」才與「元宵燈」緊密聯繫,結下了不解之緣,因而又有了「猜燈謎」之稱謂。這個時期上燈的謎,是事物謎與文義謎共有。爾後,文義謎迅速發展,並與事物謎徹底分離,「燈謎」便成為文義謎的代稱。猜燈謎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此時首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每逢元宵佳節制迷,猜者眾多。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隨著猜燈謎的出現,興起了燈謎組織,當時的都城臨安成立了謎社,據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隱語,則有南北垢齋、西齋,皆依江右謎法。謎語、習詩之流,萃而成齋。」謎社的成員都屬飛詩之流的文人,他們或以謎相酬和,或以謎相嘲戲,或品謎玩隱,或著書立說,繼往開來地共同推動了謎語的發展。 潮州燈謎何時從中原傳入,由於文獻匱乏,目前極難尋根覓源,但從潮州民間流行的一些古老童謎的內容及燈謎猜射時所保留的一些古風來看,至遲不過宋末,開始以潮域先民土著畲族(古越人後裔)的歌仔形式在口頭上傳猜,土音土語,朗朗上口歷久流傳,幾乎是幾十代人同猜一條謎。例如,有一則古老童謎:「天頂一個碗,落雨落不滿。謎底:鳥巢。」這與隋代侯白的鶘鶿巢謎「背共屋許大,肚共椀許大,口共盞許大。」在謎面上有某些相似的痕迹。另據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載:宋代猜射燈謎時,先用鼓兒賀之,吹「賀聖朝」。這種燈謎開猜時打鼓奏樂的古風,全國只有北疆的瀋陽及南方的潮州一直沿襲,至今還保留著擊鼓敲鑼這一古老習慣。可見,潮州的燈謎至遲不過宋末。 元時,由於受時代風雲和區域文化的影響,猜燈謎暫處於低潮,謎語數量不多,但當時仍不乏上乘之作,如大詩人薩都拉《雁門集》一則物謎:「開如輪,斂如槊,剪紙調膠護新竹,日中荷蓋影亭亭,雨中芭蕉聲肅肅,晴天則陰陰則晴,晴陰之說誠分明,安得大柄居吾手,去履東西南北之行人。」謎底是「傘」,以謎言志,制謎技巧非同一般。 到了明代,猜燈謎已遍及各地,成為元夕不可缺少的點綴品。元宵期間,猜燈謎的氣氛異常熱鬧,盛況也是空前的。據明末劉侗《帝京景物略》載:「正月八至十八日,集東華門外,曰燈市。有以詩隱物幌於寺壁者,曰商燈。立想而漫射之,無靈蠢。」又據明末阮大鋮雜劇《春燈謎傳奇》載:「打燈謎鬧場,拆燈謎攪腸。紙條兒標寫停停當。金錢小掛,道著時送將,那不著的受罰還如樣。市語兒幾行,人名兒緊藏,教你非想非非想。」這展現了當時猜謎活動的情景。 明代是潮州文人科舉最為得意之時,潮人中進士者眾,讀書人相繼得志,使潮州文風大盛,燈謎也隨之活躍,民間至今尚有不少關於林大欽、吳殿邦等青少年時期猜謎的傳說。傳說海陽縣(今潮安縣)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榜狀元林大欽,未及15歲就中秀才,因家貧,屈就銀湖鄉邊教書邊苦讀。一日,臨鄉西林孫惠存(號穆緣)宴請大女婿進士翁萬達,遍請鄉賢鄉貴。翁萬達早聞林大欽才智過人,意欲一考,特修書一封令僕人送往。信曰:「食盡牛頭肉,豬借刀作羹,傳書人不見,一言寄丹青。」林大欽接過信一看,感覺文理不通,尋思道:牛頭肉盡則為「午」;生肖豬在十二地支中為「亥」,「亥」「借刀(刂)」合為「刻」;「傳」字「人」不見則為「專」;「言」字寄上「青」字合為「請」。信中隱含「午刻專請」四字,原來翁萬達是要請我中午赴宴。林大欽便準時赴約。該謎謎理還算成立,但謎面不知所云,嚴格來說不能成謎,志書正史均無記載,或是後人虛構。翁萬達才學確實不如林大欽,據說宴會上猜謎斗詩作對,翁萬達輸得口服心服,還為妻妹二小姐與林大欽做媒主婚。據清隆慶二年(1568年)李樂《見聞雜記》載:「東廣林大欽,嘉靖壬辰大魁也。少貧為蒙師,其主人(孫惠存)有婿(翁萬達)中甲科,官主政(主事),來謁,主人盛款之,請林相陪。主政君虛讓曰:『吾妻父家先生當首坐。』林竟首坐。主人不樂,主政君一閱林所作文字,謂其翁曰:『此生當大魁,可將小姨作配。』主人然其言,妻之林。」最有趣的要算楓溪鄉的秀才吳殿邦作韻謎諷刺不安分守己的和尚:「鳳棲禾下鳥飛去,馬宿蘆邊草不生。」謎底是「禿驢」。這是潮州最早出現的一首韻謎。 清自中葉以後,謎風大盛,湧現了許多謎師,燈謎向前邁了一大步,在製作技藝上已益加新奇精巧,力求別解傳神。如以「人在人情在」猜《詩經》句「 逝不相好」,以「絕代有佳人」猜《左傳》句「美而無子」,又以「霍去病卒」猜《禮記》句「疾止復故」等。晚清以來,謎語特別是以文義謎為特徵的燈謎見多見長,達到了空前的普及,當時燈謎的取材範圍十分廣泛,有文字、俗語、成語、詩詞、人名、國名、地名、花卉和中藥等。自南宋臨安出現了南北垢齋和西齋後,謎社經歷了元、明兩代,到了清末民初,已是遍布各地,蓬勃發展,當時最為著名的燈謎組織有清光緒年間由寄寓揚州的福建籍謎家高乃超等人發起成立的竹西後社;有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北平徽州會館由韓少衡、樊樊山等人發起成立的北平射虎社;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由孫玉聲、王均卿發起成立的上海萍社。全國較有影響的謎社還有揚州的竹西春社;北平的隱秀社、學余社和丁卯社;上海的玉泉軒謎社、大中謎社和松江隱社;蘇州的西亭謎社;廈門的萃新謎社;晉江的談虎樓;龍海的文虎社和龍門社;蘭州的水晶謎社;潮州的蓮社、謎學俱樂部和楓溪浣花謎社等等。清咸豐時(1851~1861年),潮州海陽巡檢陳坤(錢塘人)曾詠過一首《竹枝詞》:「上元燈火六街紅,人影衣香處處同,一笑相逢無別訊,誰家燈虎制來工?」從詠燈謎中,足見當時潮州府城懸謎猜射,遊人喜歡商榷評燈之一斑;也說明了當時的潮州開謎形式與中原、蘇杭各地大抵相同的事實。這一時期,潮州謎語以訓詁、賦體兩類為主,多用潮語土音,取諧聲通意傳神之法,謎面以七言詩四句為主要形式,講究平仄韻律,面雖邇雅,而扣底粗俗,有著很大的區域局限性,未能為外地人所理解接受。清光緒初年(1875年),湖南人曾國藩之孫曾繼渠,來潮任惠潮嘉兵備道,時逢中秋,見潮人開謎,多系土音扣合,於百思不得其解之餘,指出此類謎極限於方言地域,不能遠播。遂介紹以字義代切與字部拆合,本官音為主的中原謎法。這種謎法逐漸為潮人接受,揣摹習作。至此,潮謎又匯入中華燈謎之大流,當時稱為「外江謎」,也稱「正宗謎」。這一時期,活躍於潮州謎壇的有謎號「石寶老人」陳奏伯,每逢謎節即設壇於府城釘鼓巷開猜,並與友人翁友松及弟子輩結成「石寶謎社」。石寶謎社的繼承人有謎號「石寶蘭台」者,活動時間較長,是「外江謎」的有力傳播者,對潮州謎界影響較大。同時也有堅守舊法的「竹林謎社」等。這個時期潮州府城燈謎非常活躍頻繁。 民國初期,燈謎形成了南宗北派兩種風格。由於謎家大都是士大夫階層,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強調風雅,排斥民間燈謎。然而,潮州燈謎自與中原燈謎合流以後,活動頻繁,規模更大,遍布城鄉,謎人眾多,人才輩出,謎藝日臻完美,且很早就注意燈謎創作的理論研究,推出對外交流,著書立說,為海內謎界所推崇。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府城南門外的謝會心(1873~1943年)居士(筆名慧因子),終生執教,業餘致力於謎事活動與著述,是武漢《謎社虎榜》的客座名將,上海《文虎》半月刊、武漢《文虎》半月刊的特約撰稿人。1913年,謝會心與府城的嶺南才子鄭雪耘和潮人庄佩衡等8人組成「蓮社」,主持潮城謎事。1929年10月,謝會心編著的燈謎類書《評註燈虎辨類》發行全國。其間釐定法門43類目,分詮謎格44式,是有史以來第一部最系統的謎學工具書,其理論、觀點、法規,至今尚為海內外謎界所遵循。由於經過抗日戰爭及「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洗劫,現在能夠見到該書原版的已為數不多。1983年福建省漳州市燈謎協會與潮州市文聯謎研組聯合翻印該書,在謎界廣為流傳。21世紀00年代,人民日報出版社已將該書輯錄進正在編纂的《中華謎書集成》第四集中。1934年,謝會心又編著了一部謎話體《輟耕談虎錄》在武漢《文虎》半月刊上連載,也惜乎抗日戰爭爆發,未能刊完。近年,在上海徐家匯藏書樓中發現謝會心早期載於1915年《文星雜誌》的《制謎叢話》。1938年,謝會心晚年時又編著了一部謎書《評騭韻謎葉選》,後改名為《韻謎三百則》。1944年秋,《粵東報》根據謝氏供稿,以《韻謎選材》為題,刊出其中的五十則。由於輾轉相抄,在流傳的過程中,曾出現了一些異文。有一種題為《賦字提義韻謎三百首》的列印本,流傳較廣,翻印較早,比較接近原型。1977年,謝會心後人謝述心,偕潮州謎人柯鴻才、黃秋心、李志浦、黃梅隱等,將《韻謎三百則》重加整理,油印成冊,這個本子保存了原書的基本風貌,《中華謎書集成》編輯部將以此油印本為基礎,對照《賦字提義韻謎三百首》的列印本,再參閱《松孫謎稿·字謎專輯》等有關書籍,詳加校勘,改正錯漏,予以翻印並收錄於《中華謎書集成》中。 民國期間,潮州謎壇的活躍者,還有趙寒翠、吳江冷、鄭公風、饒澤、徐醉雪、趙松雪、陳慕影、陳慕雪、林伯源等。而與謝會心同時的庄佩衡,其交遊甚廣,也是海內知名的謎人。較謝會心稍後,潮州謎界又出現巨星,即當時石寶謎社同人翁友松之孫謎號翁松孫者。他稟承家學,謎藝精湛,於1926年創辦《影語月刊》,這是已知的全國最早的燈謎月刊。翁松孫還於潮州府城成立「浣花社」,出版《浣花片》謎刊。他謎作多,活動久,羅致與培養了大批新手,其謎風對潮州謎壇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在潮安縣文化部門的指導下,鳳城、楓溪、彩塘、庵埠等地都有了業餘燈謎組織,這些地方除節日燈謎之外,還堅持周末開猜。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在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方針,燈謎活動更加彭勃發展,謎材謎作日益完善豐富,燈謎愛好者的隊伍日益壯大,全國城鄉群眾性燈謎活動頻繁,燈謎組織紛紛組建,謎協林立。在潮州市文化館幹部柯鴻才的促進下,潮州市成立了第一個謎組:組長翁松孫,組員饒澤、醉雪、夢影、李志浦、陳孟波等。稍後,又有新秀謝述心(謝會心之子)、黃秋心、黃梅隱等加入謎組。同時,翁松孫集中了當時潮謎高手,成立了民間謎社「鳳水謎苑」。據1989年5月的不完全統計,全國規模較大的燈謎組織已近200個。 文化大革命期間,潮州燈謎基本停止活動。1976年國慶,潮安縣彩塘公社宏一鄉首先恢復燈謎活動,主台者為許其祥。1977年,潮安縣文化館也恢復燈謎活動,由秋心、梅隱等主台,在開元寺內設台開猜。隨後,潮安縣工人文化宮也成立了燈謎組,擁有鄭建民、王瑾等一批青年作者,於潮州西湖、文化宮等處開展活動。與此同時,楓溪、庵埠及各公社文化站都先後成立了燈謎組,積極開展活動。在燈謎活動中,各燈謎組出現了一些活躍者,如楓溪的顯彬、落梅、疏影、吳旭初、吳禮龍、吳作良;庵埠的林伯源、陳鴻澤、楊應敏、楊啟獻、紀太山、藍漢釗;彩塘的鄭百川、許其祥、陳森錄、吳江風、山火、典版、崇益;意溪的林墨、邱家馳、盧鎮錦、蔡家樞;此外,還有磷溪的丁身灼、官塘的陳賢麒、陳森源,古巷的陳文煌,浮洋的許業煌,東風的卓尊植等。 1979年改革開放後,潮州燈迷逐步進入了歷史的全盛期。1984年8月,在潮州市文化館的主持下,成立了全市性燈謎組織「潮州市燈謎協會」:顧問謝述心、李志浦;會長鄭百川,副會長楊啟獻、張鎮和、黃繼釗、黃利泉等,出版會刊《謎潮》。「潮州市燈謎協會」形成了一支由70多人組成的燈謎創作隊伍,燈謎創作達到空前的歷史高度,燈謎活動非常普及,全市各地的燈謎活動漸趨平衡。潮州謎協經常舉辦深受群眾歡迎的燈謎會猜活動,經常同海內外謎界保持密切聯繫和謎事交流,積極組織會員參加海內外各項燈謎大賽,受到國內同行的讚許,也招引港澳台謎界的注目。潮州謎界還肩負著向海外潮人傳播中華燈謎文化之重任。潮州自古華僑眾多,中華燈謎也隨潮人足跡遠傳南洋,薪火相繼,歷久不衰。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現時燈謎活動甚盛,而主持者多為潮人。新加坡《聯合晚報》名記者、燈謎評論家、《並生閣謎話》作者黃叔麟,是潮安縣彩塘鎮人;多次主持新加坡「春到河畔」藝術節燈謎活動的鄭澤生,是潮安縣東鳳鎮人;泰國潮州會館文藝部主任、燈謎社社長黃景雲(已故),是潮州市湘橋區人。世界各地謎界潮籍謎人不勝枚舉,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傳播,對弘揚潮州謎藝作出重大的貢獻。目前,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及燈謎學術交流。潮州市謎協名譽會長鄭百川、會長伍延才及副會長吳楚鴻等多次應邀到新加坡、泰國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謎事交流。

1998年金秋,中華全國燈謎學術委員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澳縣青澳灣召開,在評選出來的八項「中華謎壇十佳」中,潮州市謎協獲得四項「十佳」。潮州燈謎在中國謎壇地位顯著,多次參與全國性謎事活動和重點謎書的編纂工作,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華謎語大辭典》收入潮州市燈謎組織條目3個,近代謎家條目1個,當代謎人條目11個;在附錄「古今佳謎,當代謎選」900條的作者中,潮州市作者佔10%。

1999年春,鄭百川為新加坡燈謎俱樂部學員舉辦的學術講座,在當地引起轟動,英文報紙《海峽時報》以《中國專家的智慧照亮了謎壇》為題進行專訪報道。

2001年, 國內五家知名謎刊聯合評選20世紀「世紀百佳謎作」和「世紀百佳謎人」,潮州市竟有5名新老謎人作品入選「世紀百佳謎作」,3名會員入選「世紀百佳謎人」;老謎家謝會心創作的《評註燈虎辨類》被評為「世紀十佳謎書」,名譽會長鄭百川還榮獲第一屆「沈志謙文虎獎」的最高獎項。潮州市謎協創辦的謎壇交流刊物《謎潮》,分別贈送給全國各地及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燈謎組織;該刊每年堅持編印一期謎刊,至2003年8月,已刊發20期,先後6次被評為「全國十佳謎刊」,3次被評為「功勛謎刊」。潮州燈謎無愧於潮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古時,潮州猜燈謎都在元宵夜。花燈上貼上書寫的謎面,任猜射人圍猜。隨著猜謎活動的日趨普及,除了元宵之外也漸漸增至每個節日、游神賽會;懸掛謎燈,也改為張貼謎箋。到時候搭起燈謎台,台上掛滿五顏六色的謎箋,四周張燈結綵。謎的體裁除了文字謎,還有實物謎,這是猜眾最感興趣的一種體裁。如:金山在太平路百花台邊設謎台,台上懸掛一串鞭炮,猜成語四。猜射者用火柴點燃鞭炮,曰:「一觸即發,一鳴驚人!」隨著爆竹爆破後五光十色的花紙的墜落,猜射者又曰:「天花亂墜!」等到鞭炮全部燃盡,台上什麼東西都沒有的時候,猜射者又曰:「一無所有!」此外,還有畫謎、印章謎等。猜謎時,在主事者一陣「咚!咚!」的鼓聲過後,即可開猜。猜謎有筆猜和口頭報猜之分。潮州自古多以口頭報猜配以鼓導猜的形式進行,比較注重猜射者對謎作的感受、理解、分析。報猜時,有四個環節:揣測、報猜、解釋、商討。報猜時要先報謎箋列號、謎作者姓名和謎面,再報謎底,並作解釋。猜謎時,謎作者都要親臨謎台。當猜射人報過謎號時,作者務必主鼓,善作謎者也善以鼓導猜。聞報謎號、作者姓名、謎面,各項僅以一聲擊鼓「咚」作應對,表示歡迎猜謎賜教。若猜眾報了謎底,鼓槌敲打一下鼓沿,則暗示猜錯,猜射者無須再解釋;若鼓槌連敲鼓邊一串輕響,則暗示雖猜不中也不遠,請猜射者多揣摩一會,有時主事者還會用簡潔語言對其啟發或提醒;若聞有力的一聲「咚」響,表示猜中謎底;猜射者猜中謎底後要作猜謎的解釋,當解釋很貼切時,作者會喜形於鼓,奮臂連擊三聲「咚!咚!咚!」,彷彿告訴猜眾「中!中!中!」一樣,馬上揭下謎箋,包起獎品擲贈與射中者。好的謎作在猜中者的透徹解釋中,往往會使旁觀欣賞者陶醉,產生共鳴。這是一種讓制、猜雙方在解釋中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也是燈謎教育、普及的好形式。這種獨特的形式體現了潮州文化的內涵,使許多外地謎友讚不絕口。燈謎,可雅可俗,但貴乎「有味」,真正有謎味的謎語,或讓人回味無窮,或讓人忍俊不禁,或讓人恍然大悟,或讓人拍案叫絕!潮俗多謎事,制謎者挖空心思,制出則則佳謎;猜射者妙語珠璣,道出點點機巧,不僅制、射雙方從心靈深處得以溝通,大呼「知音」,更讓旁觀者分享快樂,評頭品足。如此美事,潮鄉每每多見!猜謎者往往把歷次射中謎箋累集珍藏,不時拿出來玩賞回味,總結經驗,其樂無窮。

9、 吃甘蔗潮州人向來有元宵節吃甘蔗習俗。隨著元宵佳節的臨近,府城大街小巷甘蔗生意日漸紅火,北門陳厝樓、北門古、白橋頭、虹橋頭、湘湖路(今中山路)、太平橋頭,到外都是賣蔗人,一根根甘蔗連根帶葉堆在路邊,府城居民上街購物時都不忘帶回幾根,等到元宵節晚上一家人一起享用,皆因潮州有這習俗:正月十五夜食蔗,一來預祝新年一家人生活甜甜蜜蜜,收入就象甘蔗生長一樣節節高;二來傳說十五夜食蔗不會蛀齒。這一食俗不知從哪個朝代開始,史志查無記載。但吃新鮮甘蔗對一般人來說,確實利多弊少,至於一定要在正月十五夜食才不會蛀齒,就沒有科學依據了。甘蔗是一種很有營養的水果,蔗莖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脂肪、蛋白質,還含有多種氨基酸、有本酸以及維生素B1、B2、B6、C和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的含量每千克達9毫克,居水果之最,長期食用對人體特別是女性缺鐵性貧血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故甘蔗素有「補血果」之美稱。甘蔗不僅是冬令佳果,而且還是防病健身的良藥。古代中醫學家都將甘蔗列為「補益葯」。中醫學認為,甘蔗味甘性寒,甘可滋補養血,寒可清熱生津,故有滋養潤燥之功效,適用於低血糖症、心臟衰弱、口乾舌燥、津液不足、咽喉腫痛、大便乾結、小便不利、消化不良以及肺燥引發的虛熱咳嗽、氣喘等病症。民間常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混合服,早晚各一次,對治療慢性胃炎、反胃嘔吐、呃逆等有很好的療效。此外,甘蔗還可以通便解結,緩解酒精中毒。甘蔗渣還有外用醫療價值,明蘭茂《滇南本草》介紹將甘蔗搗爛外敷醫治癤子膿腫;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了把乾燥蔗渣煅炒研成細粉末,遍撒於皮膚潰瘍處,能促進其癒合。潮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醫師劉曉忠還認為:甘蔗同時也是口腔的「清潔工」,它含有大量食物纖維,經常食蔗的人,在反覆咀嚼時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樣,把殘留在口腔及牙縫中的垢物一掃而凈,可以起到清除口腔細菌的作用,從而提高牙齒的自潔和抗齲能力;咀嚼甘蔗對牙齒和口腔肌肉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劉曉忠同時指出:甘蔗含糖很高,如果在晚上睡覺前吃了,又沒有刷牙的習慣,糖分經過細菌發酵變成酸類物質,會侵蝕牙釉質,慢慢便會形成齲齒,因此吃完甘蔗後必須漱口以防止齲齒的發生;吃甘蔗會使體內血糠增高,對糖尿病患者極端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甘蔗。 甘蔗是清、潤、甘涼滋養的食療佳品,古往今來被人們廣為稱道,就連那些清高儒雅的文人墨客也情有獨鍾。宋代詩人蘇軾在《甘蔗》中寫道:「老境於吾漸不佳,一生拗性舊秋崖。笑人煮積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唐代詩人王維在《櫻桃詩》中又道:「飲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而大醫學家李時珍對甘蔗則別有一番見解:「凡蔗榕漿飲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將食用甘蔗的微妙之處表述得淋漓盡致。中國歷史上,有過許多名人食用甘蔗的趣事。東晉時,工於詩賦、書法,尤精繪畫的顧愷之,嚼食甘蔗是從尾部開始,逐漸推進到頭部的。《晉書·顧愷之傳》載:「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後來有人以「蔗尾」一詞比喻先苦後甜,狀況越來越好。例如元代李俊民《游青蓮》中就有「漸佳如蔗尾,薄險似羊腸」的詩句。還有人以「蔗境」一詞比喻為人生晚景的美好。例如宋代趙必豫的水調歌頭《壽梁多竹八十》中就有詞句:「百歲人有幾?七十世間稀。何況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飴。」 舊時,鳳山一帶,那裡常有成片蔗園;田東園、埔頭尾也有少量蔗園,居民常有食蔗機會。北門外老土地、新土地一向居農混居,較大片的土地主要是農民用於種植蔬菜,只有門前屋後那一塊塊小小的自留地,才有人在擠閑時種上幾株甘蔗或玉米以自用,那一小片綠綠的作物和那一股濃濃的泥土氣息,始終親切溫馨地飄溢在人們的心頭。然而,當時人民的生活還比較困苦,城裡人一年難嘗到點甜頭,只有在等到元宵之前的幾天里,才會買回幾根甘蔗倚在門後,等到元宵夜一家人蹲在天井上啃蔗,這著實是個甜蜜的遺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蔗皆畦種,叢生,最困地力,莖似竹而內實,大者圍數寸,長六、七尺,根下節密,以漸而疏。抽葉如蘆葉而大,長三、四尺,扶疏四垂,八、九月收莖,可留過春,充果食。按王灼《糖霜譜》雲,蔗有四色,曰杜蔗,即竹蔗也,綠嫩薄皮,味極醇厚,專用作霜。曰西蔗,作霜色淺。曰竻蔗,亦名蠟蔗,即荻蔗也,亦可作沙糖。曰紅蔗,亦名紫蔗,即崑崙蔗也,止可生啖,不堪作糖。」根據宋王灼《糖霜譜》所云,竹蔗「專用作霜」即制糠;紫蔗「止可生啖,不堪作糖。」竹蔗就是潮州人所說的「絞卜」,皮硬汁甜,一般用於窄糖;紫蔗就是潮州人所說的「烏蠟蔗」,皮軟汁多,一般用於食用。但其實有些人特別是種過蔗的人更喜歡食竹蔗,因為竹蔗雖然皮硬,但用牙齒去皮可剝過兩節甚至三四節,而且肉更脆、汁更甜,嚼起來更舒服、更享受。 買蔗要懂得選擇,要掌握「看、摸、嗅」三個主要環節:看,就是要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鮮,新鮮的甘蔗瓤部呈乳白色,蔗皮色彩鮮艷,斷面平而有汁;霉變的甘蔗瓤部呈淡褐色,蔗皮死色無光澤,斷面凹而無汁。摸,就是要用手摸甘蔗的表面,新鮮的甘蔗表面光滑,質地堅硬,手感好;霉變的甘蔗表面有皺紋,質地較軟。嗅,就是要用鼻嗅甘蔗的氣味,新鮮的甘蔗氣味清香;霉變的甘蔗嗅無香味,或略有酒槽味。還有,節長的甘蔗比節短的甘蔗吃起來口感更佳。 甘蔗(Sugarcane)是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蔗莖直立,粗壯多汁,表面常披白粉;葉為互生,邊緣具小銳齒狀,花穗為復總狀花序。甘蔗原產地是新幾內亞和印度,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大約在周朝周宣王(前827~前782年)時傳入中國南方,先秦時代叫「柘」,到了漢代才出現「蔗」字,「柘」和「蔗」的讀音可能來自梵文sakara,南朝梁代才改稱「甘蔗」。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人工栽培,秦漢時由南方傳到中原。在7世紀的唐代,中國南方從天竺(今印度)屬國摩揭佗學到了甘蔗製糖方法。初宋起,甘蔗在越州(今廣西紹興市)已普遍種植並在江南逐步普及,元代起江南各省已普遍種植。在明《永樂大典》所載宋、元時代潮州方誌中,尚未見到種植甘蔗的記錄。明嘉靖《潮州府志》「物產·果類」中有甘蔗之載;明隆慶《潮陽縣誌》「食用類」中有砂糖之載。可見,至遲在明代,甘蔗種植和製糖方法已傳入潮州。清乾隆以後,潮州甘蔗種植面積很大,潮糖北運,銷售量也很大。清光緒《潮陽縣誌》收錄了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潮陽縣令李文藻的一首詩:「歲歲相因是蔗田,靈山腳下赤寮邊,到冬裝往蘇州賣,定有冰糖一百船。」描寫了清代中期潮陽銅盂赤寮一帶蔗田連阡和潮糖北運的盛況。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廣東潮州謝總的父親一生不信佛,臨終念佛往生極樂
潮汕人為什麼早在上世紀初便被譽為「東方猶太人」?
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娶潮汕女當媳婦?
娶女要娶潮州女,下一句是什麼呢?

TAG:元宵節 | 潮州 | 元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