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嬰兒誕生禮?
據說戀愛回 16-08-09 舉報0 在古代中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人們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民間 視「無後」為「不孝」之首。所以,民間把嬰兒的「誕生禮」看成極其重要 的事情,並形成了很多相關的禁忌和習俗。從嬰兒出生一直到滿一周歲,禮 儀活動頻繁多樣,體現了中國民間對新生命的重視和關愛。嬰兒出生以後的第一個儀式就是「報喜」。孩子剛一落地,其父就要到岳 丈、親朋和鄰里的家中去報告喜訊。「報喜」時所攜帶的物品,各地略有不 同,但不外乎紅蛋(煮熟後再染紅的雞蛋)、雞、酒、糕點之類。同時,人們 根據傳統的習慣,從「報喜」者所帶的物品就可以明白新生嬰兒的性別。比 如:以雞「報喜」的地區,用公雞則為男,用母雞則為女;以酒「報喜」的 地區,酒壺拴紅線則為男,酒壺拴紅綢則為女。有的地區「報喜」時還要燃 放鞭炮,在岳父家門前燃放則說明是男,進至堂屋才燃放則說明是女。此外, 由於受中國傳統宗法社會男尊女卑觀念的深刻影響,一些地區的風俗表現為 生男則喜,生女則不予聲張。在粵東及閩南,生男孩後在次年元宵節要往祖 宗祠堂送花燈,以示添丁。生了女孩則只算添口,不算添丁,也不升花燈。「踩生」,又叫「踩門」,指外人有意或者無意踏入嬰兒降生的......[展開] 在古代中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人們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民間 視「無後」為「不孝」之首。所以,民間把嬰兒的「誕生禮」看成極其重要 的事情,並形成了很多相關的禁忌和習俗。從嬰兒出生一直到滿一周歲,禮 儀活動頻繁多樣,體現了中國民間對新生命的重視和關愛。嬰兒出生以後的第一個儀式就是「報喜」。孩子剛一落地,其父就要到岳 丈、親朋和鄰里的家中去報告喜訊。「報喜」時所攜帶的物品,各地略有不 同,但不外乎紅蛋(煮熟後再染紅的雞蛋)、雞、酒、糕點之類。同時,人們 根據傳統的習慣,從「報喜」者所帶的物品就可以明白新生嬰兒的性別。比 如:以雞「報喜」的地區,用公雞則為男,用母雞則為女;以酒「報喜」的 地區,酒壺拴紅線則為男,酒壺拴紅綢則為女。有的地區「報喜」時還要燃 放鞭炮,在岳父家門前燃放則說明是男,進至堂屋才燃放則說明是女。此外, 由於受中國傳統宗法社會男尊女卑觀念的深刻影響,一些地區的風俗表現為 生男則喜,生女則不予聲張。在粵東及閩南,生男孩後在次年元宵節要往祖 宗祠堂送花燈,以示添丁。生了女孩則只算添口,不算添丁,也不升花燈。「踩生」,又叫「踩門」,指外人有意或者無意踏入嬰兒降生的產房。「踩 生」是流行於全國的一種生育習俗。但是,不同的地區對待「踩生」的態度 卻有很大不同。有些地區認為「踩生」對嬰兒有益,有些地區則認為其有害。 在很多地區,產房是要禁止外人特別是男人進入的,於是在產房門前懸掛物 品以示警戒。這種習俗由來已久,《禮記·內則》中就有記載:「子生,男子 設弧於門左,女子設蛻於門右。」意思是:生了男孩,要在門前懸掛弓;生了 女孩,則在門前懸掛佩巾。類似的風俗有很多,只是懸掛的物品有所不同: 有的是懸掛紅泡刺、野薑葉;有的是在門上貼紅紙剪成的葫蘆(男)或梅花 (女);有的是在門上插稻(男二女一)。據說這種在門上懸掛物品的風俗,除 了防止外人貿然進入產房,還有避邪驅災的作用。在這些地區,如果有人無 意間走人產房,人們會認為他(她)可能踩斷產婦的奶水,或者把邪祟帶入 產房,從而對新生兒造成危害,必須採取某種方式予以補救。比如:冀中一 帶稱「踩生」為「蹬嘴頭」,如果有人無意間進入產房,蹬掉了孩子的嘴頭,就必須馬上與產婦互換腰帶,俗信以為如此才能把奶水還給產婦。但是,也有不少地區把「踩生」看做是能給嬰兒帶來吉利的好事。湘西的土家族和蘇北地區的居民,就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個到產婦家的人視為「踩生人」。同時,他們認為孩子將來的脾氣、性格會和「踩生人」的性情及其當時的情緒有很大關係所以,孩子的父母總要在孩子出生前就商討決定請某位儀錶堂堂、品行俱佳的人來「踩生」,並會熱情款待以使「踩生人」盡量滿意、高興。舊時,漢族還普遍流行為新生兒「開奶」的習俗。「開奶」,就是嬰兒吃第一口奶。嬰兒出生後,需待其將胎便排泄出來後,方能餵奶。很多地區在「開奶」儀式之前,先要蘸幾滴黃連湯餵食嬰兒,嘴裡還要說:「三朝吃得黃連苦,來日天天吃蜜糖。」然後,依次蘸以用肥肉、狀元糕、酒、魚、糖等做成的湯水餵食。口中唱道:「吃了肉,長得胖;吃了糕,長得高;吃了酒,福祿壽;吃了糖和魚,日日有富餘。」最後,讓小兒吃一口其他正在哺乳的婦女的奶。如果為男嬰開奶,就要請正在哺育女孩的婦女;如果為女嬰開奶,則要請正在哺育男孩的婦女。嬰兒「誕生禮」中最有特色的當數「洗三」禮儀。「洗三」就是在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為其洗身,這是嬰兒受到的第一次洗禮。儀式開始時,產婦先要把一隻紅雞放置在床前,然後燒香祈禱,謂之「拜床公床母」。「洗三」用的水,是用槐樹枝、艾蒿葉、花椒等中草藥熬制。浴盆中往往還放有紅蛋和金銀飾物等。「洗三」 一般由接生婆或者孩子祖母來執行,一邊洗身,一邊念誦:「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更比一輩高;洗洗蛋,做知縣;洗洗溝,做知州。」此時,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也要一邊說些吉祥的祝語,一邊將作為禮物帶來的果品、金銀飾物等投入盆中,謂之「添盆」。洗身完畢後,要用雞蛋或者艾團給小兒擦額頭,據說能起到免生瘡疥的作用;用金銀飾品摩擦小兒全身,據說能避邪鎮驚。待梳洗完畢,穿衣戴帽後,接生婆要用秤砣輕壓小兒身體,謂之「壓千斤」,象徵小兒長大後能擔當重任。還要用小蔥輕打身體,認為這樣可以使其將來聰明伶俐。然後,用鎖象徵性地鎖住小兒手足,喻指將來能謹言慎行。滿月禮,是又一個備受重視的生育禮俗。嬰兒滿月之日,父母要發帖邀客,為其辦「滿月酒」,也叫「彌月酒」。親朋各攜禮物前來祝賀,禮物一般為金銀 飾品、小算盤、小如意等,也有送衣料和食品的。同時,人們一般會在禮品 上刻寫「長命百歲」、「金玉滿堂」等吉利、祝福的字樣。滿月禮的一項重大 事項就是要為小兒剃頭,叫做「落胎髮」。這是嬰兒第一次理髮。古時,人們 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且小兒皮膚尚嫩,極易損傷,故家人對這件事極 其重視。受邀的手藝高超的剃頭師傅往往先把嚼爛的茶葉敷在小兒頭上,說 是能免於生瘡。剃頭時,一般也不會把頭髮完全剃光,額頭要留一小塊,稱 為「聰明發」,腦後要留一小綹,稱為「百歲毛」。剌落的胎髮,也不會隨便 扔掉,要用紅紙包好,或者將胎髮搓成圓球狀,用紅線串起,掛於床頭來鎮 邪。如今,也有很多人家將胎髮製成胎毫毛筆,留作紀念。剃頭完畢後,還 要由一位親屬(多為舅舅)打著一把雨傘抱著嬰兒出去「見見世面」,且必須 經過一座小橋。遇見行人,要對小兒說:「認識嗎?不要怕。」認為這樣做, 能讓小兒將來行事有膽有識、風雨無阻。嬰兒出生的第一百天,要舉行「過百啐」儀式。「百」在中國傳統文化 中,已經不單純表示一個數字,往往包含著「圓滿」、「完整」的意思。所以, 民間對孩子的「過百啐」儀式非常重視。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 載:「生子百日,置會,稱之百啐。」說明這種習俗至少在宋代已經存在。小 兒百天當日,家中要大宴賓客,預祝嬰兒能長命百歲,所以,「過百啐」又叫 「過百歲」,以圖個吉利。百日禮上,最能體現祝福含義的物品是「百家衣」 和「百家鎖」。「百家衣」是集從各家討來的各種顏色的碎布頭縫紉而成,雖 不見得來自百家,但斂布的家數自是越多越好。一般紫色的布頭最難索到, 因「紫」與「子」同音,誰家也不願把「子」送給別人。「百家鎖」,也叫 「長命鎖」,本意是集百家的金銀打制或是多家集體所送。「百家鎖」的形式多 樣,最簡單的就是用紅線把銅錢串起即可,比較常見的是用金銀打製成鎖形, 再用金銀鏈相串的樣式。「百家衣」和「百家鎖」都已超出了一般衣物和飾品 的意義,成為為嬰兒祈福的象徵。嬰兒到了周歲生日這天,親朋好友都要前來慶賀。除了宴飲的慶祝以外, 小兒還要進行「抓周」儀式。周歲過後,生育慶賀禮俗就算結束了。但是,父母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 還要進行各種活動以求小兒得到保佑。比如:吃百家飯、認乾親等。真是可 憐天下父母心![收起]
推薦閱讀:
※精美嬰兒套裝,連體裝
※流浪狗咬著嬰兒,從路上匆匆跑過,隨後都被感動了
※嬰兒輔食怎麼添加?寶寶輔食食譜大全!
※嬰兒米粉第二波!這幾個國家的海淘米粉不建議吃
※一孕真「傻」3年?拿什麼拯救你的嬰兒腦!
TAG:嬰兒 |