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鉅獻】漢字之美——最簡漢字書法史
世界上早期的文字主要有三種: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圖畫文字和漢字。如今前兩種文字早已被拼音文字所取代,只有漢字還在使用。漢字是人類文明裡唯一傳承超過五千年的文字,唯一的非拼音文字,唯一還可以在電腦中方便使用的古文字。
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的楔形文字
中華文化之所以有驚人的持續性和能量,是因為中國人永遠不放棄漢字,永遠敬重漢字,永遠以漢字為榮。這些優美而神秘的漢字組成的思想,讓今人與古人同樣享用,同樣幸福。(馬未都)
漢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年輕的文字。
是誰創造了神奇的漢字呢?
一、漢字的誕生
倉頡像
傳說造字的聖人名叫倉頡。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裡面說:「黃帝之史倉頡始作書契。」黃帝的史官倉頡觀察鳥獸足跡後受到啟發而發明了漢字。倉頡具有超人的觀察力,傳說他長著四隻眼睛。當漢字被創造出來時,天地鬼神都震動了,所謂「天雨粟,鬼夜哭,龍為之潛藏」。倉頡因為發明了漢字而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文化英雄,當然,這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漢字的源頭在哪裡呢?
二、甲骨文
清末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國子監祭酒(國立大學校長)王懿榮患了瘧疾。當時,中醫認為「龍骨」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所以,王懿榮經常服用。所謂「龍骨」,實際用的是從土中掘出的動物骨頭。據說,把它搗碎煎服,可治瘧疾。
有一次王懿榮無意中發現從北京市內的中藥店中買來的「龍骨」上刻有近似於文字的符號。於是,他又從中藥店買來不少「龍骨」並與寄居在自己家中的古文字學家劉鶚一起探討。兩人認為:這一定是至今未知的遠古時代的文字。據說,甲骨文就是這樣被發現的。故事很有趣,但其中或許有杜撰的成分。實際情況究竟怎樣呢?有人說,實際是頗具眼光的山東古董商人范維卿去各地尋訪時,在河南得到甲骨,將它送到王懿榮等收藏家那兒去的。發現甲骨文的第二年,八國聯軍為鎮壓義和團運動進佔北京,王懿榮投井殉國,悲壯地結束了生命。
羅振玉甲骨文書法作品
羅振玉對甲骨學一個重大貢獻是他弄清了甲骨的出土地點。當時的甲骨都是古董商賣給收藏家的,交易價格非常高,所以古董商把甲骨的出土地點視為商業秘密,即使買主詢問,也不說出真實的地點,而是隨便撒謊矇騙買主。羅振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結果發現甲骨的實際出土地是河南安陽縣小屯村。小屯村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殷商的都城。
小屯村以出產小麥和棉花為主,地里的獸骨妨礙種莊稼,農民便把它挖出來,作為「龍骨」賣給中藥鋪,從中獲取一點兒微薄的收入。有刻痕的甲骨是賣不出高價的,所以,農民出售時,便用小刀把刻痕削平。然而,當他們知道這種「龍骨」異常寶貴,古董商願意出高價收購時,村民們一改往日習慣,專撿刻痕多的甲骨瘋狂挖掘,有人開始偽造甲骨,希望多增加一點兒收入。
王國維(1877—1927)
王國維是羅振玉的女婿,他是20世紀中國的天才學者。王國維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僅僅把甲骨作為文字研究的對象,而是把甲骨文看作復原古代史的寶貴資料,認真分析其中的記述,並以此為依據,復原了殷王系譜。王國維復原的殷王系譜,與司馬遷《史記》記錄的殷王系譜幾乎沒有差別。《史記》是在殷商滅亡一千多年後完成的,王國維證明殷商這段歷史是確實存在的,司馬遷對殷商的記載也是可信的。王國維受聘到清華大學做教授,他的研究生活是平靜的,學術聲望也越來越高。但是,動亂的社會和時局使他感到異常痛苦。1927年5月3日(舊曆),王國維自沉於北京西郊的昆明湖,享年51歲。
今天發現的商代到西周的甲骨文,大概有4500多個漢字,這些文字大部分已經被破譯出來。幾乎與甲骨文同時,另一種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為我們展現了漢字的莊嚴與美麗——
(三)金文
所謂「鼎」,實際是三足釜,本來是煮肉的炊具,後來變成了專門用於祭神等場合的祭器。司母戊鼎(也作「後母戊鼎」)1939年在河南省安陽市郊出土,因鼎身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鼎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在現存的商周青銅器中,它是最重的一隻。司母戊鼎初為鄉人私自挖掘,出土後因過大過重不易搬遷,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司母戊鼎重新出土,當年村民鋸下一隻鼎耳,由於歷史原因無法找到,現在看到的是後來補鑄上去的,成為了一大遺憾。在中國古代,鼎是帝王權威的象徵,是無比重要的鎮國之寶。據說,帝王宮殿上都置有這種「傳國神器」。
司母戊鼎(也作「後母戊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鑄造青銅器的工匠,好像是專職奴隸。奴隸只能從事特定作業,失敗了就會被殺掉。對於他們來說,製作青銅器無疑是關係到生命的大事。我們完全可以說,在即使使用現代技術的今天,也難以鑄造出如此精美的殷周時代的青銅器里,已經鑄入了製作者的意念、生命和靈魂。
饕餮紋拓片
青銅器上裝飾有各種獨特而奇異的花紋,尤其是模擬怪獸的圖案,其形狀令人吃驚。最常見的是「饕餮文」。饕餮是古代傳說的動物。據說,它特別貪婪,食量格外大,可以吞下作祟的惡魔。青銅器上這些可怕的、複雜而奇怪的花紋,大概是為了將祭器神聖化,為的是嚇跑妖魔,不讓它們接近供品,使其達到咒語般的效果。
青銅器中,有的內壁帶有文字,這種文字叫做「金文」。金文不是在青銅器鑄好之後刻寫的,而是在製作過程中刻在模具上鑄就的。由於甲骨文是用刻刀刻在獸骨或龜甲上的,所以呈直線形文字;金文則是在製作青銅器時,事先用黏土製好銘文模具,然後趁黏土未乾,拿竹片狀東西刻上去的,所以多呈曲線條,筆畫粗。
毛公鼎(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及銘文拓片
「毛公鼎」被稱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周王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毛公鼎」有銘文四百九十九字。毛公鼎於清道光年間出土,歷盡波折被大收藏家葉恭綽收藏。抗日戰爭爆發,葉恭綽避走香港,毛公鼎藏在其上海寓所。由於葉恭綽是用假名買得毛公鼎,日本人無法查知它的下落。葉恭綽囑咐其侄葉公超:「毛公鼎不得變賣,不得典質,更不能讓它出國。有朝一日,可以獻給國家。」葉公超拚死保護,死不承認知道寶鼎下落。葉恭綽為救侄子,製造了一隻假鼎上交日軍。葉公超被釋放後,於1941年夏天秘密攜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軍攻佔,葉家托德國友人將毛公鼎輾轉返回上海。後因生活困頓,將毛公鼎典押,由鉅賈陳永仁贖出,毛公鼎才不至於流浪他鄉。1946年,陳永仁將毛公鼎捐獻給政府。 1948年,毛公鼎隨大批珍貴文物遷至台北。
散氏盤(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銘文拓片
「散氏盤」是台北故宮的另一件「鎮館之寶」,有銘文三百五十七字。湖南巡撫阿林保從江南的一位鹽商手中買得散氏盤,1810年冬,嘉慶皇帝50歲生日,阿林保將散氏盤敬獻給皇上做壽禮。嘉慶皇帝不像乾隆皇帝那樣酷愛古玩字畫和美玉。散氏盤入貢內府,久藏禁中。因時間太久,以致無人知曉它收藏在什麼地方。咸豐十年火燒圓明園後,傳出散氏盤在圓明園被燒毀了。1924年,溥儀出宮前,內務府核查養心殿陳設,發現散氏盤藏在庫房。
大盂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大克鼎(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有二百九十個字,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大盂鼎」有二百九十一個字,這些西周青銅禮器都是因為長篇銘文而著名。
命人鑄造這些青銅器的商王和貴族們一定相信,當自己也變成祖先時,仍然可以通過文字,清晰地活在兒孫們的世界裡。
(四)小篆
公元前223年,廷尉李斯奉詔整理六國文字,確定小篆為統一的字體。秦始皇在昭告天下的文告中,將「書同文字」列為自己最顯赫的功績之一,這是「文」與「字」合成一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漢語中。雖然仍存在著數以百計的方言,但天南地北的人,寫一樣的文字,讀一樣的書,承接一樣的歷史經驗。統一文字,將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一個偉大的民族。
《嶧山碑》拓片
李斯可能是漢字書法史上第一位有名姓與作品流傳的書法家。李斯書寫的《嶧山碑》常常是寫小篆者的範本。但是原碑其實早已喪失。現在流傳的版本是南唐摹本,宋朝時依據摹本再翻刻為石碑。因此,線條太過精巧秀麗,結構太過嚴謹成熟,已經沒有了秦篆的古樸。
泰山刻石拓片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自古被視為神山的泰山,舉行「封禪」大祭。「封禪」是帝王祭祀天、地之神的儀式,而且是只有至德帝王才有資格舉行的最高祭禮。享受到最高榮譽、順利完成「封禪」的秦始皇,在山上立碑,以頌揚秦國的偉大歷史和自己的非凡功績。碑為李斯所書,所用字體為他定製的標準體——小篆。小篆是在秦國使用的大篆(又叫「籀文」)的基礎上簡化的一種文字。「泰山刻石」原有144個字,加上秦二世時代李斯再書寫的78個字,總共222個字。「泰山刻石」原來立放在泰山頂上,風吹雨打,電劈雷擊,逐漸風化,清代在山頂發現殘石,只剩下十個字,能辨認的只有七個字而已,但《泰山刻石》比起《嶧山碑》更接近兩千多年前秦代李斯小篆的書寫風格。
小篆雖然是秦王朝規定的標準字體,但小篆曲線多,寫起來好比畫畫,熟練使用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於是一種書寫便捷的書體誕生了,這一書體的出現奠定了漢字橫平豎直的方形結構形式,這種書體就是隸書——
(五)隸書
關於隸書的出現,還有一則故事。當時,秦始皇制定了嚴酷的法律,使許多人觸犯法律而犯罪,然後把他們作為囚犯發配到萬里長城、阿房宮等處,從事繁重的勞動,因此,衙門、監獄等事務異常繁忙。其中,有個叫程邈的獄吏犯罪後被投入牢中。坐牢期間,程邈為解除平常因為書寫麻煩帶來的苦惱,終於琢磨出了一種書寫簡單的字體——隸書。據說,見到隸書的秦始皇為獎勵程邈,把他從牢中放出,並恢復了他的官職。
武威儀禮漢簡(局部)
當然,傳說未必可信,我們更傾向於相信文字的改革非一人一朝一夕的改變。書法史上說到篆書改變為隸書,常用一句「破圓為方」來形容。隸書「破圓為方」確立了漢字以水平垂直線條為基本元素的方形結構,這一次文字的定型,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許慎《說文解字》
隨著漢字數量的膨脹,一個無法避免的難題變得迫在眉睫:漢字是靠不同的字形來區別字義的,隨著新概念的不斷出現,新字被不斷造出來,有限的記憶如何才能區別無限增長的漢字呢?公元100年,一位學者開始撰寫一部關於漢字的書,他把9353個漢字,歸到540個部首下面,這樣一來整個的中國漢字就可以檢索了。這個人的名字叫許慎,這本書就是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明·宋克章草《急就章》
隸書相對於篆字,是一種簡化與快寫。到了漢代,隸書成為正體,官方刻石立碑、宣告政令,都用隸書。但是直接負責書寫的人——用今天的話是就是「抄寫員」,工作繁重,慢慢就鍛鍊出一種快寫的速記法,這種隸書演變出來的快寫字體,名叫「章草」。
(六)草書
「章草」名稱的由來,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來自史游的《急就章》,有人認為來自漢代奏章文字,有人認為是因為漢章帝的喜愛。「章草」的書寫速度快很多,明顯是為了適應大量抄寫的需要。「章草」的字與字之間各自獨立,並不相連,書寫速度的加快只在單字範圍之內。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唐摹本(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王羲之時代的草書被稱為「今草」,它不同於漢代為了快寫產生的「章草」,而是加入了大量文人審美的因素。「今草」不只是強調速度的快寫,「今草」把漢字線條的飛揚與頓挫變成書寫者心情的飛揚與頓挫,把視覺轉換成音樂與舞蹈的節奏姿態。
王獻之《中秋帖》宋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養心殿中,有個三希堂,乾隆皇帝把他最喜歡的三件書法作品藏在這裡,認為它們是「稀世珍寶」,所以命名為「三希堂」並親自題寫匾額。這三件寶貝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
王珣《伯遠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提到書聖王羲之有一個民間長久流傳的故事:
大熱天,一個窮苦老太婆在橋頭賣扇子,扇子賣不出去,老太婆很著急。王羲之從橋頭經過,看到了,想幫幫老太婆,就說:「我幫你賣扇子。」說完,拿起筆,在扇子上題詩寫字。老太婆看到雪白扇子都染了墨汁,氣壞了,大罵王羲之,要他賠償。沒想到不一會,過路人看到王羲之的字,搶著買扇子。老太婆還沒有弄清楚,王羲之卻哈哈一笑走了。
王羲之在中國被稱為「書聖」,他之所以在書法領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原因在於他在漢字的實用功能里大量提升出「審美」的價值。
關於《中秋帖》、《伯遠帖》流傳著一段曲折的故事。1911年以後至1924年溥儀出宮以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住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攜帶出宮,經由她娘家侄孫賣給古玩商,後幾經輾轉賣為郭昭俊收藏。1949年郭昭俊到了香港。郭昭俊因做生意關係,將自己所藏的《中秋帖》和《伯遠帖》押給一位印度人。那個印度人又將《中秋帖》和《伯遠帖》以十多萬港幣抵押給香港滙豐銀行。因為做生意賠本,一年後抵押期滿,無力贖回,準備出售。有關人士向周恩來總理報告此事,1950年11月,周總理指示「同意購回王獻之《中秋帖》及王珣《伯遠帖》」,終於使「二希」回歸到故宮博物院。
公元649年6月,唐王朝都城長安的皇宮裡寂靜得令人窒息。病榻上的唐太宗李世民用最後的力氣懇求自己的兒子:「吾欲從汝求一物,汝誠孝也,豈能違吾心也?」我想向你求一件東西,如果你真的孝順的話,怎麼能夠違背父親這最後的心愿呢?究竟是什麼寶物讓一代帝王李世民無法割捨呢?——
(七)行書
這件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蘭亭序》。
唐代何延之《蘭亭記》說:王羲之死後,「蘭亭集序」這篇名作原稿收存在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手中。智永是書法名家,在會稽出家。唐太宗時,智永百歲圓寂,「蘭亭集序」交由弟子辯才保管。唐太宗喜愛王羲之的書法,曾數次召見已經八十高齡的辯才,探詢「蘭亭」下落,辯才都推諉說:不知去向!唐太宗沒有辦法,常以不能得到「蘭亭」覺得遺憾。大臣房玄齡就推薦了當時做監察御史的蕭翼給太宗,認為此人才智足以取得「蘭亭」。蕭翼雅好詩文,精通書法。他偽裝成落魄名士書生,帶著宮裡收藏的幾件王羲之書法雜帖拜見辯才,論文詠詩,言談甚歡。十數日之後,蕭翼出示王羲之書法真跡數帖,辯才看了,以為都不如「蘭亭」精妙。
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馮承素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蘭亭序》局部
蕭翼巧妙使用激將法,告知辯才「蘭亭」真跡早已不在人間,辯才不疑有詐,因此從樑柱間取出「蘭亭」。蕭翼看了,知道是真本「蘭亭」,卻仍然故意說是摹本。
辯才把真本「蘭亭」與一些雜帖放在案上,不久被蕭翼取走,送至京師。辯才被蕭翼騙去「蘭亭」,不多久便驚嚇遺憾而死。唐太宗取得「蘭亭」之後,命令當代大書法家臨寫,也讓馮承素以雙勾填墨法製作摹本。臨本多有書家自己的風格,馮承素的摹本忠實原作的輪廓,卻因為是「填墨」,缺少了原作線條流動的美感。《蘭亭記》寫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病重,曾遺命將「蘭亭」原作裝入玉匣陪葬昭陵。
智永《千字文》
南朝梁武帝為了讓王子們習字,讓人從王羲之的手書中挑出了1000個字,分別書寫在1000張紙上。但是,由於不成文章,不便誦讀,所以梁武帝便命周興嗣將這1000個字編成文章,而且每個字不能重複。周興嗣用了一個晚上,編成了華美的《千字文》。為了這篇《千字文》,周興嗣累得頭髮全白了。王羲之的七世孫僧智永最初住在會稽的寺院,他長期閉門不出,關在樓上抄寫《千字文》。據說,他用楷書(又稱「真書」)和草書書寫了800部《真草千字文》,分贈給了各地的寺院。智永的書法頗有王羲之遺風,所以極為後人重視。
在唐朝編修的正史《晉書》中,唐太宗親自為王羲之作傳,並以「盡善盡美」來形容其書法作品。不僅如此,唐太宗還訂立了「以書取士」的制度。「以書取士」的標準是什麼呢?
(七)楷書與行草
唐代「以書取士」的規範是「楷法遒美」。要求寫楷書,以楷書作為人文學子的一種基本技能。字要寫得規範、方正。一千多年來,唐代的楷書代替了之前的漢代隸書,成為書寫漢字新的典範。
歐陽詢書法作品
唐初的歐陽詢是建立楷書典範最早的人物之一,他的「九成宮醴泉銘」,橫平豎直,結構森嚴規矩,間架剛硬嚴謹。
顏真卿書法作品
顏真卿是繼歐陽詢之後另一位影響深遠的楷書大家。顏體字傳達的是大氣、寬闊、厚重與包容。不管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還是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甚至歐美的唐人街,時至今日,只要看到漢字,滿街招牌廣告或碑匾的字體,也大多是顏真卿方正厚實的正楷。只有日本較為不同,日本漢字書體受到王羲之線條飄逸流動的影響更大,是魏晉文人之風。
張旭書法作品
唐代書法在堅持「楷」的端正和法度的同時,開始追求書寫者內在情緒真實的表現。《新唐書·藝文傳》里寫張旭書寫時的狀態——
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
據說,書法家張旭曾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日日臨摹前代大師的書跡,但進步不大。一日,他到長安街頭,看到人頭攢動,湊前一看,見一位女舞蹈家,姿容曼妙,凌空飛舞。她就是京城著名的舞蹈家公孫大娘。張旭看得如痴如醉,從中悟出了書法之道,從此書藝大進。
懷素書蕉(范曾繪)
懷素是與張旭齊名的草書大家,兩人並稱為「顛張醉素」。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勤學苦練的精神十分驚人。因為買不起紙張,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懷素性情開朗豪放,銳意草書,交結名士,與李白、顏真卿等都有交遊。
剛才提到了顏真卿,這裡在補充幾句,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個名字。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收藏在台北故宮,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二」。 初看「祭侄文稿」,可能會非常不習慣。《祭侄文稿》是一篇文章的草稿,字體大大小小,筆畫顛倒錯落,塗改圈劃無數。
顏真卿《祭侄文稿》(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局部)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五十歲時書寫的一篇祭文,主題是叔父祭悼死去的侄子顏季明。顏季明是顏真卿堂兄杲卿的兒子。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兵變,唐玄宗逃亡四川,太子在甘肅即位,大唐江山危在旦夕。當時顏真卿守平原(今山東陵縣),他的堂兄顏杲卿守在與敵人交鋒第一線的常山(今河北正定縣西南)。常山孤城被安祿山大軍包圍,顏杲卿堅持不投降,阻擋了叛軍南下,為大唐軍隊備戰贏得了的時間。拖延一段時間後,常山城還是被攻破,顏杲卿被俘,不肯投降。敵軍以杲卿愛子顏季明的性命威脅,顏杲卿破口大罵叛軍,被拔去了舌頭,結果,杲卿父子都遭屠戮殺害,顏家在這次戰役中犧牲了三十幾人。兩年後,顏真卿反攻,收復常山,尋找到侄子顏季明的屍骸,悲家國之痛,寫下了這篇感人的「祭侄文稿」。雖然只是手寫的草稿,卻有著不可撼動的莊嚴。
《蘭亭序》的背景,是文人春天飲酒賦詩的雅集;《祭侄文稿》的背景,則是安史之亂的國讎家恨,血淚斑斑。
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三的是蘇軾的《寒食帖》。
蘇軾《寒食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寒食帖》是蘇軾在黃州留下的一篇詩稿,蘇軾四十五歲,經過烏台詩案的誣陷,幾經磨難,來到黃州。余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作了這樣的概括:「(烏台詩案)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蘇軾的《寒食貼》最後並沒有署名押款,個人風格到了極致,自有一種品牌,署名似乎也是多餘。
《寒食帖》在蘇軾寫完之後,流傳到黃山谷手上。黃山谷是宋代書法大家。他小蘇軾八歲,卻總以學生自稱,對蘇軾的人品文章都極為尊崇。黃山谷政治立場與蘇軾相同,晚年的命運與蘇軾形似,都在流放南方的歲月中度過。
黃庭堅《寒食帖》跋文
黃山谷在《寒食帖》後的跋文書法極美,黃山谷稱讚蘇軾的詩、蘇軾的書法,但他說:「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這是說《寒食帖》這麼好,如果讓蘇軾再寫一次,未必能再寫得這麼好。黃山谷用美麗的書法與蘇軾對話。他調侃自己,謙卑地說:「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蘇軾或許會笑我,他不在,我就稱起老大了。黃山谷的書法常被形容為「長槍大戟」,如「將軍武庫」。《寒食帖》不只是蘇軾的名作,也是黃山谷的名作。宋代兩大書法家,如高手過招,使人叫絕。、
《寒食帖》同蘇軾的命運一樣,歷經磨難,跌宕起伏,至今帖身仍保留著被火焚燒後的痕迹。悲劇,就是美的破壞;而悲劇美,就是美被破壞後帶給人以情感的洗滌和凈化。只有經歷了苦難浸泡的藝術,才能穿越時間和空間,才能在歷史長河中,永遠散發出動人心魄的魅力。
宋徽宗書法作品
宋徽宗的書法被稱為「瘦金體」。「瘦」,是線條緊、窄;「金」,是線條的鋒芒畢露。「鋒芒畢露」在書法上是禁忌,「瘦金體」卻把所有應該藏的「鋒」全部放出,似乎是在追求極度的燦爛,極度的華麗,極度的美。
元代趙孟頫書《洛神賦》(部分)
談到中國書法,不能不提到元初書法大家趙孟頫(1254—1322)。趙孟頫在書法上用功極勤,「準確」「形式美」為他贏得了書法史上不朽的地位,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也正是這種對「準確」「形式美」美的過度在意,他的字彷彿漂亮到沒有一絲缺點,這常常使人們在欣賞趙字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的遺憾,反而懷念起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或蘇東坡「寒食帖」,那些草稿中的率性、脫漏,甚至塗抹修改。喜歡他的書法,稱讚這「圓融」,不喜歡他的書法,說他「姿媚」。值得一提的是,趙孟頫是第一個在作品上集「詩書畫三絕」於一體的人物。「詩」「書」「畫」三者合而為一,組成不可分的美學意境。
元末明初楊維楨書法
與趙孟頫過度追求形式美不同,楊維楨開創了另一條縱情表現的道路。楊維楨一生做官並不得意,為民之苦不惜得罪當朝,錚錚傲骨正像他酒醉後狂書的線條,如鐵似鋼,沒有一絲妥協。楊維楨得到一柄古劍,熔鑄打成鐵笛,意興所至,吹笛嘹亮,笛聲彷彿也像他的書法,穿透元末明初荒涼的歷史時空。他寄情筆墨或音律,更像一種鬱悶的發泄。
明清時代的書法家中,徐渭和鄭板橋的個性非常獨特。
徐渭書法
徐渭一生潦倒落魄,自殺數次,是一個狂怪又精神焦慮不安的人,後來因為殺妻而入獄七年之久。徐渭的生平非常像西方十九世紀的大畫家凡·高,他們都極度敏感,對生命有激烈的熱情。徐渭把自己內在的衝突矛盾、諸多壓抑,一起宣洩在書法中。他的書法不完全遵守傳統書法的規矩,他是把書法帶入繪畫,也把繪畫帶入書法的奇才。
清代鄭板橋書法
清代的鄭板橋也是一位頗有特色書法家,他結合古隸書、楷書和行書,創出他自己很得意的「六分半書」,以書法作為個人性情的表現。古代隸書稱為「八分」,他便自嘲說自己寫「六分半」。
上世紀初葉,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有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漢字是罪魁禍首,主張將漢字廢掉。到了上世紀後半葉,計算機科學急劇發展,又有人認為漢字阻礙了科學的發展,說方塊漢字無法輸入電腦,又要廢除漢字。如今,人們發現漢字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反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光彩。
還是讓我們回到開篇時提到的馬未都那句話吧——
中華文化之所以有驚人的持續性和能量,是因為中國人永遠不放棄漢字,永遠敬重漢字,永遠以漢字為榮。這些優美而神秘的漢字組成的思想,讓今人與古人同樣享用,同樣幸福。
推薦閱讀:
※中國書法史話(秦)
※中國書法史最珍貴的歷史資料晉代:敦煌書法 | 書法欣賞
※中國書法史上的三次飛躍
※中國書法史就是一部創新變革史!
※先秦書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